【转帖】触摸南粤围屋
触摸南粤围屋
--------------------------------------------------------------------------------
2002年12月28日17:28 游遍天下
客家民居是中国四大民居建筑之一。客家围规模宏大,平面布局严谨,防御功能较强,是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的传承。其所表现出的中国传统的礼制和伦理观念以及强烈的风水意识,在中国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有人将客家围称之为“夯土的史书”或“石头的史书”,确不虚言。“聚族于斯”的客家围就是一个“小社会”,是研究民族、民俗、社会人文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围居,是客家民系的重要特征之一。客家围,是多种多样客家民居中的典型,“xx围”已成为赣、闽、粤客家人对自己大屋的通称。所谓客家围,具体有“xx围”、“xx楼”、“xx第”和“xx世居”等称呼,是指那种四周封闭,以前门为主要出入口,有些还带有碉楼,用泥土或三合土(泥、灰、沙)夯筑,土坯(泥砖)、卵石或青砖砌筑的防御性很强的大型客家屋。
客家围在不同地区还有不同的俗称:江西称“土围子”,福建称“土楼”,粤北称“四角楼”(或´角楼)、“围”,粤东称“围龙屋”、“四角楼”、“围楼”,深、港一带大都称“围”、“世居”等等。客家围不仅形式多种,称呼多样,其社会内涵也极为丰富。
目前在南粤发现最早的客家大围屋,保存尚好且仍有人居住的当属梅县松口南宋抗元将领蔡蒙吉故居,其次为建于元代的兴宁罗氏大开支围龙屋??东升围,最晚的围屋为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饶平二善的许氏潮源楼。客家大围屋的辉煌和衰落,走过了一千多年的历史。
中原建筑的传承
走进南粤客家围,从外到里,我们都仿佛触摸到一些汉族在中原地区已经失传或淡化了的文明传统。客家人“情系中原,根在河洛”已为学术界所共识,除族谱、语言和风俗习惯等种种证据外,府第式的堂横屋、围龙屋和四角楼等客家围,其建筑方法和形式显然不是古代南越族也不是后来的畲、苗、瑶族“干栏式”住房的传统,而是中原华夏族的民居、庄园和府第建筑的传承。
中原地区在商周时期就有成熟的土坯制作技术和夯筑技术,可以建造民居、宫殿和城池,至秦汉时期已有空前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东汉和魏晋时期,中原的封建庄园经济迅速发展,庄园主不仅拥有大量的土地和牛羊等生产资料,还组建自己的封建武装??部曲、家丁,修建起防御工事——坞壁。《后汉书?李章传》云:“时赵魏豪右往往屯聚。清河大姓赵纲遂于县界起坞壁、缮甲兵,为所在害。”当时董卓的?坞,其墙高可与长安城相比。在中原和广州的东汉晚期墓葬中,均出土有陶坞建筑模型,“平面皆为方形,四周绕以高大的墙垣,前后各有大门,门上出挑梁以承门楼。四隅各有方形角楼”。这种带碉楼的坞壁建筑,随着中原地区战乱频繁、朝代更替、少数民族入主,打乱了汉族原有的经济、政治和血缘关系,失去了封建庄园和坞壁的存在基础,故至今在中原大地上很难见到古朴的类似的建筑了。而历史上不断南迁的客家先民,却带着中原汉族的传统建筑文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于赣南、闽西、粤北、粤东和粤中的惠阳、深圳等客家地区,用夯土、土坯、卵石和青砖,建起一座座府第式以堂横屋为基本结构的围龙屋和城堡式的四角围楼等客家围。在考古学上,器物类比的认同,是文化和血缘认同的重要依据。
聚族而居的躯壳
在深圳龙岗罗瑞合村罗氏围楼鹤湖新居的内门楼牌坊上,镶嵌着石刻的“聚族于斯”四个字,说明客家围是血缘宗族的聚合,聚族而居的躯壳。每个客家围的居民,大都是一个姓氏,由开基祖一直往下传。随着子孙的繁衍,客家围可以不断增加或扩大,通常采取下述两种形式。
另建新围屋。如深圳坑梓黄氏,二世祖振宗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建新乔世居,三世祖瑞瑛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在大水湾建龙弯世居,四世祖迪元于乾隆后期在松子坑建江夏堂,五世祖维珍于嘉庆四年(1799年)在坪山建丰田世居,六世祖伟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在坑梓建龙田世居,七世祖世福于咸丰四年(1854年)在老坑建盘龙世居……
老围不断扩大。如粤东兴梅地区的围龙屋,随着同宗人口的增殖,可围绕堂屋一围又一围地增加横屋和后围(即“围龙”),从二横(一围)、四横(二围)、六横(三围)、八横(四围)至十横(五围)……。
客家人同一祖宗的子孙后代,增建新围或扩建老围,可因地制宜,自由选择。但无论增建或扩建随着人口的增加,适应“聚族而居”的需要。围居只是形式,聚族才是实质,用大围屋这个躯壳把血族成员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赖以生存和发展。这是客家围长期存在的社会基础。
小农经济的基地
每个客家大围屋,都是完整的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生活体系。各家拥有自己的土地和生产工具,而大牲口和大农具在围屋内部可以互相租借。大门口有共同的晒谷的禾坪和养鱼的池塘。围屋内还有共同使用的水井,有可以互相使用的谷物加工工具??风车、砻、碓、磨等,甚至还有榨油和榨糖的大型工具。有些围内还建有学校(私塾),围内或围屋旁边建有厕所、猪圈。如此等等,从生产、生活到文化教育,围屋的设施齐全,完全是一幅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的图景。这是大围屋赖以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
滚动发展的宿营
客家人在历史上是一个迁徙和苦难的民系。每当中原或新居住地大动乱一次,客家人就要迁徙一次,社会政治状况是客家人迁徙的动因。如在历史上大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或农民起义或大灾荒等引起客家先民的南迁。至清代又有因“迁海令”或“湖广填四川”等政治原因造成客家人第四次迁徙。从客家人的分布地域可知,他们居住的地方都是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山区,所谓“逢山必住客”。如在广东,客家人住在粤北、粤东的山区,而广府人住富庶的珠江角洲,福佬(潮州人)住肥活的韩江三角洲。客家人不仅面临穷山恶水的自然环境,而且面对新迁地的土著,其中有少数民族,难免引起摩擦。所以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要在新居地站稳脚跟,必须保持姓氏的宗族关系,以血缘关系团结起来,与天斗 、与地斗、与人斗。为此,必须建造便于聚族而居,且防御性极强的围屋。无论是闽西土楼、赣南土围子、粤东北的四角楼和围龙屋,以及惠阳,深圳地区的围楼,都有高大的围墙、围楼和碉楼,开有黑洞洞的枪眼,大门上镶着铁皮,门前装有门杠,门后装有栅栏,门上还有注水洞口以防火攻……。一个大围屋,就是一个小城堡,一个生息武卫的营盘。险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逼使客家人局促在一个大围屋之中,只有围屋才使客家人具有安全感和获得生产与生活上的自由。围屋是客家人文武结合、一张一弛、可攻可守,以及滚动发展的宿营地。
人与自然和谐的杰作
南粤各地客家围,建筑选址非常讲究,主要先在靠山、近水和向阳的地方,有些还特地选在开阔的田野上。粤东大埔张弼土故居,是一座“花头”(又称“花头脑”、“化胎”)成长方形天街的围龙屋,其正面是宽广的田畴,后面是小河环绕,小河旁是一座青翠的大山,占尽良田和山水的地利。翁源江尾镇南圹村(又称湖心坝),以沈姓为主的整个村落都建在靠山面水有良田的地方,沈氏祖祠、椭圆形的祖屋??长安围,以及十余座沈氏子孙的各式客家围错落有致地排列。粤北翁源南浦镇马山十村楠杞楼,依山而建成,主楼方形,内围两堂,有四角碉楼;主楼后用围墙延伸到后山,拾级而上,山上的后墙上再建两个碉楼和一望楼,居高临下;围墙后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参天松树;正门前有一条曲折蜿蜒的小溪。站在正门前远处眺望,小溪、围楼、后山和大树(俗称风水林),高低错落,山水交融,既森严壁垒,又自然和谐,犹如人间仙境。粤北始兴隘子著名的官氏满堂围,并列的三座“金包银”(外青砖内泥坯墙)围楼,建在山水之间,因水边地基湿松,竟采用大松木打桩和叠架的办法作地基既结实又防水。
可见客家人对山和水确是情有独钟,于是乎本是穷山恶水,也被改造或被视为青山绿水加以歌颂。兴宁市合水溪唇练氏双屋围龙屋的堂联写道:“左锋旗右锋鼓旗鼓耸峙万载扶持御史家;乌石寨白石岭山在高擎千秋保障封侯第”。蕉岭县淡定村丘逢甲故居培远堂楹联:“西枕庐峰东朝玉笔山水本多情耕读渔樵俱适意;南腾天马北渡仙桥林泉皆胜境同藏出处尽随心”。对联是客家精神和客家文化的集中表现。
传统文化的宝库
走进客家围,深切地感受到处处都充满了儒家思想文化的气息。粤东府第式的围龙屋中轴线上的上堂,必然是祖公堂,建有陈设祖公牌位神龛,还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这种祖公至高无上的“敬祖睦宗”观念,正是儒家的“孝悌”、“尊卑”、“仁爱”观念的反映。在粤北的四角楼和深圳的围楼中,不仅有中轴线上堂的祖公堂,而且在后围中间多建有龙厅或高于堂屋和碉楼的望楼(三至五层),在全围楼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实际上是大家族的议事厅和学校,让本姓宗族子弟在这里接受儒家的思想文化教育。粤北始兴隘子著名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客家满客围,其中间一座高于三座围楼惟我独尊的四层望楼,便是学校,冠以“太子楼”的美称,客家人对儒家思想文化的渴求可见一斑。
“耕读为本”、“学而优则仕”,是以往客家人的思想和行动的准则。许多客家围的大门口或祠堂前都树有石笔或旗杆夹,上面刻有“大清XX年XX科进士”等。在祖公堂上,则挂有“进士”、“魁元”等牌匾。这些都是张扬本姓氏家族有人夺得某种功名的标志,引导和鼓励子弟们为“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而奋斗。所以,客家到处流行“蟾蜍罗,咯咯咯,唔(不)读书,(无)老婆”的童谣,自小就教育小孩要努力读书。
客家围中的堂联,凝聚着客家文化的精华,是一种让客家子孙随时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宣传标语,创造出一种立身处世的文化氛围。这些堂联内容广泛,主要有追根溯源,寻根问祖;显扬祖德,激励后生;艰苦创业,勤俭持家;乐观豁达,情操高尚;爱国爱家,报效祖国,等等。特别突出勤俭、孝悌和读书为本的精神。如广东兴宁市黄陂石氏恭创围堂联:“莫谓锦堂真富贵男畏耕女畏织怠惰终需落下品;勿云茅屋无公卿士劳心农劳力殷勤必定出人才”。兴宁市宁新大圳罗氏四角楼祖堂联:“家声不坠唯端品;壮志欲酬必读书”。广东鹤山县坪山罗氏以绢公堂联:“百世雍和修孝悌;一堂敦穆教读书”。深圳龙岗罗瑞合村罗氏鹤湖新居堂联:“慈孝友恭启迪后人昭世德;诗书礼乐缵承先绪振家声”。等等。综观客家围的对联,中原华夏传统文化——儒家思想贯穿始终。客家围从外到内,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传统华夏文明的结晶,更为可贵的是,中原地区因历史和社会原因早已失传或淡化了文化的内涵,都可以在现存的客家围中找到,换句话说,华夏传统文化的精华还活生生地保留在客家围中。
作者:文:杨耀林 黄崇岳 图:刘文林 杨耀林 编辑:叶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