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wen 发表于 2003-4-26 20:54:13

鹤湖新居福荫25代罗氏子孙(zt)

鹤湖新居福荫25代罗氏子孙
http://www.sznews.com/szsb/20030426/ca295701.htm
2003年04月26日03:19    深圳商报

鹤湖新居位于深圳市东部的龙岗区,距深圳市区约30公里,是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客家民居建筑。据家谱记载,它为罗氏先祖于1817年(即清代嘉庆22年)始建,历经三代数十年才最终完成。

据鹤湖新居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432平方米,前宽165.9米,后宽111.6米,进深为104米,东西长109米,共有179个居住单元,300多间房屋,同时可住1000余人……

我一直在寻找着客家民俗。这次的目标是位于龙岗的鹤湖新居。

在开往龙岗的公交车上,我一问鹤湖新居所在的龙岗镇罗瑞合村,售票小姐马上告诉我:在龙岗镇政府下车就到,非常好找。一个小时后在龙岗镇政府一下车,果然就看到了罗瑞合村的路牌。再向一位食杂店的老板打听鹤湖新居,他向村里一指,说:一直往前走,看见土围墙就是。我紧走一阵,果然看见有高高的土围墙立在街道尽头,它显得那么古老,那么沧桑,同时又是那么气势不凡,它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这土围墙太大,我一时看不到它的门,向一个卖水果的一打听,他却说:门就在前面,但不一定能进去。我急了,忙问原委。水果贩告诉我:这里是文物保护单位,只有上面的领导或香港、台湾的客人来了,才会让他们进去。不过我还是怀着侥幸心理赶了过去,没有丝毫的犹豫。

水果贩说得并不正确,因为鹤湖新居的门是开着的。

大概是平时寻访到这里来的人很少,值班的工作人员十分热情,见我挎着相机,背着大摄影包,又见我的名片上印着市作家协会会员,连门票也不用我买了。我的心里好不兴奋。

贪一时之“欢”被反锁在围屋内

面对这罕见的、古老的、规模宏大的客家围龙屋,我一口气拍了3个胶卷,时间己是中午12点。我准备出去填饱肚子的时候才发现,那黑红的大木门已被人从外面锁上了。也好,虽然肚子饿点,但正好借机细细拜访。

这种被称为客家围龙屋的民居四周合围,里外多层相套,往往数十间上百乃至数百间厅室连成一个整体,结构严谨有序,气势蔚为壮观。客家围龙屋主要有圆形、方形两种,有的地方也有六边、八边等多边形的,但极为少见,规模较大的更是凤毛麟角。

据放在馆内的资料介绍,深圳是客家人居住的主要地区之一,这一地区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龙岗区的大部分村镇,与龙岗接壤的宝安区的石岩、观澜、龙华等镇,也有规模不是很大的客家民居。而在深圳的客家人,犹以龙岗镇罗瑞合村为多,聚族而居的“鹤湖新居”,是为公认的最大的客家围龙屋之一。

守门人原来就是罗氏后人

下午2点,鹤湖新居的门开了,工作人员见坐在石坎下等着的我,连连致歉。我说:都是我自己闹的,不过也是给这古老的客家围龙屋迷的。我又对工作人员说:出去吃饭后,我还要好好作一下了解,希望您能帮助我。

草草地吃了饭,我又回到鹤湖新居,和工作人员聊了起来。工作人员姓罗,是鹤湖新居创建者罗瑞凤公的后人,因而对这一古老民居的了解比我想像的要多得多。

罗先生告诉我,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一般都会带上自己家族的史志、族谱或者说家谱,以记住自己的根基。在新的居住地安好家后,客家人即开始安置祖先的灵位,祭拜祖先。因此,作为家族象征的祠堂,一般都是客家围龙屋的主体。客家人不论是聚居围龙屋,还是采取散居的形式,其居住的建筑都是以祠堂为中心而修建的。祠堂修建完成之后,家族历代祖先的牌位将会一一摆放进去,而家族始祖则供奉在最显要的位置,以示对祖先的敬拜与感恩。

此外,客家人还通过雕刻堂匾的方式,来记载自己姓氏、郡望,以及曾对家族名望有较大贡献的历代祖先,有的也用画像、塑像等来进行纪念。堂匾一般都悬挂在祠堂或中堂的正上方,上刻“陇西堂”、“兰陵堂”、“南阳堂”、“天水堂”等,这也是表明家族姓氏的发祥地郡望的堂号。与此同时,悬挂曾对家族名望有过较大贡献的先祖的画像及其书画诗文,也是一种纪念祖先的方式,但这种纪念方式带有更明显的炫耀家族光荣、启迪家族后代、激发家族成员的色彩。因此,它更是家族的精神财富。罗先生笑道:用现代的话来说,体现的是整个家族的人生理念与行为准则。

在鹤湖新居的墙壁上,还悬挂着楹联、诗词歌赋等。在问到这些时,罗先生说:这些也是家族人引以为荣和敬拜的对象,它们有的是本家族的祖先撰写的,有的则是外族人、特别是历代官员和先贤所赠赐给家族或家族成员的,其主旨都是对整个家族或其个别成员的褒奖与勉励。这些家族文化的载体,一向被客家人作为精神支柱与精神食粮,也是客家民居文化的精髓。

先祖从江西迁居而来

据家谱记载,鹤湖新居为罗氏先祖于1817年(即清代嘉庆22年)始建,历经三代数十年才最终完成。

罗先生说,他们这个家族的祖籍在福建宁化,宋代时,其先祖小九公从江西赣州宁都迁至广东兴宁定居,从此人口不断繁衍,并散居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1768年(即乾隆23年),罗氏十六世祖罗瑞凤公从广东兴宁迁至当时的龙岗圩马福头定居。罗公初做小本生意,因勤俭持家,经商有道,数年后积下百万家财,成为一方富绅,于是修建罗氏家族住宅,聚族于此,至今已历经25代,子孙遍及海内外,蔚为望族。鹤湖新居自瑞凤公开始修建,又在其子孙的继承下得到进一步的翻修、扩建与完善,才有后来的闻名遐迩。

罗先生最后告诉我,鉴于鹤湖新居的价值,1996年,深圳市龙岗镇将其辟为客家民俗博物馆,深圳市政府也将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中秋我要来这过

临离开时,我想起鹤湖新居墙壁上展示的有关活动的照片,便又问罗先生:你们今后还会举办文化活动吗?罗先生说:这里是文物保护单位,里面的空地又小,人多了于保护文物不利。见我有些失望,罗先生又说,不过你要有兴趣,今后中秋举行活动时,我们可以通知你。我高兴地说:“那太好了,我等着。”

huangchunbin 发表于 2003-7-30 16:34:29

违章建筑耸立 搅扰鹤湖新居

文物保护单位不得安宁

违章建筑耸立 搅扰鹤湖新居

本报讯(记者李玉强)记者昨天到龙岗镇罗瑞合村“鹤湖新居”采访时发现,这座年龄将近200年的省、市、区三级政府保护文物单位前有人正在建私房。据了解,国家法律规定,在重点历史文物一定范围内不许乱搭建。

“鹤湖新居”坐南朝北,前面有一个很大的月池。临近月池,一栋栋高耸的楼房将视野遮住,楼房高矮不齐、色彩各异。在月池的左边,还有一栋楼房正在施工,已经打好地基,混凝土柱子已矗立到第二层。记者上前察看,两个工人正在二楼将竖立的钢筋拧紧,以便进行混凝土浇灌。

据了解,“鹤湖新居”是我市乃至全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客家围屋之一,共占地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多平方米。整座建筑继承了我国中原府第式建筑、赣南客家四角楼和粤东兴梅客家围龙屋的传统风格,同时还融汇了当地广府民系单元式住房的特点,是研究深圳历史、文化、民俗、建筑等重要的依据。1996年,被龙岗镇政府辟为客家民俗博物馆;1998年,被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按照文物部门的规定:鹤湖新居的保护范围应该是从外围外墙向外延伸30米,建设控制范围是从保护范围向外延伸100米。

由于历史原因,鹤湖新居的保护范围实际没有得到保护。如今她的四周都已竖起高楼,最明显的是建筑物前面的月池,靠近她的就有9栋私家楼房,大都是90年代中期以后建设的。据鹤湖新居的工作人员介绍,1997年刚刚成立博物馆时,只有5栋私人楼房,这两年又增加了4栋,今年以来又有一栋正在建设。这栋楼房可以够到广场的老榕树,极大破坏了整个月池东西的对称性和视野。

作者:记者李玉强   

网络来源:http://news.gd.sina.com.cn/local/2003-07-29/103214.html

幽壹 发表于 2004-2-16 14:04:33

我是陆河罗姓客家人,,,
罗氏在陆河是大姓,三大姓之一,,,
我们也是来自福建宁化,不过,中间有说先祖直接到陆河开基;有说也是先到梅州再南下到陆河开基两种说法,
不知与龙岗罗氏有没关联,,,

Ricky 发表于 2004-3-1 18:47:47

哈哈哈~想不到在这看到自己村子的资料

第一次来~~多多指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鹤湖新居福荫25代罗氏子孙(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