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888888 发表于 2005-8-7 15:59:49

广西方言

广西方言
  广西能说或能听懂汉语方言的人口约3000万。据1982年统计,广西汉族人口2200多万,都说汉语方言。少数民族中许多人也用汉语方言作为交流的工具。广西是中国汉语方言种类最多的省(区),有粤语、西南官话、客家话、平话、桂北湘方言、闽方言6种。粤语使用人口最多,其后依次是西南官话、客家话、平话、桂北湘方言、闽方言。
粤语  广西汉语中流行最广的一种方言,属汊语粤方言。又称白话。使用人口1500多万。主要分布桂东南。以桂东北的贺县至桂南的南宁市、凭祥市为分界线。线的东南主要说粤语,几乎占广西总面积的1/3;线的西北说粤语的不多,分布也较分散。广西粤语与广州话相近,互能听懂。一部分粤语居民迁入少数民族地区杂居,吸收了少数民族语言成份,形成如勾漏粤语等与广州话相异较大的土语。

梧州粤语 汉语粤方言的次方言,在粤语中与广州话最接近。主要分布在梧州市,平南县大安、丹竹、武林3镇,桂平县城及金田镇,苍梧县城,贺县县城及附近。内部差异很小。使用人口近100万。以梧州话作代表,语音系统声母21个,韵母46个。

邕浔粤语 汉语粤方言的次方言之一。与梧州粤语比较相近,能互相听懂。语音系统吸收了少数民族语言特别是壮语的成分,元音普遍高化,多 类韵母。主要流行于邕州、浔州两岸交通便利的城镇,如南宁市及邕宁县、崇左县、宁明县、横县、平南县等县城以及柳州市部分地区。以南宁市为代表点。

勾漏粤语  汉语粤方言的次方言之一。在粤语中使用人口最多,在800万以上;与广州话差别大。主要分布在玉林及梧州两地区13个县市(除平南县、桂平县城外)。音系复杂,声调有10个,是广西汉语方言中声调最多的一种。有汉语粤方言中极为少见的b、d浊声母。许多字 韵尾失落,如“两”读为lal23°∞词汇很有特点,如平南环城土语“汤”读为S nj21(音与“顺”同)。

钦廉粤语  汉语粤方言的次方言之一。内部差异小,与邕浔粤语基本相同。主要分布钦州市、合浦县(旧称廉州)、浦北县、防城县、灵山县及北海市。语言特点是有舌面音声母  ,没有撮口呼y,声调有的地方只有7个(如合浦)。
西南官话  汉语北方方言的次方言之一。使用人口700万左右。流行于桂林市、柳州市、河池市和桂林地区、柳州地区的大部分县市,以及河池地区、梧州地区、百色地区的部分县市。除桂林市及附近地区地区外,其他地区以柳州官话为标准音,内部差别不大。广西人民广播电台长期开办以柳州官话为标准的播音节目。

桂林官话  属汉语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主要流行于桂林市(含郊县)及桂北一些地区,使用人口80多万。鼻化韵的的鼻音成份明显比柳州官话浓,声母中n与I不分,词汇有特点,如“热水”称为“ ai 35水”。
柳州官话  属汉语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之一。流行地域及影响相当广泛(见西南官话)。以柳州市(人口60多万)为代表,语言主要特征是音系简单,词汇与语法上古今、南北兼收并蓄,并以通用语为主,明显特征是有鼻化韵、夹杂入声(喉塞音)塞音尾(广泛流行于其它地区的没有入声韵尾)。主意系统排列为:声母16个韵母36个,声调4个。

客家话  属汉语客家方言粤西次方言,流行于客家人居住区。内部差别不大,互能听懂,语音系统受粤语影响较复杂,与广东省梅县客家话差异较大,词汇和语法与普通话大体相同。使用人口约500万左右。广西客家人祖先大都是于清乾隆年间陆续从广东省梅县嘉应州(今梅县市及梅县地区)沿西江迁人,现主要分布在桂南、桂东和桂中的陆川县、博白县、浦北县南部、合浦县东部、贺县、钟山县和昭平县相邻地区、黎湛铁路沿线;桂平县、平南县、象州县、来宾县、宾阳县、玉林市各县市客家人居住人口都超过20万;柳州市、贵县、鹿寨县、南宁地区、钦州地区、百色地区、河池地区、桂林地区等也散居着不少客家人。以陆川话为代表,语音系统声母23个,韵母48个。

平话  名称古代即有,涵义至今不明,属汉语何种方言尚无定论。据《宋史》及族镨载,平话居民祖先是宋代从山东随狄青南征广西屯驻下来的。使用人口200多万。以桂林市郊县、永福县、南宁市郊县平话居民较集中。从临桂县沿铁路到南宁市、横县,以及邕江上游、右江沿岸,沿途水陆交通要道附近,都散居着平话居民。以柳州市为界,分为桂北平话和桂南平话,两者差异较大,互相听不懂。桂北平话语音系统与西南官话、桂北湘方言、客家话、粤语、闽方言均不象,混合程度高,通用程度低。桂南平话在语音、词汇及语法等方面受粤语影响较大,内部差异不大,王力曾认为应属粤语。以南宁市亭子平话为代表的桂南平话语音系统声母22个,韵母43个。

闽方言  属汉语闽方言闽南次方言,又称福建话。方言居民祖籍多在福建南部漳州府,进入广西已有500多年,现主要分布在西江上游各支流两岸及南流江两岸的平南县、藤县、桂平县、苍梧县、柳州市、贺县、罗城县、来宾县、邕宁县、博白县、陆川县、玉林市、北流县等地,并散居桂林地区、河池地区、百色地区、钦州地区各县市,使用人口约30万。内部差异不大,基本上能互相听懂。音系复杂,鼻音重,有鼻冠音声母mb、清鼻音声母h 。以平南闽南话为代表,语言系统排列为:声母18个、韵母63个、声调10个。
广东话与梧州话 ,广东,简称粤,而在这个地方生活的人们所讲的语言,就顺理成章地被称为 “ 粤语 ” 了。追溯到粤语的起源,我没有查过相关史料,但据一般说法,为宋代时期中原一带居民逃难来到当时尚属蛮荒之地的岭南,与祖居于此的越族人杂居后混合产生出的一种语言。所以在现代粤语中,明显可见古汉语的痕迹。如粤人把 “ 没有 ” 讲作 “ 无 ” ,他(她)讲作 “ 佢 ” ,节省讲作 “ 悭 ” 等,这都是古汉语的用法( “ 悭 ” 本意为吝啬,后引申出节省的意思。如:悭钱 —— 宋代指质料薄劣的钱币。现代粤语意思是节约钱)。至于粤语是一种语言抑或方言的一种,多方一直有激烈争论。就我个人而言,我支持粤语是一种语言、而非方言的说法。我非语言学家,在这里举不出确凿的证据来证明粤语为一种语言。而且语言和方言的具体划分界限,我想学术界也未必有一个很准确的标准。我仅仅是凭我的个人感觉,来论证粤语是语言、非方言的说法。

FAN888888 发表于 2005-8-7 16:31:58

玉林市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

方言的形成,既有移民迁徙,又有行政社区以及交通、山川和方言自身演变诸因素。其中,历代移民迁徙是孕育方言的历史渊源,也是形成方言地理格局的主要原因。

唐宋以后,由于战乱和经济开发,许多广府民系的移民从广东纷纷进入玉林。明清之后,客家民系步其后尘,历经艰辛,播迁来玉,并以博白、陆川为居住开发目的地。这就使这些移民既带有中原先进的思想意识,又承袭广东、福建善接海外文化之先的养分,还汲纳百越先民之精华。他们聚群而居,或以族开业,把原迁出地的方言带到了玉林。

现在玉林市的方言,主要有粤方言和客家方言,另还有少量的闽方言以及壮语,其中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是粤方言和客家方言。玉林的粤方言和客家方言,就是玉林的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的祖先在向同一地区播迁时,与当地土著先民的语言共同发展演化而成的粤、客次方言。其中,讲粤方言的广府民系在玉林讲的就演变为粤方言中的桂南次方言,本地人叫“广东话”或“白话”。讲客家方言的客家民系在玉林讲的方言,在玉林东北部的人们称为“勿鸡话”,在博白、陆川则叫“新民话”。现在,在广西讲粤语的人群中玉林人约占了五分之一;广西客家人分布在70多个县(市)区,人口500多万,玉林就约占三分之一,而且所属7个县(市)区都分布有客家人。

古香古色的玉林白话和客家话,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至今已形成了五彩缤纷的地理格局。玉州区有9个乡镇,人们基本上说的都是白话,只有茂林的几个自然村仍有人说闽方言。福绵区的6个乡镇基本上是白话方言区,沙田、新桥、石和则有一部分人说客家话。兴业县有15个乡镇,大部分乡镇说白话,高峰、沙塘说客家话,山心有部分说客家话,另有两个行政村既可说白话又可说壮话。北流市有23个乡镇,居民基本上说白话,新荣、民安、山围、民乐、新圩、大里、西良等乡镇则有部分人说客家话。容县的16个乡镇,也只有县底、灵山、杨村、石寨、浪水等乡镇部分人说客家话。陆川16个乡镇,讲白话、客家话的地区基本对等,马坡、米场、平乐、沙陂、珊罗、沙湖说白话,乌石、良田、大桥、清湖、古城、横山、月垌、滩面等乡镇说客家话,在县城的陆城、温泉两镇,人们既可说白话,又可说客家话。博白县有34个乡镇,客家方言区较广,龙潭、大坝、双旺、松旺、东平、沙河、菱角、合江、凤山、新田、大垌、沙陂、那卜、英桥、三江、文地、宁潭等乡镇都说客家话,江宁、黄凌、三育、三滩、旺茂等乡镇一部分人说客家话。正是这些玉林儿女,他们大多数既可讲掺有玉林方音的普通话,又可讲别具一格的玉林白话或客家话。各种方言互相交融使用,各族人民团结拼搏,共同建设玉林美好的家园。
客家人虽占全广西客家人数的三分之一,但就整个玉林市总体来说,除了博白陆川二县,客家人都不多。由于来得晚,除陆川外,基本上是居住在市、县较边角的乡镇,地理环境较差。

玉林市各区县客家话所占比例(根据刘村汉的《广西客家话的分布及使用人口(提纲)》1999年)
(1)博白县:53.94%
(2)陆川县:59.64%
(3)玉林城区:15.64%
(4)北流市:11.24%
(5)兴业县:10.66%
(6)容县:0.08%

hd136302 发表于 2005-8-9 15:21:50

转帖请注明来源(首帖)。
本篇社区内似已有转载。

hd136302 发表于 2005-8-9 15:25:11

广西的方言之多,堪称全国之最。(2004-4-4 14:15)FAN888888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038&highlight=%B9%E3%CE%F7%C4%DC%CB%B5%BB%F2%C4%DC%CC%FD%B6%AE%BA%BA%D3%EF%B7%BD%D1%D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西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