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一家亲 发表于 2005-7-6 10:40:11

【转帖】客家圣哲耀环宇 文化精华兴惠州

客家圣哲耀环宇 文化精华兴惠州


——市客家文化研究会周年庆典侧记

http://homenews.huizhou.gov.cn/pic/200561318629906.jpg

    西湖含笑,东江欢歌。世界客家第十九届恳亲大会刚刚在江西赣州落下帷幕,2004年11月28日惠州市客家文化研究会周年庆典又接踵召开。庆典会上,举行了“弘扬客家文化,建设文化大市”专题研讨会和“客家缘”文艺晚会。与会者反映,这次庆典气氛隆重热烈,学术研讨影响深远,文艺表演多姿多彩,颇有特色,会员情绪饱满高涨,所有这些都给大家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楹联报喜人逢喜事精神爽

    11月28日下午,惠城区新隆昌酒家二楼大厅张灯结彩,乐韵悠扬,惠州市客家文化研究会周年庆典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惠州各县(区)以及广州、深圳、梅州的客家人代表近五百人笑容满面、神采奕奕地步入会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主席台背景“客家缘”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以及两边贴着的楹联:“客家圣哲耀环宇,文化精华兴惠州”,令人耳目一新,浮想联翩。

    众所周知,楹联是客家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客家人每逢春节、元宵、贺婚、祝寿、迁居、开张等喜庆活动都用楹联表达心愿,传递情感。而今,会场贴着的那幅对联正好为庆典烘托了浓厚热烈的节日气氛,道出了惠州客家人的心声。“客家圣哲耀环宇”,反映了惠州客家人廖仲恺、邓演达、叶挺等英贤及东江红都(惠东高潭)、东纵中坚(惠阳)、东征后盾(惠东惠阳)等闻名遐迩、光耀千秋的壮烈事迹。“文化精华兴惠州”则表达了惠州人民弘扬客家文化、建设文化大市的豪情壮志。

领导讲学庆典学术氛围浓

    这次客家文化研究会周年庆典最重要的内容在于首次举行了“弘扬客家文化,建设文化大市”专题研讨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品谋、陈幼荣,市政协副主席吴石牛以及老领导汤聘辉、张汝荣等出席了会议。刘品谋首先打响第一炮。他早在今年6月就挥笔写了《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这篇学术论文,在《惠州日报》发表。他生动形象地把我市的客家民居、客家民俗、客家山歌、汉剧汉乐、客家美食等客家文化精华比喻为散落在全市村村寨寨的珍珠,政府机关和各有关职能部门的任务就是要发现、挖掘和擦亮这些珍珠,并用一条红线把他串起来,为惠州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服务。

    在刘品谋的带动下,六位专家学者相继发言:何文定《论惠州客家的属性与地位》;李笠德《惠州客家渊源与特色初探》;牟建新《两百年前在惠州发表的客家宣言》;汤富华《从惠州客家看客家文化》;赖家宏《试论客家民系的“散沙”心理》;潘海涛《惠州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市社科联副主席、惠州学院成晓军教授则就惠州客家文化研究的途径与方法发表了真知灼见。发言者本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原则,对惠州客家的形成和发展、源流和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确认惠州是广东客家主要聚居地之一,惠州客家是汉族客家民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份,客家文化是惠州地域的主要文化。他们还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影响惠州客家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的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有理有据,有赞有弹,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会长论会    缘结会员齐奋进

    血缘是根,文化是魂。市客家文化研究会会长何文定在大会上回顾总结了该会成立一年来所做的各项工作,并对今后如何推进客家文化的研究,弘扬惠州客家精神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他指出,市客家文化研究会自2003年11月29日成立以来,已发展会员120多人,会员来自广东、北京、湖南、江西、山东、陕西等6省(市)和杭州、河源、广州、佛山、深圳等市在惠州市区工作的客家人。何文定阐明了本会的性质和宗旨。他说,本会是经市民政局登记注册、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质的学术性社会组织,是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的直属学会。一年来,围绕“研究和弘扬客家文化,服务惠州建设”为宗旨,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今年6月5日组团赴福建宁化石壁寻根问祖;11月17日又组团参加江西赣州召开的世界客家第十九届恳亲大会;还编印了首期《客家缘》会刊,印刷1500本;举办《客家缘》文艺晚会;开展了惠州历史人文资料调查工作等。他接着指出,本会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仅仅是做了打基础工作,还存在缺人才、缺资金、缺研究设备等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加强、完善和提高。会长一席话,激励会员心。会员们一致表示,保护和弘扬惠州客家文化就是珍爱客家历史,延续客家未来。我们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同心同德,尽心尽力,使客家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为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多做贡献。

客星云集起舞高歌客家缘

http://homenews.huizhou.gov.cn/pic/200561318733678.jpg
    一首热烈欢快的民乐合奏《喜洋洋》拉开了“客家缘文艺晚会”的序幕。金榜汉乐队演奏了6首为客家人喜闻乐见的广东汉乐。尤其是那阙抒发莲花“出污泥而不染”高洁情操的广东汉乐,以其典雅含蓄、韵味无穷的艺术特色,令观众如醉如痴。

    汉乐是以中州音乐为基调,吸收了客家民间小调、小曲改编而成,讫今保存下来的尚有300多首,它具有古雅、纯朴的艺术风格,驰名海内外;而汉剧则是与汉乐密不可分的客家地方剧,古称外江剧,源于清朝雍乾之际在客家地区活动的“徽班”。约有300多年历史,素有“南国牡丹”之美称。市客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范梅英就是当年惠阳地区汉剧团的主角。她宝刀未老,登台高歌一曲“做人要做这样的人”,如流水行云,余音绕梁。

    客家人唱,唱客家人是“客家缘”文艺晚会又一特色。出生在梅县的市八中音乐教师候粤春演唱了客家方言歌曲《月光光》。这首山歌原来是海外华侨社团节日聚会时最喜欢咏唱的:“八月十五月光光,阿姆从细对俺讲,我的故乡在唐山,啊,故乡啊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月光”。候粤春唱的这首寄托异乡游子思乡情结的客家山歌把观众深深地感染了……

    来自惠阳区淡水镇的杨威、王晓晶演唱了他们在今年我市声乐比赛中获得金奖的男女声二重唱《朋友请到惠州来》。

    惠城区桥西文化副站长杨璐萍表演了舞蹈《客家女人》。她戴着客家人特有的凉帽,穿着客家人最喜欢的服饰翩翩起舞,用独特的舞蹈语言表现了客家妇女勤劳朴实的传统美德。

    广东歌舞剧院著名演员陈前是我国南方最具实力的男高音歌唱家之一。他在全国艺术歌曲比赛中获得广东赛区民族唱法第一名。他专程从广州赶来助兴,为惠州观众演唱了大型电视系列片《客家人》的主题歌《我是客家人》把整场晚会推向高潮。



李笠德
2005年-6月-13日

转自惠州乡音:http://homenews.huizhou.gov.cn/200404/20040401/2005613180740.asp?action=2004年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客家圣哲耀环宇 文化精华兴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