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客一家亲。《潮汕寨文化》与各位交流。
来源:http://www.yanruyu.com/jhy/author/column.asp?sendid=31潮汕寨文化(上)
颜如玉
专栏名称:守望潮汕
作者:张新民
明末清初,潮州战祸连年,盗寇四起,原有郡县邑里的行政守卫职能已经崩溃,百姓为求自保,纷纷筑寨屯聚。潮汕的乡寨,就是这样一种带有自卫性质的乡村组织,一般由乡里有威望的大族豪强担任首领,以其宗族为核心,招聚间里乡亲和各地流民依附。当时最著名的寨主被称为“潮州五虎”,即黄岗的黄海如、南洋的许龙、海山的朱尧、澄海的杨广和达濠的张礼。
与潮汕乡寨最相似的组织是汉晋时代的坞壁。胡三省对坞壁的注释是:“城之小者曰坞。天下兵争,聚众筑坞以自守,未有朝命,故自为坞主。”坞壁在汉晋乱世非常普遍,曹操的部将李典和许褚原来就是坞壁主。唐代之后,随着中央集权的完善,坞壁被新的社会基层组织即村落制度所取代。然而潮汕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动荡的社会背景和两个南迁而来的独特民系——闽南人和客家人,却使坞壁这种古老的社会形态得以延续或改造利用。这是我对潮汕乡寨,当然也包括了闽粤赣边区广布的围寨文化的基本看法。在建筑形式上,围寨包括城堡、村围、土楼、围龙屋等。
乡寨的基本职能是保土安民。对普通的盗贼虽然能够发挥作用,但难以抗拒强大的军事势力。1649年,当郑成功入潮强取粮饷的时候,南洋寨的许龙和达濠寨的张礼奋起抵抗,结果是寨破军亡,其他“三虎”望风而降。在随后的十几年间,郑成功在潮汕各邑攻城掠寨无数,其中不服征输而致寨破人亡的有南山寨、白灰寨、和平寨、溪头寨等。有两个特例最能说明问题。
一是揭阳的新墟寨。新墟寨“负顽已久,不服输将”,被郑军用炮“掣平其城,寨长乞输饷”。其间潮州总兵郝尚久引兵来援,“中伏大败,仅以身免。”当时郝尚久与郑成功同样都归顺南明,但他们不联合抗清,反而互相争夺利益。随后郑成功索性派兵围攻潮州城,施琅火烧湘子桥,逼得郝尚久投降了清朝。但仅过三年,郝尚久又反清复明了。潮州的政权就是这样反复更替,不清不明,人民无所适从,不能依赖政权来保护自己,甚至不知道应该认谁为统治者。
二是澄海的鸥汀寨。鸥汀寨位居海口要冲,筑于江畔田中,田泥深软,易守难攻。寨主陈铁虎,长期不服征输。1654年郑成功亲自指挥攻寨,被寨勇用铳击中左脚趾而退兵。1657年郑军动用著名的铁人军攻寨,破寨时“将城中大小尽屠之”。《潮州府志》记第二年遣僧收暴骸,“自正月至四月计六万有奇,于寨外开巨矿火葬,勒碑曰同归。”后又建“腾辉塔”纪念,至今仍流传“有鸥汀,无国姓。”的说法,表明与郑氏势不两立。
潮汕寨文化(中)
颜如玉
专栏名称:守望潮汕
作者:张新民
随着战乱的平息,乡寨的主要功能已由武装自卫逐渐演变为日常生产,由此产生了新的社会基层组织即乡村。然而潮汕的乡寨在和平时期却仍然继续发展,很多乡寨实际上是在清代中期才建立的。英国传教士约翰·史卡斯牧师这样描述过晚清的潮汕农村:“所有邻近的村落长期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村落、市镇和小村庄都为围墙所包围,而且似乎都准备着与它的邻居战斗。”
史卡斯所说的战斗,是指乡村之间的械斗。从经济的角度看,械斗的诱因往往是田界和水源。潮州民风素来强悍,清代当过普宁县令的蓝鼎元曾有“负气喜争,好勇尚斗”的记述。但如果是单个农户之间的纠纷,是不可能使整个乡村建起围墙的。村,是自然结合的地缘团体;乡,是集村而成的政治团体。将乡村建成围寨,无论从经济还是从习俗的角度看,都是集体意志的体现。
远在上世纪初,国内外一些人类学家就注意到在广东和福建的某些地区存在着一种很奇特的现象:乡村和宗族明显地重叠在一起。他们将这些乡村称为宗族乡村。在他们的报告中,这些村落象一个个要塞堡垒,居住着一个大的家庭和宗族。无论是美国人葛学溥在1923年调查的潮州凤凰村,还是陈礼颂1934年调查的澄海斗门乡,都是这种地缘和血缘相结合的宗族社区。
如果我们将宗族乡村和围寨文化联系起来,就会发现两者在地域分布上也明显重叠在一起,这些地域主要是粤东和闽西南。所谓寨文化,简单来说就是浓厚的宗族思想加上一种尚武的建筑。而研究寨文化,首先就需要研究这种宗族思想如何演化并且如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就宗族来说,包括宗祠和祭祀,信仰和结社,家规和族约,家庭和亲属等;就个人来说,包括生老病死和婚嫁生育等整个生命史;就经济来说,潮商特别是海外潮商就具有很浓烈的宗族色彩。
潮汕寨文化的衰落应该始于清代后期。本来清代的乡村行政组织还有两个政治责任:为官府维持地方治安和催办税赋。但当时潮汕一些强宗大族借团防之名培植武装,横行乡里,大肆搜括并拖欠税赋,形成与官方争夺控制乡村的局面。潮州总兵方耀实行的“清乡办积案”,目的就是为了平息乡村宗族长期以来对官方的挑战。潮阳县的沙陇堡,就是这个时期被烧掉的。据说该堡有“三街六巷”,堡主郑锡彤、郑锡位兄弟被方耀骗往赴宴,堡内群龙无首才被官兵攻破。顺便提一下,沙陇在当今是乡镇一级的建制,有人口近8万,主姓郑氏是潮汕的大族,其入潮先祖为南宋的郑虎臣。
潮汕寨文化(下)
颜如玉
专栏名称:守望潮汕
作者:张新民
乡寨作为一种宗族性的尚武建筑,凝聚着非常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但过去我们谈论潮汕传统民居的时候,多数只提及“下山虎”和“四点金”等住宅性建筑,对于乡寨这种聚落性建筑反而缺乏必要的关注。实际上民居建筑的基本存在方式应该是聚落,因为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村落社区之中,而乡寨聚落除了住宅建筑,还包括寨门、围墙、宗祠、庙宇、牌楼、书塾等公共建筑。在最近的几十年间,这些公共建筑所受到的破坏程度更大,更需要我们及时开展抢救性的研究和保护。
乡寨建筑有两种基本类型,即宗族性的村寨和家族性土楼。前者一般有寨门、围墙和四角更楼。宗祠是村寨的中心,门前常有较大的空地,以方便祭祀活动。住宅建筑多围绕宗祠而建,前低后高,排列有序,形成纵横交错的街巷。村寨多依自然环境而建,并无固定型状,但前临水,后依山是常见的风水格局。较小的村寨,也有利用四周包屋的后墙作寨墙的,但防御性就差了。因为寨墙和普通屋墙是不同的,一是厚,常有几十厘米到一米多,俗语形容某人不要脸,就说他“面皮厚过寨墙”;二是坚,寨墙都是用生土即贝灰、沙土掺糯米和红糖捶压而成,乾隆版的《潮州府志》说其“坚如金石,即遇飓风推仆,烈火焚烧,而墙垣卓立无崩塌者。”
家族性土楼的外墙也是采用这种生土,土楼的名称便由此而来。说到土楼,外地人往往以为是客家独有的建筑,其实不然,潮汕仅饶平县就存有600多座土楼,大约闽南民系和客家民系各占一半。近年福建有关于土楼是发源于闽南人还是客家人的论争,我认为两者还是互相渗透的。从记载来看,潮汕的生土使用年代比较早,如果将小村寨的屋墙加厚并改成生土,是很容易演化成土楼这种建筑形式的。世上最大的土楼是饶平三饶的道韵楼,该楼呈八卦形,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每卦长39米,布房9间,全楼周长314米,房72间,外径100米,比福建永定号称土楼之王的承启楼早120年,外径长27米,周长多84米。另福建诏安平和等地有半数土楼出自饶平工匠之手的说法,可能与潮汕人较早掌握生土建筑技术有关。
我的家乡是饶平大榕铺,村里就有个圆型土楼,人口繁衍后又围绕土楼建了一些平房。我小时候常在惠来县城的方厝寨悠转,对那些因为年代久远而斑驳得象米糕一样的寨墙记忆犹新。那时城郊的下翁村,还有很完整的寨门和寨墙,不知道会不会也象其他很多地方一样被愚昧地破坏了?乡寨曾经是我们的祖先赖以生存的屏障,但愿不要仅仅是存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RE:潮客一家亲。《潮汕寨文化》与各位交流。
土樓如果產生於閩南或者潮汕,為甚麼不見於平原地區的潮汕,漳州,泉州,廈門?在沿海的閩南群體,傳統上多數房子都是矮矮的石頭房,飛簷幾乎沒有,主要防台風的功能.
客家土樓的背景是更加古老的粵東圍龍屋,贑南土圍,客家土樓的形成當與這兩種建築形式密切相
關.客家土樓成規模以後,對週邊難免產生滲透影響,比如饒平,平和,詔安,那裏靠近客家村的非客家
住宅區,也有部份土樓,而且一般都在山區.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現在饒平等地住土樓的祖先,相當一
部分,本來就是客家人,後來因為語言上的同化,變成了潮汕,閩南人.
RE:潮客一家亲。《潮汕寨文化》与各位交流。
在沿海的閩南群體,傳統上多數房子都是矮矮的石頭房,飛簷幾乎沒有,主要防台風的功能.------------
傳統閩南民居飛簷幾乎沒有??
------------------------
严回答:
根据我的观察,是!
不难理解,因为檐宽则招风,沿海台风厉害,缩掉飞檐,主要为了实用的功能。
[ 本帖由 yanxiuhong9 于 2003-4-14 22:46 最后编辑 ]
RE:潮客一家亲。《潮汕寨文化》与各位交流。
擅闯贵坛,先向yanxiuhong9和各位问好。yanxiuhong9喜欢用繁体字,不会是来自港台吧?对潮客之间,我总的看法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包括人群、文化等很多方面。不知从你们的角度是怎样看的?
我先讲段经历吧。2000年,我们五位朋友喝高了,其中两人为客家杀狗的方法而争吵而打赌。两人中一是揭西人,所谓半山客,一小时候在惠州客区住过。一人讲客人杀狗时是先割喉放血,一人讲是先吊死再放血,互不服输。是夜里11时多吧,乘着酒兴,大家开车往梅州求证。在梅州近郊,开车的人睡了,差点撞上迎面而来的大东方车。
同行的有凡斯,出版原创性写作http://www.yanruyu.com/jhy/loaddown/
此事回想起来真有点后怕。现将“客家杀狗的方法”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也请大家发表见解。
RE:潮客一家亲。《潮汕寨文化》与各位交流。
我是繁简都用,看键盘状态。潮州与客家相邻,的确存在深刻的接触关系。在词汇上也互有借用。
举例:
潮汕借客家,与闽南不同者:掌牛[放牛],你的叫ngia1,母亲ai1,
客家借潮汕:生意叫生理,番石榴叫拔子,次叫摆。
RE:潮客一家亲。《潮汕寨文化》与各位交流。
我个人认为客家与潮州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异的。总的感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系。潮人重商是举世闻名的,也特别地团结。我在梅城时接触过一些潮州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尽量讲潮州话的,可见对自己的语言和传统非常的珍惜。仅此一点,足以让很多客家人羞愧。我在外地最怕的事情通常竟是怕遇到同乡,因为我若知对方是客家人,都尽量用客家话,但每每对方以他种语言来作答,实是既尴尬又无奈。相信潮人这方面的情况至少不至于太严重。但我在广州也见过一些潮人的第二代也是以说白话为荣的,可以说是客潮共有的困境。文化方面,同为汉族,但感觉在信仰、行为方式上也有较大差异。但潮州有一点让我感到十分惊奇的是他们不但经商有名,在科教文卫方面也出了许多名人。我大学里见过不少潮州人,学业比之客家人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潮人虽以经商闻名,但若与之相交,多能坦诚相待。我有几个很好的潮汕朋友,让我感到能交到这样的朋友真是有幸。
我懂的东西少,以上只是个人一点感性的认识,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RE:潮客一家亲。《潮汕寨文化》与各位交流。
我之所以认为潮客难分,是因为潮汕文化当中融会了很多客家文化。反过来你们如果觉得潮客的分野很时显,有可能是历史上潮客之间的文化交流呈现单向的趋势。历史上有很长时间客区是潮州府的辖地,很多客家人都到潮州发展,带来文化、经济、甚至人种的交融。一家亲是良好是愿望,互相学习!
人说,客家人拥有过去,我想我们要拥有美好的未来,就不能固步自封。潮汕人有它自己的文化、历史、风俗,它有很多优点,当然值得我们学习。
我自幼生活的地方,也有潮汕文化的影响,可以说处于边缘地区,是边缘人。我深知它有些地方值得借鉴学习。
其实客家与潮汕有很多地方是互相融合的,特别是客家人分布更广,广至潮汕地区,与其互相渗透甚至融合发展。如:潮汕的揭西、饶平、潮安、海丰等就有不少的客家人,潮汕与客家的梅州的交界地带更是如此。如梅州的丰顺就有一部分人(10 万左右)是讲潮汕话的。
总之,我们要敞开胸怀虚心学习,有容乃大,能纳百川,方为大海。
RE:潮客一家亲。《潮汕寨文化》与各位交流。
我想这种交流应该是双向的才有道理, 余人的说法是对的。上次贴过篇《大力将军吴六奇》,找不到了,另贴篇新写的。
剑胆琴心丘逢甲
颜如玉
专栏名称:守望潮汕
作者:张新民
丘逢甲早慧,14岁应台湾府童子试时独占鳌头。当时丁日昌任福建巡抚兼主试学台,便出上联“甲年逢甲子”考他,丘逢甲对以“丁岁遇丁公”。丁日昌爱惜丘逢甲的才气,让人刻了“东宁才子”的图章嘉奖他。甲午战争后,清朝割让台湾给日本。丘逢甲血书上表无效,愤然组织五万台湾健儿抗日护台,任大将军守台中,失败后内渡大陆,“奉旨命回粤归籍海阳”。
丘逢甲归国后先回祖籍镇平县(今蕉岭县)安置家小,以“县地山僻,事不足为”,而“岭东门户在汕,易以萃会才智”,先后应聘出任潮州韩山书院、潮阳东山书院和澄海景韩书院主讲。1901年,丘逢甲深感旧式书院难于造就新进入才,于是联同客家士绅温仲和、何士果,在汕头创办了潮汕,也是广东历史上的第一所新式学校——岭东同文学堂。
同文学堂于1915年改为广东省立岭东甲种商业学校,旧址就在现在的外马三小。创办时丘逢甲亲自起草了《创办岭东同文学堂缘起》,指出办学的宗旨是为了“尽速地通晓日本维新之道和西方的学术”。学堂以欧西新法教育青年,设算学、理化、外语等新课程,以革命维新鼓励学子,吸引和培养了粤东很多有志的青年。北伐名将林震、广东北伐军总司令姚雨平、广东军政府总参议朱执信、中山大学校长邹鲁、黄花岗烈士林修明、广东军政府副都督陈炯明等都出自同文。
丘逢甲年青时即抱负教育救国的理想,1889年26岁考取进士后,虽钦点为工部主事,他却“绝意仕进”,告假返台讲学于各书院。他曾大声疾呼:“中国危机日迫,非开民智,养人才,莫能挽救。”他在潮汕的教育活动虽仅十年,但成绩卓著,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有声望的教育家。
丘逢甲学识渊博,诗风苍凉慷慨,如《谒潮州韩文公祠二首》中云:“金石流传鹦鹉赋,风雷趋奉鳄鱼文。寻碑独向城东路,古木萧萧冷夕曛。”故柳亚子有诗论曰:“时流竞说黄公度,英气终输仓海君。战血台澎心未死,寒笳残角海东云。”认为丘黄两人虽同为“诗界革命钜子”,但丘逢甲比黄遵宪更具英气。丘逢甲在潮汕期间共写诗八百多首,其中直接吟咏潮汕风土人情的近二百首,犹以长诗《汕头海关歌》最出名,为潮汕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丘逢甲后来出任过广东教育总长、咨议局局长,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被举为临时政府参议员。因积劳成疾,1912年49岁时英年早逝,弥留时犹言:“葬须南向,吾不忘台湾也!”
后人有以“剑胆琴心流千古”来形容丘逢甲的诗风,而风格即人。丘逢甲千古流芳!
2003、04、21
-----------------------------------------------------
严按语:
上次贴过篇《大力将军吴六奇》,找不到了---------对不起,我转到 “客家人物”栏目去了。
[ 本帖由 yanxiuhong9 于 2003-4-24 12:05 最后编辑 ]
致张新民先生
由于从事郑文化原因,拜读了先生关于有关郑虎臣、郑清芝(之)文章,认为与事实、史料不符。当然如此清之非理宗年丞相则勿论。宋理宗相郑清之生卒1176----1251年,贾似道卒于......?应是宋相陈宜中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