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情根连根
客家情根连根--------------------------------------------------------------------------------
发布时间:2005-7-4 新闻摘自: 客家情
泰国总理“他信”携子来梅州寻根,表达了梅州客家儿女浓浓的思乡情结,“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梅州的客家儿女无论走多远、多久对家乡的感情都一样深浓。昨天我到朋友家作客,说起“他信”来梅,朋友拿出了他家珍藏的“他信”1996年参加他堂兄婚宴的照片,朋友说:“他信”总理很重情义,对泰国华人社区、梅州乡亲很重视,他叔叔发出儿子婚礼的邀请后,“他信”欣然接受,一行四人参加婚宴,那时“他信”己是副总理,但他亲民、随和没一点架子,参加婚宴一个多小时,还送了四万泰铢礼金。
http://www.toscn.com/bbs/UploadFile/2005-7/20057417201478634.jpg
图中是他信,他信左右是新郎、新娘
http://www.toscn.com/bbs/UploadFile/2005-7/20057417385732311.jpg
他信在婚宴中致词
http://www.toscn.com/bbs/UploadFile/2005-7/20057417244180387.jpg
我朋友的父亲胡伯代表男方长辈跟女方长辈交换礼金(客家人注重尊长)
http://www.toscn.com/bbs/UploadFile/2005-7/2005741728347814.jpg
我朋友的父亲胡伯在曼谷
[ Last edited by zmy on 2005-7-4 at 18:07 ] 他变成为潮州人了,二日两变。:D:D Posted by 得人畏 at 2005-06-14 00:09
他变成为潮州人了,二日两变。:D:D
无论他怎样....你无权来指责,不但你无权指责,任何一个客家人都无权指责....
客家人,要理性些,不要人家顺己意时就称颂,,,,,逆己意时就指责....
要心平气和,才能始终如一地看待事情。不然,像有些客家人,前一天还在那里捧人家的大脚,后一天就再那里骂人家是叛逆。。。。
[ Last edited by 更灰的蓝 on 2005-7-5 at 00:24 ] 泰国华侨有很重的潮州情结,听说泰国话很象潮州话,在他信的祖辈出国时丰顺、大埔属潮州管辖,以前古程乡也是潮州管辖的,所以说潮州人也没错。这也是一种渊源。这次他信携子到梅州寻根,就是客家情系梅州,他自己也说是第三代客家华裔。我觉得看问题要站的角度高一些。客家人之间不要争来争去内耗,中国人之间不要争来争去内耗。我们客家人要有宽广的胸怀,要团结一致为客家人的事业而奋斗,先把争议放一边,我们的目标是弘场客家文化,振兴客家,我们一起来为之而奋斗。只有这样我们客家才有希望。
[ Last edited by zmy on 2005-7-4 at 18:31 ] Posted by zmy at 2005-06-14 00:30
泰国华侨有很重的潮州情结,听说泰国话很象潮州话,在他信的祖辈出国时丰顺、大埔属潮州管辖,以前古程乡也是潮州管辖的,所以说潮州人也没错。这也是一种渊源。这次他信携子到梅州寻根,就是客家情系梅州,他自己 ...
要是每一个客家人都有这样的理性和如此宽广胸怀,则何愁客家不兴盛? 他信说他是客家后裔及潮州后裔都没错。
说他是客家人,我们信,别人都不会信。他会讲客家话吗? Posted by 蓝猫 at 2005-7-4 19:15
他信说他是客家后裔及潮州后裔都没错。
说他是客家人,我们信,别人都不会信。他会讲客家话吗?
客家人应该会说客家话,但客家后裔不一定会说客家话。客家后裔有一份客家情就说明客家情根连着根。中国古代有许多地方方言,但如今能剩下的又有多少呢?客家话在今天的客家方言孤岛各自独立后,已成为新的地方方言,但可以称为客家方言语系或客家话语系。一种方言没有强大的政治、经济支持,没有地域、人群支持最终只能走向衰落。客家话目前不会消失,但不会成为强势语言,因为根本就没有成为强势语言的现实条件。在现代社会没有影视、电台等语音传媒传播(这些都必须有强大的政治、经济支持)的语言只能是乡土语言。客家人有“宁买祖宗田,毋忘祖宗言”的祖训,但现代社会经历数代人后这种观念已被生存需要所抛弃,但唯有“根”的情结是人类共有的东西,客家的情怀只能靠“根”来维系,所以对客家后裔来说只要他根系客家,有客家的血脉、有客家的认同感,当然可以认祖归宗。至于“客家话”是可以学的,如果你死认“会讲客家话”这个标准,客家人会越来越少,此外我想问一下,听说蓝猫先生会讲英语,难道蓝猫先生是英国人吗?“有客家的血脉、有客家的认同感、会讲客家话”这三个标准只要符合二个就可以算是客家人,这已经是老话题了。我们客家人应该致力于客家文化的建设,发展客人经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