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开杨池古村民居的疑惑
(代南天一啸发图片贴)这是杨池古村了,
从这里你看到出是广还是客风?
http://www.perng.com/upload/609859.jpg
杨池村中老宅
http://www.perng.com/upload/609860.jpg
这个杨池大屋中的玄关又与我老家的如出一辙.
当然,广府式也是时兴用玄关的.
http://www.perng.com/upload/609861.jpg
这就是红线女家人曾避过难的老屋.里边的妇人全讲客家话(当然有可能是嫁过来的).
http://www.perng.com/upload/609862.jpg
我家的柴房?
非常相似!
这是杨池,与广裕祠堂比较有血缘.
http://www.perng.com/upload/609863.jpg
十足十是大埔百候杨姓祠堂的布局.
http://www.perng.com/upload/609864.jpg
远眺杨池古村.
照片到此为止.
粤西怎会有客家呢?
封开真的有文化吗?如果是一个古老的文化宗源地,应该有很多遗迹,但封开没有!
http://www.perng.com/upload/609866.jpg 广府建筑高而窄的门,门口、瓦面形状风格,均为广府建筑常见。冷巷、台阶、街巷布局等等,还有锅耳墙、趟拢门等独特风格,可以肯定为广府建筑物。围墙内的单家独户,迥异于客家围屋的“大锅饭”(因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而形成)。
实事求是地说,古代广信的发源地估计是在“苍梧”,以广西梧州为中心,包括广东封开一部分的地域。封开出现士燮、陈钦、莫宣卿等历史名人,首开岭南经史、科举文化先河,无疑是古代交通、文化中心。
文化古迹是会湮没的。只有大规模的经济开发,才能发现许多埋藏在地下的秘密。深圳就发现了六千多年前的历史遗址,城市历史一下子推前了一大步。
[ Last edited by 情系珠江 on 2005-5-20 at 20:41 ] Posted by 情系珠江 at 2005-5-20 20:30
广府建筑高而窄的门,门口、瓦面形状风格,均为广府建筑常见。冷巷、台阶、街巷布局等等,还有锅耳墙、趟拢门等独特风格,可以肯定为广府建筑物。围墙内的单家独户,迥异于客家围屋的“大锅饭”(因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而形成)。
都不知道说你什么好。
我说客家的宗族制度更加接近“公社”的原意,你说是笑话。
现在走出一个“大锅饭”这个词,我看你自己都会说是胡扯。
客家围屋并不是你所想当然的以为是一个大家族起的,而是往往就是一个老祖宗在当地做屋而开枝散叶的,同样是单家独户,只是后来子孙多了才显得不是“单家”。
“(因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而形成)。”就不知道你要表达的是什么了。
不懂就别出声,没有人会当你哑巴。 整体看应该是广府风格多一点。
局部与客家民居很像,如玄关,围屋下厅多有,与上图结构一样,但要豪华得多。
不过,很巧,竟然一个窗也没有拍到。
[ Last edited by 兴宁阿哥哩 on 2005-5-21 at 22:45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