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山 水 人 文 相 辉 映—— 解读“连城文学现象”
山 水 人 文 相 辉 映—— 解读“连城文学现象”
·黄 征 辉
“山为屏障何须画,水作琵琶不用弹”。这些年,到闽西连城旅游、考察的人,无不为那里雄奇、幽秀的碧水丹山而陶醉。人们还发现,连城不仅拥有迷人的山光水色,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培田古民居和四堡明、清雕版印刷基地,让人生发思古之幽情,而形成于新时期的“连城文学现象”,无疑是当地创建新文化的一大亮点,受到了文学界内外的关注,也引动了人们探究这一现象的兴趣。
“连城文学现象”,以当地作者发表作品之丰、出版文学专著之多、文学作者队伍之众,省级国家级作协会员比例之高,文学创作组织之多样,文学活动之丰富,与外地作家交流之频繁等为主要标志。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连城文学作者(包括从这里走出去的作家)出版的文学著作达50多部,加入省作家协会的有21人,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有7人。县内建立有中国作家协会、省作家协会的生活创作基地,有冠豸山文学院,有连城县作家协会。有《客家文学》杂志社,有文艺小报《冠豸山下》和《冠豸风》,有“姑田农民诗社”,几所完中都有文学社团、文学刊物。当地每年都要举行好几次的文学笔会、作品研讨会、文学讲座、与外地作家座谈交流等活动。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陆文夫、乔羽、马宁、舒婷、周梅森、张胜友、航鹰、曾镇南、童庆炳、石英、阎纲、王光明、南帆、王旭峰、项小米、朱大可、北村等等曾先后应邀到连城参观考察,指导当地文学作者。
“连城文学现象”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1、起步期(上世纪70年代粉碎“四为帮”后)。张永和、林国良、马卡丹、林斌等中青年作者在省级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相声文本等,影响和带动了一批文学爱好者。2、蓄势期(上世纪80年代)。作者们拓宽了创作领域,尝试各种体裁的写作。傅必文的短篇小说登上《福建文学》头条,林斌、池磊、蓝春等人的诗歌在省内外获奖,马卡丹、黄征辉、吴志昆的报告文学在省级刊物征文中获奖,林国良的陈毅系列电视剧本连续搬上荧屏。作者队伍明显壮大。3、喷发期(上世纪90年代)。一部分作者的作品登上了《人民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文艺》、《诗刊》等重要报刊,结集、出版了一大批个人作品专集和冠豸文化丛书。数量可观的作者成为省作家协会会员。这时期产生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作品,如林水梅、黄征辉的中篇小说《清风山剿匪记》(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死命令》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马卡丹的报告文学集《连城人》和散文集《回望中原》;黄征辉的散文集《走月亮》、谢桂犀的散文集《村夫晚唱》、吴尧生的散文集《翠竹青青》以及吴尔芬的《我的厦门》、《五色花》、《飞》等中、短篇小说;廖荣富的《韩信传奇》等长篇小说;黄富祥、陈福楏的长篇神话小说《冠豸仙妲演义》;杨天松在《海峡》发表的多篇散文;傅翔在《大家》、《文艺评论》等刊物发表的系列文学评论等。4、提升期(进入21世纪后)。近几年,连城几位骨干作者以作品的量与质先后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们的创作注入了更多的理性,追求作品的变化、品质与突破,取得了显著成果,如吴尔芬的长篇小说《雕版》,获得了省政府的“百花奖”。吴尔芬近年创作的反映海峡两岸人物来往的长篇报告文学《交融共进》,在大主题与艺术性的融合上进行了成功的探索。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黄征辉的散文集《大美不言》和马卡丹的散文集《客山客水》,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突显了历史感和文化意蕴,得到了孙绍振、朱以撒、王必胜等著名文艺评论家、作家的充分肯定,为许多读者所喜爱。傅翔的文学评论集《不合时宜的思想》和长篇自传体散文《我的乡村生活》面世后,在文艺理论界和读者中产生了热烈的反响,著名作家贾平凹认为,傅翔的作品进一步证明了福建是“出思想家的地方”。
笔者以为,“连城文学现象”的成型,首先得益于当地文化传统的泽润和灵山秀水的滋养。连城置县以来,文人辈出,著述甚丰。冠豸山乃文化摇篮,元、明、清以降,山上书院、草堂、山房、学堂遍布,书声琅琅,文士雅聚,留下了无数诗词歌赋。连城的文学作者们承接冠豸文脉,刻苦研读,大胆试笔。他们时常行吟在丹崖绿水之间,陶冶性情,涵育灵气。尤其是冠豸山吸引来了一批批当代著名作家、学者,使他们得以走近名师,面聆指教。耳濡目染,久而久之,终于才情兴发,文风愈浓。
其次,与当地党政领导的重视关心和社会各界的热忱帮扶密不可分。这似乎有套话之嫌,而对“连城文学现象”而言,确有其实质性的内容。上世纪80年代,连城县委、县政府作出一项决定:本县文学作者其作品达到结集出版要求的,每部书由财政拨给3000元(后增至4000元)支持出版。近年,为了保障当地的《客家文学》正常出刊,每年拨给固定经费。每逢举行作品研讨会,县里尽量安排懂行的领导与会,给作者以热情鼓励。有的作者要写长篇,县领导特批创作假,使作品顺利完成。县里的一些领导,公务之余,身体力行,挥笔作文。近几届的县委、县府班子中,有副县长后来成为中国作协会员的,有县委副书记加入省作协的,现任县委书记亦是省作协会员。县里许多部门、单位和不少热心人士,也为文学作者们的工作与生活提供了诸多的方便和扶助,让这些文化人心怀感激,总想写出更多更好的东西,以作回报。
文人相轻,似乎自古皆然。文坛上的是是非非,大抵由此产生。然而,连城的这一个文学作者群,却少有文人相轻的磕碰摩擦。谁有新作、新著面世,总会得到大家伙的由衷祝贺,相互间坦诚表达意见、建议,往往把作品讨论会开得谈笑风生、气氛如春。哪家有急事、难事,文友们闻讯而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工余假日,常爱聚在一堆,煮鱼杀狗,猜拳行令。近年时尚品茗,哪个弄得一两泡上等铁观音,便招来三五文友,一起分享。内中便有一位名盛元的,开了一间茶楼,曰“冠豸山文艺沙龙”,呼朋引类,以茶会友,抚琴歌唱,展纸挥毫。有外地来的文友见此情景,叹道:我们那儿就缺这般文人相亲的好氛围! 此文前天刊发于《福建日报》
2005年5月21日 《福建日报 武夷山下》
值得大家关注! 这是一篇引人深思的好文,连城文学现象,这个命名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