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云 发表于 2005-4-10 12:26:26

求助:寻找武城曾氏57世以前的渊源,谢谢!!

我是福建省平和县的,曾姓,庆字辈,第19世。据族谱载,我平和曾氏始祖(第55世)是曾启杰,行43郎,尊称“打铁公”,于元朝1338年开基,现在我平和县崎岭乡有55世曾妈赖氏之墓。因元末战乱族谱已佚考,现在平和曾氏以57世的曾辅,号端峰为一世祖。曾辅生有五子,分别是子安(现繁衍于广东省博罗县铁岗),子仁、子亮、子全,子颙(此四人皆繁衍于平和),版主能介绍一下我姓从57世以前的渊源吗?谢谢!!

曾云 发表于 2005-4-10 13:15:45

预留位置,以补充资料

曾昭演 发表于 2005-4-10 14:31:09

关于全国曾姓东宗、南宗之我见

我族于抗战前是有全国谱局称总局。总局分南宗和东宗,其中南宗在湖南宁乡,负责存管族谱;东宗在山东嘉祥,负责查核族谱的资料,定期联谱。全国续联谱最后一次为民国十三年(1924年)。
      分南宗和东宗是始于明代,明宏治十八年(1505年),经山东巡抚金洪奏请,在曾参墓地修建享堂、石坊,并建墓林。皇命查找曾参嫡裔,但山东已经没有曾氏后人在居住了。因为十五派曾据于始建国庚午年(公元10年)引家挈族二千余人,尽徙江南,居江西庐陵吉阳乡。至此山东武城曾氏几乎无人再居此地。后来当时的政府官员在江南找到了曾子的后裔,要求宗子(长房嫡裔)复迁原籍,但宗子久居江南,以南方宗庙不可无裔为理由不愿意回迁,最后派宗子之次弟奉旨回山东原籍,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宗圣公”之职,其后裔称为东宗。
      原江南各地曾氏后裔依然奉长房嫡裔为宗子,始称南宗。我姓因是圣裔与孔、颜、孟为四圣。历代均是以长房为尊,宗子是每代父传子,原则上是有嫡(嫡为正室之长子)立嫡无嫡立长。后来及至各地开村族居的圣裔都是以长房为长,称宗长(支派宗子)。因东宗在明代人数少与南宗联系也少,修谱各自为政。至清代两宗才联谱交流始立总局。
      因为近来听说有“西宗”、北宗“之说,本人不知道何解?也不知是何时成立?史料上也无记载。还有近来宗亲之间互称宗长,不知有无查证,是否太客气了。

    本文只是本人之见解,不对之处还请各位宗亲指教!

曾云 发表于 2005-4-10 15:21:30

感谢曾昭演宗贤提供的相关史料!

曾云 发表于 2005-4-13 13:36:14

据巴人版主的回复:




三十三派祖
曾丞。配何氏,继娶罗氏,子三:珪、旧、略。
三十四派祖
曾旧。配王氏、继娶赵氏,三娶吕氏,子三:宥、广(左边有个单人旁的)、德。
三十五派祖
曾广。配罗氏,抚珪公第四子晖公的幼子帼俊为子。
三十六派祖
曾帼俊。配严氏,继娶张氏,三娶吴氏,子三:万、千、彝。
三十七派祖
曾万。配何氏,继娶杨氏,了三:泳、渊、沂。
三十八派祖
曾沂。配杨氏,继娶王氏,子三:蟠(被泳抚为子)、蟾、虹。
三十九派祖
曾蟾。配戴氏,继娶卡氏,子五:祥、立、中、美、彦。
四十派祖
曾中彦。配吴氏,子三:美、良、俊。
四十一派祖
曾美。配李氏,子三:庭、洸。
四十二派祖
曾庭。配李氏,子一:澄。
四十三派祖
曾澄。配李氏,子一:权。
四十四派祖
曾权。配刘氏,子三:甫、用、角。
四十五派祖
曾益用。配徐氏,子一:佳。
佳生继宗,继宗生世昌,世昌生文亮,文亮生二子:裕承、裕捷。
五十派裕捷生一子:六十四郎。他由宁化县迁居上杭县胜运里、祭头。五十一派六十四郎公生一子:百五郎公。五十二派百五郎生子二:念二郎、念七郎。五十三派念二郎配郑氏,生一子:四五郎(即友益公)。友益由上杭县胜运里徙永定县金丰里太平寨,他就是太平寨开基始祖。
五十四派祖友益公,配赖氏,副室胡氏,生子三:大一郎公、大二郎公、大三郎公。
大一郎公由太平寨徙福建平和县东门外,苏洋乡,经营铁厂铸锅。遂在平和县开族,称平和县曾氏一世祖,尊其父为始祖。
大二郎公配礼氏,居永定县太平寨。
大三郎公配余氏,从永定县太平寨徙广东大埔富村,裔衍大埔、埔罗等县。

曾云 发表于 2005-4-13 13:45:50

巴人版主回复曰:大一郎公由太平寨徙福建平和县东门外,苏洋乡,经营铁厂铸锅。遂在平和县开族,称平和县曾氏一世祖,尊其父为始祖。
      
       据族谱载,我平和曾氏始祖(第55世)是曾启杰,行43郎,尊称“打铁公”,于元朝1338年开基,现在平和县崎岭乡有55世曾妈赖氏之墓。


若照此,大一郎公当为平和县曾氏所说的启杰公,行43郎,娶妻赖氏,不知还有人了解此中情况吗??另外第56世不知是什么情况?谁能说明之???

曾云 发表于 2005-4-13 14:10:12

kengoan
新手入门

积分 40
发帖 40
注册 2003-12-12
来自 台灣台北市
IP源 61.226.*
NO.29521 RE:【讨论】曾姓客家人是否来自山东(2003-12-12 04:47)
--------------------------------------------------------------------------------
三十三派丞,一名巹,娶何氏,自廬陵吉陽鄉上黎堡徙螺絲嶺凹宅后里小崤凹大
      中坑,再遷永豐,為永豐房祖,官至唐司徒、司空兼尚書令。與何
      氏合葬石獅嶺上窯岰蜘蛛形,繼娶羅氏,葬廬州吉荻搪寅向。子珪、
      舊、略。
三十四派珪,字子玉,娶蕭氏,封魯郡開國公,仍居廬陵吉陽。四子暉。
三十四派舊,字惟人,生於唐玄宗天寶元年(七四二年),代宗大曆十一年(七
      七六年)進士。娶王、趙二氏,後合葬中義鄉銀櫃嶺。三娶呂氏。
      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上柱國。唐
      憲宗元和二年(八零七年)徙永豐縣雲蓋鄉望仙里角陂大坑。為南
      豐房祖,蕉嶺曾氏第二遷。堂號魯國堂,號曰:「東魯傳京府,南
      豐修治家」。文宗大和四年(八三零年)封魯郡柱國公。贈太尉。
      子宥、廣、德。  
三十五派暉,字廣州,娶楊氏,生子國傑、國俊。國俊出為廣子。弟隱子延世任
     官光州,唐僖宗光啟二年(八八六年)間隨光州變民軍王潮入閩,
     定居泉州龍山,為閩南曾氏龍山派始祖。
三十五派廣,名彬,號起潛,貢元,娶羅氏。合葬帶上兩金扛水形。無後。暉次
      子國俊入繼。
三十六派國俊,名雋,字孝敘,行小三郎,唐武宗會昌五年(八四五年)進士,
       娶嚴氏,葬台嶺屋後,繼娶張氏,葬山灣高坑辰向,三娶吳氏,
葬田堆上庚向。官兗州太守,歸隱中圃莊舍榜種菊坡,後名知府
坵,錢塘羅隱撰記,葬於源蛇形,觀性寺後台嶺下黃家舍仙人踏
足形。子萬、千、彝。
三十七派萬,字持盈,行五郎,娶何、楊二氏,任鎮南將軍,與二十四派勰名熏
相將。以南康逸士名。以軍功賜田虔化(寧都)縣清泰鄉四都鎬源
村千畝而家焉。與妻叔何德捨浚源田九十三石魚塘山地及老鴉崗井
頭二地莊基,創浚源院。宋元祐年後為避金,浚源院駐院乃改觀性
寺。葬浚源院門樹下亥向。明世宗嘉靖元年(一五二二年)及明神
宗萬曆年虹房裔孫為之立碑記事。娶何氏,贅樵罔何盛翁女,副室
楊氏,三娶李氏,同葬。子泳、淵、沂。
三十八派沂,字期達,行十三郎,官豐城令,累贈光祿大夫。娶楊氏,生子蟠,
      葬田堆上坤向、繼娶王氏,籍湖坪,王宜尉女,封寧德夫人。葬黃
      沙拖螺江蛇形坤向,生二子蟾、虹。葬望仙里荊田岰吳宅後虎形寅
山申向。虹遷虔州寧鎬都源上村。
三十九派蟾,字可大,配戴氏,籍花坑,繼娶卜氏。官金紫光祿大夫、國子祭酒,
      封魯國大夫,徙虔州西門,為西門房祖。夫妻同葬南雄界下雄雞鼓
翼已向。生五子洪祥、洪立、中立、中美、中彥。
四十派中彥,字宗俊,娶吳氏,官唐通直郎,因唐僖宗乾符年間黃巢稱亂一度返
      寧都鎬源,乾符五年(八七八年),虔州陷落。公遷居福建汀州寧
      化縣石壁下柑欖村。為蕉嶺曾氏第三遷。子美、良、俊。葬汀州府
城外南山文殊古剎後,配吳氏葬寧化縣翠華山已向。長子美,未同
父中彥遷寧化,徙江西臨江新淦縣。良衍江西石城縣石壁下。俊衍
福建寧化。寧化西北有高山隔絕贛南戰事。石壁正位於福建寧化與
江西石城交界之站嶺隘東,為閩贛要道,兼為墟場。
四十一派美,字道高,行念三郎,徙江西臨江新淦縣,葬新淦縣玉荀山午向。娶
     李氏,同葬。子庭、燒。
四十二派庭,字舞云,行少一郎,葬新淦縣玉荀山午向。娶李氏,籍安福江背,
      葬新淦縣小廬山午向。一譜葬伴夫左。子澄。
四十三派澄,字定江,行十三郎,徙福建汀州府寧化縣懷德鄉柑欖村馬墩下,娶
      李氏,同葬屋後。子權。 
四十四派權,字惟謹,行大二郎。娶劉氏,同葬馬墩下金鉤形已向。子益甫、益
用、益角。
四十五派益甫,字三友,行端七郎,娶古氏,同葬馬墩下金鉤形已向。子攸、作。
四十六派攸,字同福,行三十七郎,娶李氏,同葬馬墩下蛇形已向。
四十七派繼球,字磐鳴,娶徐氏,同葬馬墩下。子蓮。
四十八派蓮,字青久,行三十四郎,娶劉氏,同葬欖村後向。子忱、悅。
四十九派忱,字信甫,行少三郎,娶王氏,同葬江西新淦縣玉荀山。子茂森、茂
林、茂材。
五十派茂森,字瑞琪,娶王氏,同葬福建寧化縣懷德鄉柑欖村馬墩下午向。子百
淐、自淐、允淐。
五十一派允淐,字信洵,行念七郎,娶萬氏,同葬石壁村後,一譜葬榕樹園。子
紋光、紋先。

仁。五十二派紋光,字彩奇,行少三郎,娶李氏,同葬石壁村後。子裕懷、裕振、
裕輪。
玉。五十三派曾裕振,字玉鳴、行念二郎,娶陳氏。官至南宋、元奉政大夫。尊
  為鎮平曾氏開基祖,立裕振公派。為長媳聶氏依風水師劉江東建議,自寧化
  遷葬於程鄉高山大坪上湖面,即梅縣高思鎮嵩山上溪口,山形為臥豬暴兜,
  一名黃龍出洞南向。公生子二人,長子添政,字天秩,號順辰,行十一郎,
  次子天禎,一名真,別名志明,字添序,行十六郎。
天。五十四派(裕振公二世)曾天禎,名真,別名志明,字添序,行十六郎,娶
  范氏七娘,生長子啟瑞。天禎葬徐溪楓樹林南向,後墓毀建徐溪醫院。繼娶
危氏十四娘,生次子啟琦,為興寧徑南湖洋村等房祖。兄天秩為元進士,官
至朝政大夫、大理寺評事,歿於兵亂,嫂聶氏攜四子及小郎添禎,肩挑父母
骨灰,自寧化石壁逃至梅縣徐溪鄉白渡桃柳村大缽里。為蕉嶺曾氏第四遷。
依風水師劉江東建議,於所蓄水牛出走洗浴吃草處建置祖堂,即江西行省廣
東道梅州程鄉縣石窟都蓼陂鄉同福村門向東(今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
同福村新方里門向東)。時間約當於元順帝至正二十年(一三六零年)前後,
尊為蓼陂房祖。
  汀州路為元世祖女兒囊加真公主封地,因剝削嚴厲,故居民大量出走南遷廣
  南。門向東祖屋坐螃蟹遊江地形,傳子孫要出門才發財。後代多撐船為業。
  嫂聶氏葬徐溪何屋對面龍形,妻范氏七娘葬徐溪掛蛇形。聶、范二墓穴為同
福曾姓視為風水寶地。
章。五十五派(裕振公三世)啟瑞,字大丰,又名鴻、創伯,行百五郎,葬徐溪
  練凹坪南向。配賴氏,葬茅布畬金鵝獻卵形東向。子仕良。
海。五十六派(裕振公四世)仕良,字朝甫,名德,諡德創垂訓。原葬徐溪鄉茅
  布畬金鵝顧卵形,為三子世謙遷葬興寧縣新墟上官峰坑盤嶺仙人動膝形癸山
  兼丑。娶徐氏,生子世賢、世聖。繼娶黃氏,生世謙,入興寧洋里陳潑塘為
婿。陳氏生敏、政、啟。世聖居福建武平。
山。五十七派(裕振公五世)世賢,名清,生於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零五年)
  十月十二日巳時,自梅縣白渡遷徙新鋪同福,為蕉嶺新鋪曾氏第五遷。此世
  標定裕振公派昭穆。卒於明太祖洪武十八年(一三八五年)八月二十日戌時,
  諡清隱德壽,年五十七。葬大挖里欄溪漳河。配陳氏,生於元天順帝天順元
  年(一三二八年)七月二十九日午時,卒於明成祖永樂十一年(一四一三年)
  六月初五子時,年八十六,諡懿惠坤範,葬金沙鄉塘福嶺仙人翹足形。子得
禎、得齋、恭祖、恭源、恭常。

巴人 发表于 2005-4-13 23:44:44

平和辈序



子宗垂令绪 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开成规兆瑞 恒奕善绵X

曾云 发表于 2005-4-18 18:47:44

平和曾姓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迁入定居分两大宗系,三个支派:


一:茂松宗系:


四十一派祖
曾美。配李氏,子二:庭、光(火字旁)。
四十二派祖
曾庭。字舞于。少一郎。配李氏,子一:澄。
四十三派祖
曾澄。字定江,十三郎,配李氏,子一:权。
四十四派祖
曾权。字惟谨,大二郎,配刘氏,子三:益甫、益用、益角。
四十五派祖
曾益用。字则行,配徐氏,子一:佳。
四十六派祖
曾佳。
四十七派祖
曾继宗。
四十八派祖
曾世昌,
四十九派祖
曾文(火字旁)亮,配杨氏,李氏,生子八:茂桂,茂松,茂枢,茂誉,茂廉,茂嵩,茂岚,茂益
五十派祖
曾茂松,一名捷,号敦溪,配陈氏,生子二:掌,义。
            
         五十一派义公。行郎,配李氏,生子一,荣。五十二派荣公,百五郎,配徐氏,生子二,得(念九郎),显(念七郎)。五十三派显公,配刘氏,生子一,童煊。五十四派童煊,行千一郎,生子一,启杰。五十五启杰公,号素庵,行四十三郎,由汀州宁化徙漳州平和清凝里(今平和九峰),此为平和曾姓最早奠基祖地。此支人口最多。

            五十一派掌公,配洪氏,生子二,觊,觐。五十二派觊公生子二:箴,林(竹字头)。五十三派箴公生一子,模。字友益,四五郎,五十四派模公,友益由上杭县胜运里徙永定县金丰里太平寨,他就是太平寨开基始祖。五十四派模公,生子五:庭超(大一郎)衍平和,潮越(大二郎)衍太平寨,潮讫(大三郎)从永定县太平寨徙广东大埔富村,裔衍大埔、埔罗等县。大五郎,衍平和,大十郎,徙居赤坑。五十五派庭超(大一郎),衍平和,以下世系不详。此支人口次之。

          二:圭公宗系:
             圭公六十五派孙贞义,贞符兄弟,从江西永丰徙漳州平和坂仔,人口较少。

曾云 发表于 2005-4-25 23:12:13

平和曾氏辈序是:希言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贤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蔚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求助:寻找武城曾氏57世以前的渊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