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chunbin 发表于 2005-4-8 21:18:04

客家第一村已露尖尖角

客家第一村已露尖尖角
2005-3-30 3:48:53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修建客家艺术长廊、客家食府一条街恢复客家名人馆、移植客家碉楼、客家牌坊设置多个功能区,展现客家风俗

  记者昨日从成华区获悉,青龙街办将通过合作、合资等市场运作的方式打造一个以客家文化为底蕴的生态村落———客家第一村。目前“客家第一村”已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并“受理核准”。建成后将与西部客家第一镇———洛带镇的客家会馆交相辉映。

  借鉴“围垅屋”重造客家村

    “客家第一村”位于成都北郊风景区和东山客家文化带起端,覆盖面积2.8平方公里(约4200亩),西侧紧靠大熊猫基地,北临新都区三河,东临新都区木兰,南靠北湖,其核心区位于鹅公包、狮子山浅丘山脉一带,东风渠穿村而过。该区域内客家文化浓郁,现有的2000余人中,90%平时讲客家话。

  据介绍,“客家村”与洛带的会馆建筑群的最大区别是:前者在于居住和旅游休闲,后者在于商务交流。按照改造和建设规划设想,此番建设除恢复原来有保存价值的客家建筑,如碉楼、祠堂、牌坊等外,以及景点、景区,还将把村落划分几大功能区,强化旅游、服务、商务等功能,村中的许多居住型建筑将借鉴龙潭、石板滩等地被称为“围垅屋”的客家民居进行改造。这种建筑多用土坯建墙,青瓦盖屋檐,墙面和阶石呈平行弧状并对称,一些地方还计划修建大型“围垅”民居院落,即在客家建筑群外加一道环形的围墙,并按碉楼的外观复制塑造新的碉楼。

  多个生态区尽展客家情

   按照规划,客家第一村将分成多生态社区、科技民俗文化和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园等多个功能区。其中,占地约350亩的文化区位于村落东北区域,为展示客家民族人文风情,这里将恢复客家的五谷庙,建客家艺术长廊、客家名人馆、客家碉楼、客家牌坊,并建设客家的标志建筑、客家食府一条街等。占地约800亩的生态观光区,是村落中规划的自然生态园林和风景休闲区。占地约250亩的商务区,位于龙青环线西段以西、熊猫大道西段以北,是村中的“经济文化中心”,这里可以进行商务、会议、会展、培训、旅游接待等。社区客家新居位于木兰太兴成赵路以南、龙青环线东路以东、芙蓉生态旅游环线以西,这里将建客家民俗大院(客家生活展示区)。总计占地约330亩的客家农耕文化观光区,位于狮子山垭口以及成绵高速路以东的区域,这里不仅将保持原有的自然风光,还将发展高科技农业产业,其间还将修建芙蓉生态旅游线路,建花木区、麻竹区、荷塘区等。本报记者林枫

 来自:http://www.newssc.org/gb/Newssc/meiti/cdrb/qxbd/userobject10ai595028.html

xnxy28 发表于 2005-4-8 23:23:04

该区域内客家文化浓郁,现有的2000余人中,90%平时讲客家话。


他们说的客家话,和我们闽粤赣三角的客家能互相听懂吗???????????、、

西楼 发表于 2005-4-11 14:24:13

搞好了要去看看。。

客风追影 发表于 2005-4-12 14:27:46

不知道建成之后与我们南方的客家风味是否一样呢

bfwjlsk 发表于 2005-4-16 21:24:53

是谁命名的啊?我到时一定要去看个究竟!这么大的口气,客家第一村.

everyday 发表于 2005-4-25 15:39:44

要去看看

谷雨 发表于 2005-4-26 19:26:26

值得一去

yourgod 发表于 2005-5-2 10:19:14

万得福 发表于 2005-5-4 22:16:13

为何称为第一村?有根据吗?:)

忧郁飞龙 发表于 2005-5-5 23:11:27

没见过大蛇0屎呀.梅县的围龙屋还见建完.就说第一村了

qjhypx 发表于 2005-5-8 16:06:20

bfwjlsk 发表于 2005-5-13 09:57:11

那些媒体也是乱讲的.:o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客家第一村已露尖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