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远南乡客家方言音系
也是不规范的作品,先发了再说,以后有机会再跟严版核实。先混几个点,不然怎么做斑竹呢,音标都弄不出来,抱歉。
安远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属赣州市人民政府所辖。安远县东临会昌县,西连信丰县,北依赣县和于都县,南接定南县和寻乌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欣山镇,北距赣州市人民政府驻地章贡区175公里。安远县于南朝梁大同十年建县,截至1985年,全县面积 平方公里,人口 万。
安远县境内中南部有三百山,系赣江支流贡江和珠江支流东江的分水岭。从三百山发源的河流有两条,一条往南流入珠江,称为太平河;一条往北流入赣江,称为濂江河。太平河流经的风山、镇岗、孔田、新园、鹤子五乡镇因地处县境南部,故称南乡,当地方言称为南乡话。濂江河水系的濂江、欣山、高云山、新龙、江头、车头、版石、蔡坊八乡镇为中片,讲县城话。北部的重石、天心、龙布、浮槎、双芫、塘村、长沙七乡镇清朝时属五个堡的行政区域,故称五堡,当地方言称为五堡话。安远方言的三种次方言:南乡话、县城话、五堡话均属客家话,三种次方言的音系差别较大。
安远客家话按黄雪贞(1987)的划分属宁(都)龙(南)片,按刘纶鑫(1995)的划分属环形片中的交叉小片。本文以孔田话为代表,记录安远南乡方言的音系。(孔田镇北距县城30公里)笔者本人为发音人兼记音人,世居孔田镇下魏村,曾经在县城居住过三年,南昌市住过四年,武汉市住过一年,文化程度为研究生,记音时间为1999年11月5日。据本族族谱记载,本族望出河北省钜鹿县,西晋末年避五胡之乱迁至南昌,唐末避黄巢之乱迁至石城县,明永乐年间魏文斌始到安远之南乡定居立基,清时向广东之龙川、五华等地不断迁居。
贰 南乡方言的声韵调
2.1声母
南乡方言包括零声母在内,共有声母19个。
P布斧 p帕爬扶 m明问外
f飞符肺戽胡裤v武位委
ts挤猪朱煮ts粗坐超铲昌 s梭沙社随
t端李队 t透定 n/l脑老
tc精昼皱周tc清就袖丑绸臭c心虱神室去
k见 k跪缺拳况 h灰糠 n艾厌日阁o芋裕任
声母特点
① 古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今读送气清音,如爬[ ]、徒[ ]、聚[ ]、厨[ ]、豺[ ]、钳[ ]、船[ ]等。少数读不送气清音,如肚(腹)[ ]、毙[ ]、提[ ]、队[ ]、拔[ ]、笨[ ]等。
②非、敷、奉三母今读[],存在古无轻唇音现象,如扶[ ]、斧[ ]、肥[ ]、冯[ ]等。
③泥母字洪音与来母字不分,念[]与[]均可,以下均记成[];细音读[]。来母字不论洪细都读[],一部分来母字的读音反映了来母与[]的密切关系,如狸[ ]、李鲤[ ]、立猎[ ]、笠[ ]、刘[ ]、镰[ ]、六[ ]、粮量良凉梁粱[ ]、两[ ]、龙[ ]。
④精组、知组、照组合流,在一、二等韵前均念[];在三、四等韵前则比较复杂,有的念[],有的念[],不分尖团。
⑤见、溪、群、疑四母今读[]。见母字有一“跟(脚跟)”例外,念[ ];溪母字也有几个读音特殊:裤[ ]、去[ ]或[ ]、起[ ]、糠[ ];疑母字也有几个例外:外[ ]或[ ]、危[ ]。
⑥晓、匣二母今读比较混乱,但以读[]为主。匣母在韵母前读[],如胡[ ],在其他合口呼韵母前读[]。
⑦日母多读[],少数读[]或[],如入[ ]、任[ ]。
2.2韵母
南乡方言共有韵母30个。(不包括成音节辅音在内)
[]池 []碑取举米 []朱租独竹赎[]谋斗
[]巴蛇摘只 []写壁花画
[]多摸朵落着郭捉 []茄削育
[]纳插十达脱刷突出 []接湿舌结月血日息 []割括骨国
[]灾埋 []才妹怪税
[]毛包招 []标刁
[]底梅脆吹北色 []桂跪
[]尖点棉年 []烟掀
[]男斩凡丹山般关反
[]帮装光枉绑生 []跟良名丁
[]吞门轮朋东分 []林根民菌灯冰兵灵荣 []坤
[]干酸专 []碗 []全怨
[]欧呕沤
韵母特点
①南乡方言鼻音韵尾比较重浊,没有跟[]、[]对应的舌根鼻音韵母[]、[],因此[]与[]不分,[]与[]不分。
②撮口呼韵母只有[]与[]两个,统字较少。
③入声韵韵尾是喉塞音[]。
④咸山二摄合流,没有唇音韵尾[]。
⑤曾摄、梗摄存在大量的两读现象,一种是[]与[]的对应,另一种是[]与[]对应。孔田镇多说[]、[],风山乡多说[]、[]。
⑥成音节的鼻音有:吴[ ]、五[ ]、鱼[ ]或[ ]、二[ ]、耳[ ]、木[ ]、姆[ ]。
⑦存在阴阳对转现象,如骂[ ]、差(差不多)[ ]、拿[ ]、拔[ ]、铡[ ]、额[ ]。
2.3声调
南乡方言共有六个调类。
调名 调值 调型 调号 例字
阴平 44 1 纳坐毛巴教
阳平 23 2 爬柏绕薯
上声 31 3 饺满短泻
阴去 42 5 哪蓖线
阳去 55 6 练直部馒
入声 2 7 急笔割出
声调特点
① 古平声按声母的清浊分为阴平、阳平两个调类。一部分古次浊平声字今入阴平,如毛[ ]、微[ ]、蚊[ ]、等,古全浊平声字跑[ ]也入阴平;一部分古平声字归阴去,如拘[ ]、蓖[ ]、私[ ]、坳[ ]、钢[ ]、当[ ]、猫[ ]、堪[ ]、看[ ]、钻[ ]、汆[ ];一部分古平声字今入阳去,如孵[ ]、馒[ ]、炎[ ]、供[ ]等。
②古清上声字今读上声,古浊上声字分化规律如下:一部分归入阳去,如部[ ]、荡[ ]、染[ ]等;一部分归入阴平,有坐、座[ ]、下(底下)[ ]、估[ ]、在(在世)[ ]、弟[ ]、挤[ ]、技[ ]、几(茶几)[ ]、尾[ ]、稻[ ]、肘[ ]、有[ ]、淡[ ]、旱[ ]、软[ ]、上(上山)[ ]、痒[ ]、冷[ ]、岭[ ]、动[ ]、重[ ]共28个。
③古去声按声母的清浊分为阴去、阳去两个调类。由于古浊上声字、古入声字有很大一部分今归入阳去,所以南乡方言中阳去调辖字较多。古去声字有一部分今入阴平,如篦[ ]、教[ ]、溜[ ]、担[ ]、亲(亲家)[ ]、钉(动词)[ ]。古去声字有一部分今入阳平,如爬[ ]、薯[ ]、预[ ]、饲[ ]、疗[ ]。另有一部分今入上声,如泻[ ]、溉[ ]、帝[ ]、背(背诵)[ ]、避[ ]、校[ ]、票[ ]、片[ ]、震、振[ ]。
④古入声只保留在今读[]、[]、[]三韵中,并且这三韵中的古入声字大约有一半已入阴平,如纳[ ]、杂[ ]、合[ ]、狭[ ]等;古入声今有三字读阳平:柏[ ]、蝠[ ];古入声字今有二字读上声:铡[ ]、饺[ ];古入声今有二字归阴去:越(越南)[ ]、亿[ ];古入声今归阳去,这类字很多,如直[ ]、博[ ]等。
⑤存在连读变调现象,详细情况另文讨论。 有音标的,不妨做成pdf上传到
http://kejiawc.vicp.net/wc/up/upload/login.asp
密码 账号 都是guest
这也是凑个数,等跟严斑竹验证了音系再做正式的
看了严斑竹几篇文章,对客家话来了极大兴趣,心中觉得好好玩,原来天天说的kuoi,本字就是“睡”。好玩,我决定要玩下去。谢谢严斑竹的启示。 Posted by williamWei at 2005-4-7 23:43
看了严斑竹几篇文章,对客家话来了极大兴趣,心中觉得好好玩,原来天天说的kuoi,本字就是“睡”。
好玩,我决定要玩下去。谢谢严斑竹的启示。
呵呵,能解其中乐趣,就是很好的开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