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精神不见人--经济报道不能“目中无人”
只见精神不见人--经济报道不能“目中无人”--------------------------------------------------------------------------------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22日 10:49 《青年记者》
(济南)许衍刚
经济报道的一个通病是可读性差,可读性差的一个原因是“目中无人”。
所谓“目中无人”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我们办报的人没有弄明白经济报道应该写给谁看,另一层是说经济报道很少写到具体的人,“见物不见人”、“见数不见人”,甚至“
只见精神不见人”。
先说第一层:经济报道写给谁看。
我们常见这样的报道:烟台地区某段高速公路某日竣工通车,某领导剪彩,工程投资多少,原计划多长时间建成,建设者发扬拼搏精神加快施工,提前多长时间建成,这条公路通车对地区和全省经济发展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此类报道基本都按这样的格式写,大家把它叫做“剪彩新闻”或“竣工消息”。
这样的经济报道是写给谁看的?主要是写给领导机关、投资方、建设方看的,里面的情况是有关部门提供的标准件,是他们感兴趣的。
报道者忽略了一个问题:修路的人是少数,用路的人是多数。这样的报道应该写给更多的人看。用路的人关心什么?当然也关心这条高速公路对当地、对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但他们更关心这条路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例如这条高速公路的具体方位,两端与什么高速公路相接,通车后从烟台到济南、到青岛可以缩短行程多长时间等等。记者了解这些内容不难,把它写到稿子里也不难。只要写出多数人最关心的东西,这种消息就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但通常我们不往这里想,也不往这里写,好好的经济新闻资源被浪费了,读者在报纸上看到的只有一些枯燥乏味的数据和建设过程,只有对某条高速公路通车的笼统印象。
原因在哪里?就在于我们这些办报的“目中无人”,眼中没有多数读者,而只是满足于能给那些请我们宣传的有关部门交差了事。
或许有人会说,党报的主体读者群是各级领导干部、基层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主体读者群喜欢我们的报道就行。问题是我们摸透了主体读者群到底喜欢什么没有?主体读者群真的喜欢那些套路化报道?主体读者群与其他读者比较,对报纸的要求有哪些不同,又有哪些相同?
如果不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做仔细研究,党报“主体读者群”这个概念就很容易被笼统化、抽象化。许多人的潜意识里,主体读者群不是普通的人,不是具体的人,他们是党委政府、单位团体的化身,其外延与上级文件的传达范围差不多,似乎就应该写一些与会议精神、工作简报、汇报材料差不多的内容给他们看。面向他们的经济报道就是配合中心工作,就是自上而下地通报情况、宣传灌输,报道的写法也与机关公文相类似,除了指示式、通报式,就是总结式、典型式,可读性、可用性差,趣味性、人情味淡,个性化需求更是满足不了。从这一点上,说经济报道“目中无人”,只见机构单位不见人,并不为过。
经济报道应该为谁而写?答案很简单:为读者而写。但我们的“读者”到底是谁?他们对经济报道有哪些需求?有必要进一步廓清。
“主体读者群”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许许多多有血有肉的具体的人。“主体读者群”中的读者的阅读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关心上级精神和政务公务等方面的报道,也需要了解社情民意,也需要得到精神愉悦、生活服务,他们同样会反对千篇一律而渴望丰富多彩,同样会厌烦枯燥乏味而喜欢生动有趣。怎样选准他们关心的内容,怎样把党报的经济报道做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让包括主体读者群在内的多数读者易于接受、乐于接受,需要我们下更大的工夫去研究,去探索。
再说第二层:经济报道应该善于写人。
印象中经济报道写到具体人的不多。有一天我做了个统计,当天收到的5份报纸,几十篇经济报道,只有两篇写到了人。多数经济报道中见不到人见不到事,只有情况、数字、经验和精神,这是经济报道不讨人喜欢的重要原因。
或许有人要说,经济报道就是报道经济,写人干嘛?这种看法不对。
经济是什么?是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谁在活动?当然是人在活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不写人怎么宣传先进生产力?与生产力相对应的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是什么?现在我们感到这个概念很抽象,但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这个概念是用“交往方式”、“交往形式”、“交往关系”等术语来表达的。可见,生产关系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之经济活动都是为了人、围绕人来进行的,人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主体,理应成为经济报道中的主角。
经济报道写人,会不会冲淡经济味?不会。写人,可以使经济报道变活,变得生动有味、引人入胜。如报道海尔,首先追踪张瑞敏。因为他是海尔的领军人物,没有张瑞敏也许就没有今天的海尔,张瑞敏就是海尔,海尔就是张瑞敏,分不开。张瑞敏的业绩、思路、管理方法,甚至他的行踪,都可以成为新闻。让张瑞敏在有关海尔的新闻报道中当向导,只能更有利于读者领略海尔的风光,更有利于读者领会海尔的丰富内涵,而不会冲淡海尔的报道价值。假如这样的企业报道也要硬套“不突出宣传个人”的框框,把张瑞敏隐去,海尔的报道就会大大逊色。
除了著名人物、领军人物,经济报道更应该关注普通百姓。普通百姓的生产消费、日常生活、意见呼声,都可以成为经济报道的内容。2002年六、七月份,《大众日报》经济新闻版推出图文系列报道《就业故事》,连续报道了10位下岗后自谋职业的普通百姓,就是成功的尝试。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普通人的故事和经历,给公众留下的深刻印象往往胜过多篇只见物不见人、只讲道理不写人的经济报道。
典型式、微观性的经济报道写人相对容易些,综合式、宏观性经济报道怎么写人?一些外国记者精于此道。
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国老百姓排队购物的现象非常普遍,当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种现象后面的意义有多重要。而常驻北京的一些外国记者做出了不同凡响的文章。日本朝日电视台评论员杉木依津子就此现象在日本《国际贸易》杂志发表一篇特稿,题为《从排队看变化》,文中写到:1979年在北京市民排成的队伍前面是“小山似的、沾满泥巴的大葱”,有时是“泡在水里的豆腐”;1980年市民排队购买“刚刚采摘下来的西红柿”;1981到1982年,出售电视机的商店前开始有人排队了;而到1983年,一些大商场门前,清晨起就排起了购买名牌洗衣机的长龙。她的结论是:“北京排队的内容在六七年间发生的变化如此之大,使我感到很惊讶。排队不会弄虚作假。我认为,它从一个侧面最真实地反映了老百姓的生活意识。”
而另一位外国新闻媒体驻北京记者则通过对“购物长龙在北京消失”这一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中国正在建立一种有别于计划经济的新经济体制。他的这一发现,离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两位外国记者通过关注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不仅把经济报道写活了,与读者贴近了,而且不失深刻、精辟。这种视角、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经济报道不可能全都以写人为主,但应该尽量从人写起。2002年3月8日《大众日报》经济新闻版有一篇分析城市农民工问题的稿件,题目是《农民工,农字成为一道坎》(作者张思凯)。报道这样写起:
“杨志民和杨志仁兄弟是曹县人,如今同在济南一家纺织企业务工。不同的是,杨志仁几年前取得了济南城市户口,而杨志民至今还是农民工。
“正是这一简单的差别,使得两人收入迥异。去年一年,杨志仁收入12000元,杨志民也能干弟弟的活却干不上,只领到了3000元(厂里还欠他1000元)。
“作为一名农民工,杨志民不拿自己的收入与弟弟攀比:有活干、能拿到钱就很不错了。他向往的是,有一天能像弟弟一样,得到城镇户口。
“想得到城镇户口,是因为现在许多地方用工对农民工还有很多限制,以及因为这项限制而衍生的种种不平等。
“据来自省统计局的资料,2000年底,我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806.9万人,其中农村户口71.3万人,占职工总数的8.8%……”
一篇工作性的经济报道,就是因为从人写起,便把抽象变为形象,枯燥变为有味。这印证了以下看法:“新闻魅力在于其个人化。只有个人化的新闻,才能够在报道的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受众注意力,激起受众的极大兴趣。所谓新闻的个人化,就是以人们的个人故事、体验为切入点和线索来报道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或解释新出台的法规政策等。优秀的记者在报道重大新闻时,总是从某个个人的视角出发,以小见大、贴近读者,从而顺其自然地引出对重大新闻的报道。在报道中,无论这种新闻是长篇特稿、通讯、专栏、会议新闻,还是领导人会见的消息,都至少需要一张有血有肉的人的面孔。”(李希光:《新闻的力量来自哪里》)
总之,做到“目中有人”,应该成为改进经济报道的一个突破点。经济报道主要研究什么?就应该是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人,研究人的经济活动。善于透过各种现象观察研究经济背后的人,才算明白了经济的实质所在;善于通过写人来报道经济,才算悟出了经济报道的“禅机”。
http://tech.sina.com.cn/other/2003-07-22/1049212084.shtml 主客观结合。
人的因素当然重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