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堑变通途 百年梦圆赣龙-写在赣龙铁路开通之际
http://www.ctw.cn 2005-3-31 13:23:38 长汀网天堑变通途:闽西初步确立交通枢纽地位
百年梦圆啊!赣南、闽西老区、中央苏区人民翘首以盼的赣龙铁路,历时3年建设,终于在去年底全线铺通,今年4月1日开通货运,近期可望全面开通客运!
从此,龙岩到北京原来需要31小时的铁路里程,现在只需22小时。赣龙铁路一路经中央苏区新罗、上杭、连城、长汀、瑞金、会昌、于都,到赣州东站连接大京九线,全长290.1公里,总投资63.3亿元。
赣龙铁路成为目前福建省最高等级的直通国家铁路大京九的第四条出省铁路通道。它的修通,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把龙岩建设成为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生态型经济枢纽,沟通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带,支持西部大开发,促进对台“三通”,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此前,从龙岩坎市到梅州的梅坎铁路,全长148公里,1998年4月8日开工建设,2001年3月正式投入营运,使厦门到深圳的铁路里程缩短了1150公里,从福州到广州缩短了550公里,成为福建对接珠三角、联结京九线的又一通道。拉近了福建与港澳的距离,完善了我国南方路网、缓解了福建铁路运输紧张状况。
令人鼓舞的是,龙厦铁路将于明年动工建设。龙厦铁路东起厦门、漳州,西至龙岩,与赣龙线接轨,远期可延伸至昆明,横连闽、赣、粤、桂、黔、滇等省,成为江南铁路大干线,形成华东南与西南地区直接相连的新通道。届时,龙岩到厦门原来5个多小时的火车里程缩短为1个小时,待福厦、龙厦建成后,龙岩经由厦门到福州,将从原来的经由鹰厦线的11个小时缩短为3小时。
2004年4月25日,连城冠豸山机场正式启用,当天开通了深圳航班,福州-连城、厦门-连城、上海-连城的航班也随之开通。从此,连城到厦门仅需半小时航运。龙岩又新添了一双腾飞的翅膀!
2001年底漳龙高速公路龙岩段建成通车,实现了我省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零的突破,2004年底全线通车!接着,闽西投资最大的公路工程、近60亿元的龙长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永安-武平高速公路、漳平-永定支线高速公路也即将开工。到2010年,我市将拥有四条铁路、四条高速公路,一个机场,构成两纵一横加一环的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使高山深谷中的闽西一跃成为闽粤赣边的交通枢纽!
龙厦铁路建成后,龙岩将成为全省铁路网上的第一个“十字”交叉,也是全省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龙岩中心城市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地位从此确立,大山重围中的闽西从此破门而出,直面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背倚赣南、粤北广阔腹地。闽西从此唱响了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合唱的最强音!
厦门湾、泉州(含湄州)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优良海港和对外出海口岸,泉州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近年港口发展能力已达千万吨以上,但由于受后方交通条件制约,港口辐射能力仍然偏于闽东南一隅。赣龙、龙厦铁路建成后,为以上诸港口拓宽了新的交通条件,使厦门诸港直接延伸到中部和西南腹地,对带动后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山坳中的龙岩在2001年以前,仅有铁路客运断头线56公里和支线铁路专用线3条。1995年12月,刚上任副省长的黄小晶赶到汕头机场,与临上飞机的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签署了“部、省合资建设梅坎铁路的协议”,从此翻开了闽西铁道大建设的新篇章!
龙岩铁路建设的历史,在21世纪初突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在几年时间,就从一个断头铁路到拥有两条出省通道,到形成铁路交通枢纽,这在全国市域铁路建设史上都是罕见的。闽西梦圆百年孜孜以求的铁路梦——从山区、老区的崇山峻岭中,乘铁龙跃出峡谷,穿山越涧,腾云驾雾,日行千里,力拔山兮,崎岖天险化为荡坦通途,偏僻之地从此变为交通枢纽。
几代人梦想:党中央与苏区人民的连心路
赣龙铁路选线历史很久。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曾提出开发东方大港,规划修建这条铁路,他把这条铁路称为赣闽线。孙中山想以实业救国,并把它付诸行动。据历史记载,1914年赣闽线首次选线,1935年、1947年、1948年,一群衣衫褴褛的科技工作者,多次手持标杆、罗盘、经纬仪等仪器,在茫茫的闽赣大山中出没。然而,赣龙铁路最终开工建设,却在几乎相隔了百年之后,新中国也已翻过了半个世纪历史。
如果说,当年红军的突围从长汀、瑞金开始向西,直达陕北,取得了中国革命历史性的胜利;那么,新中国的赣龙线建设,却是经济大发展的一次新突破!
历史不会忘记,2001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重点工程项目——赣龙铁路福建段开工典礼在著名的革命圣地“古田会议会址”前隆重举行。时任省委书记宋德福、省长习近平、铁道部总工程师王麟书一道为开工剪彩,省长黄小晶(其时为省委常委、副省长)主持会议,老将军、老同志、老红军杨成武、童小鹏、邓六金等发来贺电,涂通今、俞炳辉、熊兆仁、李德安、阮文炳等参加了开工典礼。仅仅三年,建设者们在沿线党政及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顽强拚搏,艰苦奋斗,实现了工期提前一年,质量符合要求,节省大量投资,管理规范有序,促进扶贫开发的建设目标,为我市建设成为闽粤赣边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生态型经济枢纽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人民不会忘记,早年为赣龙铁路洒下血汗的先驱者。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溪乡调查》等,是中央苏区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写照。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创建了赣南、闽西老革命根据地,在赣南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成为我国众多老革命根据地中唯一的中央苏区,也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在革命战争年代,赣南、闽西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牺牲,近30万人参加长征,在册烈士就有13.5万人,解放初期,两地受衔的将军近百名。因此有人说,没有瑞金就没有北京。
纵观全国革命老区,遵义、延安、百色、皖南、苏北都先后兴建了铁路,唯独中央苏区仍处于交通不便的地位。在党的八大会议上,党中央确定新建一条连接和横贯中央苏区龙岩-长汀-瑞金-赣州,连接京广线的铁路。在这其后的30多年间,铁路勘测部门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设计人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党中央对老区的关爱却从未间断,都融入这一次次的勘查设计之中——
1958年,初测。同年10月,《赣龙线简明初步设计》文件报送铁道部鉴定批准。
1963年,大面积纸上选线,现场勘测。1972年,编《赣闽铁路方案研究总报告》《新赣龙铁路江口-龙岩段踏勘报告》等。1981年,编成《向塘-韶关、向塘-龙岩线方案研究报告》。1983年11月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1994年始,龙岩、赣州两地委托铁四院做前期工作,11月完成《赣州-龙岩线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国家计委、铁道部。1997年3月,铁道部下达龙赣韶铁路预可行性研究项目任务书……
历史不会忘记,党和国家领导、老红军、老同志,对赣龙铁路的一次次关心、支持——
1996年9月17日,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视察京九铁路,在听取赣州地区领导汇报赣龙铁路后,指示铁道部要抓紧做好前期论证工作;
1997年8月1日,曾经在赣南、闽西战斗和生活过的杨成武、张廷发等57位老红军、老同志联名致书党中央、国务院,恳请国家投资建设赣龙铁路,得到了李鹏、朱 基、邹家华、吴邦国等国家领导的批示,使赣龙铁路项目前期工作揭开了新的一页。
历史不会忘记,赣龙铁路项目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
1997-1999年全国“两会”期间,粤、闽、赣、台、湘、桂等7个代表团,连续三次联名提案,要求兴建赣龙铁路,代表人数最多时达268人。引起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副委员长王汉斌、卢嘉锡等领导的重视。铁道部委托设计单位做了大量的现场调查工作,编制完成赣龙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赣龙铁路贯穿赣南、闽西这片红土地,是党中央和中央苏区人民的连心路,修建赣龙铁路,是苏区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夙愿,赣龙铁路的开工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初送给苏区人民的厚礼,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饮水思源、不忘老区的一贯作风,表达了中央各部委对苏区老区人民的深情厚爱。
历史将永远记载,铁道部领导和省、市领导对龙岩铁路建设倾注的一腔腔心血和一次次关爱,国家发改委、铁道部中咨公司、亚行代表等部门一次次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
2001年8月,铁道部孙永福常务副部长率有关部门领导、专家深入赣龙铁路沿线考察;
2001年12月,副省长黄小晶与铁道部领导孙永福签订了铁道建设项目《部省协议》,确定了路地共建赣龙铁路的建设方针;
2002年2月,铁道部领导视察赣龙线建设时提出:要争取时间,加快进度,实现提前一年建成赣龙线的目标;
2004年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中国铁路规划调整会议,把龙厦铁路列为“十一五”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项目;
2004年4月,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郑立中、龙岩市委书记张燮飞等专题向国家有关部门领导汇报龙厦铁路项目前期工作情况;
2004年8月,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到我市检查赣龙铁路建设情况,指出赣龙铁路要成为扶贫线、致富线、方便线;
2004年12月,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等与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黄小晶等研究福建境内铁路建设,明确由“部、省合资建设龙岩至厦门铁路,2006年开工建设”;
200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市长刘赐贵专门拜会了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汇报了闽西老区铁路建设情况。刘志军部长表示,铁道部已下达龙厦铁路方案竞标通知,将尽快促成龙厦铁路开工……
历史同样不会忘记,市领导张燮飞、刘赐贵等亲自带队,市铁办领导具体负责,长期跟踪赣龙铁路项目,派人长驻北京,一步步跟着项目走,积极联络武汉、上海、赣州、南昌、福州等地,协调解决前期推进中的种种疑难问题,市铁办领导连续5年出差在外200天以上,最多年份达280多天……
苏区群众:像支持红军闹革命那样支持铁路建设
“要像当年支持红军闹革命那样支持铁路建设。”沿线苏区人民盼望铁路、支持铁路建设,在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中作出了无私奉献和巨大牺牲。
赣龙铁路从航察开始,初步设计、外业勘察,到技术设计、施工设计,每一阶段,市铁办都派出专门人员配合设计部门开展工作,为提前掌握征地、拆迁数据、移民安置费用,积累了第一手资料,提供了可靠依据。市铁办领导甚至在大年初一就赶赴现场,配合国家部委等专家领导开展外业考察,直至年假结束。有时为了解决在拆迁征地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几天几夜没睡一个安稳觉。
赣龙铁路龙岩境内累计征地9000多亩、临时用地3600多亩,拆迁房屋近20万平方米,动迁1096户,是闽西老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随后3年的铁路建设中,沿线群众对项目建设和拆迁移民安置工作给予了极大的理解和支持。如开工之初,上杭、新罗境内17、19两个标段急于在部定的日期开工,在建设用地正式红线图尚未完成、地界划定还不十分准确的情况下,沿途群众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主动提交用地。可以说,铁路沿线所有征地都及时交付,没有因为地方的责任影响过施工建设;所有移民都按期妥善安置、搬迁;没有发生一起老百姓因为征地拆迁安置等问题的越级上访。有力地保证了施工建设的顺利展开,为提前一年建成赣龙铁路作出了积极贡献。
根据“部省协议”和省、市重点项目有关政策规定,市政府先后出台了赣龙铁路(福建段)征地拆迁移民安置工作方案等8项政策性文件,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县(区)政府包干负责,沿线各县(区)、乡(镇)相应成立协调指挥部(小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制,把老百姓的每一件事办好。
“群众利益无小事”,在做好铁路建设用地、拆迁数量调查和建设用地审批申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调整报批等工作中,为了确保征地拆迁资金安全、可靠,专款专用,使征地拆迁的每一分钱都能发放到土地承包者和拆迁户手中,每征一寸地、每拆一座房,都要有市县指挥部工作人员、乡镇、村、百姓、业主、施工单位等7人丈量签字,上墙公布,5天内直接从存折上存入百姓手中,保证了公开、公正、透明。只要群众反映的合理问题,事无大小,立时协调,处理解决。整个工程建设期间,指挥部现场办理了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3000多件,使群众满意,领导满意,业主满意。
为了使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确保征拆补助款不错算、不漏算、不重复计算,全套程序完成,每分钱的征拆款拨付都须经10几个人签认把关。同时,指挥部主动与纪检、监察、审计、财政、检察等部门联系,把预防职务犯罪关口前移,做好资金审计、监督,受到了国家审计署上海特派办及有关财政、审计部门的充分肯定。
可以说,梅坎、赣龙铁路项目开展以来,从可研评审、立项审批、项目建设的资金落实,到开工建设、征地拆迁、移民安置、路地协调、地方配套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从全线贯通到投入营运,通过无数夜以继日的奋战,近百亿元的投资(我市境内含地方配套近50亿元),得以在龙岩中心城市和永定、上杭、连城、长汀四个贫困县境内实施,拉动了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
赣龙铁路沿线的站房,都以地方窗口工程的要求来建设,一站一景,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龙岩站站房在全国地市级站房建设中遥遥领先,正申报部优工程,自2003年春运投入使用后,已迎接几十位部、省级领导和两批省人大代表视察团的参观检查,无不赞誉龙岩站房的创举。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视察后说:龙岩站站房建设50年不落后。上杭、冠豸山、长汀三个县级站站房都实现了千人规模的建筑体量和美观、大方的外观造型,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赣龙铁路的移民安置工程,也多次接受亚行检查团和省市专家、领导的考核检查,深感满意,认为是铁路建设史上的典范。如长汀西山下、连城朋口、上杭坪埔都是数百户的连片安置小区,均采取统一规划设计、统一三通一平、统一标高层高、统一外观造型的安置,极大地改善了拆迁安置户的居住条件。与此同时,上杭坪埔学校、长汀南段学校、晨光学校,拆旧建新,使原来破烂不堪的学校成了当地最好的建筑。
铁路建设部门在保证质量、工期的情况下,兼顾群众利益,指挥部协同建设业主、施工单位,会同沿线各县区领导,数百次深入现场办公,妥善解决了由于设计漏项、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水渗漏、人饮工程损毁、增设涵洞、变更设计等环保、水利和人民生活问题,回报老区人民。
艰难施工:提前一年建成赣龙线
让我们记住这些历史性的日子吧,这是建设者们在赣龙线上刷新的一项项纪录——
2003年1月18日,全省规模最大的市级客运站——龙岩火车站新站房开通营运;
1月24日,铁道部部长傅志寰在省领导黄小晶、市领导张燮飞、刘赐贵等陪同下,视察了赣龙铁路最长的隧道——蛟洋隧道;
2月13日,铁道部副部长蔡庆华一行,冒着蒙蒙细雨,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沿赣龙线视察了大山坪隧道、金华山隧道、马背大桥、蛟洋隧道、龙岩站房等;
7月10日,赣龙铁路最长的隧道——全长7000米的蛟洋隧道经17个月的艰苦鏖战,顺利贯通;
8月16日,国内首座劲性骨架转体铁路拱桥,在吊钟岩成功合龙。该拱桥长510多米,主拱跨度140米,离河面79米高,是赣龙线科技含量最高的工程项目;
11月3日,赣龙铁路福建段铺下第一轨;
2004年1月5日,上杭境内的松头江特大桥立跨顺利合龙。桥墩高99米,中心桥墩直径13.2米,单跨宽100米,是整个赣龙铁路的第一高桥,也是单跨最宽的大桥;
1月8日,赣龙铁路最长的大桥——-全长993米、共有29个桥墩的龙岩小池特大桥横梁和路轨铺架完工;
12月30日,赣龙铁路铺下最后一轨,标志了历时3年建设的赣龙铁路全线铺通……
赣龙线穿越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的崇山峻岭,地形复杂,施工便道长,重点控制工程多。福建段高桥凌空,隧道相连,占全线长度的47.7%,施工条件极其困难。在三年奋斗中,建设者们经受了突如其来的非典考验;克服了钢材、水泥涨价带来原材料供应紧张困难;排除了70年一遇旱情引起的供电影响,以为革命老区人民筑路致富的光荣感,提高标准,完善方案,加快建设,努力把赣龙线建成通过能力大,技术标准高,安全装备强的铁路运输新干线。
为实现提前一年建成赣龙线的目标,尽快形成会战局面。施工单位以赶工的态势按投标承诺,迅速调集人员、队伍、资金和设备,掀起施工高潮,全线进场路工达1.5万多人,沿线参建队伍逾万名,大型施工机械、设备1450多台。施工单位均设立砼拌和站,电脑控制集中拌和,砼输送车运送至施工工地,桥梁施工使用整体钢模和混凝土薄膜养生工艺,隧道二次衬砌使用整体衬台车,长大隧道采用开挖掘进、轨道运输、砼衬砌全套隧道施工设备,形成机械化流水作业,使隧道施工进度明显加快,单口月成洞稳定在180米左右,创造了赣龙线特殊结构桥梁空心高墩施工每天1.5米,连续梁梁段施工周期4.5天的施工记录,隧道单口月成洞257米,斜井接近极限25°,月掘进272.9米的国内斜井施工新记录。
为加快重点控制工程建设步伐,赣龙指挥部依靠科技攻关,优化施工方案,确保技术的先进性和施工的可行性。他们使用先进的隧道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设备TSP-202地质雷达,对长大隧道进行地质探测;松头江、芋子英、阙山坝等连续梁桥采用菱形挂篮施工进行梁部线型控制;森坑一号大桥采用移动支架(造桥机)上整孔组拼,应用线形监控和计算机模拟状态对比,对大跨度箱形梁桥分段预制施工、造桥机桥位拼装箱梁施工技术进行专项研究;吊钟岩特大桥采用拱桥转体法施工,使赣龙线大跨度桥梁犹如美丽的彩虹横跨在青山绿水之中,形成一道道亮丽风景。
赣龙线外资标段实行国际工程招标,以最低价为评标原则,平均降造价42%,为工程建设投资控制创造了条件,也向建设单位质量管理提出了新课题。
为落实工程重要部位和关键工序旁站制度,指挥部汇总编制了质量通病85例下发给各单位,组织了6次拉网式质量大检查,对隧道、挡护等隐蔽工程进行“开口”检查,发现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系统锚杆未按设计要求,间隙过大,塌方回填不规范的问题,立即整改。指挥部多次组织召开外资标段工程管理现场会,推广中铁三局在施工中的管理经验,以样板工程引路,实现质量管理的有序控制。
针对赣龙线桥梁结构特殊,高墩基础庞大,地质复杂,基岩变化大等问题,采取了最新设计和施工工艺。吊钟岩特大桥主要跨墩基础开挖采用直斜桩设计的处理方案 ,松头江、芋子英、森坑、阙山坝等墩高超过90米的基础,增加了桩基数量,加深了桩基长度。在长大隧道施工中,天心山隧道由于岩溶发育,突发大量涌水,发生泥石流,引发大面积塌方,为保证隧道的结构性安全,在地面进行钻孔注浆加固、回填浆砌片石,洞内采取围幕注浆、管棚注浆、小导管钻孔注浆等回填措施;古田隧道进口处在施工中发生滑动,建设者采用了洞内超强支护、洞顶微型钢筋锚固桩和抗滑桩支挡加固方案,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了工程质量。
运用先进仪器对重要部位、关键工程进行检测,是加强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吊钟岩特大桥主跨钢结构焊接质量使用金属超声波检测仪、X射线探伤仪进行现场跟踪检查,全桥3万多个焊点经检测无一不合格。对所有桥梁钻孔桩、30%以上的桥梁挖孔桩、路基抗滑桩以及桩板墙等桩基部分,作低应变动力检测或超声波检测,未出现Ⅲ类不合格桩。用K30载荷仪和核子密实度仪对路基密实度进行抽查检测,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经返工重新填筑合格后才给予放行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还运用了探地雷达对全线隧道衬砌厚度、强度和回填密实度、格栅钢拱架位置分布进行检测,决不把工程质量隐患留给运营单位。
可以说,在高山峡谷中推进建设的赣龙铁路,到处都呈现创新工程、科技工程,是无数建设者们智慧和创造的结晶。
赣龙铁路是沿线人民的致富路
赣龙铁路总投资63.3亿元,其中福建段在我市境内投资39.17亿元,其投资额比新中国成立以来到1992年的43年中央投入闽西基础建设投资的总和还多,是解放以来国家对闽西老区最大的投资项目,也是闽西老区空前最被关注的国家建设重点项目。
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会见铁道部长刘志军时,对铁路建设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说:“事实证明,铁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保障和支撑作用不可替代,加快铁路发展,对福建是一件大事,对充分发挥福建优势,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延伸两翼,对接两洲一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纵深推进,连片开发,对外开放,服务全局’的发展态势,具有重要意义。”
据初步统计,赣龙铁路、梅坎铁路、龙厦铁路三条铁路的建设,国家在龙岩境内的投资将达100亿元,是国家关怀老区、直接送给老区的最大实惠,是老区人民百年来殷切期望、努力奋斗的结果。且不说这3条铁路的远期社会、经济效益,就建设期间,从水泥、砂、石料等地材开发利用到粮食、蔬菜等主副食品供应,从餐饮、旅馆服务到交通运输服务业的带动,从电信、文化网业的繁荣到经济信息的传播,从工商行政管理到国税、地税的增收,无不给地方经济带来阶段性效益和拉动。有专家分析,一个铁路基建工程项目的启动,除专用设备的投资外,有30-40%的基建费用消费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各个领域。
“消除贫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是赣龙铁路建设的重要政治任务,他们采取了特别行动:如车站施工便道与进站道路相结合,临时便道、便桥与村镇道路相结合;非熟练工种岗位至少一半从当地贫困人口中雇用,其中30%来自于偏远村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优先使用当地水泥、砂石料;征用土地后,受影响村民的土地由当地政府重新调整,统一在公路两旁建设新村,以便他们从事服务业经营,有充分的发展机会。
赣龙铁路的建设还带动了龙岩中心城市发展,新增加了铁山、石埠、红炭山、北二环四座立交桥,延长了龙门特大桥,扩大了长汀站、冠豸山站、上杭站站房建设规模;对铁路沿线拆迁新建的坪埔、南段、马背、晨光等四所小学,提高了拆迁补偿费用,上海铁路局机关向沿线拆迁学校捐赠了36台计算机、打印机等,各参建单位还筹资23.5万元在长汀建成了铁路希望小学……
赣龙铁路飞彩虹,大交通带来了大机遇、大发展。招商引资、产业集群在铁路沿线遍地开花,新罗以建材工业为主的开发区,上杭以钢铁、冶金工业为主的开发区,连城朋口、莲冠工业园区和冠豸山旅游经济开发区初具规模。长汀以轻纺工业为龙头,吸引投资20多亿元。上杭、冠豸山火车站旁的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一大批仓储物流业蓬勃发展……
大交通带动了大旅游。最近国务院规划的红色旅游线路之一井冈山-赣州-瑞金-长汀-古田,正是沿着赣龙线的走向,成为新一轮红色经典游旅的风景线。
“半空横铁索,千丈跨虹霓”,龙岩正从当年万山叠嶂的封锁中突围而出,腾龙昂首,东望大海,腾飞崛起,推开重重山门,铁轮滚滚,隆隆向前,迎接新时代的节拍!
(詹鄞森 朱裕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