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主义的束缚与理性的期待(一)
感情主义的束缚与理性的期待——评《国际客家学研讨会论文集》
这是一本十年前出版的论文集。时值第一届国际客家学会在香港召开,会后将所有关的论文收集成论文集以出版。这本论文集按内容分成八大部分,即:族属渊源、地理分布、宗教信仰、民俗艺术、语言文字、社会组织、历史人物、研究发展等级八大部分。全书除用英语写的文章因时间有限没有拜读外,其他文章都一一拜读。
在第一部分族属渊源中,大多数文章都是围绕罗香林先生的“中原说”而展开。其中有对客家迟来说进行纠正的(林嘉书),在他的文章中,从自然地理经济、姓氏谱牒文献所记载的姓氏家族入闽后迁移方向次序等问题入手,再与闽方言民系对比,对客家南迁的历史进行再探讨。作者认为,从自然地理特点、古代农业稻作经济,血缘文化等级来看,古代客家山区并不比平原地区或沿海地区更难生存。所以,其他民系先来占据平原肥沃土地,客家迟来就不得已落户贫瘠山区的观点是不成立的。也有对客家称谓再进行探讨的。如吴福文在他的文中《客家称谓的由来》一文中,认为客家这一称谓是客家民系自身独特的历史命运的结果——即“时时是客,处处是客”。王东先生也在这次会上提交了论文,在他的《论客家民系之形成》一文中,质疑了“五代宋初”说,从二次移民运动看客家民系之形成,又从畲族民的聚散看客家民系形成不可能早于南宋。这一理论成了后来在他的《客家研究导论》一书中的一个主要的观点。也有从客家民间信仰来看客家文化的源流的。如刘丽川通过对客家民间信仰的据探讨以说明客家的文化源自中源。当时也有人意识到“泛客化”问题,张佑周先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修正。在他的〈客家民系形成及客家人界定试论〉一文中,作者先批评了“泛客化”这一现象,然后根据时间和空间即“闽粤赣”和“客家人形成于唐末北宋说”,再界定广义上和狭义上的客家人。即广义上:客家先民,客家人,客家后裔;狭义上:闽粤赣边区以及由该地区播迁外地聚族而居并且保持语言风俗的客家人。
在这一部分内容中,罗勇的《略论吸末清初闽粤客家人的倒迁入赣》一文给我们以很大的新意。文章认为在明末清初,闽粤客家人由南向北,沿宋末南迁之路返迁回,作逆方向运动。其原因是:闽粤方面,1、客家人本身壮大,人地关系紧张;2、东南沿海地区倭患,使闽粤北迁;3、战乱所致。满清入主中原,挥师南下,激起反抗。在赣南方面,1、存在远祖关系,“人穷返祖”现象的表现;2、赣南在明正德年间,王阳明镇压起义后,田地荒芜现象严重。闽粤客家人北迁,使赣南居民结构发生变化,亦壮大了整个客家民系。
在“地理分部”这一部分。陈国彦先生从“三山国王”的分布与兴建年代来探讨客家人在台湾的发展轨迹。徐胜一先生从环境感应的角度来看客家文化在粤东地北区的发展,即环境创造出为同和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客家文化在粤东的发展是环境感应的产物。并根据不同的时期,将粤东客家文化分成梯田为主的农业文化,教育科举文化,华侨文化。这三种文化分别经历了东晋南朝到元朝:客家文化草创时期;明清(鸦片战争以前):客家文化兴旺时期;鸦片战争以后,客家文化向高层次发展时期。李如龙从粤闽赣客家方言所共有的语音和词汇大量反映宋代汉语的特点,提出客家方言形成是在宋代,与罗香林先生的观点相吻合;但认为真正的民系之形成是在明清时期的粤北和粤东。 即客家方言与此同时客家民系的形成不是同步的。李逢蕊先生从地理文化的角度提出“三江文化”——赣江文化,汀江文化,梅江文化的概念。三江流域的客家文化存在着人文差异。周朝民文中提出来客家文化的内核与外缘的说法,内核即中原文化,外缘则由当地的原始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碰撞而形成,其证在语言、山歌、习俗中找到。
第三部分是“宗教信仰”。李志刚在自己的文中指出客家研究始于基督教巴色教士。张卫东的《论客家文化的直接源头》认为客家文化基本要素和主要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第一次大迁徙以及侨居江淮的生活。文章认为在此区域,停留时间长,并维持着一个庞大的士族阶层,成为客家先民的主流,所以客家文化的直接源头是长江文化或南朝文化,并认为客家意识也源于士兵族文化。谢剑教授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来分析清代嘉应地区的神统。从结构上看,主要有地方官祀的一般神祀和特殊神祀;对文、武神祀和名贤的奉祀是客家人内心欲望的投射,如借读书、从军来改变自己人命运。另外还有一些文章则是对谈客家禁忌的,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有关禁忌的材料。
在这一部分中,还有一篇文章非常值得我们去注意。这篇文章就是日本学者末成道男的《由功德仪礼所看出的客家特征》。文章通过在台湾苗栗、新竹、台南、福建莆田、南安、诏安、梅县等地的田野考察,指出:与其说客家文化是独立存在的,不如说是汉族整体文化特征之中的一部分。客家主张他们自己是客家人的论据不在于客观特征,而在于主观意识有关的特征,即以正统自居而以特定特征作为客家的特征。其实这些不为客家所物特有。文章并引用王濑川的论点指出:汉族很少表现出其区别性特征(Distinctivefeature)状况,只是以汉族族籍本身作为区别特征来看。文章还指出客家人的主观意识特征表现有:中原出身、被轻视迫害、历史上贡献多。
第四部分是“民俗艺术”。叶明生介绍了杭高腔木偶戏,并探讨了其与客家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方拥比较了闽南、粤东北圆楼与客家圆楼的差异。戴志坚介绍了闽南诏安客家民居以及其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总之这部分的内容比较的单薄。
第五部分是“语言文字”。这部分因专业性较强,有的学者探讨了客方言特点、注音 等问题;罗美珍从语言的视角看客家民系的形成及其文化上的特征。也有学者探讨了客方言的语法特点和发音特点。
第六部分是“社会组织”。孔永松在其文《从客家文化看客家人的家族制》从“土楼文化”来看客家的聚族而居;从祭祖活动来增强认同感;从年节活动来显示家族的力量;族学以提高族人素质等级方面来阐述客家人的家族制度。周立方的《涂坊、古竹客家民俗文化的调查研究》一文是一篇考察报告,其内容丰富,为我们展示了这两个地区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郑赤琰从香港崇正总会的发展情况,探讨了其强大的政治适应能力。在这一部分中,要引起我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