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国画里的客家乡村——苏家围
轉自:http://www.asiawind.com/php3/php/forums/read.php?f=1&i=2866&t=2866最初來源:http://www.people.com.cn/GB/shenghuo/80/104/20011003/574805.html
南中国画里的客家乡村——苏家围
人民网记者 潘小平
今年中秋国庆七天节假日,令许多城里人携家老少到山村里领略田园风光。这不,位于广东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的小小苏家围村,每天都吸引了数千人到这里寻觅野趣。
苏家围的千年古榕、明清老屋、悠悠江风、浓浓翠竹、纯朴民风……还有甜美的客家山歌、醇香的客家擂茶,构成了一幅典型的南中国客家乡村图画。记者曾三次游览苏家围,每次都流连忘返。
苏家围的由来,算起来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北宋文豪苏东坡的后代苏秀弘任东莞京山巡检时,于1382年携家眷落居东江上游河源江边合水,定名苏围。
走进苏家大屋——有470余年历史的苏公祠,但见陈放着许多有关苏氏宗族的重要文物。在苏氏家族最显赫的时候,这里曾悬挂着63个官位、学位匾,这不单单是苏家围人的精神财富,也是他们心灵的寄托。可惜,很多牌匾已经消失了,从现存的两块御封匾和大梁上的古老铁钉上,我们依稀可以看见苏家围以往的辉煌。这里,还可以看到100多张嘉庆、道光年间的地契,足见当年苏家围的富庶。厚厚的一本苏氏家族谱,既记载了苏氏宗族的历史渊源,也是客家人迁徙史的辅证。
苏家围保存着18座府第式的明清客家民居,“阡陌相连,鸡鸣犬吠”,几百名苏氏后人居住在这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好一处世间桃源。
围屋,又称“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据历史学家考察,这种民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客家先民因战乱、灾荒等原因南迁定居,不但传播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而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
苏家围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圆型,围屋有一围层、二围层。客家人是由中原南迁的汉人,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为了团结御侮,他们聚族而居,建造具有防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围屋,以抵御侵扰。
苏家围里有一个别具一格的“性别文化展”,生动形象地阐释了客家的性别文化。在苏家围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原先客家妇女的地位极其低下,建房子时妇女要避嫌,不能接触房梁,否则,就会给新房子带来不祥。有一次,苏家围的一名客家女在休息时,无意间坐在房子未拉起的大梁上,族人十分惶恐,要处罚这名女子。女子突然指着胯下说:“自古帝王从此出!”众人皆惊,以为神人附体,便饶恕了这名女子。从此,苏家围妇女的地位有所改善,而苏家也日益兴旺。
来到苏家围,好静的客人可以在“娘家作坊”里品味客家女以茶叶、芝麻、花生和各种香料用手工研磨而成的客家擂茶,听听客家妹子即兴演唱的客家山歌;坐在红榕、白榕两树一体的千年“鸳鸯榕”下发幽古之情,乘木盆漂流或到水上摸鱼,其乐融融。
苏家围的客家饭菜别有一番风味,薯丝饭、时令野菜、农家菜,令城里人吃出惊喜。
苏家围还有一道特殊的标语风景,这里保存有建国以来50年遗留的各种标语口号,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50年来的历史变迁。
苏家围让人们重温昨天,珍惜今天,创造明天!(人民网河源10月3日电)
人民网 2001年10月03日
轉自:http://www.asiawind.com/php3/php/forums/read.php?f=1&i=2866&t=2866
最初來源:http://www.people.com.cn/GB/shenghuo/80/104/20011003/574805.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