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學網站 珍貴手稿收藏其中 (转)
http://tw.news.yahoo.com/2002/11/19/leisure/ftv/3658206.html元智大學和聯合大學最近共同合作建立一個客家文學網站,在網站中可以看見許多珍貴的客家文學著作和手稿。
客家大戲寒夜的手稿,為了將原版放入網站中,教授仔細地將手稿放在平板上,用專業相機拍下,可別小看這些動作,翻拍可是文學網站最重要的部分。
客家文學網站是由聯合和元智兩所大學共同完成,過去客家文學大師的生平事蹟和著作全都在這個網頁上。閱讀文章時,如果有看不懂得文字,還有解說小字典幫你解決疑難雜症。(民視新聞陳曉卿、何迺強桃園報導)
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
http://cls.hs.yzu.edu.tw/present/hakka20021014.htm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
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主辦
挑戰2008:如何建立一個兼具客家語言復甦及傳播功能的客家文學網站
2002年10月30-31日
元智大學‧羅鳳珠、清華大學‧陳萬益
摘要
行政院「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明列「新客家運動:活力客庄,再現客家」的目標,主要的內容包括:「客家語言復甦及傳播」、「客家文化振興」、「客家社團發展與人才培育」、「客家文化加值產業發展」四項。
「台灣客家文學數位資料庫建置計畫」為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第一次以「客家文學」為對象所建置的數位資料庫計畫,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建立一個「具有客家語言復甦及傳播功能的客家文學網站」。
本計畫第一階段先建置吳濁流、龍瑛宗、鍾理和、鍾肇政、李喬、鍾鐵民等六位作家的資料。資料庫的規劃,以長遠的、全面的發展為考慮。資料庫的設計,將在「客家文學作品數位化」的基礎上,將網站內容規劃為「作家身影」(含作家導讀、作家生平大事年表、寫作年表、作家影音)、「代表作品」(含著作目錄、代表作品、著作書影)、「作品導讀」(含作品導讀、網路大家談)、「研究文獻」(分為研究文獻及一般文獻之目錄與全文)、「客家語文」(含作品選讀、客語詞彙資料庫)、「相關網站」等六大項,除了「文學作品典藏」的功能之外,以六大項的內容架構初步先達成「客家語言復甦及傳播」的目標。系統功能的規劃,亦同時考慮未來能與「挑戰2008」之「E世代人才培育計畫」、「數位台灣計畫」之成果結合,再逐漸落實「客家文化振興」、「客家社團發展與人才培育」、「客家文化加值產業發展」等其他三項目標。
客家文學可以從作家文學、民間文學、客語文學三個角度切入,本計畫第一階段從作家文學的角度切入,以作家為建置資料庫的單元,建立六位作家資料,未來在落實「客家語言復甦及傳播」、「客家文化振興」的前提下,不能忽視民間文學與客語文學所蘊含的語言文化資料,這三者將是保存與傳承客家語言、客家文學、客家文化不可或缺的要素,也將是本計畫規劃時所考慮的長遠目標。
壹、研究背景
行政院「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列出未來六年的十大重點投資計畫,其中第十項「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第四分項明列「新客家運動:活力客庄,再現客家」的目標。主要的內容包括:「客家語言復甦及傳播」、「客家文化振興」、「客家社團發展與人才培育」、「客家文化加值產業發展」四項。「客家語言復甦及傳播」的主要目標包括:1﹑建立自然之客家語言使用環境、2﹑獎助客家社區語言教育計畫、3﹑建立客家語言教學資源中心、4﹑調查及建立客家語料庫、字庫,編制工具書,研發客家語言電腦輸入法、5﹑擴充客家語言文化之大眾傳播管道、6﹑建構客家語言無障礙之相關知識、技術、人力及設施等。(註一)
保存語言文字是保存與傳播文化的首要條件,語音的保存又是保存語言文字的重要關鍵。「活力客庄,再現客家」明列「客家語言復甦及傳播」為首要工作,建立良好的語言環境能使語言復甦收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現實生活環境之中的客家語言環境式微沒落之後,藉助各種資訊工具及資訊網路之便利性,在網路上建構客家語言學習環境,是一項方便而有效的管道。
「台灣客家文學數位資料庫建置計畫」為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第一次以「客家文學」為對象所建置的數位資料庫計畫。以「客家文學」作為復甦語言的媒介,主要的考量是文學的內容含有文字、語言、思想、風俗、民情、文化等元素,以客家文學作為客家語言復甦及客家文化傳播的媒介,從文學作品中分析客家文字、客家語料、建立客家字典、辭典、知識語典、客家語音資料庫、客家語言資料庫,與「挑戰2008:E世代人才培育計畫」結合,建立客家語言與文學教學資源中心,建構客家語文網路學習環境,與「挑戰2008:數位台灣計畫」結合,進而全面建立客家文化數位化資料庫,使「新客家運動」以「客家語言復甦及傳播」為起點,逐步朝向「客家文化振興」、「客家社團發展與人才培育」、「客家文化加值產業發展」的藍圖落實。
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建立一個「具有客家語言復甦及傳播功能的客家文學網站」,對於客家文學的定義是指作者為客家人?作品以客家語言寫成?或者作品以描述客家族群生活、情感為內容?因屬於文學定義的議題,本文不作討論。
客家文學可以區分為作家文學、民間文學、客語文學三種類別,本計畫第一階段從作家文學的角度切入,以作家為建置資料庫的單元,建立吳濁流、龍瑛宗、鍾理和、鍾肇政、李喬、鍾鐵民等六位作家的資料,資料庫的規劃,以長遠的、全面的發展為考慮。資料庫的設計,將在「客家文學作品數位化」的基礎上,將網站內容規劃為「作家身影」、「代表作品」、「作品導讀」、「研究文獻」、「客家語文」、「相關網站」等六大項,除了「文學作品典藏」的功能之外,以六大項的內容架構初步先達成「客家語言復甦及傳播」的目標,詳述如下。
貳、客家文學網設計理念
為了兼顧客家文學網站的整體性,並保留每一位作家的獨立性,以及未來陸續增加其他作家的擴充彈性,網站的系統架構分為二層,第一層是綜合區,內容包含所有已經建置完成的作家資料,第二層為個別作家區,每一位作家有獨立的區域。
本網站以作家文學為起點,因經費與時間的限制,第一階段僅建置六位作家的資料,未來再擴充到更多作家。為了方便系統的擴充,本網站的規劃,系統方面採用開放性的架構,內容及網頁設計方面,採用可延伸性的架構。
客家文學網站的建置,希望能提供文獻保存、推廣教育、語文復甦與傳播等功能。為達到這些功能,內容資料所涵蓋的範圍包含:
一、原典文獻資料:文學作品原典文獻之文字資料、文學作品原典文獻之影像資料(含原著書影全文影像、原著封底面書影影像、篇章書影全文影像、手稿書影全文影像)
二、影音多媒體資料:包含作家之照片、聲音、影像等多媒體資料。
三、後人研究資料:作家導讀、作品導讀、作品選讀、生平大事年表、寫作年表、著作目錄、研究文獻、客語詞彙資料等。
為達到上述的建置目標,依內容資料性質及功能的需求,將網站內容分為:作家身影(含作家導讀、作家年表、寫作年表、作家影音)、代表作品(含著作目錄、代表作品、著作書影)、作品導讀(含作品導讀、網路大家談)、研究文獻(分為研究文獻及一般文獻之目錄與全文)、客家語文(含作品選讀、客語詞彙資料庫)、相關網站等六個主題。為了兼顧網站的整體性與個別作家的獨立性,網頁的設計以縱軸與橫軸交錯呈現。橫軸為內容的六個主題,縱軸為個別的作家,網站內容架構圖如下:
客家文學首頁網架構圖:
由此進入綜合區
由此進入個別作家區
客委會或客家文學
logo
作家身影
代表作品
作品導讀
研究文獻
客家語文
相關網站
台灣文學客家館
客家文學作家群
系統簡介
作家導讀
作家生平大事年表
寫作年表
作家影音
著作書影
篇章書影
原書書影
手稿書影
全文檢索
著作目錄
線上閱讀
作品導讀
網路論壇
目錄區
全文區
研究文獻
一般文獻
學位論文
期刊論文
會議論文
隨筆雜文
其他
一般評論
新增資料上傳平台
作品選讀
綜合客語詞彙庫
說明:
放置以鍾理和作品為主所整理出來的客語詞彙以及其他作家一篇代表作所整理的客語詞彙庫為範例。
說明:
每一位作家選出一篇作品,加上客語音標並加註客語詞彙。客語詞彙併入客語詞彙庫。
說明:含客語讀音、與國語之同近義詞、詞語解釋、原文例句
說明:
全文區只提供上傳平台,供使用者主動上傳,不蒐集全文資料。
吳濁流
龍瑛宗
鍾肇政
鍾理和
李喬
鍾鐵民
說明:點選任一作家,即進入該作家個人首頁
說明:
作品導讀頁含有導讀作品目錄
聯合技術學院
顧問群
研究群群
網站架構
版權宣告
使用說明
書影、手稿與線上閱覽之文字檔對照閱讀
研究專著
首頁分為「台灣文學客家館綜合區首頁」以及「台灣文學客家館個別作家區首頁」。綜合區首頁縱軸的第一個選項是「台灣文學客家館」,下方是「客家文學作家群」。個別作家區首頁的橫軸與綜合區完全一樣,縱軸第一個選項是「個別作家」,第二個選項是可以回到「台灣文學客家館」的選項。從「台灣文學客家館綜合區首頁」進入網站,可以看到所有作家的資料,從「台灣文學客家館個別作家區首頁」進入網站,只能看到該作家的資料。將作家欄位安排於縱軸,便於以後陸續增加其他作家時可以用下拉式選單延長。
為了滿足不同年齡層、不同專業背景的使用者不同的需求,有些資料以繁簡不同的方式呈現,例如作家的著作目錄,由簡入繁依序是「著作目錄」、「寫作年表」、「作家生平大事年表」。「著作目錄」只列出作者、篇名、出版處、出版時間,一目了然,足以滿足一般使用者的需要,但是對於研究者而言,需要更詳細的資料,後二者即是為研究需要而設計。
參、系統架構
一、作家身影:凡與作家本身相關的資料,均放置於作家身影區。
(一)作家導讀:以導讀文章的方式介紹作家,從文章中引導讀者認識該作家的全貌,導讀文章中所提到的時間、地點等訊息,可以連結到「作家生平大事年表」閱讀更詳細的資料,作品訊息可以連結到代表作品之「線上閱覽」、「著作書影」觀看作品全文資料。
(二)作家生平大事年表:以「生平紀事」為主,分為時間(中曆、西曆、日本曆)、年齡、地點、生平紀要(作家本身生平紀要)、寫作紀要(完稿時間、發表時間)、其他相關事件(非作家本身,但與作家相關的內容)等六個欄位。
(三)寫作年表:以「寫作紀事」為主,分為時間(中曆、西曆、日本曆)、年齡、地點、作品名稱、完稿時間、發表時間、出版資訊、備註等八個欄位。
(四)作家影音:包含作家的平面照片、聲音、影像資料。
二、代表作品
(一)著作目錄:雖然在「作家身影」單元已經有「寫作年表」,但是在本單元另有更簡略的「著作目錄」,一者方便使用者就近比對作者的著作目錄,再者也是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簡明的著作目錄只提供作者、篇名、出版處、出版時間等四項訊息,提供一般使用者使用,使用者如果需要更詳細的進階資料,可以從著作目錄的篇名及時間等欄位連結到更詳細的「寫作年表」,從「寫作年表」可以連結到「作家生平大事年表」,由簡入繁,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二)線上閱覽:將作者的代表作品之全文放置於網站上,提供使用者線上閱覽,所選擇的作品以中、短篇為主,長篇小說只摘錄精華部分。線上閱覽的設計是考慮到國外的使用者買書不易,以及有些早期出版的作品已經絕版,全文放置於網路,具有保存與推廣、流傳的功能。若為翻譯的作品,另外提供與原文參照閱讀的功能。
(三)全文檢索:代表作品的數量龐大,對使用者而言,全文檢索的功能是必要的。
(四)著作書影:
1. 手稿書影:以數位相機拍攝作家手稿,收錄於此。手稿除了具有文獻上的價值,還可以作為文學教學的教材,使用者可以從作家塗塗改改的手稿之中,追溯作家創作過程的思維路徑,以及從修改的文字之中學習作家修辭的技巧特色。
2. 原書書影:原書書影分為書的封底面以及絕版書、以外文寫作的全文書影。保留原書封底面及絕版書的書影,是保存文獻原貌的考量。台灣因為歷史的因素,有一些作家從啟蒙開始便接受日本教育,以日文寫作,台灣光復之後才習漢文,改以漢文寫作,保存以外文寫作的全文書影除了文獻保存的考量,另一個目的是讓有能力直接閱讀外文的讀者直接閱讀原文,以避免翻譯上的隔閡。以外文寫作的作品,如果有中譯本,也提供二種版本參照閱讀的功能。
3. 篇章書影:收錄作品第一次發表於報章雜誌的書影,也是基於保存文獻的考量。
三、作品導讀
(一)作品導讀:以導讀文章引導讀者欣賞該作家的作品,「作家導讀」的導讀重點是「作家」,「作品導讀」的導讀重點是「全部作品」、「作品選讀」是針對單一作品的賞析。導讀文章中所提到的時間、地點等訊息,可以連結到「作家生平大事年表」閱讀更詳細的資料,作品訊息可以連結到代表作品之線上閱覽、著作書影觀看作品全文資料。
(二)網路大家談:規劃一個開放性的區域,提供使用者交換讀書心得及討論作品的空間。在討論的設計上可以分為自由討論與主題討論,前者是指由使用者自由發表意見,交互討論,後者是指定期設定主題,設定主題的人可以是任何一個使用者,經過網站負責人認可之後公告,使用者依該主題交互討論。
四、各類文獻
(一)研究文獻:研究文獻指的是符合學術論文規格的學術性論文,分為研究專著、學位論文、期刊論文、會議論文四類,每一類都分為目錄區與全文區,前者只提供含作者、篇名、出版處、出版時間、版次別(卷期別)、頁次別等目錄資訊,後者含全文資料。
(二)一般文獻:一般文獻指的是一般不具學術論文規格的文章,分為隨筆雜文、一般評論、其他三類,每一類都分為目錄區與全文區,前者只提供含作者、篇名、出版處、出版時間、版次別(卷期別)、頁次別等目錄資訊,後者含全文資料。
五、客家語文
(一)作品選讀:為了達到推廣的功能,特別規劃「作品選讀」的單元。國內開始重視鄉土語文教學之後,已有台灣文學作品被選入教科書,其中也包含客家文學。「作品選讀」是從每一位作家選擇幾篇代表性的作品,聘請專人深入解析,以製作網路教材的方式引導使用者深入解讀作品,提供教學與自學的功能,以做為未來「建立客家語言教學資源中心」的基礎。「作品選讀」與「作家導讀」、「作品導讀」的區別是「作品選讀」的每一個單元以一篇文章為主,製作的目的以教學為導向,「作家導讀」、「作品導讀」的範圍比較廣,製作的目的比較著重欣賞的引導。
(二)客語詞彙資料庫:本單元是將客家文學作品之中所使用的客語詞彙整理成客語詞彙資料庫,並加上讀音、註解、與國語的通同義字詞對照,可作為客家語言教學的教材。語言的教學如能與文學結合,當可收到比較好的效果。客語詞彙資料庫的建立,除了可以提供未來「建立客家語言教學資源中心」使用之外,還可以作為建立客家語料庫、字庫、編纂客語辭典等工具書,研發客家語言電腦輸入法的基礎。
(三)國語客語拼音對照表:為使用者提供一項語音學習的參考。
六、相關網站:
將網路上已有的客家語文相關網站連結於此,並撰寫簡單的網站導覽,讓所有來到客家文學網的使用者,可以找到所有與客家語言文學相關的網站資料。
參、平台規劃與設計理念
一、規劃宗旨
為因應資訊環境的發展趨勢以及系統未來的擴充性、與其他數位典藏系統的相容性等諸多內外在因素,本網站平台的規劃,首先考慮的是必須適用於開放型多媒體資訊網路。在這個前提之下,平台的規劃採用主從式架構與小型化資料庫模型,以低成本、高效率之觀念開發相關系統,充份利用現有網路架構與網際網路資源,改善資料使用流程,加強資訊資源整合,提高資訊之應用價值,記錄使用者學習歷程,整理與分析學習資訊,達到系統回饋與修正的目標,提供資訊使用者多樣性服務的建議,著重於友善且易學易用的親和性使用者介面設計與應用。
二、 設計理念
(一)採開放式架構(Open Structure)與開放式原始碼(Open Source)之相關軟體環境
所謂開放式架構係指採用開放式作業系統,軟體發展不會受到硬體廠牌與軟體廠商的限制,更具有高度的擴充力與升級力,使未來發展系統時軟硬體的擴充更具彈性。透過開放式架構將所有資料加以整合,並可隨時新增或修改資料庫資料與服務項目,以便適合多種軟硬體平台使用。將資料建構在網際網路(Internet)環境中,讓使用者均能在世界各地使用,使用者也可透過本系統查詢世界各地之資料庫,不需再分別與個別資料庫連線與查詢。因此為了持續未來網際網路的成長,必須採用開放式架構來激發各種服務,以跨越不同的標準與裝置。
至於開放式原始碼係指軟體能自由透過網路散佈,原始程式設計者能立即得到他人的資訊回饋。此類軟體亦可稱為自由軟體(Free Software),重點是在使用者的自由,而非指軟體的價格一定是免費的,所以最主要的一個觀念,就是不允許他人剝奪任何人使用軟體的自由權利。此類軟體的開發者需遵守下列共同規範:
1. 允許自由散佈。
2. 允許可以散佈原始碼或是編譯後的原始碼。
3. 允許修改及其衍生的產品,而且必須允許其衍生之產品可以與原來的軟體的許可證同樣的條件被散佈。
4. 提供完整的原著原始檔。
5. 不能排斥任何使用者或使用環境。
6. 不能限制任何嘗試在特定領域努力的使用者或團體。
7. 系統授權不能針對某項特定產品。
(二)利用分散式處理(Distributed Processing)之整合網路服務
隨著資訊化目標不斷往前發展,以一部大型主機作集中式處理,勢必無法負荷,而且不經濟。建議未來發展宜採用分散式處理方式,透過網路連線整合之模式橫向擴充,將關聯性較低的業務,分散於不同主機上處理,俾能分散主機負荷及電腦故障之風險。
(三)運用多階層主從式架構(N-tiers Client/Server)之軟體環境
主從式架構的主要精神在於集中管理、分散處理,讓使用者端儘量採用個人電腦以處理一些簡單的輸出入操作,而資料庫存取及大量資料處理則透過網路連線交由主機處理,如此不但降低主機負荷,更能提高系統執行效率。
(四)軟硬體相關技術與設備皆應符合國際公認標準
所採購的軟硬體相關技術與設備應符合電腦國際組織(如:ISO、IMS、AICC、IEEE、DCMI等)所制訂的各項相關國際標準(如:XML、XTM、Dublin Core、SCORM等),以降低未來系統整合上的困難度。
(五)以XTM(XML Topic Map)主題圖的概念定義與呈現
XML是一種可擴展的標誌語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縮寫為 XML)用來描述一種稱為XML文件的資料物件,同時也部分地描述了處理這些資料物件的程式設計方式。XML是SGML(標準通用標示語言〔ISO 8879〕)在應用上的一個子集合,或為SGML的某種限制形式。根據制定規格的定義,XML文件是符合規格的SGML文件。XML的特色就是使用者可以自行定義標誌的意義,同時也考量了國際化的趨勢而建構在全球共通的統一碼(Unicode)之上。另外,XML還具備了下列幾項的革命性特質:
1. 異質系統間的資訊互通
2. 具歷史性與未來適用性的國際標準
3. 更自動且準確的搜尋網路與資料庫中的資料
XTM(XML Topic Maps)主題圖最初被稱為主題導覽圖(Topic Navigation Maps),起源於由Steven R. Newcomb與Michel Biezunski所主導的組織TopicMaps.Org,在1997至1998年在華盛頓、巴黎、芝加哥的會議上引起熱烈的討論。主題圖是一個國際性標準的標誌,用來定義有關資訊來源的主題以及主題彼此間關係之可交換性陳述資訊,是一個組織、維護和導覽資訊的範例。主題圖以SGML呈現和使用HyTime(Hypermedia/Time-based Structuring Language -- ISO 10744:1997)結構化文件中的定址,於1998年10月通過ISO標準,之後由一非正式的TM工作群組發展其XML版本,稱為XTM,並於2000年12月5日公佈。主題圖相關資訊可參考:「XTM TopicMaps.org,http://www.topicmaps.org/」以及「topicmaps.com,http://www.topicmaps.com/」。
(六)建構一個可供使用者自學的電腦輔助學習工具與教學環境
系統總體環境示意圖
人機介面溝通模式
肆、內容資料的建置方式
內容資料的建置方式關係到系統功能的建置、未來的擴充與發展的彈性、資料庫之間的連結、資料的交換等等因素,因此內容資料建置的方式是否適當,關係網站的成敗,非常重要。
前已言及,客家文學網的規劃區分為綜合網頁與個別作家網頁二個層次,個別作家網頁部分所做的設計是以預期未來還會繼續增加其他作家的資料為前提,因此內容資料的分類、建置都必須考慮到不同資料之間的整合性、相容性以及未來擴充發展的空間。本計畫第一階段在Microsoft Windows2000的作業環境中建置,基於長期發展的考量,未來將朝向開放式架構的趨勢進行系統移轉,因此內容資料的分類、建置也必須同時考慮未來跨平台時資料轉換的問題。分項敘述如下:
一、代表作品:由於所提供的檢索功能,可分別以作者、篇(題)名、作品內容為檢索範圍,因此在輸入資料時,需要在這三種資料之前加上識別碼,便於程式判斷那些資料是作者,那些資料是篇(題)名,那些資料是作品內容。
二、著作書影:著作書影雖只提供索引,但是提供與其他資料超連結的功能,因此篇(題)名的建檔方式必須與所有篇(題)名資料統一,當同一本書有二種以上的書名時(例如:吳濁流的《亞細亞的孤兒》,日文原著本書名是《胡志明》)需以參見檔的方式標示二者之間的關係(《亞細亞的孤兒》=《胡志明》),其他以外文撰寫的作品,其外文書名與中譯本書名也需建立參見檔。
著者
吳濁流
題名
胡志明-第一篇
參見題名
亞細亞的孤兒
出版時間
1946年10月10日
出版地及出版者
版次
二版
影像連結
封面
全文連結
全文
三、著作目錄:著作目錄收錄作家個人的著作目錄,欄位如下表(以龍瑛宗為例):
作者
書(篇)名
出版處
出版時間
備註
龍瑛宗
〈植有木瓜樹的小鎮〉
《改造》,第19卷第4期
1937年4月1日
初收於《植有木瓜樹的小鎮》,遠景出版社,1979年7月。
龍瑛宗
〈懷念楊逵兄〉
《文訊》,第17期
1985年4月
龍瑛宗
《夜流》
地球出版社
1993年5月
說明:
1. 單篇文章之篇名加篇名號(〈〉),結集成書之書名加書名號(《》)以示分別。
2. 基於網路無國界的考量,出版時間統一以西曆著錄。
3. 如果單篇作品與其他作品合輯出版,或收錄於某一本書另外出版,於「備註」欄註明。
4. 從書(篇)名的欄位可以連結到「寫作年表」、「作家生平大事年表」閱覽更詳細的資料。
四、寫作年表:以寫作紀事為主,欄位如下表(以龍瑛宗為例)
時間
年齡
地點
作品名稱
完稿時間
發表時間
出版資訊
備註
中曆
西曆
日本
民國20
1931
昭和6
21
南投
〈動靜二三〉
12月
《開南》
以劉榮宗發表
66
1977
67
台北
〈媽祖宮的姑娘們〉
1977年6月
未刊稿
68
1979
69
台北
〈紅塵〉
1979年2月
6月21日~10月23日
《民眾日報》
1978年11月已完稿,再推敲至1979年2月。
五、作家生平大事年表:以生平紀事為主,欄位如下表(以龍瑛宗為例)
時間
年齡
地點
生平紀要
寫作紀要
其他相關事件
中曆
西曆
日本
完稿時間
發表時間
民前1
1911
明治44
1
新竹北埔
8.25(農曆7月初2)亥時,生於新竹州竹東郡北埔庄,排行四,本名劉榮宗。祖籍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石井村。
大哥12歲時夭折,二哥榮殿是巡查,三哥榮瑞是公學校教員。
69
1980
70
台北
1. 春節遊東南亞: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
2. 12月13日出席「台灣光復前詩人作家座談會」。(見1981〈讀書遍歷記〉)
8月26日〈杜甫在長安〉完成
1月26日〈斷雲〉發表
1.2月3日《聯合報》剪報:婁子匡〈我愛「南音」土俗聲—讀台灣第一種新文藝雜誌感言〉
2.8月29日《自立晚報》剪報:「第二屆鹽分地帶文藝營特刊」、鍾肇政〈光復後的台灣鄉土文學〉
3.3.12月5日《聯合報》剪報:林毓生〈黃春明底小說在思想上的意義〉
8月29日〈兩個臉龐〉完成
2月22日〈新春懷古〉發表
六、研究文獻:欄位如下表:
作者
篇名
出版社(刊名、會議名稱、畢業學校所別及學位別)
出版時間
版次別(卷期別)
頁次別
林明孝著
《鍾肇政長篇自傳性小說研究》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年
李喬著
〈臺灣文學中的鍾肇政〉
《文學臺灣》
2001年10月
第40期
頁6—9
林瑞明著
〈不為人知的龍瑛宗—以女性角色的堅持和反抗〉
中國現代文學國際研討會,中研院主辦
1993年12月
說明:
1. 作者:可區分為「著」、「編」、「譯」、「採訪整理」等不同性質,請在作者名字之後加上「○○○著」、「○○○編」、「○○○譯」、「○○○採訪整理」等。
2. 篇名:加上篇名(〈〉)或書名號(《》)。
3. 出版社(刊名、會議名稱、畢業學校所別及學位別):期刊刊名要加上刊名號(《》)
4. 時間:一律以西曆阿拉伯數字著錄,依序是年月日,例如:1999年3月4日
5. 版次別(卷期別):以阿拉伯數字著錄,例如第3卷第2期
6. 頁次:以阿拉伯數字著錄,例如:頁12—15(中間的「—」要用全形符號)
七、作家影音:作家影音分為作家照片、錄影帶、錄音帶資料,建置方式如下。
(一)照片(以鍾理和為例)
照片編號
zh008
拍攝者
翻拍者
鍾彩焱、林玟玲、鄧瑋倫
拍攝時間
約1930~1934年,少年時期
拍攝地點
屏東農校
內容描述
由右至左依序為:邱連球、鍾佐賓、鍾理和、鍾里義。
照片來源
家屬提供
其他
說明:
1. 編號欄之zh為照片主角姓氏代號,008為照片流水號。
2. 拍攝時間如果確定,則著錄確定的時間,著錄時都以西曆著錄。
3. 拍攝時間如果只能界定在青年時期、中年時期或在某一個地點之時期,但無法確定是那一年,則請依生平大事年表換算為某一年至某一年(例如:約1930~1934年,少年時期)
4. 拍攝地點之地名以當時的地名著錄,必要時可以在括弧內加註現在的地名,例如:北平(北京)
5. 內容描述:描述照片之內容,例如有那些人,如果照片內有確定身份的人,則只著錄可以確定身份的人的名字。
(二)錄影帶或VCD
發言者
發言內容
點選影像
(三)錄音帶
發言者
發言內容
點選聲音
說明:
1. 發言者指訪問者及被訪問者,用來記錄每一段內容的聲音來源。
2. 發言內容是將聲音資料整理成文字檔,以便於使用者參照。
3. 聲音檔案以MP3格式儲存,以供使用者下載聆聽。
八、客語詞彙庫:
建立客語詞彙的主要目的是為客語教學以及推廣客語寫作、建立客語辭典預作準備,為了方便閱覽,建立客語詞彙索引表以及國語客語同近義詞及釋義表,表格格式如下:
客語詞彙索引表:以鍾理和作品語料庫為例(註三)
詞性類別
詞彙類別
詞彙
名詞
人稱
假黎、福佬婆、福佬人、假黎婆、鄰舍、頭家
動物
小狗古、牛屎、豬屎、牛公、牛母、小牛子
植物
竹頭、狗薑葉、穹蕉、禾、大冬田、小冬、穀子
食物
糕仔、粄仔、粄子、豬頭皮、鹹鰱魚、麻油酒
身體
番婆頭、胸脯、禾鐮結、目珠頭、目屎、腰板
時間
三朝、早晨、日腳、日帶夜、日
地輿建築
田塍、田坵、田頭(田角)、一角田、埤頭、大圳
衣物用具
長衫、藍衫、藍長衫、雙藍長裾、圍身裙
天文氣象
日頭、日光、月光、天虹、日曄、月華、開晴
信仰
三山國王、伯公
方向詞
那向、路下、簷下、石腳下、坎下
其他
法度、想頭、上庄調、冤業、跳圓圈
動詞
著了、著慌、「出」磚、「使」磚斗、駛、過定、蒔、躅完田
動詞
吃齋、反火、不要跟他「拗」、使壞、田裡「使」、「擋」呀
形容詞
光景、好在、當真、屎管大、日腳短、爽爽利利、肚飢、畢直
副詞
目下、常時、不時、初初、臨到、「儘」夠了、「儘」看人、不曾
量詞
隻、坵、領、尾、把、陣、身、皮
代名詞
自家、人家的
連詞
假定、假使
國語客語同近義詞及釋義表:以鍾理和作品語料庫為例(同註三)
詞性類別
客語詞彙
讀音
國語同近義詞
釋義
註解
名詞:人稱
福佬人
〔fug lò ngin〕
閩南人
閩南人。在〈理髮匠的戀愛〉中,寫成「學佬人」,這是由於客語有音無字,鍾理和用音近的字來代表,所產生的不同。
見《全集4‧笠山農場》,頁288,附註14。
鄰舍
〔lin sa〕
鄰居
鄰居。在台灣通行的國語一般稱鄰居,客語則慣用鄰舍一詞。
見《全集4‧笠山農場》,頁33。
頭家
〔teu gá〕
老闆
老闆。
見《全集4‧笠山農場》,頁287,附註4。
名詞:動物
小狗古
〔se gièu gù〕
小公狗
指小公狗,一般的用字是「小狗牯」,客語中「牯」代表雄性,「牯」、「古」同音,鍾理和為求文字的文雅,而使用「古」字。
見《台灣四縣客家話構詞研究》頁35。
白哥
〔pad gó〕
溪哥
指溪哥,一般口語稱「白哥子」,是一種小型溪魚。
見《鍾理和笠山農場語言運用研究》頁34。
伍、系統功能
一、全文檢索
文字之文獻資料數量龐大,提供全文檢索功能,方便使用者查檢。提供全文檢索功能的項目包含:代表作品、研究文獻、客語詞彙語料庫。
從個別作家進入網站,檢索的範圍只有該作家的資料,從綜合區進入網站,檢索的範圍包含所有的資料。除此之外,還提供由使用者自由搭配檢索範圍的功能,例如,第一階段建置的作家有吳濁流、龍瑛宗、鍾理和、鍾肇政、李喬、鍾鐵民等六位作家,使用者可以自由選擇龍瑛宗,或龍瑛宗加上鍾理和等一人以上的作家作為檢索範圍,提供自由選擇搭配的彈性,可以提高使用者的自主權,滿足不同使用者多樣化的需求。
代表作品的全文檢索,使用者可以將檢索條件設定為作者、篇名、全文;研究文獻的全文檢索,使用者可以將檢索條件設定為作者、篇名、出版處、出版時間。
二、索引
對於不熟悉網站內容的使用者而言,面對全文檢索的輸入欄位,往往因為不知道該輸入什麼資料而束手無策。提供索引的功能,可以解決初入門者無從著手的尷尬,吸引入門者使用。網站內所有資料都提供索引的功能。
三、線上閱覽
很多含有大量原著文字資料的網站,為了避免資料被下載,全文資料只在全文檢索的結果列出,無法作全文線上閱覽,推廣與流傳是客家文學網站的重要目標,因此全部的文學作品都提供線上瀏覽閱讀的功能。
四、資料上傳
一般有管理者維護的網站,網站資料的增補更新工作大都採用一個月、三個月或半年、一年定期更新的方式。對於使用者而言,希望從網站上獲得的資料是「截至現在為止的最新資料」,而不是一個月之前、三個月之前,甚至半年之前更新的資料。但是,對管理者而言,隨時蒐集與更新資料是一項很大的負擔,而且更新的頻率就算是從「每三個月」或「每半年」,提昇到「每天」,終究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隨時更新」。
資料上傳的設計是以互動式的資訊交換概念,讓資訊更新的工作由「系統管理者」、「系統使用者」、「系統程式工具」三方面共同負擔,以達到「一天二十四小時隨時更新」的目標。
全文資料涉及著作權,如果由管理者蒐集上網,需要先取得作者授權,增加很多工作上的負擔,資料上傳的設計,在於提供方便好用的平台,標準的格式,由作者主動填具授權同意書、主動上傳,管理者只需審核所上傳的資料是否適當,省去很多負擔。研究論著目錄資料雖然不涉及著作權,可以由管理者蒐集建檔上網更新,但每天都有新的資料產生,由管理者單向蒐集,很難周全。
研究論著目錄資料上傳的設計,旨在提供一個輸入資料的工具以及標準的資料輸入格式,當使用者發現系統有遺漏的資料需要增補,或有新出的資料尚未收錄時,任何使用者可以在這個「資料上傳區」補建資料。在補建的過程當中,系統的控制程式會自動檢查資料庫中是否已經收有該筆資料,如果已經收有,系統會告訴輸入者,該筆資料已包含,不必輸入。如果該筆資料確為系統未收資料,系統即會將資料自動轉入「新增資料暫存區」,再由系統管理者轉入資料庫內。「暫存區」的資料亦提供同樣的檢索功能。因此,使用者進入系統查詢資料時,系統的搜尋範圍會將「暫存區資料」包含在內。因為有程式自動控制,所以使用者便可以得到系統中的「立即最新資料」。如此一來,資料的維護與更新,便由系統管理者擴及到每一個使用者身上,資料的蒐集人力、蒐集範圍,資料的完整性、資料的更新速度,無形之中便增加了千百倍。(註二)
五、超連結
客家文學網有不同的作家,有些作家之間彼此曾經往來,或彼此之間曾經交互影響,或在個人的作品之中,曾經提及另一位作家。個別作家的網站內,劃分為五個單元,每個單元的資料,彼此相關,因此應用資訊媒體的特性,將相關連的資料以超連結的方式建立四通八達的連結網絡,對於使用者而言,將可提高使用的方便性。例如,在「作家導讀」的單元裡,一定會提到該作家的文學作品,如果是紙本圖書,讀者需要找出另一本書才能參照,但是建立超連結的功能,將「作家導讀」文內所提到的作品,連結到代表作品項下,使用者只要將滑鼠移到作品名稱的位置,在同一個平台便可閱讀全文,所連結的全文資料以跳出新視窗的方式另開一個視窗,一者方便參照閱讀,再者避免使用者在網路上迷失路徑。
陸、未來的發展
保存語言是保存文化的首要條件,學習客家語言也是了解客家文化的敲門磚,建立「客家語言教學資源中心」是「客家語言復甦及傳播」的目標之一,好的教學需要有相對的研究成果作基礎,本計畫除了以「建構客家語言教學資源中心」為主要目標之外,還將「建構客家語言研究資源中心」的理念與客家教學資源中心的理念相結合,使之具備研究與教學的功能,收相輔相成之效。在資料建構與系統建構方面,也考慮了以「復甦及傳播語言」為起點,但是終極目標設定在建立客家文化資源中心的長遠規劃。
文學作品裡含有語言的元素,含有文學的感動、含有文化的內涵,以作家文學為起點,從個別作家的作品呈現語言、文學與文化的內涵,引導讀者從了解作者的身世背景、寫作環境的過程中領會文學作品,從對文學作品的欣賞及感動裡熟悉客家語言,涵泳客家文化。
文前已提及,客家文學可以分為「作家文學」、「民間文學」、「客語文學」三類,以作家文學為起點,主要的引導媒介是文學作品。個別作家的文學作品裡各含有多少的客家語言,呈現多少客家族群的文化內涵,因作家的寫作風格不同而有差異。因此要建立一個兼具客家語言復甦及傳播功能的客家文學網站,要建立一個兼顧語言教學與研究功能的網路資源中心,「作家文學」之外,應該同時建立「民間文學」以及「客語文學」網站,才有可能落實以文學為基點所建立的客家語文教學與研究環境,也才有可能透過文學呈現更完整的客家文化風貌。
民間文學蘊含豐富、活潑、生動的語言資料,民間文學所呈現的語言與文化最貼近普羅大眾的生活、思想與情感,民間文學以最生活化的語言紀錄最底層人民生活中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反映了最真實的文化原貌。而民間文學裡的語言又隨著區域的不同、時代的演進,留下不同區域、不同時代語言演變的痕跡。從不同區域的語言特色可以作為地方文化特色的佐證資料,從不同時代的語言演變也可以看到文化演進的方向。以胡萬川教授採集的《石岡鄉客語歌謠》之〈羊咩咩〉為例,全文是:
羊咩咩∕十八歲∕坐火車(轉妹家)∕坐到梅樹下∕看到一包米∕拿來做餈(原文作「米茲」)粑∕食餈粑∕無糖搵∕搵泥沙。(註四)
在這一首歌謠裡:「羊咩咩」(國語:小羊)、「轉」(國語:回)、「妹家」(國語:娘家)、「食」(國語:吃)、「餈粑」(國語:麻「米麻」糬)、「搵」(國語:沾、蘸)是客家語言;「餈粑」這種米食是客家人在喜慶上必備的甜點,用來招待回娘家的女兒、女婿、外孫,「無糖搵∕搵泥沙」更是展露了早期貧困的客家族群在貧窮之中自我解嘲式的風趣幽默與刻苦樂觀的天性,「梅樹下」是豐原往東勢的小火車支線,其中隸屬於石岡鄉一個名叫「梅樹下」小村落的火車站站名,東勢支線火車已在多年前拆除,歌謠裡保存了車站的站名,後人透過歌謠,想見早年小火車來往穿梭的景象。與作家文學相較,在這些民間文學裡,保存了更多活潑的語言、客家族群的生活習慣、民俗文化、客家族群的天性特徵。在這本歌謠集裡,總共蒐集了六種版本的〈羊咩咩〉(其中二種版本作〈羊妹妹〉),內容主要的差別是「餈粑」與「麻(米麻)糬」、「搵」與「沾」,這二組詞彙的前者是客語,後者是閩南語及國語,顯然是閩客雜居之後,不同語言互相影響而起的變化。
含有最多客語詞彙資料的文學作品,當屬「客語文學」,因此若要建立客家語言學習環境,「客語文學」是不可忽略的一個區塊。「客語文學」是指以客語詞彙為主要創作語言的文學作品,例如杜潘芳格的客語詩歌〈含笑花〉、〈紙人〉、〈價值觀〉、〈平安戲〉等,都以客語寫作,以〈含笑花〉為例:
含笑花喲含笑花,∕你來過 ngai ke 房間∕Ngai 兜共下食三餐,∕共下去散步,∕生生 ke 含笑花∕
你甜甜攬 ngai。∕我家毋識斷香花∕毋識斷愛心。(註五) 這首〈含笑花〉所使用的客語詞彙,及其與國語
之同近義詞如下:「1.客語:ngai ke=國語:我的、2. 客語:Ngai 兜=國語:我們、3. 客語:共下=
國語:一起、共同、4. 客語:生生 ke=國語:新鮮的、活生生的5. 客語:攬 ngai=國語:和我、環繞我、
6. 客語:毋識=國語:不曾」由此可知,「客語文學」是建立客家語言學習環境不可或缺的一環。
建立具有復甦與傳播功能的客家文學網站,在文學內容方面,以「作家文學」為起點,作為建立客家
文學的基礎,後續再將「民間文學」與「客語文學」納入,將是以文學為主軸的「客家語言學習環境」
的三支重要支柱,缺一不可。在資料的媒介方面,第一階段以文字及圖片資料為主,後續需要收錄更多
的語音資料,文字與語音的結合,當可使客語的教學環境更周全,保存了客家語言,客家文化的傳承才
有希望。
後記:
本計畫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國立聯合技術學院承辦,陳萬益教授主持,參與的成員分為資料、資訊二組,資料組有林柏燕、黃惠禎、潘玲玲、錢鴻鈞、鍾怡彥、許維育,資訊組有筆者羅鳳珠、賴俊宏、黃豐隆等,攝影鍾彩焱,助理有鄭美蓉、林亮君、鍾舜文、陳凌凰、劉孝先、劉秀滿、曾億文、林玟玲、鄧瑋倫、陳彥勳、楊鈞筑等人。
附註
一、引自《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挑戰2008》,行政院院臺經字第0910027097號函核定,2002年5月31日。
二、參見拙著,〈以「互動觀念」建立「紅樓夢網路資料中心」對紅學發展影響之研究〉,1997年北京國際紅樓夢學術研討會,1997年8月北京市。
三、引自鍾怡彥著,《鍾理和文學語言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7月。
四、引自胡萬川總編輯,台中縣民間文學集之一:《石岡鄉客語歌謠》,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印行,1992年出版,頁36。
五、龔萬灶、黃恆秋編,《苗栗縣文學家作品集 17:客家現代詩選:客家台語詩選》,苗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客家台灣出版社再版),1995年出版。
http://cls.hs.yzu.edu.tw/present/hakka20021014.htm
RE:客家文學網站 珍貴手稿收藏其中 (转)
在客家地区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史料,但没有正直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人十多年来收藏了大量的客家文化史料,如:族谱、祖宗图、地契、客家文学手稿,以及其他客家书籍,但是凭我个人的能力已达到了极限,如果有客家仁人识宝,请及时与本人联系。曲水斋主人
shlzy1958@163.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