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xiuhong 发表于 2002-11-12 21:32:49

少将刘永生[上杭人,转贴]

http://www.minxi.com.cn/mxxz/lsrw/22.htm
刘永生(1904~1984年)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生于上杭稔田乡严坑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5岁丧父,7岁行乞,10岁给富农当小长工,15岁当挑夫,从小尝尽人间苦楚。
    1927年秋,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的张鼎丞到严坑开展革命活动,教育启发永生,吸收他参加农会和“铁血团”。次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7月1日的“永定暴动”中,永生参加攻城先锋队,架云梯爬进西门,迎接农民武装进城,并砸开监狱,救出被捕革命同志。闽西第一个工农红军营在永定金砂金谷寺成立时,永生被营长张鼎丞挑选为军事交通员。1929年5月永定县城解放,成立革命委员会,永生被任命为县赤卫大队长。
    1932年3月,在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永生当选为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委员。11月,任永定独立团团长。1933年4月,任福建省军区独立第八师第八团团长,屡次作战均身先士卒,英勇顽强,获得胜利。1934年春,调任省军区警卫营营长,8月,参加第五次反“围剿”中南线最激烈的连城温坊保卫战,大腿受伤,被送长汀四都红军医院治疗。10月主力红军长征后,他参加张鼎丞率领的小分队在杭永边开展游击战争,担任永东游击队司令员兼中共永定县委书记。1935年4月,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成立,他为委员。此后,他在闽粤边坚持艰苦卓绝的3年游击战争。
    1938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后,永生率领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六连开赴皖南,路经浙江江山时,组织上决定派他秘密返回闽西。1940~1941年,先后担任保卫闽西南特委和南方工委工作。当年“南委”机关由于叛徒出卖而遭破坏,他掩护工委领导安全转移后,便在永定开荒种地,等待时机。1944年秋,王涛支队成立,永生被任命为支队长。在指挥上杭丰稔市天后宫战斗中,仅用五分钟即将国民党保安第三团机枪连全部消灭,缴获重机枪及其他枪支弹药,充实了支队的武器装备。不久,支队改为闽南人民抗日挺进队,他率队向沿海进军,中途遭包围袭击,战斗中负伤,只好离队治疗。
    1947年6月,中共闽粤赣边工委组建边区人民解放军总队,永生任总队长。在闽粤边的多次战斗中获胜。1948年8月召开的第一次边区党代会上,他当选为区党委委员、总队司令员。1949年元旦,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永生为司令员,指挥边纵部队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反复“清剿”,促使兴梅、龙岩两专区国民党军政人员起义,实现和平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永生先后担任十兵团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建省军区司令员,1955年授少将军衔。1959年转业地方,历任福建省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纪检会第二书记、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等职,连续当选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他经常深入连队、深入基层,和战士、群众一起,被称为“贴心将军”,始终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1984年1月7日,因病在福州逝世,终年80岁。

http://www.minxi.com.cn/mxxz/lsrw/22.htm

shlzy 发表于 2002-11-29 14:00:37

RE:少将刘永生[上杭人,转贴]

   近日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钟兆云、苏剑、王盛泽合著的《“老货”刘永生》一书,详细介绍了刘老的一生,读者可以到书店购买。
                                                      
                                                            曲水斋主人

jfl826 发表于 2004-2-21 22:31:04

不好意思,今天让我撞见我的老乡,刘永生同志,偶们是一个村的
是我们村的骄傲,至今无人能及

韩江不肖生 发表于 2005-5-8 04:54:52

刘永生将军的本色和家风

--------------------------------------------------------------------------------

http://www.renwu.com.cn/    2003年第4期《人物》杂志(文/钟兆云 苏剑 王盛泽)
  

 高级干部中的“劳模”

  刘永生是战争年代鼎鼎有名的“游击大王”、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司令。建国后曾任三野十兵团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福建省军区司令员、副省长等要职。从深山密林到城市,环境变了,地位和待遇都提高了,但他的劳动人民本色和习惯却没有变。

  刘永生热爱劳动在领导人中是出了名的,不论到哪里工作,他对居住条件不作任何苛求,分配什么就住什么,只要周围能找到一块空地种菜就满足了。所以,他担任过了那么多职务,住所也变更了多次,但他的菜地一直都保留了下来。

  

大树底下无凉可乘

  刘永生有三个孩子,谁也没沾一点公子哥儿气。

  刘富祥早年跟随母亲吃了不少苦。母亲多次被国民党逮捕、关押,刚满5岁的小富祥,本来寄养在革命基点村连四村的老接头户陈义华家,因被叛徒出卖而被抓去,在监狱度过了数年时光,直到解放前夕,国民党迫于大势所趋,才将他给释放出来。现在担任福建省地矿局副总工程师的富祥,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深情地回忆起父母亲。他说:“我与父母亲生活在一起,是解放后的事,从解放到父亲逝世这差不多35年的时间里,真正和他们一起生活的时间不到10年。先是与母亲在永定生活,后跟父亲到南京军区干部子弟学校读书。回到福州后,进省军区干部子弟学校,因为住校,过着半军事生活,只有星期天才回家。中学时代是我与父母亲住在一起最长也最安定的时间。后来又上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外地,直到1982年底才转业。我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还是无时无刻不受到他们的影响。”

http://www.renwuzz.com/upload/magazine/p_pic/QK20041000000546.jpg
刘永生将军

  父母亲对儿子的影响是深远的,深入到灵魂的。在这方面,富祥有不少事情记忆犹新。

  大学最后一年,富祥被分配到新疆学习。当时有个规矩,十级以上干部的子女就不能享受国家给予的助学金。富祥在大学里,父母每月一般给他寄20元左右,包括伙食费等一切费用在内。一到新疆实习,所有费用要自己出,而新疆的开支比学校高许多,在野外地质队的伙食费也较高,所以富祥那点钱根本不够用,于是向带队老师借了30元钱。实习结束后,富祥写信向家里要钱还。母亲回信批评富祥,说怎么能向公家借钱呢

韩江不肖生 发表于 2005-5-8 04:55:49

(接上)


http://www.renwuzz.com/upload/magazine/p_pic/QK20041000000547.jpg
刘永生将军和周恩来总理谈话

  三年困难时期,有关部门曾一度特为领导干部设“营养餐”,刘永生却从不去吃这样的餐,更没有带子女享受过一顿。当时领导干部按规定可以到交际处领一些东西,如每月有二三斤肉,二三斤蛋,3斤黄豆供应。刘永生不仅自己不去领,也绝不让家里人去领。他说国家很困难,我们当领导的更要带头节约,自己能克服的就不能增加国家的负担。于是,家里天天都吃瓜菜代,而且这瓜菜还多数是自己种的。

  刘永生在机关里做到廉洁奉公,居家也不接受任何客人馈送礼物。一次,一位老部下来到福州登门看望老首长,拎来一袋烟酒等礼品。刘永生留客人吃过饭后,劝客人将礼物带走。客人说什么也不肯,刘永生只得沉下脸来,语重心长地说:“我的好同志,你看得起我刘永生,来看望我,我感谢,我高兴,可你送来礼物,这比打我、骂我,还使我难受呢!”直说得这位老部下热泪盈眶,当即照办,拿走了礼物,以后登门也绝对空手而来。

  困难时期来访的老区群众特别多。一些确实饥饿难受的老接头户,误认为当了将军副省长的刘永生家里不愁没吃的,总希望到他家填饱一回肚皮。人缘特好的刘永生,总是热情地接待他们,留吃留住。一位当年曾资助革命的群众,一来刘永生家就大吐苦水,要求刘永生帮他向国家伸手要救济,刘永生耐心地开导说:“你家的生活困难确是事实,但当前我们国家也遇到了困难,你们一方面要体谅国家的困难,另一方面我们要自己动手克服暂时的困难。”接着他把自己节余下来的几十块钱塞给了这位群众,同时脱下身上刚穿的棉大衣披在他的肩上。这位群众除了感动,还能说什么呢。

  “宁可自己吃不饱,也不能怠慢了客人

韩江不肖生 发表于 2005-5-8 05:06:42

刘永生在闽粤赣边区影响很大,就在我那个村子,解放前有不少人上福建龙岩等地投奔到刘永生的部队打游击,并且解放后留在福建工作,他们谈起老上级刘永生都很尊敬。因为刘永生,让我们那里的人与福建西南部山区的联系加深了。我小时候很喜欢看一份父亲带回来的刊物《闽西文丛》,里面就有不少关于刘永生及其部队的故事。

[ Last edited by 韩江不肖生 on 2005-5-9 at 02:12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少将刘永生[上杭人,转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