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客家山歌的初印象及其他
10月31号上午在广州越秀山脚下的一间餐厅,我们十五六个人跟"山歌协会“的几个伯伯和婆婆座谈。大家一边吃早茶一边交流。伯伯和婆婆们都很放得开,不时顺口拈来歌子,大大方方地唱来,连我这不懂客话的人也深深浸染于那种热情之中。回来后我大致得到了一点感受:这些老人(都是六七十岁了,已从单位退休)以他们对客家山歌的热爱倾其全力延续这一曾作为客家文化代表的文艺样式,”声“不见得完美,腔板却没半点马虎;另外,这个协会的生存并非那么容易,这不仅仅关涉到几个老人的爱好,也有许多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协会运作的开支从哪里来,在广府地区他们怎样协调与当地人的关系(据说,越秀山又被叫做”客家山“,是瞧不起的意思。),他们一点点老去的时候谁还来承继他们的事业等等诸如此类;还有要提到的一点是这个协会并非是那么的纯粹的民间化的,竟然有一个只会唱京剧的东北人担任书记(究竟协会的组织运作是怎么样子的还有待于了解,这只是我初得的印象,暂且记下,以备订正。)
当然我的注意力并非仅在客家山歌,与之相关的点点滴滴都让我好奇。
坐我旁边的阿伯姓李,原来在公安局工作,退休后出于兴趣参加了协会。李伯人很热情,总是提醒我多吃东西,还主动告诉我”协会“的一些情况:他们一拨人都来自不同的单位,家乡也不尽是一处的,除了兴宁的几位还有梅县和蕉岭的等等。他们每个月的12号都会在山上唱歌,李伯嘱我下个月一定来听,还说带他们编的山歌本子给我(好像97年出的,只要3块钱一本)很多外面回来的人对客家山歌很感兴趣,有些专门研究客家文化的专家教授被请到农村做山歌比赛的评委。据说协会和公园之间也存在某些矛盾,只是听他说道”收5块钱门票“之类的话。
李伯说他老家在兴宁农村,祖上是从河南来的,现在家里还有譜。他还说,现在客家人还是过得苦:家乡比较封闭,有的人见了广州的莲蓉月饼不知道好吃,见了五仁的才说象自家做的,好吃;以前孩子们上学都要赶至少两个小时的山路,现在有了单车情况好了很多;可有的人家还是穷,有个小孩交不起学费偷家里的鸡卖,挨打;客家的农村人重男轻女很厉害,某某人有两个孩子了还想生儿子,于是把一个女儿的户口迁回了老家。 李伯说深山里面的客家日子穷,来城里找工作,做的活都很累。广东人自己吃不了苦还看不起干这些活的客家人。他说现在的农村基本上就是老人和小孩还有妇女在家,其他人都出来打工、上学。
我以上所说的只是第一印象,只是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听来的感受来的,也只是据实写下来。如果其中涉及某些民系间的所谓不好的看法,并非有意为之。
我会在11月的12号听山歌,到时候再来报告。
[ 本帖由 yhwang 于 2002-11-2 11:09 最后编辑 ]
RE:关于客家山歌的初印象及其他
謝謝你的報導!繼續再寫吧。
RE:关于客家山歌的初印象及其他
客家山歌在中国民歌中的地位好象并不重要,问问周围对民歌有点见识的人,他们大多都是不大清楚有什么叫做客家山歌的.RE:关于客家山歌的初印象及其他
至于客家山歌在中国民歌中占据怎么样的地位,我这门外人自然没法判断,只能请各位专家们解惑了。之所以对这方面感兴趣在我个人而言,是因为身处广州想了解这里在文化层面上的一些东西。客家自然是个很特别的民系。很多人的论述中客家文化的代表就是客家山歌和民居建筑。既然有人来关注,譬如钟敬文先生早年就曾编辑过客家山歌本子,那我们要认识客家的文化特点,山歌也不失为一个角度。RE:关于客家山歌的初印象及其他
客家山歌的确面临创作,流传,适应新时代潮流等难题。利用客家方言的音韵节奏创作新民歌也是值得鼓励的。
我个人非常喜欢五句板,觉得这种歌曲形式适合讲长篇故事。
RE:关于客家山歌的初印象及其他
我没有听过五句板,只听说过。好像是又称作“乞儿歌”,是原先的民间艺人谋生的一种曲艺形式。其他我就不了解了。不知严老师可有详细点的材料?
RE:关于客家山歌的初印象及其他
陈星 于 2002-11-2 11:49 写道:客家山歌在中国民歌中的地位好象并不重要,问问周围对民歌有点见识的人,他们大多都是不大清楚有什么叫做客家山歌的.
那不知道你所说的“周围对民歌有点见识的人”是对什么民歌有见识呢?可否说详细一些:是汉族民歌还是其他?
RE:关于客家山歌的初印象及其他
请点击: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00&highlight=%CE%E5%BE%E4%B0%E5%2B
可以在线收听五句板
RE:关于客家山歌的初印象及其他
http://www.nihaotw.com/kejia/kjsq.asp这个网上也有不少客家五句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