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台湾风城新竹新风潮
中新社台北一月七日电题:台湾风城新竹新风潮中新社记者黄少华刘舒凌
由于簸箕形地势的关系,北台湾建城最早的新竹,长年沐浴在大风,被称为“风城”。当地特产米粉和柿饼也因此可口极佳,富有韧性,而闻名岛内外。日前本社记者到此采访发现,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尤其在新竹科学园区科技人员的云集,和台湾社会注重人与环境协调发展意识的逐步抬头下,新竹涌现一股新风潮。
新竹原名竹堑,据考证系因当地早年居住着现已汉化的台湾少数民族平埔族一个分支道卡斯族部落竹堑社而得名,一八七五年改为现名,一九八二年原新竹县一分为二,成为现今的新竹市和新竹县。十七世纪中叶,郑成功派部下在此屯垦。一七二三年清雍正年间,此地设立淡水厅,十年后同知徐治民环植刺竹为城,设楼四座,是为竹堑建城之始。几经修筑至一八二五年,形成完整的砖石城。至日据期间,竹堑遭到两次拆除。仅剩东门“迎曦门”和全台仅存的护城河至今已被建成公园,在风中诉说着二百多年老城的沧桑。
除平埔族外,新竹经历了四次移民潮:一七一一年(一说一六九一年),福建泉州人王世杰率族人近二百人,到此地河川下游垦殖;十四年后,以徐立鹏为首的客家人在丘陵地区开垦;一九四九年前后,国民党军队及眷属撤退到此;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科学园区的设立,大批科技人进驻。
因此,新竹处处可见传统与现代并立的景观:有原汁原味的闽南、客家古宅郑氏家庙、进士帝、金广福天水堂,亦有日据时期的巴洛克建筑火车站,还有气派现代的风称购物中心;有关帝庙、天后宫、义民庙、孔庙和全台级别最高的都城隍庙,也有北大教堂;有穿拖鞋、镶金牙的阿公阿姥,也有西装革履的科技新贵,更有穿着暴露的槟榔西施。
古迹处处,长年风吹雨打,并随时可能面临人为破坏,让当地许多有识之士食寐难安。他们纷纷呼吁重视予以保护,并著书立说,发掘历史价值。于是,分别由旧邮局、旧军舍、日式高级会馆等转成的眷村博物馆、愿景馆、玻璃工艺博物馆等相继建立。建筑风格依原样维持,屋檐下则赋予新的内容。热心地方研究数十年的台湾《中国时报》新竹特派员潘国正说,这是“古迹活化”。
经济繁荣而日益拥挤的城市,因为有了这些博物馆,而显得颇具历史厚度和文化内涵。传统的保留,不止于此。
原任新竹市金山里里长的吴庆杰,现在是米店的老板。尽管经常扛着袋子往各家送米,维持生计,他仍一如既往奔走于山水间,保护老相思树、老樟树,维护大小“伯公”(客家人对土地公的称谓),也曾为了邻近的科学园区早期污染问题,率数千民众抗争、交涉,使问题得以解决。
他带着记者来到“风空开山伯公”处,指着边上的一棵三百年的老樟树和即将通车的高速铁路,不无自豪地说,在他和乡亲的努力下,从台北到高雄的高铁规划路线在这里改了道。
同样为了环境,被当地民众昵称为“阿淘哥”的客家歌手陈永淘,在一年多前来到因上游大量养猪而淤积恶臭的大埔水库。尽管自己的歌在当地广为传唱,但他现在只埋头净水清污,并在湖中建小木屋为家,常年守望。
阿淘哥说,湖水一日不清,他都不会出来唱歌。
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5/2005-01-08/26/525998.s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