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与客家人
河洛文化与客家人作者:谢重光
来源:光明网(文章来源: 光明日报 日期: 2004年11月2日)
“河洛文化”这一提法是近年才出现的。近年来,汉族南方支系的福佬人、客家人、广府人等都把自身的文化渊源追溯到中原,认为自己根在中原,而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游又是中原的核心区域,所以常常提到河洛,“河洛文化”的概念也就因之而起。明乎此,“河洛文化”这一概念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代名词,是华夏正统文化的泛指,而并非是指黄河、洛水交汇处的一个小小区域的文化。
汉族南方各支系都追根于中原,而以客家人的中原情结最为深厚牢固。其原因大致有如下两端:一是在汉族南方诸系中,客家是最后形成的,其先民离开中原最迟,对中原和中原文化的记忆也最为深刻鲜明;二是客家人常常处于弱势族群的地位,在与相邻民族的竞争中,唯有中原文化是他们用以增强自身凝聚力、激励自己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力量源泉。正因为有此特点,因而在漫长而艰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客家人就相对自觉地不断强化着自身崇尚华夏正统和崇尚正义的“崇正”精神。
客家人崇尚华夏正统文化,有很多具体的表现,而讲究郡望、崇文重教、尊崇礼教诸端则是其中荦荦大者。翻开客家人的族谱,或者观赏客家民居的门联,你会发现各家各户都有着中原的郡望。如陈姓出于颍川,李姓出于陇西,王姓出于太原或琅邪,谢姓出于陈郡或陈留,何姓出于庐江,黄姓出于江夏,杨姓出于弘农等等。如果细细推考起来,这样的标榜可能并不符合史实,但从文化学的观点看,则说明在客家人心目中,只有来自中原才是光荣的、有地位有面子的,这是他们长期养成的中原正统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客家人崇文重教的具体表现是特别看重读书人,往往集中全家族、全宗族的力量培养子弟读书,因而就有“讨饭也要供子弟读书”的佳话。在客家人家族祠堂前的石旗杆是族中子弟中举人、中进士的标志,有多少石旗杆,就说明族中有多少人获得了举人、进士之类的功名。因此,客家地区家族祠堂前的石旗杆实为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明证。崇文重教与崇重礼教在精神上又是一致的,说明客家人想通过读书中举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反过来又为国家推行礼乐教化,实现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至于客家人崇尚的正义,其核心内容还是国家、民族之大义。客家人的国际性联谊组织“香港崇正总会”和世界各地区的崇正分会以“爱国家、爱民族、爱社会”为会训,其原因就在于此。
回顾客家人的历史,其“崇正”的精神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又是在保卫国家民族的重大斗争中发扬光大的。南迁汉人从中原和江淮一带初到赣闽粤等地的广袤山区,要处好与土著民族的关系,要改造落后的环境,其根本的优势就是自身承载着的华夏优秀文化。他们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把宗族的族群利益与国家的民族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凡事讲究一个“正”字,即识大体,顾大局,行得端,做得正;同时又讲究一个“义”字,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守望相助。这样,他们就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取得了主动的地位,他们携来的华夏文化的基本内容,就成了各民族各族群相互融合而成的客家民系的共同观念,“崇正”也就成为客家人共同的精神财富。客家民系形成后,历经抗金斗争、抗元斗争、抗清斗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一系列重大事变的考验。在一次次抗御外侮、维护民族团结、保卫国家安全的斗争中,客家人总是冲锋在最前,坚持到最后,千万客家优秀儿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为民族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史诗,其“崇正”精神也因而得到不断提升和弘扬。
明清以来,客家人从赣闽粤等地开始向外扩展,大量移居川、黔、桂等西南地区,还漂洋过海移居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在迁移和开发的过程中,客家人遇到的艰难困苦不亚于当年其先民从中原与江淮南迁,而他们也和先民一样,是靠“崇正”的精神战胜困难,逐步取得建设新家园、发展新事业的胜利。以台湾客家新移民为例,他们在迁移和开发台湾新家园的过程中,坚持崇正精神,一方面是依赖与弘扬客家原乡文化,如“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顽强地沿用方言乡音;信奉原乡的乡土守护神,以之作为精神支柱;按原乡的家族和宗族形式重新组织家族和宗族;民居建筑仿效原乡的形式;珍视和保守原乡旧俗,发扬光大客家人的崇文重教精神等,而更重要的是恪守中华文化共有的礼乐教化,弘扬爱国家爱民族的优良传统。在面对荷兰人、法国人、日本人的侵犯时,他们坚持民族大义,高举爱国保种的旗帜,与侵略者进行拼死抗争,浴血奋战,涌现了刘永福、邱逢甲、吴汤兴、徐骧、姜绍祖、胡嘉猷等一大批彪炳千秋的仁人志士,为客家人增了光,为中华民族增了光!
现当代以来,时代变了,客家人的崇正精神的内涵也更加丰富,但对于河洛文化即华夏正统文化的恪守却更加执着。许多客籍华侨,创业有成,他们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都一致认为得益于客家崇正精神,得益于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即华夏正统文化的哺育。为了让子孙后代永世接受河洛文化的滋养,不断发扬客家崇正精神,他们一次次携儿带孙回到大陆原乡祖籍地乃至中原发祥地寻根认祖,并发起一次次公祭客籍母亲河的活动。近年来,东南亚和台、港、澳的客籍人士更组织了客家文化夏令营之类的活动,让客属少年儿童到粤东、闽西、赣南客家地区参观访问,进行田野调查,亲身追寻和体认客家文化。 好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