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888888 发表于 2004-12-27 22:22:00

从范仲淹家族迁徙史看客家民系的形成

从范仲淹家族迁徙史看客家民系的形成

 
作者:陈良学 杨 健


    美籍华裔学者谢廷玉在《客家的起源》一文中说:“客家是指居住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台湾以及海外的一个特殊的族群,他们说着相似的方言,他们的特性和风俗也非常相同”;“在某些地区客家人占据了全部农村,”“在某些部分客家人散居的地区,他们定居在高山地区……也分布在平原或者丘陵地带。”“他们的海外移民定居在日本、菲律宾、暹罗、越南、马来半岛、英属北婆罗州、巴达维亚、锡南、沙巴、纳塔尔、德兰士瓦、西印度群岛、古巴、加利福尼亚、墨西哥、南美、夏威夷和澳大利亚。因此,客家的一条线环绕了世界。”①



近年来,客家学研究成果表明,客家先民多因战乱、灾荒或官职升调等原因而举家南迁,定居闽、粤、赣诸省,以后又再播衍各地。此外,还有因子孙昌炽而鼓励后代向外拓展,创家立业,繁衍播迁的。因此,到今天研究时,多从族谱出发,探寻客家姓氏渊源。从这些渊源探究中,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到客家先民迁徙的大体经过。



2001年2月,陕西旬阳县尖山乡发现了一部以范仲淹家族为主线的范氏家谱及范仲淹塑像。这是继辽宁省灯塔市柳合子镇发现的手写本《由宋入清范氏家乘》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此谱为高平堂《范氏大成宗谱》,木刻活字印刷,现存八卷300余页,较辽宁发现的手写谱体例更为完备,史料更为翔实。此谱详细记载了范氏家族的源流、支系以及范仲淹四个儿子及其子孙后代繁衍迁徙各地的情况,弥补了正史记载的不足。这些史料对于我们今天研究我国人口迁移史、古代宗族制度、板块文化交融以及民俗学等方面的课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特别是该谱记载的族系分支涉及闽粤赣三省客家地区,这对于研究客家民系的形成,论证移居陕南、川北、鄂西等地客家群体与闽粤赣地区客家祖地的共同文化特征,特别是揭示至今鲜为世人所知的陕南客家族群,更是弥足珍贵。



“窥一斑而见全豹”,本文谨以高平堂《范氏大成宗谱》所展示的史料为主线,同时参照辽宁、广东、福建、江西、四川等地发现的不同版本的范氏族谱及有关史料,揭示范氏家族向全国各地迁徙的过程和脉络,证明范氏家族的若干分支是客家民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以此证明三明市所辖地区在客家人几次迁徙过程中的枢纽地位和作用。







范氏源于晋国,自周汉诸朝,延至于今,相继二千余年。先世乃尧帝裔孙杜氏之后,周封为杜伯公,亦称唐杜氏。周宣王时大夫杜伯无辜被杀,其长男显叔奔晋,晋君委以士师(法官),其后子孙以官名为姓,是为士氏。至显叔第五代孙士会,名大禄,字柏元,号武子,为晋国大夫。春秋时,武子历辅晋国五君而主盟诸侯,因功受赐国爵,加封大博,执掌国政,周定王十五年(前592年)封高平候,以食采于范田为氏,乃有范氏。其望出高平,因以“高平堂”号之。②



高平堂《范氏大成宗谱》修纂和刊印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嗣孙范翼有撰序,原本九卷,由于历经风雨沧桑,辗转藏匿,今仅存残本八卷,卷内尚存宋绍兴元年(1139)、绍定二年(1229)、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明景泰元年(1450)、正德八年(1506)、清雍正五年(1727)、乾隆二十三年(1758)等年代修纂谱序。由于鼠咬虫蛀,谱序及世系文字多漫漶残损,部分残破难辩。经对谱目残片及残存书卷进行拼接考证,初步了解本谱所记载的范氏族系有:历代世系;茗山庄世系(包括如仁公世系、如义公世系、如信公世系)、杨桥庄世系;长岭世系;泉塘桥世系;横山世系;王家贩世系;白杨林世系;金范世系;谭祈世系;陈家庄世系等。可见范氏家族的门系之庞杂。



罗香林先生在《客家源流考》中指出,中原先民经五次南迁而形成客家人:中原人民第一次大迁移,是由五胡乱华侵扰割据所引起。为了逃避战难,自晋代永嘉以后,中原汉族开始南迁,当时被称为“流人”。逐渐形成了三大支流,最后,远的到达了江西中部南部、福建等地,近的,则仍徘徊于颖水、淮水、汝水、汉水一带。



第二次南迁,由安史之乱和唐末黄巢起义引起。连年不断的战乱,迫使中原各地人民不得不分头向南方迁徙。这次迁徙,远者,少数已达韶州、惠州、嘉应州等地,而多数则留居福建汀州,还有赣州东部各地。



宋时,由于金人元人的入侵,客家人之一部分,再度迁徙。这次由于文天祥等人组织力量在闽粤赣山区力抗入侵外族,三省交界处成为双方攻守的重地。于是,先至闽赣的中原氏族再分迁至粤东粤北。而与此同时,流入汀州者也为数日多。



明末清初,一方面客家内部人口已不断膨胀,另一方面,满族入主中原,在抵抗清无力之后,民众再次分头迁徙,被迫散居各地。相当一部分人,迁入四川、陕南、鄂西北等遭兵火毁灭之地,重新开辟垦殖,即是第四次迁徙,史称“湖广填四川”。



第五次迁徙,当在清后期。这可以说是一次世界范围的迁徙。以太平天国为主线的国内革命战争,导致平川人口的大量走死逃亡;山区人口猛增,然而生产生活条件差,不足养口。于是,客家人纷纷迁往南至雷州、钦州、广州、潮汕等地,有的则飘洋渡海外迁至香港、澳门、台湾、南洋群岛各地,甚至远至欧美等地。



经过多次的辗转迁徙,客家人始得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殖,终至今日成为中华民族一支重要的特殊的民系。



从《范氏大成宗谱》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除东晋永嘉年间的第一次中原人民大迁徙之外,其余四次大迁徙几乎都有范氏家族的足迹。由于范仲淹在中国历史上的巨大影响,范氏家族在客家民系中构建了令人瞩目的业绩。这里,让我们从中原民众第二次、第三次南迁的人流中去寻觅范氏家族的艰难历程吧。



唐高祖武德六年(623),范氏五十一世范履冰公登进士第,位及丞相,生三子:冬芬,冬倩,冬昌,俱进上第。天宝十四年(755)冬,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史思明率领的叛乱军队横扫华北的大部分地区,直至宝应二年(763)始被扑灭。八年激战,给全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关中和中原地区带来极为惨重的战争破坏。因此,关中和中原地区人民络绎不绝迁往南方。在这次迁徙大潮中,范冬芬一支迁居徽州,范冬芬成为徽州始祖;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范冬倩之孙范隋,字以亨,由河南开封率家渡江迁居苏州吴县,范隋公是为苏州范氏始祖;范冬昌之孙范平,唐宪宗元和间賓贡,先迁苏州吴县,后又迁居豫章(今南昌)丰城大顺山前及槎村等地,为江西范氏始祖。



范平公与妣甘氏,生子一,曰范俊;俊生子三:暹、逢、进。暹无传谱;而逢生子三:克昌、克宽、克仁;进生子一,克圣,居丰城大顺山前。宋宝祐(1253-1258)中,大理寺少卿范应铃③续修《范氏大成宗谱》时,以范逢公为丰城一世祖。④



克昌又生处仁,处仁生六子:隽、延、进、暹、聪、迈,分别居住于丰城南街、社林、石井、龙堂、古陂、铜门、赤塘等处;克宽生子二:宣、宰,宣居丰城固庄,宰居丰城东泽;克仁生子一,曰进,迁居长安范坊等处。



由宋至明,范氏科甲显赫者不胜计数,人口相应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此后,范氏子孙日益昌盛,因多种原因不断向外迁徙,或因为官外任而定居,或因人满分析而他迁,或因年馑灾荒而奔走,或因战乱兵燹而逃亡,大江南北,尽有范氏子孙之家园。诸如福建宁化、清流、上杭,陕西长安、河南开封、江苏南京,浙江钱塘,江西九江、瑞金、兴国、井冈山,湖北武昌、监利、大冶、英山,湖南醴陵等地,星罗棋布,散处四方,皆范平公之后人也,概莫不以南昌丰城大顺山前为其发祥地。其中,三十一世孙乞俚、经孙由小岭迁居福建,小岭丽川兄弟六人迁居清江浦。



尽管《范氏大成宗谱》残破不堪,而且其中不少卷页己是无法辨认,加之文内许多迁徙的小地名未注明所属省、府、州、县,这给考证工作带来重重困难,然而,研究卷首《丰城范氏析居总目》,我们可以看到其子孙向全国各地迁徙的分布情况。此谱目以范逢公为一世祖,直至修谱时的三十四世,虽然重点收录的是克宽公的裔系,但从中也不难发现,范仲淹家族迁徙频率是何等之高,分布范围又是何等之广。







在整个范氏家族的迁徙史上,迁居福建(主要是今三明市辖地)的一支范氏族系在客家民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唐末黄巢起义所引起的中原人民第二次大迁徙的一个缩影。



据范氏族谱记载,唐僖宗乾符元年(874),范氏61世孙范堃(据考当属范履冰公第十代孙,范逢公第六代孙,范克仁公由丰城返迁长安之第五代孙)率家离开长安范坊,迁居福建汀州黄连县攀龙里(今三明市宁化县属),为宁化范氏始祖。至64世范如节之长子范衡、三子范衍,一度远迁至湖南醴陵,后又返迁福建清流,旋又由清流迁徙宁化县石壁村。



范衡之子十郎,宫长汀县丞,先居宁化县黄连岗石壁村。妣徐九娘、梁氏、张三娘均封宜人,共生11子,以百字为排行,自百一郎至百十一郎。因族人聚集石壁村,人满为患,难以发展,十郎公乃携家人又迁至汀江之滨的上杭县城福寿坊中街开基创业,自号“宁壁”。宁壁即为江南范氏入闽迁居上杭之始祖。宁壁后裔共分11房支系⑤:



百一郎:字松冈,妣温氏,定居上杭岩头埔(今湖洋乡岩头村),其后裔有迁居上杭县城关,亦有外迁武平县大禾、民主、东留,更有远迁广东兴宁、翁源,江西会昌、信丰等地。



百二郎:字柏冈,妣刘氏、婴氏,其后裔迁居龙岩上车(今新罗江山乡)、万安等地,分支又迁居湖南长沙,广东大埔青溪及英德、信宜等地。



百三郎:字梅冈,妣蔡氏,迁居永定古木督(今永定县金砂乡上金村)、峰市,其后裔有迁居江西瑞金以及广东增城等地。



百四郎:字峰冈,妣潘氏,迁居上杭太古村,长汀县城关水东坊及夏地、刘坊、芦竹坝、水口等地,其后裔有迁居永安、宁化以及广东嘉应州松口等地。



百五郎:字庆冈,妣婴氏,析居上杭太拔、蓝溪、溪口,其后裔分迁长汀圭田、田撩内外坑、安仁、天山,漳平县新桥,永定县书华、分水凹以及江西瑞金、于都、兴国、赣县、万安、遂川等地。



百六郎:字号冈,妣饶氏,定居上杭土埔,其后裔迁居连城以及广东大埔等地。



百七郎:字彩冈,后裔有分支近居江西鸭婆坑等地。



百八郎:字歧冈,妣李氏,定居上杭安乡、武平象洞等地。



百九郎:字九冈,妣赵氏,定居上抗中都镇黄坊,其后裔有分支迁居广东梅县、程乡等地。



百十郎:字远冈,妣陈氏,迁居广东大埔青溪桃源,其后裔析居蕉坑、车礁滩、三河坝、饶平、三饶、丰顺、潮阳、揭阳以及福建永定大溪、溪南里,广东韶关、英德、阳江以及台湾等地。



百十一郎:字铁冈,妣官氏,定居上杭蓝溪定仿、载丰、元里等地,其后裔有分支迁居长汀、小夸、黄坊、园当等地。



据各地《范氏族谱》记载,范氏后裔于明代迁徙华南各地甚众,尤以广东为最多。清初,闽粤范氏有不少分支迁居台湾,卜居在今屏东港、新竹、苗栗苑里、桃园中坜、高雄美浓等地,范氏目前总人口57000多人,为台湾第51大姓。宁壁范氏从“百”字以后排序,即66世“宜”字起派,共40字,至106世。上杭范氏宗祠内刊立的范氏派语为:



宜家敦大道积善发长祥



心正天为佑才会国有光



    治垂皆久远和气自兴富



    永代声名著前人世德扬

FAN888888 发表于 2004-12-27 22:22:33





行文至此,我们不能不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脉系做些深入研究,因为,范仲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影响不仅给范氏家族史写下了耀眼的一笔,而且也使范氏子孙深感殊荣,因而,不少范氏支系无论是不是范仲淹的后裔,他们在编修宗谱时都要千方百计地把范仲淹举证为嫡祖;有些学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成果获得更大影响,也不惜借用名人效应而牵强附会,这就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范仲俺(999—1052),苏州范氏五世孙,行六,字希文。关于范仲淹与唐宰相范履冰的血缘,辽宁灯塔市发现的《由宋入清范氏家乘》记载说:“范履冰生二子,长冬芬,次冬倩。冬芬生昆光,昆光生正始,正始生远,远生隋,隋生梦龄,梦龄生赞时,赞时生墉,墉乃文正公之父,仲淹为范墉第三子。⑥”高平堂《范氏大成宗谱》亦记载说:范仲淹“出生于苏州吴县,两岁而孤,随母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既长,感泣辞母而去。大中祥符年间举进土,始还姓更名。晏殊荐为秘阁校理。仁宗朝迁吏部员外郎,权开封府,性情豪爽。”宝元初,因抨击宰相吕夷简多用私人,谪知饶州,后任西溪盐官。与尹洙、欧阳修等人被指为“朋党”。康定元年(1040),范仲淹以龙图阁直学土经略陕西,联合羌族积极防御西夏,颇受羌人尊重,因称之为“龙图老子”;旋拜枢密副使,进参知政事,又联合富粥等实行“庆万新政”,提出改革十策,即:明黜陟,仰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思信,重命令,减徭役等。“新政”仅推行半年而被罢职,出京任河东陕西四路宣抚使,迁户部侍郎,徙青州,卒赠兵部尚书。以《岳阳楼记》抒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胸襟而名显天下。宋皇祐三年(1051)作家谱序,谥文正公。“葬河南路洛阳县万安山下,乾巽向,有神道碑,官赐墓田百项,娶邯郸李氏,封夫人,四子。”⑦



据《由宋入清范氏家乘》记载,范仲淹生四子:长子范纯佑,字天成,生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少有奇才,官至监簿,奉父至孝,终身未离父母,不幸四十岁(实为49岁)病逝;次子范纯仁,字尧夫,生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47岁进士及第,大学士,官至礼部尚书;三子范纯礼,字彝叟,生于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少举进士,中大夫,官至尚书右丞提举等职;四子范纯粹,字德儒,生于宏仁宗庆历六年(1046),官至户部侍郎、安抚使等职。



在范仲淹的后辈中,范纯仁在兄弟四人中影响最大。两部家谱的共同点就是二者均系范纯仁的后裔。对此,《范氏大成宗谱》记载颇详:纯仁生三子:正民、正思、正路。而按照正史记载,范纯仁仅有二子,长正平,次正思。正平是否正民的别名?正路一支是正史的遗漏亦或是其他原因?目前尚无法定论。然而,《范氏大成宗谱》的主线就是按照正路一脉延伸的。面对卷帙浩繁的《范氏大成宗谱》,我们没有根据怀疑它的造作,那么,就作为对正史的一种弥补来采纳了。



《范氏大成宗谱》记载说:正路官至知府,生三子:直英、直声、直显;显生一子,曰进伯,进伯生一子,祥宽;祥宽生五子:廿一郎由龙塘分迁吁江,廿二郎居东泽,廿三郎居殷墟,廿四郎居山前,廿五郎居龙塘。



二十五郎名璿,字舜交,生于龙塘后泉里,政和八年(1118)进土,任抚州议槽、处州议槽、节度推官、签户部左司郎,怒斥秦侩“以私意害公”,绍兴十年出知剑州,后避乱迁居湖北大冶,生二于:德邵、德勋,转徙吴西。德邵升通判通直郎,德勋淳熙元年(1174)举任知府。邵生一子,名行修,修生子名如埙,守业横山,复迁宫台。“当是时也,谱箧于家,适遭元末红巾变乱,兵火流移,谱牒残缺,簪缨勿替”,惟有派语20字传世:



仲纯正直公良士宗文伯



    淑子希昌彦友善可弥安



明朝洪武七年(1374),居住在宫台里的范仲淹十世孙范俊,字钟山,由儒学生岁贡入监,官至左签都御史中顺大夫,后疾终于官俸。俊生五子:长福三,居茗山;次曰用,居杨湖堡;三曰宣,居白杨林,于嘉靖年间,任浙江桐乡县知县:四曰有明,居吴王堡;五曰华,居河泾城山堡出户十甲。华生一子,曰子崇。嘉靖间,因捐谷两万余石,赈济闽中旱灾饥谨,敕赐知府义官,圣旨建牌坊、义坊,后毁于李自成战火。范氏家祠有堂联赞曰:“春秋五代大夫第,唐宋两朝宰相家”;并有七言律诗一首续为派语:



      士文正启攀凤翼



      英贤广登恢先声



      国安清实家道裕



      恒德良贻瑞光明



      才秀崇经本立大



      济美效勋耀华廷



      中和荣兴泽定久



      永世亿万庆长春



另据《绿之旅》中《范氏之族谱》载:范仲淹之孙范祖禹,为宋谏议大夫,自苏州吴县迁居福建清流开基,传七世孙范元冈,原居宁化石壁村,于嘉靖元年(1522)迁居广东大埔⑧。这里的范元冈,是否就是前文所引述的“宁壁”后裔百十郎范远冈呢?有待进一步考证。







明末清初,湖广及闽粤赣兵燹连年,战火频仍,灾荒不断,大批灾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纷纷向川陕鄂三省接壤的秦巴山区迁徙。范氏家族许多分支也不可避免地融身于这一流移大潮之中。我们先来看看范氏宗族广东长乐支系的迁徙情况。



居住在广东嘉应州长乐县的范氏,“宋元时居于闽汀石壁”⑨,因族人聚集石壁村,人满为患,难以发展,“清流、清溪屡经迁徙”⑩范十郎公乃携家人迁至汀江之滨的上杭县城福寿坊中街开基创业,自号“宁壁”。宁壁后裔共分11房支系,前文已有叙述。迁粤始祖范敬茂,生于南宋宝祐六年(1258),据考当属“宁壁”百一郎松冈公后裔,宋末元初战乱中由“宁壁”迁往嘉应州之兴宁县,后又迁往长乐县定居。“长乐县昔为惠州之属邑,至清雍正十二年甲寅(1734)改为嘉应州之辖地。嘉应所属一州四县,长乐其一;东邑分为四楼、二十八约,横陂其一;横陂约分为八甲,泥坑其一。泥坑一乡,姓氏杂居,惟范、徐两姓最胜。”⑾“自始祖敬茂公,在粤者计十一世”,“延及十一传而后,天灾告警,饥谨荐臻,至是室家之萧条也益甚。”⑿



至乾隆六年(1741),范氏由闽入粤第十一代孙范端雅远近四川华阳,端雅公为范氏迁居四川华阳之始祖。关于端雅公人蜀原由,华阳《范氏族谱》⒀有两段颇为详细的记载:



太高祖端雅公者,粤始祖敬茂公十一世孙也。考茂公生南宋之季,由兴宁过长乐,遂世厥居,令嘉应州属是也。十传至公……雍正间,粤东大荒,迄乾隆初雕敝未复。公奋然曰:大丈夫志在四方,奚必株守桑梓?吾闻西蜀天府之国也,沃野千里,人民殷富,天将启吾以行乎?乾隆六年辛酉(1741)遂率子五人(金、锡、璋、璧、玉)相随入蜀,乔居永宁。越三年癸亥(1743),偕妣廖孺人,挈家属俱徙叙永……在永居五年,始迁华邑之巫家桥,即分公茔附近,为乾隆丁卯十二年(1747)也。⒁



先君对扬公者,先大父第四子也。少长于粤,昆季五人。自雍正丙午、丁未年间(1726—1727年)粤东荒歉,先世所遗产业尽行典卖,而家益空乏,薪火之不举者七日。大伯金以舌耕糊口,二伯锡以年长,亦各自营生。而三伯璋,五叔玉俱以疾废……乾隆辛酉岁(1741),先大义始为莺迁计。大伯金、五叔玉,俱随祖前往;公以三伯璋足疾,故后至,侨寓于蜀之叙永厅永宁县。是岁佃得刘姓田房居焉。公出而披星,入而戴月,数年之间,室盈妇宁,兄婚弟冠,凡以供为子职而已。越乾隆丁卯(1747)春,佃得立姓田宅,遂迁于华阳巫家桥地分,其时耕锄贸易,无不如志。冬,先大父卒,卒后,二伯、三伯、五叔亦相继析薪,惟大伯与公聚首又十余年。至乾隆丁丑岁(1757),始买张姓之宅由是家计渐饶,而生齿亦日繁矣。⒂







从上述记载可知,长乐范氏从乾隆六年(1741)入川,辗转迁徙,历尽艰辛,到光绪年间,范氏在华阳己“世阅十八,人计千丁”⒃。在长乐范氏西迁四川定居华阳的过程中,范端雅及其第四子范璧是两个十分重要的人物:



范端雅,一名钦若,康熙二十二年(1683)生于广东长乐县,卒于乾隆十二年(1747),享年65岁,是范氏迁居广东长乐的第十一世孙,亦是长乐范氏的入川始祖。乾隆六年(1741),范端雅携五子金、锡、樟、璧、玉及其家眷远迁四川,先居川南叙永之永宁县,乾隆十二年定居川西华阳县石板滩巫家桥(今属新都县,距成都市区20公里),范端雅虽然只在世65年就离开了新创建的家园,但是,其妻廖氏却在世90余年。老孺人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病重时对其子孙说:“食贫居贱,遭逢多难,弃其故土,其间迁徙无常,尔父又厌世早殁,托神天庇佑,尔兄弟备置田产。今年逾九旬,五代一堂愿毕矣。⒄”可见,客家人西迁的历程是何等坎坷,其创业精神又是何等艰苦卓绝。



范璧,字对扬,范端雅第四子,康熙六十一年(1722)二月出生于广东长乐县横陂约泥坑甲增古塘寨内。乾隆六年(1741)随父亲范端雅入川,先侨居川南之永宁县,娶“永邑名族”曾公仁之女为妻。曾氏亦系广东客家人,“生于雍正已酉岁(1729),怀抱中自粤携来,幼而知大体,恭俭孝慈。⒅”乾隆十二年(1747)迁居石板滩巫家桥,其父范端雅公当年病逝,后兄弟分家各自立业,范壁与长兄范金一起生活。乾隆二十二年(1757)购得张姓田产,后家境逐渐富裕,乾隆二十九年(1764)范壁与范金分家,于乾隆二十三年又买得清水沟冯姓田宅。次年,范壁将石板滩产业赠与长兄范金,偕母亲廖氏、妻子曾氏及六子云泰、云舒、云程、云中、云高、云从,全家迁居清水沟,不久又重建宅院。乾隆三十四年(1769)尊父端雅公遗命建成范氏宗祠,又置办田产作为祭祀先祖义田。乾隆五十二年(1787)正月,范壁召集子孙,叙述家族迁徙历程,垂训蒸尝义田之遗义,戒勉子孙“箕裘永振,无改父道”,并订立《蒸尝戒约十四则》、《蒸尝条例二十则》等,使范氏家族的宗祠管理、蒸尝戒约、族规家法逐步完善和规范。上个世纪初期,范氏家祠已拥有义田4000余亩,1950年减租退押时,押金折合大米90余万斤,由范氏30余户地主、富农向佃农退赔。



如果说,范端雅率领家人长途跋涉,辗转迁徙,几易其地,为家族在四川的安居、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的话,那么,范壁则为范氏家族在四川的蕃衍、繁盛,家族文化的振兴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据1950年的统计,当时龙潭乡一乡就有范氏后裔300余户、1700余人。到1989年续修《范氏族谱》时,华阳范氏子孙已有1000余户、4000余人。⒆

FAN888888 发表于 2004-12-27 22:24:08





清乾隆初年,是范氏家族西迁的一次大潮,与广东长乐范氏西迁的同时,江西丰城范氏各房系的子孙们也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卷入了这场迁徙中。从《范氏大成宗谱》残本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江西丰城范氏这次大迁徙人数最多的是茗山庄,其次是杨桥庄,发轫于第三十代“攀”字派,高潮形成于“凤、翼”两代,大多是父子相携,夫妻相依。这里,让我们从浩繁的卷帐中略举数例,再去追寻丰城范氏家族大迁徙的足迹:



茗山庄如仁公派下子嵩公世系:



第二十九世范启珠及其子攀增、攀雄、攀演,孙凤翔、凤周、风明等迁居四川;第三十世范攀淹及其子风昂、凤炳、凤桂,俱迁居四川瑶池坝;



茗山庄如义公世系:



第三十世范攀玉膝下四子:范凤仁、范凤义、范凤礼、范凤智。范凤仁及其四子翼杨、翼虎、翼起、翼佳携带妻室子女于乾隆三十年左右迁居湖北郧阳府郧阳县;范凤义及其三子翼文、翼才、翼众迁居陕西省镇安县东乡孟里宽坪铜沟一带;范凤礼及其子翼得迁居湖北郧阳县董河;四子范凤智,迁徙记载不详,无考。



此外,还有范凤拔及其子翼朝、翼柏、翼顺、翼仲、翼明迁居陕西省镇安县东乡黑沟;范凤选及其字翼伯、翼伥迁居陕西省镇安县十八子寨;范凤囗及其子范翼侯、范翼传、范翼杰、范翼何迁居陕西省镇安县玉皇庙、毛家坟、玉家骢、旬阳县小江河以及湖北英山等地;范凤连及其子翼太、翼顺、翼众,孙英强迁居陕西、湖北接壤的旬阳县仙河里尖山沟及湖北郧西县马家庄一带;范凤鸾、范凤鸣兄弟及其子孙迁居四川渠县万寿里大地湾;



茗山吕浦砀如信公世系:



第三十一世范凤龙及其子翼珍、翼宝、翼全、翼定,俱迁居陕西省宁陕镇左家崖以及旬阳县河里韩家垭等地;范凤龙之弟范凤虎及其子翼珠、翼剑、翼壁,俱迁陕西旬阳县韩家垭;    第三十二世范翼如及其子英杰,迁居陕西省镇安县;范翼铉及其于英盛、英富、英仁、英义,迁居湖北省竹溪县⒇牌头岭蒙溪沟;范翼穆、范翼盛,迁居陕西省镇安县小干沟;



杨桥庄循文公派下世系:



二十九世范启邦及其四子俱迁湖南平江县:范启治及其子攀贞、攀达、攀桂、攀麟,俱迁湖北武昌官山岭洪塘角;



三十世范攀礼及其子凤贵、凤贞、凤祥,迁居四川童川府射洪县源流乡草房沟;范攀选及其子凤举、凤榜,迁居四川童川府射洪县柳树镇;范攀俊、范攀周、范攀秦、范攀楚、范攀广等,同时分别迁居四川射洪县罐子垭、成都府彭县黄村等地,其子孙在此地世代繁衍;



三十一世范凤珩,及其子翼大、翼正、翼礼、翼义、翼秀,俱迁居四川成都府华阳县秦皇寺等地;



此外,从《范氏大成宗谱》的残片中还可看到,杨桥庄循文公派下世系“翼、英”两代也有迁居陕西省兴安府平利县等地,限于篇幅,此不一一列举。范氏家族大量迁居于川陕鄂,大体上有两种情况:



一是先到此地者见地广人稀,可以容纳更多人口,便返回故里举家迁入。“人远千里,程计五旬,萍踪偶契,鱼贯相因;依瓜葛而叙旧,借水火以比邻”;或是先来者立定脚跟,占有土地后,再举家或举族迁来,故至今范氏家族在川陕鄂很多地方形成了聚族而居的自然村落,有的甚至成为当地大族。旬阳县尖山乡的范氏家族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如今,这里居住着百余户范氏后裔,200多年来,虽然历尽沧桑,但范氏族人至今保存着高平堂《范氏大成宗谱》和淹公塑像;



二是举家随大流西迁,萍踪浪迹,随缘而止。从上述列举的大量事例中可以看出,有的一家父子兄弟数人,有的父母死于湖北,儿子定居陕西;有的兄在四川,弟在陕西。甚至有的来回奔波,反复迁徙,在流徙途中就死亡两代人。范仲淹后裔,身背范氏宗谱,怀抱文正公塑像,辗转千里,定居在四川、陕西、湖北各地。虽日光流逝,范氏子孙不忘祖训,忠厚处世,耕读传家,颇有文正公之遗风。



值得注意的是,在江西丰城范氏远距离迁徙川、陕、鄂浩浩荡荡的移民队伍中,迁居四川华阳的范氏家族有两支源流,如前所述,一支是广东长乐范氏,一支是江西丰城范氏。长乐范氏入蜀始祖范端雅携妻廖氏率领五子(金、锡、璋、壁、玉),丰城范氏范凤珩携妻金氏也率领五子(翼大、翼正、翼礼、翼义、翼秀)。但是,据四川省客家研究中心对华阳范氏家族的调查,其渊源只有长乐范氏一支。是两支族系的统合,或是年代久远的混淆?愚以为值得进一步研究考证。

FAN888888 发表于 2004-12-27 22:24:41





上述事实说明,迁居川陕鄂的范氏各支裔,与宁化石壁、永定、上杭、清流乃至整个闽粤赣地区的范氏家族同出一源,一脉相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三明地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似乎成为客家人迁徙的中转枢纽。所以,表现在范氏家族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习俗,就有着许多共同的文化特征。



首先,是对族谱的高度重视。川陕鄂秦巴山区现存的范氏家谱,如同其他各的谱牒一样,包括族谱、宗谱、支谱、大成谱、等,尽管存世不多,但其特点是全面、系统、连续地记载了范氏家族在特定地域、特定时期的发展史。纵观各部家谱,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它所记载的民俗文化资料极为广泛,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有礼仪民俗、民间文艺、民间语言、民俗信仰、道德规范、祭祀活动等,它蕴涵着一种深邃的民族文化内涵。



早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代,就盛行编修宗族谱谍之风。由于门阀士族是社会的中心,门阀士族的家世格外受到重视,当时“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簿状;家之婚姻,必由谱系”。国家设有图谱局,置令史负责其事,谱谍起着“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的作用,成为门阀士族等级的工具。在此情况下,社会上“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21)。范仲淹所处的宋仁宗后期是宗族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这时社会稳定,政治上的科举制和经济上的土地私人占有制已经确立,随着宋代社会成长起来的最初几代士大夫进入了权力和财富的鼎盛时期,他们不约而同的肩负起复兴宗族制度的历史使命。范仲淹晚年也不可避免地把精力投入到这个使命中。皇祐二年(1050)范仲淹在处州丽水(今浙江丽水)设置了义庄,并拟订章程日:“自丽水府君而下四代祖考,及分子孙支流尽在,乃创义田,计族人口数而月给之。”(22)宋皇祐三年(1051),他又亲自为范氏家谱作序,使范氏族谱的编修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与此同时,皇祐、至和年间,欧阳修、苏洵也先后编写了本家族的新族谱,为以后中国民间族谱的纂修树立了榜样。受范仲淹、欧阳修和苏洵的影响,南宋修纂族谱的人逐渐多起来,保存在南宋士大夫文集中的谱序、谱跋约有数十篇之多,记载了当时族谱的体例。明清时期,由于政府奉理学为官方正统思想,族谱的修纂更加频繁,渐渐形成了数十年一修的传统。尤其是到了清代,大的宗族一般主张三十年一修,故时人认为三十年为一代。频繁的修谱活动使得族谱体例更加完善。范氏族谱便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现在可以考证的江西丰城《范氏大成宗谱》就有宋绍兴元年(1139)、绍定二年(1229)、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明景泰元年(1450)、正德八年(1506)、清雍正五年(1727)、乾隆二十三年(1758)等年代修纂的情况;而迁居四川华阳的长乐范氏也于道光七年(1827)由十三世孙范云程主持重修,光绪九年范氏十五世孙范宗政增修,民国五年(1916)三修。



其次,尊祖敬宗。《范氏大成宗谱》卷首《范氏家训》第二条规定:“知礼莫大于尊祖敬宗也。祖宗虽远,必追祀之。”迁居川陕鄂的客家人崇敬祖先的观念极强,他们认为,家神、祖宗是不可冒犯的。这在范氏家族表现得特别突出。如长乐范氏在入蜀定居华阳,家境逐渐宽裕后,即谋划迁葬原籍祖先遗骸以及建立范氏宗祠等一系列尊祖敬宗活动。乾隆二十六年(1761),范壬奇回老家将十世祖集芳公骨骸起运来川,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与妣陈氏合葬于华阳县东关外天宫庙附近;乾隆四十七年(1782)长乐范氏十三世孙范云程率领子侄回到广东长乐家乡,将九世祖崇辉公及妣李氏骨骸起运来川,乾隆五十五年合葬于华阳县东关外游家村;乾隆三十四年(1769)由范氏入川二世祖范壁主持建成范氏宗祠,又置办田产作为祭祀先祖义田。乾隆五十二年(1787)正月,订立《蒸尝戒约十四则》、《蒸尝条例二十则》等族规家法,使范氏家族的尊祖敬宗活动逐步完善和规范,所谓“春则祭于墓,冬则祭于祠,遇生、忌、节、旦,备物告献。(23)”到了80年代末,华阳范氏家族仍坚持每年举行扫墓和祭祀。农历二月初二日,范氏子孙要到石板滩巫家桥祖茔祭祀迁蜀始祖范端雅公;二月初三日祭祀迁蜀二世祖范壁公。1992年范氏家族集资2万元重修范壁墓,墓周砌石,立石碑、石供桌、石栏、石阶,气魄之宏大,无不显示出范氏家族尊祖敬宗的传统。



在陕南旬阳县的范氏家族,除了清明、七月半等节日焚化香烛纸钱祭祀祖宗外,每逢年关,家家户户都要清洁神龛,摆设香案,用红纸更换神牌(亦称神榜),正中写“天地君亲师位”,左边写“福禄财神,诸大百神”,右边写“水火帝君,范氏宗祖”,或左写“九天东厨司命”,右写“历代堂上宗祖”;两边再贴上“敬神明常添百福,祭宗祖永纳千祥”等字样的对联。神牌前安放八仙桌,桌上摆设蜡烛、香洞、香炉、奠酒壶、爵杯等祭器,供些斋献、果品等祭品,较富豪人家增献一些鸡鸭鱼类,象征吉庆有余。在家神左侧挂上祖宗神轴,一并同祭,从腊月三十至正月初五,香烟不断。



陕南范氏家族表现特别突出的是对范仲淹的崇敬,范仲淹的思想和理念已成为一种精神力量,支撑和激励着范氏子孙的行为,范仲淹己不是一位单纯意义上的先祖,而是成为范氏家族的一尊家神深深植根于范氏后裔的头脑中。范氏子孙认为,淹公塑像供奉在谁家,就会给谁家带来吉祥和好运。他们甚至可以列举出许多事例来说明这一信仰。所以,即便在极左思潮泛滥的时候,他们珍藏谱牌于岩洞,使得淹公的塑像和《范氏大成宗谱》得以保存下来。解除思想禁锢以后,范氏各户争相供奉淹公塑像,经过族人的商议,他们按照各家的长幼排行确定供奉的次序,并依照这个次序于每年正月初一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举仪仗迎送淹公遗像,轮流供奉。至今仍为当地的习俗。



神轴会是一种较大规模的家族祭祀活动,参加者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不等,一般家族过去都有自己的祖宗祠堂,派专人看管,每年中元节(七月半)由族长主持,集资筹措费    用,置办祭品、酒席、悬挂家神、神轴,敬供家谱,请来僧谷设斋坛,诵经忏焚化纸钱,献上牛羊祭奠祖先。也有的借此机会介绍族内之人相互认识了解,处理族内一些事务,重申族规等等,然后大摆筵席招待祭祖的族人,不分年龄、地位、贫富,等同视之,故称之为“吃神轴会”。是日,佛教徒举行盂兰盛会。做斋、拜忏,放河灯。未参加吃会的小户人家,在这天用灰在地上画上若干灰圈,按辈分分批给先人烧纸上香,意示给先人送钱用。有的还在十字路口烧化纸钱给那些“坡神”“游鬼”。



其三,岁时年节的礼仪十分讲究。大年除夕,时交子夜,各家各户在自己屋外朝着一定方向摆设香案,陈列供品和其它祭祀用品,跪拜迎接当年“太岁”,也称“喜神”。喜神来自的方向系历书所指,各年不同,常见历书上有“今年大利东南,不利西北”之说。迎喜神的过程称为“出行”,传说此时灶神从天而降,随喜神一同回府,于是各家灯火辉煌,爆竹连天,随之而来的还有口吹唢呐、手捧赵公明画像送财神的穿家走户,直至大年初一凌晨。



综上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客家作为一个民系,它的形成是经过了漫长岁月的嬗变。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原地区若干个家族或者其分支在由北向南大迁徙、又由南向中西部地区回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有着相似的方言、生活特性和风俗习惯的特殊族群——客家民系。范仲淹的家庭,就是这个特殊族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明市所辖地区在客家人几次大迁徙历程中,吐故纳新,包容南北,逐步成为客家人南来北往的中转枢纽之一,其历史地位和作用显而易见。







注:



①谢廷玉,美籍华人,20世纪20年代毕业于燕京大学,后移居美国,在夏威夷大学获硕士学位。《客家的起源》是他的学士论文,是最早探讨客家起源的重要学术著作之一,原载于 Chinese Socialandpolitical ScienceReview,13,no.2(April1929)。引自《龙岩师专学报》第十八卷第四期,葛文清译。



②高手之地在今山西省高平市及山东省金乡县、济宁市邹城西北。



③范应铃,字旌叟,丰城槎村里人,南宋开禧间(1205-1207)进士,初任湖南永新县尉,因平寇治乱有功,改知崇仁通判,迁湖南转运判官兼安抚司峒獠倡乱帅,擢大理少卿。



④见《范氏大成宗谱》卷首《金湖范氏续修俊公谱序》32—33页。



⑤见《客家姓氏源流汇考》,福建上杭客家联谊会2000年10月刊印。



⑥见江西《信息日报》 2001年2月9日《新闻追踪》学峰《范仲淹家谱沉浮记》。



⑦见《范氏大成宗谱》卷首。



⑧见余兆廷《宁化客家姓氏源流》,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⑨见华阳《范氏族谱·重订族谱序》,道光七年华阳范氏第十三世孙范云程撰文。



⑩见华阳《范氏族谱·重订族谱序》,道光七年华阳范氏第十三世孙范云程撰文。



⑾据“范金旧谱序”,引自刘义章、邹一清主编《四川客家民俗文化》66-67页(谢桃坊《成都清水沟范家祠的历史与现状考察》)。



⑿见华阳《范氏族谱·重订族谱序》,道光七年华阳范氏第十三世孙范云程撰文。



⒀道光七年(1827)范云程主修,民国五年(1916)秋十六世裔范柒传重修。



⒁引自华阳《范氏族谱·蜀始祖祠记》,民国五年(1916)十六世裔范柒传撰文。



⒂引自华阳《范氏族谱·对扬公曾安人行述》嘉庆五年(1800)庚申修祠撰文。



⒃引自华阳《范氏族谱·增修族谱序》,光绪九年范氏十五世孙范宗政撰文。



⒄见华阳《范氏族谱·对损公蒸尝簿序》乾隆五十二年撰文。引自《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



⒅见华阳《范氏族谱·对扬公蒸尝簿序》乾隆五十二年撰文。引自《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



⒆见《龙潭乡志》129页,成都市金牛区龙潭乡政府1991年编印。引自刘义章、邹一清主编《四川客家民俗文化》之《成都清水沟范家祠的历史与现状考察》。



⒇湖北竹溪县与陕西旬阳县接壤。



(21)参见冯尔康等:《中国宗族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



(22)范仲淹《续家谱序》,见《范文正集续编》卷一。



(23)见《华阳范氏族谱录存》卷一《对公祠记》,引自刘义章、邹一清主编《四川客家民俗文化》之《成都清水沟范家祠的历史与现状考察》。

hd136302 发表于 2004-12-28 10:12:34

楼主姓范吗?又是从哪里迁来广西的呢?

[ Last edited by hd136302 on 2004-12-28 at 12:34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范仲淹家族迁徙史看客家民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