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xiuhong 发表于 2004-12-26 09:36:53

郑启五先生美食文萃[2005年3月1日更新]

郑启五先生是厦门大学的教授,早年曾经在武平插队,他对那片土地怀有深情,写了知青散文《情系武平》,自己还是美食家,擅长发现客家山村的美味。

我们佩服这位来客家做客,把客家当作第二故乡的朋友。

在此为了方便阅读,设立一个主题,把先生的美食散文悉收于此。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4-12-26 09:42:09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566 难忘客家大芥菜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441 土土武平客家菜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713 武平三美食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348 我喝客家擂茶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207 客家狗肉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237 客家茶亭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840 山崖边的“拿藤包”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768 将军绿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042闽西的山哟闽西的笋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249 柿子红了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044乌龙茶焗沙虾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221&thread29221.html峡阳桂花糕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011&pid=372138&page=1&sid=tcJ5NBUw#NO.372138 我亲爱的豆腐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959&t31959.html秀色可餐的鸡腿菇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330&t32330.html“小白刀”哟“小白刀”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3576&t33576.html福建柚子记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532&t34532.html飞天观茶记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883&t34883.html左手一杯大麦茶,右手一双细竹筷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941&t34941.html儿时番石榴
-------------------------------------------------------------------
其他作品,可以点:
https://www.hakkaonline.com/search.php?srchuname=%D6%A3%C6%F4%CE%E5&srchfid=all&srchfrom=0&searchsubmit=yes

[ Last edited by 兴宁阿哥哩 on 2005-10-29 at 09:11 ]

Yanzi 发表于 2004-12-29 21:37:30

很喜欢读郑先生的作品。发扬客家文化,旅游业、美食文化、客语音乐的发展都很重要。看完郑先生的文章,无形中增强了客家人的客家自豪感。

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05-2-28 21:10:28

不过,郑教授的贴首先是美文,然后才是美食,放在这个栏目委屈了。
但美文让人流得口水更多。

wangxiao 发表于 2005-3-7 11:50:43

郑教授也是我老朋友了.

还是九三年笔会的时候一起活动过,有点久没有见到他了.
不知道华南虎纪念封他有没有收集到?要的话我会寄去.

郑启五 发表于 2005-3-7 18:45:50

是武平的小王吗?你调到龙岩了,是吧?

小芙 发表于 2005-3-15 10:47:35

郑老师好

郑老师,看了您不少文章,有客家社区上的,也有您发表在厦门日报城市副刊上的。您的文章总是能牵动人的心灵。
   您关于擂茶专题的文章,将一碗擂茶的所有精华都浓缩在您的美文中……:shy:正好我也有想推广擂茶的愿望,您觉得在厦门会有多少人像您一样懂它、享受它呢?
   如果真的有一天我有了一间自己的擂茶坊,一定请您来品茶……

郑启五 发表于 2005-3-16 12:01:19

单一的“擂茶坊”可能不行……

“擂茶坊”作为特色之一,也许能够奏效,这是我的想当然……

厦门溪口 发表于 2005-9-28 18:31:02

郑教授您好!

我把郑教授的文章转到厦门小鱼社区的论坛里了!请郑教授见谅我的鲁莽!
我在那论坛里有一专门推介闽西旅游的贴!今年国庆很多在厦门的网友看了都要上去玩呢!
就是下面这个网址:

http://www.xmfish.com/viewthread.php?tid=180683&extra=page%3D1
现在每天有太多的人看了后都PM我,向我咨询呢!
这个网站是限员入会的,要申请N久才被通过.还不是随时有机会入会的!不知为什么?
在厦门本土是一个人气最旺的网站!

[ Last edited by 厦门溪口 on 2005-9-28 at 18:40 ]

linqifeng 发表于 2005-9-28 18:37:36

捱喜欢郑教授的文章!

感谢郑教授对客家人的深情厚谊!

郑启五 发表于 2005-9-29 08:52:52

1969-1977年间有很多厦门知青在上杭溪口插队落户……

厦门溪口 发表于 2005-9-29 10:39:31

Posted by 郑启五 at 2005-9-29 08:52
1969-1977年间有很多厦门知青在上杭溪口插队落户……

住我村的都有联系上,回来的单位基本都是环卫.港务的较多,那时是差的单位,现在时过境迁了,都是一个很不错的单位了!
有些回来后很多都当了一官半职退休了,厦门文联张主席是吗.可惜去年突发疾病去世了,

郑启五 发表于 2005-9-29 16:09:36

不是张主席,而是《厦门文学》的张力主编,我就是从他的散文里知晓溪口的,我曾写了怀念张力的文章,随手发表如后。

郑启五 发表于 2005-9-29 16:15:22

魅力张力

郑启五

晨光熹微,沿环岛路向西慢跑,面对苍茫的海天一色,我突然想起了张力,冒出了《魅力张力》这个题目,和一连串潮起潮落的回忆,慢跑的脚步没有凌乱,而记忆却如破碎的浪花,鱼肚白一般地起伏在蔚蓝的大海上……大概是八年前,也是一个晨光熹微的早晨,一夜讨论嚣张,人人鼾睡如猪,我蹑手蹑脚地摸出了会议集中住宿的曾厝按厦门少儿艺术中心,有惊无险地爬过高高的防盗铁门。门外金色的稻浪在海风里轻轻地荡漾着,一股醉人的稻香扑面而来,朦胧的光色中我发现了另一个翻门而出的同类——张力……不谋而合的感觉真好!我们一同走向海岸道,就是此时此刻环岛路的前身,看扛着鱼网的渔人古铜色的臂膀,我们一直走到了海边的海神庙,贪婪地呼吸着渔家渔具上好闻的咸腥味儿……

回家接着脑海尚未退去的涌动,打开电脑开始敲击,屏幕上的日期令我微微吃了一惊:5月3日,刚好是张力离去的周年,这么巧?!老实讲,我是不信神鬼和在天之灵一类的说法,否则这当成什么冥冥间的感应倒是确凿得难以复加……我只能说是碰巧,生活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巧合的,不谋而合到底也是巧合的一种,只不过有时“合”的成分多于“巧”罢了。但爱妻还是坚定地认为是一大早张力与我在慢跑中的闲聊……

张力大我一岁,属虎,他是很为这个属像而自鸣得意的,即便在胸部瘦骨嶙峋的时候也强作虎背熊腰的英武,至少他会让人坚信不疑或念念不忘,在当码头搬运工那阵子,他确实很男子汉地熊腰虎背过。可我属龙的都不得意,属虎的还嚣张什么?嘿嘿,毕竟打嘴战,他还不是我的对手!一见面就剑拔弩张,也是舞文弄墨之徒的德行与找乐,但平心而论,张力并不是好斗的公鸡,不象我等喜好龇牙咧嘴咋咋呼呼!早年他在码头扛大包时我在厨房当伙夫,各有所苦各有所乐的。我们能成为比较好的朋友,这除了都是“玩文字”(张力语录)和爱足球的同辈男,更多地归结于大致相同的老三届经历:文革串联、上山下乡、回城打工……而后考进了大学,开始了改变命运的挣扎。

但张力与我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相似,就是家庭都有湖南背景,我们都曾在童年时流到湖南某地生活过一个时期,这样的相似就属于相似中的稀有金属了,难怪我们交谈时就越发叮当有声。他在散文《不会消失的旅途》把这样的金属提炼了出来,极有魅力的此文被周云石前辈收入了《百名作家忆童年》一书。尽管书里国家级的名家云集,但张力的风格和锋芒依旧咄咄逼人,是全书中最出彩的文字之一。这种同题材的文集实际上是名家们在进行着一场高低较量,当然张力也有他上算的地方,因为他是靠儿童文学起家的,千把字的“旅途”,精练、精彩,鲜活得如同刚刚钓出水的非洲鲫鱼,扑腾的水花溅湿了我的鼻尖和眼镜儿……

张力的亲和力在厦门文坛首屈一指,这成就了儿童文学的张力和大男孩的张力,这也是福建少儿出版社多年来一直抓住他不放的原因。尽管张力对他自己在这方面的成绩怀有很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因男孩天性的“野淆”(难以翻译的闽南语粗话)得到了痛快的宣泄而洋洋得意,另一方面又生怕因此牵制了小说作品总体的“层次”,而屈居厦门另一位小说大腕阎欣宁身后。但如果你是张力的朋友,你一定还记得根据他儿童文学《火车头牌足球》,改编成的厦门本土电视连续剧《绿岛小球迷》;如果你是张力的同学,你也许还会记得他的母校——厦门职工大学彩印的校庆专刊上张力和剧里的小演员的合影,小朋友都爬到了他的头上“拉屎拉尿”的,而张力裂开大嘴笑得很是开心!

那年张力刚买了摩托车,呼地就开到我家来,当时摩托车还是稀有的劳什子,他大概是带着炫耀和分享的双重心态而来的。天南地北地闲聊一阵之后,他不容分说,抱起我怀里的孩子就上车外出兜风,好久才把孩子还给我。由此张力奠定了他在我那小家庭里最好的口碑,也给孩子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人生第一次的风驰电掣是在张力的摩托车上享有的。好多年之后,张力带着他的表弟二度来访时,我那内向的孩子情不自禁就是一句主动的出击——“张力叔叔!”顿时把我骄傲得感慨得不知说什么好,平时就是天王老子光临,孩子也都是爱理不理的,总是一副你们大人的事与我何干的架势!嘿嘿,张力就是有那种说不出的特殊能耐!

不过“大男孩的一面”也可能是一柄“双刃剑”,张力舞剑,居然也有浑然不觉的飘然与傻气。1990年我们一同参加了“厦门知青作家代表团”重返闽西插队的故地(他回上杭的溪口,我回武平),在龙岩曾多日泡在一起。他发现我戴了一顶遮阳帽,便很是遗憾地悄声说道:“我本来也是要带上一顶的,后来犹豫了一下,还是放弃了。”他坚持放弃到底,一路上毛发稀疏的前额迎着炽热的阳光而汗珠晶亮,更要命的是他还很不喜欢喝水,很男孩地硬撑着。“很会保命”的我率先身体不适,主要是喉头发炎,其痛难忍。张力把他行包里的一大袋“新磺片”都给了我,随后引发了张力与另一位文友关于吃药与喝茶的争论,一如两个幼儿园的男童,那见识水平天真无知得令我不置可否,天哪,还是什么小说家呢?!启五兄绝对是这方面的行家,本想狠狠地奚落一下愚不可及的二位,但拿了别人的手软,也就“口下留情”了。现在想来,真是追悔莫及!

张力我行我素,向来胸有成竹,但我口无遮拦的意见他是心领神会的。1995年他倾尽心力打造的电视连续剧《剽悍家族》剪辑完成,他身为原著、编剧、制片,甚至肥水不流他人田,头扎红巾,赤膊上阵,参演了剧中的印度头人,居然也有模有样,魅力张力一时处于颠峰状态!播映前他约请了俞兆平、朱水涌、龚洁和我四人审看刚刚剪辑完的样片,尽管他有按捺不住的喜悦要与朋友分享,但也不乏要我们最后给他拿捏一下的真诚,那天午饭与晚宴都是他掏腰包请的客(本市文友间清茶一杯,向来是很少有这样的动作)。席间大家杀气腾腾,摆出三堂会审之架式,不说优点,专挖缺陋,边看边骂,每每让我们逮住毛病,众人便近水楼台地拿住张力按向砧板,大刀阔斧,剁得有声有色。事后我写了随笔《看样片》,随着一路走红的《剽悍家族》刊发各省的电视报。张力为此作了唱和,在《厦门日报》写了《挨“剁”记》,算是我俩的一出“真情碰撞”。说句不客气的话,这在近年虚张声势的文坛上并不多见!

近20年来,张力一直是厦门乃至福建小说创作的主将,某个时段称为领军人物也不为过,此刻我案头上《蛇侠》、《毒枭》、《乌肥古》等几部厚书的扉页上都留着他“启五老友教正”的遗墨。但他走得太急了,当有好几部书的计划都搁浅在《那个岛》的荒滩上了。厦门作家协会的一次理事会情不自禁地成了张力的追思会,大家都有为张力出一套书或一本纪念文集的同感,可惜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张力的《海湾上的草原》、《鹰蛋》、《决斗》等他颇为得意的成名之作未能入集成书固然遗憾,但这些写改革开放的力作毕竟有太多的牵扯与羁绊,还不如散文张力的真情告白更为牵动人心,至少我等熟人大多是这么感觉的。小说家写散文往往篇篇都有味道,因为轻易不写!张力的散文就是很有张力的一类!张力对小说人物的落笔很到位,文字给人干净利落的快感,甚至谈吐间也有令人过耳不忘的精当,他说某个文革前的军干子女,“白衬衣塞在宽宽的皮带里”,形态一下就凸显出来。这些带入他的千字文,就更让人念念不忘。他写他外婆怀念在台湾的儿子(即张力的舅舅、台湾著名的儿童文学家林良先生笔名子敏),结尾那一句“良啊,良啊……”的轻声呼叹,让我挥之难去到如今!我曾经为这个动人的结尾写过一题随笔,发表的那天他刚巧从北京乘飞机返回厦门,在飞机上无意间阅读到我的赞美,天上人间,这就是缘分!他写悼念亡友的文章,比如写林培堂的,写杨钧炜的,都很耐读很真挚的,可惜因为背带了感恩的包袱而多少影响了更神妙的挥洒。

看得出张力是一个注重友情的哥们!他交往的圈子很多,你闹不清他到底有多少三教九流的圈子,上至准备进京的高官,下至就要服刑的囚徒,这些人物在他的作品中总有些影影绰绰的晃动,他总在有意无意地讲他各种朋友的长处,显示他交往的骄傲。那年他刚买了小轿车,就踌躇满志,直奔厦大校园,拉我和水涌、兆平去兜风,漫无目标。后来到了前埔的某个落角,就窜进了一座尚未装修的大楼,和几个肥壮的包工头泡起茶来。昨日的农哥摇身变成了百万富翁,我们感受时代的变迁,张力最为感慨,心中似乎萌动着新的蓝图;人各有志,我不以为然,关注的仅仅那茶是上好的铁观音的毛茶,清香异常……

张力诸多的交往和追求得失参半,既成为他认识社会洞察众生的丰厚积累,也让他时不时疲于奔命,不堪负荷。他追逐时尚,显示潇洒,却竭力掩饰着透支的身体每况愈下!当一切都搞定之后,他准备在他骨子里最钟情的小说创作上东山再起,大展宏图,却突然撒手西去,实在令人扼腕!我的这些话,张力肯定不大喜欢听,也断断是听不进去的,因为这些都已超出了文学交往的范畴了。原谅我,张力,我不能不说真话,因为我是心直口快的郑启五啊!你和鲁萍大不一样,尽管你俩的离去都让我辗转反侧长夜难眠,往事如电影回放个不停。但诗歌的他在远在云里雾里,而小说的你总是紧紧挨在我们身边,更令我们反观自身,让我们揪心思考,关于人生,关于文学,关于种种追求的得失……

扪心自问,眼下说三道四的我是不是有些“没臭淆”?张力交往多,重友情,我郑启五可是获益良多:那年评选“某某最佳”,是张力跑到部队炮团为我拉选票;我妈妈上福州动手术,又是张力为我家联系的医生……每每一个电话,张力总是有求必应!老实讲,我是一个凡事很怕麻烦他人的人,但张力总让我觉得朋友的托付是他一种人生的快乐,这也是魅力张力的重要构成。2001年沉寂良久的厦门作家协会举办本土作品讨论会,我也跻身被讨论的对象。让我十分为难的是要自己为自己找一个评论人,我左寻右觅,才发现我行我素的我突然陷入了一个十分窘迫的境地,身为文坛的另类,你叫人家怎么开口评说?无奈之中我只得拨响张力的电话。(坦率地说,自从张力长泰归来后我们有了距离,就在张力主编有些得意地呼唤佳兆兄为其拿皮包的刹那,距离产生了,这是令我很痛心却又无言以对的距离!)

那天的讨论会张力的发言是精彩的,至少是很有可听性的,让那原本有点心不在焉的女记者们都一下洗耳恭听了起来,这就是张力,这就是张力的魅力:三言两语就漫画般地勾勒出郑启五的棱角,在沉闷的讨论中突然掀起了一个激情生动的小高潮!事后在去餐厅的路上,他问我,“怎么样?满意吗?”我连连点头,说了:谢谢你!他似乎听出了客套的弦外之音,潇洒地说轻描淡写“其实我根本没准备,就是一通即席发言嘛!”魅力张力的音容笑貌就是这般地挥之难去,今生今世,今世今生!记得他在他闽南海岛咸腥味很浓的长篇《蛇侠》是这样结尾的:“一阵粗犷的渔歌子打在墨色的海面上,传得很远很远……”

厦门溪口 发表于 2005-9-30 15:35:43

郑教授,您写的真好!

张力的弟弟张浩也退居二线了,以前是海天码头的副总经理.他就是因为下乡时会写写画画,调回来的!
他有经常发一些漫画在厦门日报上呢!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郑启五先生美食文萃[2005年3月1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