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当时五华还没有建制.
还有兴宁以前是叫齐昌.
你没有看清楚:现在的五华是当时兴宁县的一部分。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兴宁县由古龙川县分立,县境广跨今五华、兴宁全境及龙川县东部和紫金县东北部。是兴宁正式隶属东官郡,县治设于今五华城镇雷公墩。当时就叫兴宁县了。
直到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分兴宁县置兴宁、齐昌两县。兴宁辖今五华境、龙川东部和紫金东北地,齐昌辖今兴宁地。才有齐昌一说。
还有1951年7月平远大信、丰顺县坪畲乡划属兴宁县,1958年11月平远县并入兴宁县,1961年1月复设平远县。
1949年5月——1953年10月兴宁属广东省兴梅专署,1953年——1956年2月属广东省粤东区行政公署,1956年3月——1965年6月属广东省汕头公署,1965年7月——1968年才有广东省梅县专员公署,1968年——1981年属广东省梅县地区革命委员会,1981年到1985年属广东省梅县地区行政公署。直至设立梅州市才有梅州地区一说。:D:D:D
请不要乱用什么共荣圈!
Posted by 蓝猫 at 2004-12-25 16:58=====================大东江共荣圈=====================.
Posted by huowind at 2004-12-25 19:51
=====================大兴宁共荣圈=====================
各位兄台还是姐妹,请不要乱用“共荣圈”这几个字眼!
这个东西,容易让人联想起日寇当年所说的“大东亚共荣圈”。 Posted by 规则 at 2004-12-30 20:55
支持,难得有那么独立思维的妹仔。
哈哈,你的规则也赞同异想,唔,有希望了——我相信随着经济和文化意识的提升,客家的未来是会有这么一幅江山如此多娇的画面的!!!:D:D:D 我想问的是:现在讨论这个有什么好处?那是历史!!! 矛它,只因为 读史方以明智!! Posted by 亮丽365 at 2005-2-25 21:38
我想问的是:现在讨论这个有什么好处?那是历史!!!
你的话问得很有意思?!!就如中国人为什么要学中国历史、台湾人为什么要明了台湾本是中国的一部分,很多人的祖先是从中国大陆移居的,不要搞分裂、内斗!如果客家人连本地客家的最基本的历史都不知道谈何发扬客家文化??!!!:D:D:D:jump::jump::jump:
[ Last edited by 东方不败 on 2005-2-26 at 12:20 ] Posted by 东方不败 at 2005-2-22 16:19
老兄:你知不知道五华河以前就叫兴宁江?!...
叫琴江吧?! Posted by 东方不败 at 2005-2-26 12:11
你的话问得很有意思?!!就如中国人为什么要学中国历史、台湾人为什么要明了台湾本是中国的一部分,很多人的祖先是从中国大陆移居的,不要搞分裂、内斗!如果客家人连本地客家的最基本的历史都不知 ...
有关系吗????涯反感讨论这些问题!有进步、帮助吗?怎不见有钱的兴宁帮助扶助贫穷的长乐五华!!!!???关键的是现在、现实! 古兴宁包括今兴宁市、五华县、龙川东部、紫金东北部。
古兴宁三大河:
右别溪——今琴江
左别溪——今宁江
兴宁江——今五华河
说五华过去属于兴宁,但谁也没有说五华现在是兴宁的。 何况现在有钱的五华,兴宁才是穷的。 Posted by 客家仔 at 2005-2-26 14:38
叫琴江吧?!
自家门前那条河——五华河古称叫什么特地告知、纠正了,还爱乱弹琴!!!
也不会查查再说话,一错再错!不知该说什么??!!摇头、无言呀!!!:P:P:jump:
[ Last edited by 东方不败 on 2005-2-26 at 16:43 ] Posted by 客家仔 at 2005-2-26 14:44
有关系吗????涯反感讨论这些问题!有进步、帮助吗?怎不见有钱的兴宁帮助扶助贫穷的长乐五华!!!!???关键的是现在、现实!
你很现实但也很无知历史!!!兴宁、五华要扶贫的最重要的是思想意识的觉醒!钱是有不小作用,但坐吃山也会空的,要换脑!现在就在扶贫了,只是你只认钱!!!:D:D:D
[ Last edited by 东方不败 on 2005-2-26 at 16:45 ]
你好,你说的是真的吗?五华是属于兴宁?
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向当地老爷了。他们说五华可曾属于兴宁哦,哎呀,反正我对我这些挺了解的,至于你对这个看法是如何得知的? 上图书馆查市、县志等正本历史资料、历史地图、历代沿革!!山川河流尽收眼底,大路小道,纵横交错,丰富着呢!!!本人还拥有93年版市志!:D:D:D[ Last edited by 东方不败 on 2005-2-26 at 16:51 ] 客家俗语中,有“上夜三斤狗,下夜三伯公”这句话。说的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真人真事,这个故事在客家地区几乎是家喻户晓。
昔日的兴宁有否被人称呼过“三伯公”则无从稽考,或将来能否荣升“三伯公”也恐怕言之过早,不过现在用“三斤狗”来形容兴宁的处境,虽不中亦不远矣!
兴宁要甩掉“三斤狗”的称谓真的是要扎扎实实的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