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忘祖宗聲?客語的斷層危機(转自哈客网)
http://www.ihakka.net/island/ihakka-island_5-3.htm客家人為適應都市的新環境所以不斷移出原鄉,這些人移到外地去都不斷學習外地的強勢語言,在台北市這樣的大都會中主要是學習華語,其他地區則多是福佬話,所以漸漸將母語放在一旁。
為什麼客家人會讓母語這樣逐漸流失呢?有幾個原因,首先,很多客家人在出社會時,之所以會丟掉第一份工作,就是因為不會講福佬話。他們說應徵考試時筆試都能考得很好,但若想進入大同、長榮、奇美這類的大企業一定要會講福佬話,所以一到口試時就被刷下來,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慘痛經驗,所以覺得強勢的語言非學不可。至於華語方面,因為客家人很多從事軍公教行業,在這樣的環境中,無論原先是何省籍,進入職場後最常講的語言還是華語。http://www.ihakka.net/island/images/photo_5/3.9.gif
在一份中研院社會所的調查中,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剛來台灣時,軍公教人員多是外省籍,可是到一九九○年代時,台灣單一族群內軍公教人員比例最高的已是客家人了。客家人的語言危機也是來自這裡,表面上客家奉守耕讀的教訓,大家都有很高的學歷,但高學歷者對他的母語反是高失憶。因為台灣教育體系由小至大,完全只用華語而無客語。在這種情況下,同時又是台灣從事軍公教比例最高的一個族群,可以想見客家母語流失之嚴重。造成這種現象更重要的原因是在一九八八年以前,任何有聲的傳播媒體,無論是電視、廣播,我們都聽不到客家話,電影當然也沒有,雖有以客家為題材的,但裡面的演員都不是說客語。http://www.ihakka.net/island/images/photo_5/3.8.gif
一九八七年創辦的《客家風雲》雜誌,凝結了客屬爭取母語權的願望。一九八八年,該雜誌社成員聯合各客家團體、客家工農運、政界人士,成立「客家權益促進會」,舉辦一場「還我母語」的萬人遊行,這可以說是標誌著客家人挽救母語的決心,開放廣電客語節目是第一項訴求。第二項是雙語教育,語言平等政策。第三項則是修改廣電法中限制方言之條款,改為保障方言。http://www.ihakka.net/island/images/photo_5/3.6.gif
這場運動促使媒體在第二年開始開放客語節目,達成第一項訴求。其中播出最久的是台視的鄉親鄉情節目,那是個結合了客語歌唱、客家鄉鎮介紹,客語諺語或故事的節目。一九九○年三台開始播放客語新聞。繼電視開放播出客語節目後,客家人開始爭取客語節目的廣播,但奇怪的是,電視很快就可以允許播出,廣播節目的開放過程卻是艱辛而漫長。目前唯一全天候純播放客語的廣播電台──寶島客家電台的成立過程,可說是一波三折。起先和TNT「寶島新聲」合作,製播客語帶狀節目。一九九四年電台規模初具,孰料器材剛架設好新聞局就來抄台,電台人士只好苦心復台,不久新聞局又來查抄。如此反覆折衝好幾次,最後終獲准於一九九六年,成立合法的「寶島客家電台」。
這之後,其他開闢客語節目時段的電台倒是不少,如市政府台北電台,中廣電台等,尤其中廣,客家節目由最初僅有幾個節目發展到現今,還成立了一個客家頻道。其他如中央電台等客語節目也越來越多。不過純客語的寶島客家電台,在正式成為合法電台後,卻面臨了許多內部人事、經費的問題,常有許多紛爭,可見客家人想經營一個屬於自己的電台很不容易。http://www.ihakka.net/island/images/photo_5/3.5.gif
三台之外的有線電視台也有些嘗試播放客語節目的,如慈濟大愛台等。新成立的無線電視台民視和公視,對客家為主題、或以客語配音的節目都十分重視。客家人也想成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有線電視台,像桃園平鎮於一九九六年成立了「中原客家電視台」,但經營到後來,缺乏能力製播多樣化的節目,大部份的時段都在放山歌,看不到其他內容,更有甚者,為求頻道生存,許多時段都被直銷業者購買,用非客語推銷其產品。在衝破禁止客語播放的藩籬後,如何在商業競爭下長久生存,並維護節目品質,實是所有客家媒體之共同課題。
還我母語運動的第二項訴求,是雙語教育,語言平等政策。一九八八年以來,民進黨執政縣市即開始推行母語教育。宜蘭和屏東是最早試辦母語教學的縣份。中央的教育部一直延宕到一九九四年,才委託清大語言所舉辦首次客家語言研討會,以作為推動客語教學之依據。直到二○○○年,客家地區及都會的各級中小學,仍尚未落實全面性的客語教學,僅止於點狀的推動。這是還我母語運動中,至今唯一未竟的目標,卻也最難達成。http://www.ihakka.net/island/images/photo_5/3.3.gif
這是因為客語教學有許多問題,如沒有教材,如何教音標等。光是音標的教學就有許多爭議,教育部頒訂的注音符號第二式?國語推行委員會的通用拼音?還是長老教會當年留下來的羅馬拼音?甚至是中國大陸使用的漢語拼音都有人支持,也有些支持自創音標。除了音標之外還有漢字文字化的問題,如某個字客家話要怎麼寫?方言中許多有音無字的字又該怎麼辦?找出正字?另外造字?或是乾脆就用音標拼音?都有不同的爭議。所以教材編寫就有很多問題。
教材內容也是如此,如果教都市小孩客家話,但教材中全是傳統農村的題材,其實與他們的生活並不相關;若不教傳統的內容,許多現代的名詞又該如何說?如微波爐、手機,這些原本都沒有客家話,如何在教材上處理傳統和現代的題材,傳統如何不與現實脫節,現代如何不會拋棄傳統,或避免教些根本不屬於客家文化的東西,都是很困難的問題。
至於教材編寫的進度,實際的狀況是中央的進度落後於地方政府的進度,國民黨執政縣市的進度又落後於民進黨執政縣市的進度。民進黨執政縣市推行母語教育速度較快,如屏東縣是很早開始母語教學的縣市,一九九二年起,除客語外,福佬、魯凱、排灣族的母語都已納入教學,且有示範重點學校,再藉由重點學校的經驗推廣到其他學校去。繼之一九九三年台北縣也興辦客語教學,反而是客屬較多的桃竹苗較屏東慢,一九九四年新竹開始編輯一套海陸客語為主的教材,桃園和苗栗則又在此之後。最後才是台北市,一九九八年起,他們結合寶島客家電台的一些人才,在若干學校進行客語教學。至於台中地區則不是由政府帶頭推行,反是由東勢地區幾個客屬鄉鎮的熱心的國中小學老師編寫教材,利用早自習的時間帶學生朗讀客家詩文。宜蘭縣也很早就開始進行母語運動,但在推行客語方面卻遭到一些阻礙。宜蘭選了六個學校推行,如三星鄉等地客家人的比例已經比宜蘭其他地方多,但客語推行卻不是很順利。可能因為客屬居住地較分散,大家的配合度及反應都不是很理想。http://www.ihakka.net/island/images/photo_5/3.1.gif
還有排課的問題,一般客語教學被認為是較不重要的課程,都被排在週六或聯課活動的時間,當成是社團活動或班會般的課程安排,再加上也不是升學考試的科目,所以相當不被重視。師資也是一個問題,並不是會講客語就能做客語教學,因此很多母語教學發展到最後就變成老師敷衍上級,學生不認真學,家長也不鼓勵的課程,所以母語教學一直到現在收效都不大。
台北市幼稚園現在也開始推行福佬話教學,但這整個計畫是將客家人、原住民等語言排除在外的,所以客家人的母語教育資源還是差強勢族群很多。
一九八八年至今十多年來有許多人為客語保存運動努力,實際進行的不僅是教材,還包括字典、辭典,口傳文學。像六堆劉添珍做的是常用客話字典,苗栗中原週刊社做了一本中原客話辭典,後來苗栗地區楊政男、徐清明、龔萬灶等幾位老師又共同編了相當大的一部四縣客話的字典,頭份方面也編了一本,都收了很多字彙。雲林地區也有人在整理詔安客話,雖然還沒有達到編成字典的目標。已過世的彭秋武先生也曾編了一本東勢客家話字典,東勢地區的年輕人張凱揮也編了一本線上的電子有聲字典。這個字典有趣的是,只要在網上按下各個字彙,它就會播放該字的客語發音讓你聽,並解釋這個字彙的意義。因為張凱揮本身是東勢人,所以他先做的是東勢客語,之後才進行四縣及海陸客語。往後只要是對客語有興趣的人,不論國內外,只要上這個網站就可以知道客家話的字音。新竹地區也有楊鏡汀校長做的海陸同音詞彙字典。
此外,製作教材的人部分與整理口傳故事的人重疊。過去因為文字資料缺乏,許多故事、歌謠、諺語、謎語等的流傳都是以耆老口傳的方式在進行,整理口傳故事就是希望留下一次紀錄,且是純客語的文字紀錄。過去很多即便是客家題材的小說、電影,都並未使用客家話,最多就是用一點客語點綴而已,距離能用客家話聽、說、讀、寫的目標其實還是太遠。
即便有這麼多人在努力,但還是有相當多不足之處,失傳危機仍然存在。語言為一種文化載體,我們現在吸收外來資訊的文字媒介不是英、日語,就是華語,一個小孩子單學這三種就夠頭痛了,不會再願意多學一種,最多就是再學代表本土意識的「台語」,客家話和原住民語都是被青少年放棄的語言,大家覺得學了沒有用,跟不上時代,學了也沒什麼好處。
綜合以上種種,外界沒有支持的力量,青少年沒有學習的意願,大社會的環境也用不到這種語言,客家年輕同儕間也不說客語,所以這個客語斷層是很危險的。
近年來「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寧賣祖宗坑,不忘祖宗聲」這樣的諺語在客家人之間廣為流傳。這個諺語好像表示客家人對祖宗的語言非常重視,但其實它代表的是客家人對祖宗語言失落的恐懼,客家人這麼容易地就拋棄了他們的母語,幾百萬人就這樣看著年輕一輩忘了他們的母語;這個諺語其實代表的是他們對母語失落的一種焦急的心態。如果語言斷掉了,就會出現前面我們一再強調的福佬客現象,幾代之後他們再也不覺得自己是客家人,完全不認同客家文化。例如台中以南,彰雲嘉南這一片廣大的區域中都有一些先前像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但語言失去後,他的族群認同一兩代後也完全失去了。所以一旦客語消失,台灣的客家人大概也就消失了。因此語言危機對客家人而言已十分急迫,而這竟然是客家人為了適應當代,所付出的慘重代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