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客家话,,,
问:那马交鱼你吃吗?
答:马交鱼吃,鳞大大,,,
马交鱼,是一种海鱼来的,也算是咸鱼的一种吧,长长的,,,
原来意思是;
问:马交鱼你识吗(认识)吗?
答:马交鱼我认识,鳞大大。(上砂人管“大”叫“代”)
其实这位老乡不认识马交鱼,他装着认识。马交鱼哪有鳞的? 昏踢喽。。。
原来是马交鱼。
山上鹧鸪香,海里马交枪。
俺咋就没想到呢?:D还鳞大大:D:D Posted by 颍川本源 at 2005-6-8 00:38
昏踢喽。。。
原来是马交鱼。
山上鹧鸪香,海里马交枪。
俺咋就没想到呢?:D还鳞大大:D:D
小时候妈妈教我们童谣、谣歌就有:山中鹧鸪香,海里马交鲳。怎么你说的与我们的一个模样?
我觉得同样一个意思的客家民间谚语、歌谣、山歌等,如果用各自原庄家乡话写出来,各自都好似看不懂,如果用普通话来写,大家就比较清楚,无形中客家话似乎被普通话或多或少同化了!或许客家话本来就是与普通话同出一原。 哎呀,有十足的理由用普通话来写呀。现代汉语书面语又完善,而且从小到大,都是用这种思维来读来写。习惯了。
“各自原庄家乡话写出来,各自都好似看不懂”
——对呀,究其原因是:客家书面表达的用字,究竟该用哪个字来表达,根本没标准和统一。就像您上面提到的笑话,脑袋不灵的,还真看不出来。呵呵。。。
如果像广府书面语一样,有经济后盾,媒体上常出现,用得多了,表达上也就较规范和统一,人们也就熟悉了解了。 谁说陆河人不过冬至呢?
陆河下半县的河口、新田、上护等镇都有过冬至的习俗!
陆河话啊,我舅他们就说这样的话,“涯”发音很不同
Posted by 海外客家人 at 2005-6-4 06:49问:盖马交牛(鱼)仪吃(识)麽?
答:马交牛Ngoi 吃(识),鳞代代(大)。
请问各位这是哪里话?
我想这大概是吴姓的客家人说的话,在客家音里"吴"跟"鱼"同音,为避讳就把"鱼"念成
"牛",马交鱼是一种鱼的名称,在海陆丰地区也是这样叫的. 陆丰的屯埔有过,而且要吃汤圆,还要拜公太呢 拜完公太才吃汤圆的哦 陸豐縣縣城叫東海是嗎? 原帖由 海外客家人 于 2006-11-17 18:13 发表
陸豐縣縣城叫東海是嗎?
没错,是叫东海! 冬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日子,我說陸河同胞應該“過”才是。我們海外華人的宗鄉會館百年來均循例奉行“春秋兩祭”,以紀念祖先,祀祖儀式在冬至前舉行。不然的話“冬至”這節日又可能被韓國向聯合國申報為他們發明的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原帖由 客家一家亲 于 2006-11-17 20:14 发表
没错,是叫东海!
謝謝你的回答,今後還希望多多指教。 "过冬至"客家人又讲"过冬节",河田门(指大河田)在解放前都过,以后才慢慢淡化了. 海外華人百年來世代相傳都循例慶祝農曆新年(大陸同胞叫春節)、正月十五元宵節、清明節(掃墓、拜山)、端午節、六月無節氣七月做十四(揭西河婆人七月做十四,其他如潮州、福建、廣府人做十五)又叫盂蘭節,中元節,鬼節。
我們鄉鎮七月十四日下午在本村百年古廟《洪仙大帝》廟宇面前空地擺設食物,生果,香煙,紙錢冥幣(冥通銀行的面值100億貨幣,行長:玉皇大帝,副行長:閻羅皇,他們簽名式是用簽英文簽名),盂蘭盛會(慶中元)委員會聘請乩童在鬼王(山大神)面前作法指引流落荒野的孤魂野鬼(好兄弟)前來享用,祈求四社平安,國泰民安。
八月中秋節,拜祖先,拜月娘,吃月餅、柚子,遲雞剎鴨,大魚大肉,小孩提燈遊行,血緣性宗親會館,註冊社團均舉辦中秋園遊會,猜燈謎,燈籠製作比賽等活動。
冬至(冬節)搓湯圓,祭拜祖先,全家人聚集享用豐盛美食。
臘月卅除夕晚,外地工作的家人都趕回來吃團員飯,長者派壓歲紅包,子夜12時大放鞭炮,煙花,醒獅團開始參拜神廟,一直鬧到凌晨時分。 原帖由 海外客家人 于 2006-11-19 08:08 发表
海外華人百年來世代相傳都循例慶祝農曆新年(大陸同胞叫春節)、正月十五元宵節、清明節(掃墓、拜山)、端午節、六月無節氣七月做十四(揭西河婆人七月做十四,其他如潮州、福建、廣府人做十五)又叫盂蘭節,中元節,鬼 ...
:):):)呵呵,我们镇是过七月十五的,长这么大我只知道那天是过节,但过的是什么节我一直都不清楚哦。:lol:lol这个节也很简单,只是那天大家的饭菜丰盛些外,没见有其他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