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鄉土教材----客家文化篇[转贴]
http://netcity3.web.hinet.net/UserData/doff1/%A4%E5%C3%C0%B4_%BF%B3/haka/%BD%D7%BE%C2/Hakas-13.htm南投縣忠信國小讀書會專題報告
題目:鄉土教材----客家文化篇 報告人:彭瀛洲
~前言~
流浪異地不覺已經近二十年了,這兩年在南投縣信義鄉教書,遇到了許多有客家血統的學生和家長,可是他們都已經不會講客家話了,看了這情形,實在是心有戚戚焉!
客家文化在政府推行國語運動的影響下,已經逐漸的消失了,尤其是在中部地區,客家文化的流失更是嚴重,甚至他們都已經被同化而不承認自己是客家人了,客家之所以稱為客家,就是因為他們的適應力特別強,為了生活,可以四處為家,可以飄漂泊異地,早期的客家人保有傳統的客家精神---「勤儉」、「硬頸」、「念祖」、「團結」、「寧聚力強」,所以客家文化尚能保存,現在的客家人,由於通婚、文化交流,已經不介意自己的文化了。
近年來,有一群文化工作者,默默的在為客家文化的保存而努力,加上解嚴後,多元化社會的興起,客家文化正逐漸的起死回生,但願在有心人的努力下,客家精神能再度發揚光大。
一.客家人的由來
客家話,是中國漢語七大方言之一,而有著許許多多和其他方言不同的特色。想要了解客家話,不可以不先了解「客家」這個族群的由來。就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客家人的由來。
一般而言,客家人原來是住在中國北方的居民。活動範圍約在今山西、河南、湖北間。後來因為五胡亂華、黃巢之亂、北宋滅亡南宋成立等因素相繼南遷,當地的居民稱後來的人為客,於是就有了客家的出現。到了中國南方後,和當地原住民發生了文化上的交流,加上在山區生活的環境影響,逐漸演變出了些獨特的文化,而確立了一個新的族群的誕生---客家。
二.客家話簡介
客語本身有許多的腔調,臺灣的客家人由於來源的不同使用的客語也不盡相同。現在就讓我們來看一下臺灣客家人的分布情況。
臺灣的客家分布:
四縣腔:桃園、苗栗,屏東及高雄的六堆地區。
海陸腔:新竹、花蓮部份地區。
大埔腔:臺中東勢一帶。
紹安腔:雲林崙背一帶。
此外還有饒平腔、永定腔等散居各地。
三.客家話的語音特點
由客家人的來源中我們知道客家人多半是在唐朝、宋朝時由中原遷來的,所以使用的語言也接近唐、宋時所使用的語言。接下來的中國受到元朝、清朝等外族統治,他們所使用的語言大量地影響了中國北方的漢語系統,形成了今天所謂的官話。我們的國語就是官話體系中的一種----北方官話。
官話中遺失了許多古漢語的特點,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入聲字的消失及捲舌音的大量出現。入聲字的消失讓許多古詩詞中激昂、快速的節奏感完全失去,也使平仄脫離了實用的範圍而變成非查書不可的情況。
客家話產生在這樣的轉捩點上,可說是最接近現代漢語卻又保存有古代漢語特色的中國方言了。所以用客語唸唐詩、宋詞特別有韻味,而以之為基礎來學官話也較其他方言容易。
入聲字是客家話中非常重要的特徵,但是在日常使用的國語中是不存在的。現在就來認識一下入聲字到底是什麼,聽起來又是什麼樣子。
入聲字:
所謂的入聲字其實就是聽起來特別短促的字,感覺有點像國語中的輕聲。不過可不是隨便把一個字唸的很短就是入聲字,它還是很有學問的。有的字唸了之後嘴巴一定要閉起來,例如「鴨」、「濕」。有的字唸了之後一定要把氣塞在喉嚨,例如「屋」、「石」。有的字唸完後舌頭一定要放在上鄂,例如「食」、「北」。能把這些字弄清楚,才能真的了解入聲韻。
四. 客家諺語
(1) 愛 叫 愛 笑 鴨 嘛 打 空 翹
四縣: oi1 gieu1 oi1 seu1 ap4 ma3 da4 kung1 kieu1
海陸: oi3 giau3 oi3 siau3 ap3 ma1 da3 kung3 kiau3
北京: 又要哭又要笑,連鴨母都會被你逗得"笑翻了"
Redding.1199年南下之北方漢族(北音南腔)
(2) 四兩豬肉半斤鹽 ---> 鹽味過重
(3) 三十暗哺拜年 ---> (言)年之過早
(4) 笑死的 ---> 驗無傷
(5) 同老虎搶肉 ---> 不知死活
(6) 廚房內打哺娘 ---> 出手出腳不得
(7) 壽仙公吊頸 ---> 嫌命長
(8) 三介鼻公 ---> 多管嫌事
(9) 大目新娘看灶 ---> 無珠
(10) 大水沖倒龍王廟 ---> 自家人唔識自家人
(11) 乞食仔唱山歌 ---> 窮開心
(12) 杯子裝酒 ---> 唔在壺(乎)
(13) 六月的龍眼 --->白吃(種子白色)
五.客家童謠
桃竹苗客家童謠可分為念誦與歌唱二類,念誦類是祖先傳下來的,歌唱類則是近二十年才有人著意創作的。念誦童謠的速度以快板較多,歌唱童謠亦然,可能與兒童活潑好動、不喜沈悶的天性有關。
客家童謠曾經被忽略過、式微過,甚至消逝過。幸而有識者及早洞悉其珍貴處,除了古老念謠外,尚有歌唱童謠的加入,在傳統形式上,添進新的風格,今日它被傳唱著、推展著,更加肯定其價值與意義。
天公落水
這一首歌非常的膾炙人口,是很有名的一首童謠。這首童謠的第一段敘述的是下雨時一個可愛的女孩戴著草帽到水邊看魚快樂地游水的情形。第二段敘述的是雨剛停的時候妹妹到清澄的魚塘邊玩紙船的情形。第三段敘述的是太陽出來後弟弟帶著風箏到公園玩,蜻蜒在草地上飛舞的情形。
天公哪 落水呀
阿妹呀
戴頂草帽來到坑水邊
坑水呀 清又清
魚仔在水中
泅來泅去
天頂哪 冇雨呀
老妹呀
戴頂笠嬤來到魚塘燎
塘水呀 淨又淨
紙船就在水中
浮來浮去
日頭哪 出來啊
老弟呀
拿隻紙鷂來到公園放
草地呀 青又青
揚尾就在園中
飛來飛去
落水:下雨 冇:沒有 笠嬤:斗笠 日頭:太陽 紙鷂:風箏 揚尾:蜻蜓
山狗呔
山狗呔是一種攀木蜥蚚,因其形狀怪異常會嚇到小孩子。所以小孩子在看到山狗呔的時候會唸這一首童謠來安慰自已。
山狗呔 恁作怪 看到人 含含拜
有時有日 分我捉著
一片滷鹽一片晒
山狗呔 含含拜 拜上天
作神仙 作神仙
拜落地呀拜落地 作皇帝 作皇帝
山狗呔:一種攀木蜥蚚 恁:很、非常 含含拜:不斷點頭的樣子 有時有日:若有一天 分我:被我 捉著:捉到
牽豬哥
以前人沒有什麼副食,差不多每一家都會養豬。而豬要配種時就需要「牽豬哥」的人了。這些牽豬哥的人很大牌,要服侍的很好他才願意來。來了又嫌床爛、有蚊子,害人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牽豬哥 兩條索
食檳榔 紅嘴角
去到那 去到石角 去到石角
唉喲
爛眠床 蚊叼腳
爛草席係
真呀 真虐削 真虐削
豬哥:配種用的公豬 石角:地名 蚊叼腳:蚊子咬腳 真:很 虐削:發癢的樣子
六.結語
長期以來,客家人自稱是本省人,但是福佬人卻說我們不是本省人,我們說我們是外省人,但是外省人說我們不是外省人,於是:我們只好說我們是流浪者,我們四海為家,漂泊到哪裡就在哪裡落地生根,我們追尋的是一種所謂叫「客家」的東西嗎?我寧可她不是,卻又寧可她是.…..所以我想給你一份客家簡介,透過簡介,希望你能和客家交往,你會發現她就是生活,她就是我的兄弟姊妹,雖然她在台灣是真正的弱勢族群,是逐漸消失自己的文化、母語,而被福佬語族及北京語族所同化的一群人。
鄉土教育應落實在語言文化的熟悉、讓各族群的人都能在教育的推廣下,健康而又自信的承繼他們的母語文化。在此,我也呼籲全體客族的老師,努力的為我們的下一代保存我們祖先的智慧財產,別讓客家文化淪落在我們這一代。
PS.本文取材自台大客家社的網站。在此感謝諸多客家文化工作者。
http://netcity3.web.hinet.net/UserData/doff1/%A4%E5%C3%C0%B4_%BF%B3/haka/%BD%D7%BE%C2/Hakas-13.ht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