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江西宁都南岭客家中秋节俗考察—— 南岭村竹篙火龙节
江西宁都南岭客家中秋节俗考察—— 南岭村竹篙火龙节
张海华 刘加鸿 廖振新
“火龙在,瘟魔除;火龙旺,子孙兴;火龙游,兆丰年。”
地处北纬26度51秒,东经116度04秒;距江西宁都县城51公里,北邻球田,南邻标下、小源,西邻麻田、赣背,在区地图上看都看不到的宁都县洛口镇南岭村四面换山少水,以它独特的中秋节俗——竹篙火龙节,代代吸引着远近闻名而来的村民、游客和学者,我们一路坎坷几经转折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一 背景资料
南岭村以境内片村南岭得名,驻围里,辖10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297户,1510人,耕地面积2649亩,①主要居住卢氏家族,据卢氏始祖宗泰公墓碑及《宁都麻田卢氏族谱》载:唐开元癸丑宗泰三子公明、公达、公显因安禄山造反由幽州(河北范阳)癸丑经湖南桃源抵虔化县洛口清音里坊。公明居南岭,公达居麻田,公显居下沽(后裔迁南康唐江)。南岭村公明的后代现有千人,传有7房。竹篙火龙节就由这7房卢氏主办。
南岭村也属于家族村落文化模式。根据对卢氏祠堂的调查表明卢氏家族观念甚严,除主祠外还有各自的分祠堂,仅围里一地就有大小祠堂十几个;这些祠堂建造设计科学、雕塑奇特是附近村落少有的。卢氏祠堂上有很多“龙鱼”、“虎墩”型雕刻。南岭村存有深厚的“龙”“虎”共存文化,这一方面,源于中原文化;另一方面,也巩固于“竹篙火龙节”的由来。
二 竹篙火龙节的由来
相传在几百年前,甚至更久以前的农历某年八月,一股瘟风流行在南云村(古时称南云,建国后改称为南岭)。医疗科技落后的当时,村民只好把生存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神的身上。烧香、拜佛举行祭祀,祈求天神保佑。恰逢八月十五月圆当日,东方天空中飞来一条火龙和一只火虎与瘟魔搏斗,战至第二天清晨,瘟魔被打跨了,火龙火虎飞向东方化为绚丽的朝霞。事后善良的村民怀着感激地心情世代猜想:火龙是火虎是兄弟,他们是战至无力返回东方被太阳融化了;他们也可能就是太阳的儿子,胜利后返回父亲身边。不管怎样猜想着这都是南岭村民心中代代传承的优美壮丽的迷,这个迷永远解不破,也永远不用揭破。这个过程也同样是南岭人世代传承的对火龙火虎绵绵不绝的情。为了让这种情感更好的宣泄、张扬、物化出来,南岭祖先在村里每个祠堂的梁柱上雕刻上了火龙、火虎的身体;修建了“火龙庙”;还定下规矩,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要举行盛大的祭祀。于是,当地人把传统的中秋节改称“竹篙火龙节”,又称“游火龙节”。
于乃昌在《关于神话的哲学研究》中概括:神话体现了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之辨证统一,是人的活动的创造性产物,是原始社会人类生存斗争需要的精神实现,是情感的满足和享受”。南岭人这种对神性的崇拜,从此角度理解,其实是对人性力量崇拜的精神转移。对火龙、火虎的崇拜其实是南岭人对自己勇敢战胜疾病的情感满足、不自信和迷信愚昧。再有,竹篙与火龙结合并非偶然,也不单单是南岭客家人就地取材智慧的表现,其实,客家先民在迁移过程中就与竹、竹器结下了不解的情缘。②于是,竹篙火龙节上真正蕴涵的意义不单是对火龙、火虎的情,她还承载着对祖先的缅怀,体现着南岭人的智慧、愚昧。 三 竹篙火龙节俗的传统组织过程
作为一项传承了几百年的民俗节庆活动。在传统的组织上有它较严格的程序和规矩。竹篙火龙节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游火虎、社戏表演与游火龙。
宁都南岭村中秋民俗活动安排表
主要内容 时间安排 主要人群
游火虎 农历八月初一上午至八月十五下午 儿童充当主角
社戏表演 农历八月初九上午至八月十六清晨 戏班、村民(远、近、本村)充当主角
游火龙 农历八月十五晚 村里中青年与有威望的老者
3.1 游火虎
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至八月十五是游火虎的时期,传统游火虎的主角——火虎手的选择非常严格。要在卢氏宗房内各选出7名6至12岁的男童,如果没有也要用女童化妆成为男童来代替,组成7个火虎队,他们每人手持一个用竹和稻草扎成的抽象的虎头道具,并在其上插数十根点燃的线香,分别在宗房各家游闹,一路上放着鞭炮呼着吉语:
火老虎上路,子孙一路。
火老虎上坪,主师有灵。
火老虎进屋,发财做屋。
火老虎进间,钱财金子满缸。
火老虎进灶,吃了老人转少年。
火老虎进厅,有吃有添。
火老虎进庙,主师坐轿。
火老虎上坡,票子蛮多。
火老虎进巷,有吃有汤(剩)。
被祝福的人家总要给火虎手们回些吉礼:或红包或线香或鞭炮或果品等等。一家游完再接着一家,不分贫福、不分亲疏一家都不拉下,直到把宗房各家闹完。再到最后那天举行“送火虎”仪式,把游完的火虎道具送到村子中间的荷塘沉掉,“游火虎”的活动也就结束了。
至于“火龙住庙”与“火虎沉塘”的差距,南岭现在的村民是这样解释的:火虎与瘟魔作斗争的时候被融入太阳,善良的村民想用水给火虎降温;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南岭人民一种消防意识的体现。纵观其它地区的“火虎沉塘”我们认为前者可能因年代久远失去了对真正文化根由的理解;后者对“火龙住庙”就不好解释了。依据田野信息与文献资料我们提出了三种设想:(1)“火虎沉塘”这一现象与中原文化中“钟馗嫁妹” 的思想是一致的,把不吉祥的东西从家中赶出,让火虎赶着瘟疫沉到塘里,并让火虎看守瘟魔。(2)在游火虎的吉语中渗透出南岭人民希望金玉满堂、子孙满堂的民俗心理;在中原文化中又有愿子女“虎头虎脑”的说法,虎常用来象征孩子。于是,“火虎沉塘”取“塘”与“堂”的谐音,寓意子孙满堂。(3)受“龙文化长期处在中华民族文化核心位置,虎文化相对次之的思想观念”影响。这点也说明南岭村民为什么把“中秋节”称为 “竹篙火龙节,而不是“火虎节”;为什么把火龙火虎献身取义、勇敢和拼搏的精神合起来称为“火龙精神”。
总之,在整个“游火虎”的过程中,渗透出南岭客家人强烈的宗族观念,重男轻女的愚昧思想和与中原一脉相连的文化情节。
3.2社戏表演
农历八月初十上午社戏表演开始之前先“打八仙”,然后敲锣打鼓将火龙、火虎、汉帝、六福、东岳夫妇和东平夫妇等神像请到剧场对面的供桌上,以表示“神与民”同乐。社戏在初十至十二演两场,十三至十五演三场,特别是十五那天,游完火龙后演戏至第二天凌晨(现在这些演戏日程,因经济和兴趣等多种因素也时有变动)。这些戏曲曲目年年有变化,日日有翻新,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武松打虎》、《白蛇传》、《观音送子》、《文武魁》、《彩楼配》、《福寿图》和《罗帕宝》等等。
3.3游竹篙火龙
游竹篙火龙是整个节庆的最高潮。它只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晚上进行,最长不过1个时辰。活动由卢氏家族主办, 按照卢氏宗房分组制作火龙和游火龙,现传卢氏七房,于是分成七班,每班做七条火龙,七七共四十九条火龙。每条火龙都是在一根两丈多长的主竹筒上扎出“ ”形的分支(每根分支1米来长),再在分支上扎上用火龙纸(一种普通的红色草纸)与线香制成并浸有素油汁的小火把。问村民每条火龙要扎多少小火把,可能是年代久远或其他原因答案不一:有的说没有定数,多点好;有的说一般20根。细想不管那种说法都有存在的理由与道理:小火把即灯火,“灯”的谐音与“丁”相通,于是,前一种说法希望子孙兴旺——“火龙旺,子孙兴”,这也是可以解释通的。按第二种说法每条火龙20根小火把,每班7条火龙,共140根小火把, 7班共49条火龙,共980根小火把,这个数字在民间的吉祥寓意也是不用解释的。他们按着各自的理解扎着火龙。也许以前是有一种规矩,但我们认为不必深究他们哪个更合理,因为这些不定的规矩正折射出民俗文化在发展中的变化性和丰富性。
作好的火龙不同于埔寨火龙的花俏、张扬,也不同于成都洛带镇(西部客家古镇)火龙的写实。朴实无华,抽象写意是南岭竹篙火龙的审美特质。
所有扎好的火龙都要抬到卢氏家庙和火龙庙前的大坪上,再等到晚上8点钟(戌时),在司仪的主持下村民抬着贡品、吹着唢呐、敲锣打鼓、放鞭炮,举行“请火仪式”,队伍来到火龙庙请出“火种”。接着举行“点火仪式”,点火非常慎重,点火的人一般是宗房里年长或有威望者(如,村长等)。点火的顺序也很讲究,以前是按宗房的大小进行,解放后渐渐改为拈阄的方式。点好的火龙由一名中年火龙手和一名青年火龙手共同竖起。竖起的火龙更象一棵棵通天的灯树,又象一个个升天的灯梯,这使我们想起了众多民族的生命之树。竹篙火龙其实就是南岭客家人的生命之树。南岭客家人代代坚起的是一种向上不屈的生命信念 ……
游火龙”人员参与情况表
司仪 1人 贡桌手 4人
礼炮手 3人 花炮手 7
乐手 6人 唢呐 2人 鼓 2人
锣 1人 钹 1人
点火人 7人
火龙手 2人/组(共98人)
观众 南岭村民、慕名而来的游客、学者(最多时近4千人)
火龙游——兆丰年。竖起的49条火龙,先是在卢氏家庙(卢氏主祠堂)前的大坪上有序的游动,以示祭祖。接着按照班分开,各自抬着自己的7条火龙回到分房宗祠前祭祀,围观的人群也自动分成了7股追随而至。火龙在路上时而直、时而斜、时而竖、时而横、时而侧、时而正的游动作着。火龙上没有扎紧的小火把掉在地上和人们抛在地上的小火把,形成一盏盏从地下长出来的灯,很象北方放地灯的仪式。一盏盏地灯一颗颗星,不知是天上繁星下凡人间,还是我们步行于银河星空。“天人合一,宇宙一体”的传统哲学观在这可得到很好的体验。在这种有意和无意的行为认同中渗透出南岭客家人的宇宙意识。
火龙游到分房宗祠前。他们带来不单是火龙,也不仅是对祖先的敬意,更是对来年的祝福。火龙手将火龙斜靠在宗祠的大门前,这时你不用担心小火把会烧到房子或掉下来烧到人。南岭人虔诚的认为:一般情况下火龙不会引起火灾,更不会伤到人,这是火龙显灵的表现之一。其实,这和小火把上使用的油汁有关,浸小火把的油计是由南岭山中一种叫山茶树的果实(山茶籽)提炼而成。这种油可食用,以前被认为是上等油,于是,也常用来祭祀神明与祖先。点燃油灯时热度相对低,因此,不易伤人或引起火灾。即使伤到人或引起火灾,同众多迷信一样南岭人也虔诚的认为这是“因果报应 或“不吉的预兆”,是火龙显灵的另一表现。
南岭人放着鞭炮、敲着锣、打着鼓、目视着火龙燃烧熄灭,好似在依依不舍地目送亲人。
火龙游完,接着又是社戏表演。演到次日凌晨,以示送龙。社戏散场,整个竹篙火龙节也就结束了。整个竹篙火龙节的活动经费在旧社会从卢氏各房的祖产中支付,解放后都由南岭村卢氏成员捐资筹集。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那家不参与就占不到来年的吉彩。据2003年和2004年的调查统计整个活动约用3、4千元人民币,财物分摊人均约人民币3元多。 四 再看竹篙火龙节的人文涵义
4.1传统民俗动机的集中体现
任何一种传统民俗活动都有它的心理动机和功利目的。在科技不够发达的农耕时代人们的民俗动机不外乎以自然力为主因带来的生存意识。在恶劣的环境里民众要生存,要祈福今天明天,围绕这个生存核心派生出了以下民俗母题;(1)生命观,去灾辟邪;(2)生殖观,多子多孙,生衍兴盛;(3)福禄观,招财进爵。我们看到的南岭竹篙火龙节正体现着这些生存意识和母题精神,如:“火龙旺,子孙兴”、“火老虎上路,子孙一路”。“火老虎进灶,吃了老年转少年”;“火龙在,瘟魔除”;“火老虎进屋,发财做屋”;“火老虎进间,钱财金子满缸”,“火龙游,兆丰年”等等。
4.2社会组织形式的体现
透过竹筒火龙节的传统组织形式可以看到南岭村落文化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竹篙火龙节是建立在家族意识基础上以血缘为纽带,以神明为认同的民俗活动。家族意识中血缘纽带集中突现在组织、献贡、巡游中,这些只限在卢氏家族内部进行。这点使这项民俗活动表现出了一种排他性。家族意识还表现出了很强的家族等级意识和严格的家长制。如游火龙必须从主祠堂点火祭祀后,再巡游回分祠祭祀;司仪与点火者也是宗族和宗房里的辈长者或有威望者等。还有在这项仪式里长幼关系也得到了强化。如游火龙与游火虎分属不同的年龄群体;单看火龙手的选择也强调中年与青年传班代的观念等等。
透过这样强烈的家族意识,不难理解竹篙火龙节的规模、热闹程度同家族综合势力成正比。于是,竹篙火龙节办的好无疑成了南岭客家人向客地土著人或外族人展示家族势力强盛的重要机会,成了家族共同利益的必须行为和家族凝聚力升华的重要仪式。这就是民俗祭祀活动在家族式村落文化模块中显现出的巨大团结功能。
另外,在竹筒火龙节的具体细节上还存在很多分歧,如;对火龙上扎多少小火把的不同理解;对火龙、火虎身世的不同猜想等。各宗房各自坚信自己的理解,互不示弱。这些差异正反映出家族式村落文化中的内部分化、竞争,甚至斗争。从这个层面上看整个竹筒火龙节利用它的家族意识和团结功能协调着复杂的人际关系。
整个竹篙火龙节还是一项开放性的村落文化。它吸引、欢迎外村村民和外族人员的观看,甚至邀请外族、外村有威望者会宴,同庆、共乐。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客家人开放式的好客美德,也使竹篙火龙节成了联络族外情感的纽带。对于外族人员的参与也使竹篙火龙节的血缘基础扩大成了神明认同,祖先崇拜转换为了神明崇拜。这就是众多村落文化中神力大于祖先,祖先崇拜神明化的现象。透过这点我们也可更好的理解竹篙火龙节由来的社会根源。
4.3“龙虎共存文化”现象的缩影
据学者研究表明;早在我国8000年前,甚至更早的时间,“龙”“虎”文化就存在了。在《周易.乾卦文》中就有“云从龙,风从虎”的说法。可见,“龙”“虎”共存的文化意识早就有了。“龙”“虎”结合成为雄伟、强盛的象征;美与权威的典型形态;成为人们崇拜并畏惧的对象;成为驱妖、镇宅、辟邪的祥瑞之兽。自古以来龙虎共存文化成为人们民俗生活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有“生龙活虎”“龙盘虎踞”“龙腾虎跃”“龙争虎斗”“降龙伏虎”等等。整个竹篙火龙节俗正是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龙虎共存文化”现象的缩影。这项具有独特风格的民俗活动,仍然没有脱离中华民族的大文化背景,仍然传递着南岭客家人的中原汉文化情节。这是竹篙火龙节俗的又一个人文涵义。
4.4“视”、“听”、“触”、“感”的综合审美意境
竹篙火龙节有非常强的娱乐性与观赏性,还是一项“视”、“听”、“触”、“感”意境交融的活动。看着节日盛队,看着香烟缭绕,看着火龙通天,看着古事重演,看着灯火辉煌,看着人群簇拥;听着吉语高呼,听着戏曲三国,听着乐器欢奏,听着鞭炮作响,听着欢声笑语;再触着从火龙上掉下来的火把,时惊时咋,时躲时闪,与同伴时挤时撞。心与祖先靠近了,人与幸福帖紧了,灵魂与神共畅了。好一派天上人间。神民同乐的太平盛世景象。这种审美的核心基于对祖先的缅怀和对神灵的虔诚信仰。脱离了这种情感依托,那竹篙火龙节俗的审美只能实现“视”、“听”、“触”上的感观刺激,而很难达到心灵共鸣与人神共畅“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失去了这些信仰,这项民俗活动也就失去了原始、纯朴的野性;失去了本质生命力。它的上演只能是一种程式化,甚至低劣的表演。
总之,传统的竹筒火龙节是在自然力为主因带来的生存危机背景下,基于家族格局以血缘为纽带、神明为认同的一项相对排他与开放,并具有审美功能和社会组织功能的民俗节庆。是农耕时代文化精华与糟粕的浓缩与反映。
结束语:文化的流变——竹篙火龙节俗的处境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客地大批青壮年带着“客”的情节,走出了“围屋”的封闭,走出了出生地的禁固,涌进了沿海城市,开始在高楼大厦间体验新的生命存在,开始了他们“新客”的征程。这是客家文明的进步,是客家精神的发展延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这一事实也对客家传统节俗的存在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机,程式化、低劣化己经显现出来。现在竹筒火龙节的程序简化了,规模缩小了,如大量儿童随着父母进城,游火虎的活动已停办了几年。
再看,随着科技水平和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原初的神性蒙昧开始有了新的理解;由自然力为主因的生存意识转变成了眼前社会压力为主因的生存意识;对美好生活的涵义也有了新的内容。这些又为竹筒火龙节的存在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竹篙火龙节的存在发展反过来对现代客家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又有着促进作用。
于是,去其糟粕、正确引导,保护这项活态的民俗“化石”迫在眉睫!
“火龙在,瘟魔除;火龙旺,子孙兴;火龙游,兆丰年。”让我们保持这种祈福的心态与勇敢、坚毅、开拓、团结的火龙精神,共同祈福、发展我们的民俗文化,促进现代客家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最后,祝愿在浩瀚的天际,火龙精神长存!
[ 注 释 ]
① 《宁都县地名志》,宁都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编,内部发行,1984.
第62页.
② 在客家地域流传着“有山必有路,有路必有客,有客必有箩”的民间谚语从中可见客家先民从中原迁至闽粤赣地区,涉水越岭的过程中竹编器物曾经是他们的重要运输工具之一,承载着客家人在迁移中的家当。
[ 参考书目 ]
1、《宁都直隶州志(重印本) 》,赣州地区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编纂:罗中坚等,内部发行,1824年(最末编修)1987年(重印)
2、《宁都县志》,宁都县志编辑委员会编,总纂:唐小峰等,内部发行,1986.
3、《宁都县地名志》,宁都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编,内部发行,1984.
4、《早期客家摇篮——宁都》,赖启华著,中华国际出版社,2000.
5、《中国神论学》,潜明兹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
6、《中国民间美术社会学》,王海霞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4.
7、《民俗艺术探源》,宋克飞著,台湾艺术家出版社,1982.
8、《中华神秘文化辞典》,吴康主编,海南出版社,1993.
9、《文化人类学事典》,[日]祖父江孝男等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10、《五华县安流镇神柢庆典的田野调查》,沈丽华,《民俗学刊》第一辑
11、《民艺论》,[日]柳宗悦,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
12、《民俗学概论》,陶立潘,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2001.
[ 附录一 ]
1、调查组成员:张海华、刘加鸿、廖振新
2、调查时间:2003年 9月 8号—11号(中秋)
2004年 9月 27号—28日 (中秋)
3、调查地点:江西赣州宁都县洛口乡南岭村
4、被调查人:卢新华男 68岁村民
卢华仁男 43岁村委书记
卢丽华女 20岁村民
卢加龙男 16岁村民(曾经任过火虎队领头)
卢平岸男 14岁村民
……
[ 附录二]
南岭村竹篙火龙节相关图片 http://web.aofa.net/www/zhanghaihua/index3.htm
(完) “火龙在,瘟魔除;火龙旺,子孙兴;火龙游,兆丰年。”
客家龙文化非常丰富,仅火龙形式就有几大典型,如丰顺埔寨火龙、香港大坑火龙、湖南汝城范家火龙,而南岭火龙尤为独特,无论民俗活动的表现方法,还是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都更加丰富。
进一步发扬光大,做成一个具有传统文化特质为核心元素的旅游项目,我想应该是年轻一代必须努力的事情。 谢谢张海华的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