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04-12-5 12:37:51

Posted by 燕子姐姐 at 2004-12-4 23:19
我们家是典型的上下堂左右横结构(这个结构叫什么名字?),两个叔在两边横屋,我爸是老大,就分了正门下厅左下堂间,我想问一下左下堂间是不是就是主人房?那我爷爷住的上堂间呢?

你说的房,应该是比较新的,基本上可以归为“三间架”一类。属于简化的围龙屋主体部分。
你爷爷住的是相当于围龙屋龙厅的位置,主人间。
你爸爸住的是“二把手”的间。如果上面有花厅的话,你爸爸应该住花厅边的房。

Yanzi 发表于 2004-12-5 12:37:52

Posted by 兴宁阿哥哩 at 2004-12-5 12:31
“檐”字。
但我们一般是说“檐阶”,没有听过檐台。
檐阶,客家人来到南方为了适应环境,檐阶做得都比较高,是小孩子经常跌交的地方。
相应的,在檐阶上就是檐阶的上面了。

是做得比较高,可能真是檐阶。
注音应该是:yam toi hong,听起来像是“盐台上”,或者是营台上(yang toi hong)。
梅西客家话檐读ngam,不知道石坑怎么样,有时候石坑口音有一些差异。

[ Last edited by 燕子姐姐 on 2004-12-5 at 12:49 ]

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04-12-5 12:49:57

Posted by 燕子姐姐 at 2004-12-5 11:48
如果从大门进去,就只有上下堂两个厅,没有间。
个人觉得是浪费,不知道拿两个厅来做什么:D。
用处大了。
如果是大的围龙屋,还有上、中、下厅。
上厅是举办大的活动,如祭祖、接待贵宾。
下厅是大堂,是相当于现在宾馆的大堂,是人客来的第一站。
按老规矩,上灯的时候女的是不能去上厅的。

[ Last edited by andrew on 2004-12-5 at 20:57 ]

mayonghappy 发表于 2004-12-5 14:24:50

Posted by 燕子姐姐 at 2004-12-5 11:48
如果从大门进去,就只有上下堂两个厅,没有间。
个人觉得是浪费,不知道拿两个厅来做什么:D。
  有厅也有间,但厅旁边那间按严格意义是不能住人的.厅一般用与公共事物的处理,一点私密性都没有,在厅旁边那间住会很不舒服的.当然如果建筑的规模较小,公共事物较少,加上住房不够,就把那给挪用为住人了.
  在看看朝向也不对,横屋用来住人的一般是南北朝向,而厅旁边的间是东西朝向的,通风采光都不是很好.
  我有看过上厅有间,下厅没间的,从大门进去后,还有类似照壁.屏风一样的**,所以并不会浪费,空间还更丰富了.就象中国古典园林的处理手法,空间有大有小,有收有放.
  规模捎大的(也就是经济情况好的)是不会把厅旁边的间拿住人的.规模小的有很多都住人了.
  民居就是这样,很多变通的地方.所以我也赞同把非官试的,乡土的建筑都归为民居.而不只局限于住宅.

[ Last edited by mayonghappy on 2004-12-5 at 14:38 ]

mayonghappy 发表于 2004-12-5 14:48:11

兴宁阿哥哩说的:三间架是怎么样的平面形制的?有没有图.另外三间架的 间 是不是通常建筑的所谓 开间 的意思呢??我猜想你所说的三间架就是一明两暗的形式吧,就是中间一间较大的厅,两旁的两间就是住人的间吧?

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04-12-5 20:11:42

Posted by mayonghappy at 2004-12-5 14:48
兴宁阿哥哩说的:三间架是怎么样的平面形制的?有没有图.另外三间架的 间 是不是通常建筑的所谓 开间 的意思呢??我猜想你所说的三间架就是一明两暗的形式吧,就是中间一间较大的厅,两旁的两间就是住人的间 ...
正是。如下图(三间架,三间过):
http://img12.paintedover.com/uploads/12/sanjianjia.PNG
个人观点,这才是客家民居的最基本形式。
客家人是“客”,来南方的过程中,创造了围屋这个建筑形式。你可以去看看,在粤东地区,一般一个村最古老的屋都是围屋,是客家人在粤东开基创业的开始。所以,围屋不是慢慢由简单的基本房屋形式逐步向围屋发展的,而是直接由碉楼与中原殿堂式的结合体一步到位发展的,从赣南比较注重防御的围屋发展到注重居住的粤东围龙屋,福建土楼其实与赣南围屋一样是初期就有的。
围屋中的厅,在客家人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生老病死,婚姻嫁娶,上灯祭祖,都是在厅里完成。所以,后来客家民居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厅的影,是客家人先有围屋,后来才有三间架的明证。上图其实是上厅结构的三间架,可以基本满足需求。是最没有钱的时候考虑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在农村你可以看到的敞开的厅的原因,因为它是上厅。
如果,多一点钱,就会前面起一杠,大门凹进去,成为下厅,两边起横屋,围成一个天井,各个间用檐阶连起来。再进一步,两边加小门,加花头,就是典型的三门三井两厅一花头的围龙屋了。
现在为什么我们看到都是三间过的房子,一是资金没有那么大,二是家庭小了,三是以前为了防御的社会环境已经改变,没有必要。
因此,可以说三间过是围屋的简体,是围屋的最基本单元,是一种由过去宗族为主逐步向小家庭过渡的必然,是一种为了保持厅的功能而没有任何结构布局可言的倒退民居。既没有围龙屋的殿堂式的壮观,又没有现代体现人文关怀、布局合理的以居住为主的实用。
无奈,现在的人只好选择了洋楼。

[ Last edited by 兴宁阿哥哩 on 2004-12-5 at 23:49 ]

andrew 发表于 2004-12-5 21:02:24

Posted by 兴宁阿哥哩 at 2004-12-5 12:49
用处大了。
如果是大的围龙屋,还有上、中、下厅。
上厅是举办大的活动,如祭祖、接待贵宾。
下厅是大堂,是相当于现在宾馆的大堂,是人客来的第一站。
按老规矩,上灯的时候女的是不能去上厅的。

[ Last ed ...

我覺得興寧哥所說的上,下(堂).
跟燕子所說的,好像是相反的了.(還是我會錯意了?)

空間的討論,最好是在圖面上進行的.
只可惜網路上要做到這點是很費工夫的.

Yanzi 发表于 2004-12-5 21:07:32

没有反。andrew你说下堂厅设神坛,可能在你心目中下厅比较神圣,但是我们的神坛是设在上厅的。

你们画平面图用什么软件来画的?介绍一下,我可以试一下画一个平面图出来:P

andrew 发表于 2004-12-5 21:12:42

Posted by 燕子姐姐 at 2004-12-5 21:07
没有反。andrew你说下堂厅设神坛,可能在你心目中下厅比较神圣,但是我们的神坛是设在上厅的。

你们画平面图用什么软件来画的?介绍一下,我可以试一下画一个平面图出来:P

主架構是AutoCad.再配上建築的套裝軟體.

你們所說的上廳是靠近外面的嗎?從外面進來先看到的是上廳?
假如是這樣,那我們所說的是同一回事.

[ Last edited by andrew on 2004-12-5 at 21:22 ]

Yanzi 发表于 2004-12-5 21:34:34

我没有autocad啊。

看这个图,一入门是下厅,中间有一个天井,天井上面放风车的是上厅。
我也一直认为这种房子是围龙屋主体结构的简化。
http://kejiawc.vicp.net/wc/up/upload/upfile/soft/20049201536591xingning919099.jpg

andrew 发表于 2004-12-5 21:48:56

Posted by 燕子姐姐 at 2004-12-5 21:34
我没有autocad啊。

看这个图,一入门是下厅,中间有一个天井,天井上面放风车的是上厅。
我也一直认为这种房子是围龙屋主体结构的简化。


你所描述的跟我想的不一樣.
今後的討論應該是要以圖為主,文字描述為輔較佳.

Yanzi 发表于 2004-12-5 21:53:29

Posted by andrew at 2004-12-5 21:48
你所描述的跟我想的不一樣.
今後的討論應該是要以圖為主,文字描述為輔較佳.

太伤心了!兴宁阿哥的描述你看懂了,却把我的描述看反了,唉,看来我这么费心机的表达有问题。:D

andrew 发表于 2004-12-5 21:58:14

Posted by 燕子姐姐 at 2004-12-5 21:53
太伤心了!兴宁阿哥的描述你看懂了,却把我的描述看反了,唉,看来我这么费心机的表达有问题。:D

主要癥結在於你爸爸跟爺爺居住的房間跟台灣的習慣是相反的.

台灣情況是
長子(你爸爸)結婚時,就要住進"廳下"('上堂')左側的"正身間"(興寧哥所說的'龍廳')了 .

[ Last edited by andrew on 2004-12-6 at 00:15 ]

Yanzi 发表于 2004-12-5 22:21:55

噢,那个龙间以前是我婆太(爷爷的妈)住。我爷爷住上堂的右侧间。
我不知道我爸结婚前住哪:D
不过我爸妈睡的床很漂亮哟,漆了很好看的花鸟图案。
我婆太睡的床只是朱漆的,加刻了一些简单的花纹。

[ Last edited by 燕子姐姐 on 2004-12-5 at 22:24 ]

客风追影 发表于 2004-12-22 01:26:07

我家原本就是那样的

现在进行改建

改成了钢筋混泥土的

不过仍保留了两个堂,也就是上厅堂和下厅堂
不过由于土地的限制我家左边仍然重建了横屋
而右边就没有空间可以建了
因为右边是我叔叔的房子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求助】对客家民居间隔的一些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