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濒临失传的客家艺术精品被抢救发掘
11/19/2004/08:58华夏经纬网记者从江西省赣州市文化局获悉,经过多年的抢救发掘,一批流传客家地区数百年、一度濒临灭绝的客家戏曲以及其它多种艺术精品,已经被成功整理并发扬光大。
江西赣州是目前全球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之一,客家戏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但由于许多赣南客家戏根本没有剧本,全靠老艺人的传唱,随着一批民间艺人的逝去,很多优秀的传统民间文艺慢慢地在绝迹。
“我们有责任将传承几百年的客家艺术继续传承下去。”赣州市文化局局长夏之明介绍,几年前赣州市开展了大范围的整理客家传统戏曲的工作,现有22部(套)客家小戏、客家曲牌和歌舞被整理完毕,这些文化遗产已被录制成音像资料,现已发售的22万套早被抢购一空。
“我们由此认识到客家艺术有着巨大的发掘潜力和商业市场。”夏之明说,赣州市在发掘民间客家戏曲的同时,还加速培养年轻客家艺术工作者。赣州市于1999年在赣南文艺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赣南客家艺术学校,使之成为全国唯一一家专门从事客家艺术培训的学校。为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客家艺术,赣州还每年从乡间挑选客家子女,免费进校学习客家舞蹈艺术,目前正在整理一套关于客家戏、客家音乐、客家舞蹈、客家画派的专用教材,以全面提升客家文化的艺术内涵。
初步统计,自客家艺术学校挂牌以来,学校已经培养了千余名学生,并吸引了国内其他客属地区相当数量的客家子女前来学习,甚至还有印尼、马来西亚等地的客家乡亲希望将子女安排到此学习客家传统艺术。
赣州市还对客家人逢年过节的民俗进行了整理,包括赣县的“云灯”、龙南县的“香火龙”、大余县的“板凳龙”、上犹县的“九狮拜象”等一批民俗精品都得到了整理和艺术升华。同时,工作人员还在加紧收集、整理、抢救“花轿”、“花灯”等其他有特色的客家文化艺术产品。(新华网李珍玉 曾敏伟) 我们本地的“布马”我看离失传的日子不远了。大家看过跑布马吗? 我们这里的布马曲牌是不外传的。曲牌不是我们平常的1.2.3.4.5.6.7.也不是五线普。我们这里叫”工尺普“。 Posted by 刘姓客人 at 2004-11-30 13:47
曲牌不是我们平常的1.2.3.4.5.6.7.也不是五线普。我们这里叫”工尺普“。
台灣不論閩南,客家的南管,北管.
也都是看工尺譜來演奏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