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客家风情首次走进中学课堂
新华网江西频道11月16日电(记者曾曦 张敏 周伟)多姿多彩的客家风情,绵远独特的客家文化已经越过围墙走进教室。利用世界客家人恳亲大会召开的机会,江西赣州首次尝试在中学开讲客家风情课,受到学生的欢迎。江西赣南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客家文化风情不仅有久远的历史,而且依然弥漫在当今这个地区的社会生活中。利用即将在赣州举行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之机,江西赣州市首次在部分中学开设客家文化风情课,让民族和民俗文化内容走进课堂。
赣州市第九中学有1500余名学生,其中90%左右是客家孩子。世客会前夕,赣州市博物馆客家文化研究专家走进学校课堂,向同学们讲述客家的历史和同学们身上承载的文化。这种形式的文化课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不少学生认为,这是一堂对他们意义重大的课,“因为这堂课,我可能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一名同学说。
“文化就在身边,用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能起到极好的效果。”赣州市第九中学校长陈朝松说,课堂上讲身边和自己的历史,使学生们了解客家人现实生活背后蕴藏的文化精髓.
http://www.cbe21.com/public/news/html/210101/2004_11/20041117_23490.html?PHPSESSID=acfa4b861d5c17380fb61076985d7077 很好!我们梅州客家风情从小学一年级的乡土教材就开始学了,现在中小学知识竞赛学习手册将客家知识:一、悠悠历史、二、地理方园、三、民俗文化、四、杰出人物、五、风景名胜、六、饮食文化、七、传统工艺等等全都列入竞赛内容。很高兴各地客家文化知识普及方面,各地客家也跟上了梅州的步伐,客家有希望了! Posted by zmy at 2004-11-19 23:13
很好!我们梅州客家风情从小学一年级的乡土教材就开始学了,现在中小学知识竞赛学习手册将客家知识:一、悠悠历史、二、地理方园、三、民俗文化、四、杰出人物、五、风景名胜、六、饮食文化、七、传统工艺等等全都 ...
你是老师吧? 小学一年级哪里有乡土教材?晕
我一年级的时候字都认不了几个,写个“2”字都写得不象样,被我爸摘耳公。 希望不是另一种秀,,, 这门课很有意义。对于推动客家文化的发展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样,以后的小孩子就不会再象我一样到了大学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才了解到客家文化。 我小学时的乡土教材都是潮汕的,没有客家的.现在小学好像没有乡土教材了. 今日,严教授在赣州市上犹县的一所小学用客家话进行了客家文化的演讲,现场教了孩子们一首客家童谣《月光光》;阿秋哥也唱了好几首客家歌曲,气氛很活跃;肖版主送了同学们七个字“天下客家一家亲”……
[ Last edited by hcb8188 on 2004-11-20 at 21:07 ] 但是严客不知有没有考虑到,小孩子是否能听懂他的口音。
在上犹的一个贫困家庭里,肖斑竹用兴宁口音问一个啊婆:“你听懂崖计话么”
她用兴宁口音回答(赣州有很多客家人是从兴宁返迁到赣南):“崖听唔出哦”。可能这里比较封闭,对有点差别的口音都很排斥,对外喜欢用普通话词汇。 客家人意识渐醒,表明大家的努力开始有了回报.如何找到最快有效的途径,唤醒客家意识,团结各地客家人,增强凝聚力,谋求客家的振兴与发展,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培养客家认同和客人意识,,利用教材进行客家教育也许是最可信也比较有效的方式,但对非客家人学生来说,在课堂上会不会觉得有点不公平.另外政府在这方面也做得比较谨慎.教育空间还是较窄.利用网络论坛来唤醒客家意识,扩大客家影响力,宣传客家文化,是一种较自由的方式,空间较大,但不如学校教育,或是电视报纸等传媒有效快捷. Posted by 燕子姐姐 at 2004-11-19 23:22
小学一年级哪里有乡土教材?晕
我一年级的时候字都认不了几个,写个“2”字都写得不象样,被我爸摘耳公。
现在六年级(江南小学)语文课每个单元考的试前二题都是客家常识题,这以前我讲过。
[ Last edited by adg on 2004-11-21 at 11:35 ] 虽然没有客家风情课,但198X年我在大坪镇中心小学读四、五年级时的确是有开《乡土地理》课(也许是乡土思想品德),讲的大抵都是客家人客家事。 Posted by adg at 2004-11-21 11:34
现在六年级(江南小学)语文课每个单元考的试前二题都是客家常识题,这以前我讲过。
噢,这样好呀!我记得是五六年级有乡土地理。
但是zmy讲的是小学一年级有点夸张了。 Posted by hcb8188 at 2004-11-20 21:05
今日,严教授在赣州市上犹县的一所小学用客家话进行了客家文化的演讲,现场教了孩子们一首客家童谣《月光光》;阿秋哥也唱了好几首客家歌曲,气氛很活跃;肖版主送了同学们七个字“天下客家一家亲”……
此行有意義,阿秋歌去到客家大本營別忘採風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