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广东紫金人)
温儒敏教授基本情况
简历:籍贯广东紫金。1969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毕业,在基层工作多年后,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王瑶先生攻读现代文学专业硕士生,1981年获北大硕士学位,留在中文系任教,1984年至1987年读博士生,1987年获北大文学博士学位。1987年任北大中文系副教授,1992年聘为教授,1996年聘为博士生导师。曾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席,北大出版社总编辑。现任中文系主任,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审委员。
著作与论文
(一)专著:
1.《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ISBN7-301-00255-6/I.018,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本书是第一本系统评析现代文学中现实主义思潮的专著,分四章论述了五四以来新文学现实主义的发生、发展和流变。前三章依时为序,各以十年间文学理论及创作为考察对象,对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在中国的流变与作用,作总体的勾勒评说。第四章属理论概括,分六个方面总结现实主义在发展中所显示的成就与缺失,并在世界文学发展的格局中比较考察其民族特色和历史位置。本书从史述着手,对诸多问题作了有创见的科学分析,提出了不少引人思索的独特见解。本书获首届全国比较文学书籍一等奖,1993年译成韩文在汉城出版。
2.《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7-301-02224-7/I.298,共四次印刷。该书有选择地论评14位最有代表性的批评家及相关的批评流派,以此概览中国现代批评史的轮廓。14位批评家是:王国维、周作人、成仿吾、梁实秋、茅盾、李健吾、冯雪峰、周扬、胡风、朱光潜,以及沈从文、梁宗岱、李长之、唐湜等等。本书所着重展示的是各宗各派对文学的认识活动和历程,大致理清批评史的流脉,特别是各派批评的得失及彼此间的对立、互补、循环等结构关系。书中各专题的选论很注重从多元竞存互补的批评格局中,去分析批评史的“合力”,其中贯穿对现代批评传统的了解与重估,其研究探索的意义大于历史记录的意义。该书1999年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二等奖,1995年译成韩文在汉城出版。
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与钱理群、吴福辉合著,北大出版社1998年出版,ISBN7-301-03670-1/I.0468。另有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繁体字版。该书出版于1987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四次印刷,1998年修订本对初版有重大修改,有些章节几乎重写。该书所讨论的“三十年”指1917年到1949年,展现了这一通称为“现代”段落中的“文学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其对传统文学的历史性变革与改造,对外来文学资源的改造和运用,文学语言与形式方面的变革,以及其在“思想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方面发挥的特殊的作用。全书分三编28章,论列各时期文学思潮与运动,各文体的状况及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该书被教育部推荐为全国高校中文系基础课重点教材。许多大学还指定该书作为中文专业考研的主要参考教材之一。至2001年底已12次印刷,印数14万。
4.《中华文学通史》(近现代卷),与人合作,华艺出版社1998年出版。温儒敏负责撰写其中有关文学思潮与批评,以及部分作家作品的章节,约10万字。
5.《文学课堂:温儒敏文学史论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收论文36篇。内容包括鲁迅研究、作家作品论、文学批评史研究,学科史与文学史观四个方面。
6.《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与人合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收有关现当代文学重点作家及重要文学史现象研究论析16篇。
(二)编著:
1. 《比较文学论文集》,1984年北大出版社出版。
2. 《中西比较文学论集》,1987年北大出版社出版。
3. 《郁达夫名作欣赏》,1998年和平出版社出版。
4. 《时代之波》,1997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5. 《北大风:北大学生百年作品选》,1998年北大出版社出版。
6. 《百年学术:北大中文系名家学术文存》,1998年北大出版社与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7.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200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三)部分论文:
1. 《论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2辑。
2. 《试论〈怀旧〉》,《鲁迅研究丛刊》,1980年第3辑。
3. 《略论郁达夫的散文》,《读书》,1981年第3期。
4. 《鲁迅前期美学思想与厨川白村》,《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5期。
5. 《外国文学对鲁迅〈狂人日记〉的影响》,《国外文学》,1982年。
6. 《港台比较文学研究述评》,《当代文艺思潮》,1982年第3期。
7. 《重读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读书》,1983年第2期。
8. 《深刻的思想 特异的构思:读鲁迅的小说〈药〉》,《阅读与欣赏(现代文学部分五》,1983年。
9. 《〈朝花夕拾〉风格论》,《北大研究生学刊》,1985年创刊号。
10. 《欧洲现实主义的传入与五四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
11. 《新文学现实主义总体特征论纲》,《北京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12. 《〈风景〉:执着的与超然的》,《文艺报》1988年6月11日。
13. 《梁实秋及其文学美学论著》,《博览群书》,1989年第7期。
14. 《香港文学批评印象》,《香港文学》,1989年1—2期。
15. 《梁实秋年谱简编》,《文教资料简报》,1989年第2辑。
16. 《〈围城〉的三层意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年第2辑。
17. 《〈肥皂〉的精神分析读解》,《鲁迅研究动态》,1989年第2期。
18. 《雍容(幽默(简单味》,《鲁迅研究动态》,1989年12期。
19. 《〈狂人日记〉:反讽的迷宫》,《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第8期。
20. 《客家味:传统人文精神及其他》,《小说评论》,1990年第3期。
21. 《略论胡风的文学批评》,《新文学研究》,1992年第2期。
22. 《成仿吾的文学批评》,《文学评论》,1992年第2期。
23. 《胡风“主观战斗精神说”平议》,《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
24. 《周作人的散文理论与批评》,《上海文论》,1992年第5期。
25. 《王国维文学批评的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26. 《梁实秋对新人文主义的接受与偏离》,《文学史》第1辑,1993年。
27. 《沈从文怎样写鉴赏性评论》,《名作欣赏》,1993年第3期。
28. 《李长之〈鲁迅批判〉及其传记批评》,《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第4期。
29. 《对现代批评传统的重估》,《文论报》,1993年10月9日。
30. 《论茅盾的“作家论”批评文体》,《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31. 《文学走向死亡?》,香港《大公报》,1993年7月14日。
32. 《批评作为渡河之筏捕鱼之筌》,《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33. 《历史选择中的卓识与困扰:论冯雪峰与马克思主义批评》,《学术月刊》,1984年第5期。
34. 《郭沫若其人其诗》,韩国《中国语文论丛》,1994年第7辑。
35. 《剖析现代人的文化困扰:评〈废都〉》,《“废都”废谁》,1994年。
36. 《境界》(英文),《TamKang Review》,Spring-Summer,1994。
37. 《战国策派的文化反思与重建构想》,《时代之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38. 《茅盾与现代文学批评》,《文学评论》,1996年第4期。
39. 《春风沉醉郁达夫》,《中华读书报》,1997年2月19日。
40.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误读”价值》,《中国文化报》,1997年10月4日。
41. 《刘以鬯小说的“形式感” 》,1999年香港文学国际研讨会提交论文。
42. 《论老舍创作的文学史地位》,1999年纪念老舍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收入《老舍与20世纪中国文化》。
43. 《关于“经典化”与“学院化” 》,《文艺研究》,1999年第1期。
44. 《大学出版的根基:学术为本》,《中国出版》,1999年第9期。
45.《文化批评视野中的小说〈二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4辑。
46.《文学史观的建构与对话:围绕初期新文学的评价》,《北大学报》,2000年第4期
47.《张爱玲热的兴发与变异》,2000年10月香港“张爱玲与中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上提交的论文,《中华读书报》2000年12月27日。
48.《浅议有关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1卷
49.《当代评论与文学史研究的张力》,《现代中国》创刊号,2001年版
50.《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科学史价值》,《文学评论》2001年第三期
51.《思想史取替文学史?》,2001年南京“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
52.《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探求与焦虑》,《北大学报》2001年第4期。修改稿又提交2001年11月首届“北大论坛”。
53.The Image of Westerners in the Gaze of Cultural Criticism, Amsterdam Atlanta, GA,2000
专业领域
(一)担任过的课程:
1.《中国现代文学史》,本科基础课。
2.《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研究生课程。
3.《现实主义思潮研究》,研究生课程。
4.《现当代作品赏析》,本科生课程。
5.《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思潮》,选修课。
6.《现代文学学科概要》,选修课。
7.《现当代文学学科史与学术前沿》,研究生课程。
8.《文革文学史研究》,选修课。
(二)当前开课:
《文论精读》,博士生选修课。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三)科研项目:
1.《现当代文学研究史论》,教育部“九五”重点项目。
2.《现代文学学科概要》,北大研究生院课程资助项目。
3.《中国语言文学研究基地项目》(主持人),北大学科建设985资助项目。
4.《近百年来文学批评概念的梳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人合作。
5.《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研究》,教育部“十五”重点项目。
转自北京大学校友网 温儒敏:文学史与原典,一个都不能少
在24日上午开幕的北京论坛中国文学分组论坛中,众多国内外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先驱和名家大师济济一堂,让会场蓬荜生辉。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平行地阐释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围绕新文学诞生而出现的三种代表性的文学史观点和范式后,他提出这些先驱者都试图自觉地从史的角度评说新文学,自然彼此构成了微妙的对话关系。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提出的文学进化论史观突出了文学“以旧换新”的不可阻挡的趋势;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则表明了与胡适截然相反的论调,相对于时间范畴却更看重文学的品性与人性,主张站在“共时”的层面上平等地考察古今文学;而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更立足于考察新文学源头的基础上,勾画了中国文学史“言志”与“载道”之间循环往复的发展轨迹。
此言一出,在自由讨论中引来了激烈的争论。陈平原、乐黛云、宇文所安等国内外知名学者纷纷发言,最终的焦点停留在文学史的地位和当今高校教育的利弊问题上。众所周知,包括北京大学在内,我国大多数高校中文系在中国文学教学中都把文学史作为基础性的环节和课程,以至于很多中文系大学生苦于在文学课上“背历史”而丢失了很多细心研读原著的机会。这种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惯有模式在当今社会的文学教育中究竟如何权衡利弊呢?
温儒敏教授坦言这种文学教学理念和模式诚然利弊兼有,“利”在于能在文学史的串联贯通中用历时和史学的方法将知识更快地传授给学生,也便于学生高效率地系统接受;“弊”则在于容易导致大学文学教育的过量“信息化”,让学生漫游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史流中而损失了研读原著专书的时间,这也某种程度上牺牲掉了文学本身的丰富性和典型性。但温教授认为,固然如此,倘若回到解放初期重在阅读原著的教学状态中,在现今的高校教育背景下显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大量时间花费在研读中,有可能让学生出现基础知识方面的欠缺,也和当今节奏化的教学模式不太适应。
总之,文学史与专书阅读在教学模式层面上始终存在争议,也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当今学术教育界也正在试图找到两者之间最高效率最好效果的平衡点,但这并不是朝夕之功。
正因为如此,温教授希望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在低年级时更多侧重于对文学史的宏观把握,打下牢固的基础知识地基,到高年级时则应适当跳出这个圈子,花更多精力亲身接触原典和专书,尽量做到两者协调,互不偏废。
转自北京大学中文系 温儒敏:致北大中文系应届毕业生一封信
中文系主任 温儒敏
北大中文系2000级全体同学:
你们好。昨天非常高兴参加你们的毕业聚餐,本来准备多讲几句话,向你们表示祝贺,因为当时餐厅太吵,大家听不清。现在请容许我再写这封信,代表中文系全体老师,祝贺你们完成学业,祝福你们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同时也借此机会,祝福所有今年毕业的北大中文系研究生、博士生。
大学四年过去了,这期间有那么多的追求、收获和欢乐,也有挫折与烦恼,当然还有那真挚的友谊和美丽的爱情。这一切都会让你们毕生难忘。但愿燕园的青春历程,给大家留下的不止是美好的回忆,而且能真的成为不断滋润我们人生的精神源泉。
你们当中的一部分同学还要继续读研究生,即使还留在校园里,那也是一个崭新的学习阶段;而大部分同学就要进入社会了。不管做什么工作,就此改变学生的角色,更要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了,和学校生活相比,那完全是另外一种人生。作为老师,对你们既放心,又多少有些担心。放心,因为你们真的长大了,已经打下比较好的学业基础,又有北大精神作为底子,相信可以在各个工作岗位上施展你们的才华,发挥北大中文系的优势。说不太放心,大概也是出于做老师的本能,我们总是希望自己学生的未来能够更加成功,更加完美。这里作为临别赠言,提出那么几点建议吧。
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物质生产力发展很快,但价值标准有些混乱,社会上污浊的损人心智的东西很多。大家对此要有批判的思维和眼光,有一些理想主义的坚守。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重新崛起,问题也不少,对问题的解决每个公民都要有信心又有责任,不能大家都在抱怨但大家又都似乎很无奈。北大的毕业生更应当有改造社会的志向,目光放远,从长计议,不尚空谈,从自己做起,一点一滴来改造和建设中国社会。
北大的学生一般比较崇尚个性发展,心气高,善于独立思考,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素质。前面讲要坚守,自然包括对这些好的品格的坚守。北大学生往往因为比较有独立精神而在社会上显得“怪异”,与众不同,如同胡适之先生所说的,“这些特征可能会使你们不孚众望和不受欢迎,甚至为你们社会里大多数人所畏避和摒弃。”(胡适:《知识的准备》)。我们没有理由为此埋怨社会,因为我们最终的目标还是要改造社会,并让社会理解。但刚进入社会恐怕又要有一些角色转换所必要的“收敛”,要了解社会,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和生活方式,当然也包括了解历史与国情,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进入状态,也才谈得上如何改造社会。如果我们不满足于当一个旁观者和批评家,那一定要善于团结人,理解人,有合作精神。任何社会的存在都可能有其“合理性”,改造社会是十分艰难的工作,有时还要学会必要的妥协,退一步,进两步。以往有些同学进入社会后,发现普天之下似乎一无是处,和什么人都难于合作,那样的清高和任性,结果连生计都成了问题。即使为个人的发展考虑,改变学生的身份之后,也不能再有当学生时那样的“任性”。
学校只是给我们打下一个学习的基础,养成吸取知识的习惯,但那种精稔自由沉静的思考力,还有待今后的人生历练中逐步培养。到了任何岗位,都不要忘记不断学习。因为接触了社会,我们可能会发现任何社会与政治问题都不如学生时代想象的那样简单,我们会调整不切实际的思维方式,远离当下那种颠覆一切的思潮,也不再满足于痛快的不负责任的批评,我们会更加看重思考和探索中形成的建设性意见。不断的学习会保持我们思考的活力。工作再忙,也要有自己的精神的园地。
前几天有一位本科生给孔庆东老师写信,对当下大学生中弥漫的虚无主义和游戏人生的空气提出批评。孔老师把信转给我,我们很为此焦虑,学校教育中的确存在许多问题,老师也有责任。我们一定会采取措施,尽可能改变这些不良现象,净化校园空气。这件事也提醒马上就要离开校园的同学们。你们都是校园生活的“过来人”,北大这些年来受到许多庸俗的势利的风气侵扰,某些不健康的东西也可能给你们影响。你们走出校园后要清醒地告别这些不良的影响。
临别赠言,本来应当说些比较喜庆的话,但还是罗嗦这么一些担忧和希望。近年来中文系在比较艰难的条件下“守正创新”,改革和发展,其中也有同学们的参与和贡献。我代表系里感谢同学们。希望你们毕业后无论到哪里,都能与系里保持密切的联系,如果有需要,系里也会尽力给大家帮助和支持。北大中文系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
愿这封信能给大家捎去全系老师最真诚的祝福,祝福应届毕业的同学们永远乐观上进,拥有健康的身心,成功的事业,美好的人生。
2004,6,6
转自北京大学中文系 北大中文系的陈平原教授也是广东人,是潮州人,陈平原本科和硕士是在中大读的,吴宏聪先生是其老师之一,博士是北大读的,投钱理群先生门下,毕业后留在北大任教。陈平原教授之妻夏晓虹也是北大中文系教授。
[ Last edited by 韩江不肖生 on 2004-11-19 at 22:46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