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xiuhong 发表于 2002-8-5 11:57:57

关于客家血统问题的思考[转贴]

http://www.interoutstandingpaper.com/2002/shkx/mz/0001.htm
关于客家血统问题的思考
福建龙岩市委党校 罗逵

作者简介:罗逵,1930年9月出生于广东省大埔县,1945年至1949年9月在省立大埔一中初中和高中,1949年6月参加工作,曾任中共龙岩地委办公室秘书、宣传部科长、讲师团副团长,1956年2月中央第三中级党校政经专科毕业、中央党校进修班修业。1979年7月任中典龙岩地委党校副校长,至1985年离休,为副厅级。担任过福建省经济学会理事、龙岩市社科联合会副主席、顾问、龙岩市经济学会名誉会长、《龙岩地区志》审验小组成员,革命故事丛书《血沃杜鹃红》二、八辑编辑,闽西客家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参加过上海和龙岩举办的客家学研讨会各一次。

论文摘要: 本文综述了客家研究百年争论概况,阐明了客家血统问题是客家研究的根本问题,提出并论证了客家人是汉民族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汉民族中具有显著特征和相对独立性的一支民系。客家血统是混血,是中华民族史上民族大融合的必然结果;客家精神来源于社会实践,宣扬客家血统优秀源于血缘是种族主义的翻版,应于批判;客家民系特征有一个形成的历史过程,客家界定应以地缘分,是汉民族的变异结果,而非由血缘关系决定的。要构建客家学理论的科学体系,必须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敢于突破传统观念、摈弃种族主义观点,根据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民族理论,全面调查研究,进行科学论证,力戒实用主义倾向。

关键词 省思 客家血统 民族融合 民系特征 社会实践 研究取向 科学论证

论文:客家血统问题,是客家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涉及到客家界定、客家源流、客家精神诸方面,对于科学构建客家学科科学体系,具有特殊意义。近百年来,围绕着客家血统问题,中外学术界始终存在着两种民族观的斗争,长期争论不休,至今仍未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论证。有些学者受罗香林先生“客家正统论”的影响,存在以血缘为研究取向的倾向,陷入了唯心史观的泥沼,使客家研究一直停留在三十年代的水平。本文综合了客家血统问题百年争论梗概,并在此基础上,对客家血统问题,提出几点粗浅看法,作为引玉之砖。

一、百年争论梗概

近代客家研究是在十九世纪广州门户开放和香港割让之后,由欧美人开始。当时,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面对英法联军的武力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殊死斗争。其时,由于土家对立,在1856年到1867年的12年间,发生了广东原居汉人和客家汉人械斗的全面冲突。特别是1864年发生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及客家人在这次起义中的重大作用,引起了欧美人的注目,开始了对客家问题的研究。1868年,梅耶斯首先提出了土著与客家差异的报告,尔后,艾特尔、皮顿等也相继发表关于客家的报告,此后有30多位中外学者对客家人的有关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并发表了文章。他们探讨客家源流,往往把客家人作为单一的民族,同汉族并列起来,视为两个不同的民族,当时,在某些汉族人中,也存在着封建地方宗派主义,把客家人视为少数民族,并用当时蔑视少数民族的手法,在称呼上将客家的“客”字加“犬”旁,这当然是一种蓄意的侮辱。也有的汉族人认为客家是汉族和瑶族的混血种。后来康普贝尔实地调查了客家聚居地的梅县,并发表文章,他说“客家是纯粹承袭了中国人血统的世族。”“客家并非混血种,而是具有纯正血统的汉族,不仅比少数民族优秀,而且比土著汉族优秀,他们是有来历的中原王朝的后裔。”

自此之后,中外学者对客家血统的看法,都是因袭了康普贝尔的观点。例如:日本山口县造在其《客家和中国革命》一文中说:“客家乃是中国最优秀的民族”。美国学者韩廷敦在其《种族的特性》一书中也说:“客家这一族是中华民族里的精华”“客家人是十分纯粹的华人,他们可以说完全没有和外族的血缘发生过混合”。连《美国国际百科全书》也认为“客家是中华民族中最优秀的民族之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到了三十年代,集客家研究大成的史学大师罗香林先生仍然依循欧美学者的观点,对客家人的源流、习俗进行了实地调查,根据各地志书及谱牒、访问等收集来的资料,先后写出了《客家研究导论》和《客家源流考》两本书。《客家研究导论》于1933年问世,引起了社会各界、中外学者的广泛注意,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消除历史误会、制止土客械斗、振奋客家精神,无疑是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正如他自己所说:“其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还不知会有多少”,特别是他没有看清在上世纪末的历史条件下,欧美人进行客家研究的实质,是在构筑残酷的殖民地统治的思想体系,为了证明“客家正统论”的合理性,作了了种种历史事象的描述。《客家源流考》一书,发表于1950年,再次复述其前书的观点。数十年来,中外学者发表的客家问题的论著文章,大多数都是依据罗香林在上述两本书里所表述的观点,认为客家人是中原血统最纯正的正统汉人的后裔。

到了70年代,日本以研究客家问题闻名的专家中川学氏,首先对罗香林先生研究客家源流的方针,提出批评意见,先后写了《华人社会与客家史研究的现代课题》《关于客家在中国及东南亚的历史地位》《中国客家史研究的新动向》等文章,集中批判了罗香林为代表的以血缘关系为研究取向的客家观。在中川看来,罗香林客家观的内涵,主要是以“客家为中华正统文化的精华,自我认定为继承古代中原华夏道统、法统的正统思想”为主要精神。他认为罗氏客家研究的根本动机“终究是离不开把客家源流看作是支撑古代中原王朝的一股力量”,对罗香林从各姓族谱调查客家姓氏源流,把各姓的远祖一直追溯到周或晋的古代王朝的王室和官宦世家,中川学认为主要是“证明远祖到自己是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罗氏的主旨决不是单纯探讨文化价值的中华伦理秩序,而是以更为具象的汉人血统为其问题取向”,并指出这种强调血缘关系的研究,是“人种主义的排他性。”

到了80年代,台湾学者陈运栋先生在其《客家源流的另一观点》,周达生先生在其《客家文化背景考》中,详细介绍了中川学氏的观点,并对自己过去采用罗香林观点作为探讨依据,进行了省思。他们认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罗氏批驳对客家人的蔑视以及与此有关的资料,是对的。陈运栋先生在肯定罗香林先生对客家研究有贡献的同时,认为罗香林的客家观,是对抗当时一些“客家非汉族说”和“客家为汉族与苗、瑶、壮、畲等族的混血种说”而来的,这种构想完全是起自“汉族”对“夷狄”、“中央”对“周边”的民族观,以纯血、混血为人种区分标准的一种“人种主义”为其出发点,因而在论点上很难摆脱民族自我中心偏见的阴影。周达生先生在高度评价罗香林客家研究上的业绩的同时,认为“罗香林先生确有种族主义的味道”,而且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说“我也不认为说客家与少数民族有混血现象就有蔑视客家的意见。”“从一些事例可以推测,客家一部分人有着其他民族的血统。”“我认为对苗、壮、瑶族来说,也有同样的情况。”由此可见,陈运栋、周达生持有中川学氏同样的客家观,认为罗香林的历史意识就是“客家正统论”“在反对蔑视的理论构造上,往往仍是种族主义的翻版。”

这一新观点的提出,在客家研究史上起到了发聋振聩的作用,对于提高客家研究的科学水平,具有特殊的意义。但是,也要看到一些受正统观念影响的学者,仍然难于接受,他们在探讨客家源流和客家精神时,往往流露出以血统为研究取向的倾向,认为客家是“强者血统,遗传优秀”的民系,“客家精神是来自客家的优秀血统”。由此可见,学术界对客家血统问题的争论,仍然没有就此完结,正期待着在构建客家学的理论体系中,作出科学的结论。

二、初步思考

客家血统问题是客家研究中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争论的焦点至少有:客家民系是汉族还是单一民族;客家血统是“纯血“还是”混血“;客家精神是源于社会实践还是源于血缘;客家界定以地缘分还是以血缘分等四个问题。这是客家研究中必须回答的问题。

1、客家民系是汉族还是单一民族?

客家人是汉民族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汉民族中在语言、地域、经济、文化诸方面具有显著特征和相对独立性的一支民系,这一界说,已为历史事实所证明,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这一争论至今仍未结束,把客家视为单一民族的仍时有所见。据李有义《我国民族学的问题与展望》一文说:“在中国以外,客家和疍民屡屡被当作民族集团”。日本中风坞岭雄在其《中国呵,今天才结束文化大革命》一文中,就称客家为“特殊种族集团”。1982年,有一篇署名阜东俊的《客人从哪里来》的文章,认为客家人是潜伏在中原的蚩尤部族的后裔,文章写道:“客家人和其他到南方来的汉族是不同的一个部族,彼此从不混合”“没有比蚩尤这一族更适合地解释客家人的来源”。只要熟知中国历史的人,都可一眼看穿这一观点的荒谬无稽,如果作者不是出于侮蔑,起码也是对中国历史的无知。由此可见,在今后的客家研究中,如何深入系统地阐明客家和汉族的关系,科学地揭示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人在《关于客家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曾作过具体阐述)

客家血统是“纯血”还是“混血”?

首先要从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与民族大融合的关系来考察客家人的血统来源。据史书记载,远古时代,在中国境内居住着许多不同的民族和部落,就黄河流域主要的部落而言,西北部有羌族的姬姓黄帝部落和姜姓的炎帝部落,称西戎;东部有风、赢、偃诸姓的部落群,称东夷或九夷;东北部有以蚩尤为酋长的由81个兄弟氏族组成的九黎部落,称苗或蛮;北部有匈奴的祖先薰鬻族,称为狄;中部和南部还有史书未作记载的许多氏族部落。这些部落原来的文化系统不同,所奉的祖先不同,各在其所居地域内,和自然作斗争,发展自己的文化,生息繁衍。经过长时期的历史发展,才逐步打破地域界限,增加了相互接触,出现了经济上和文化上的经常来往,以及经常的相互冲突,促进了各民族的联合和融合,形成了以黄帝族为主,炎帝族、夷族为辅的由一百个氏族组合而成的部落大联盟,孕育了伟大的华夏文化。也就是说在远古中国历史舞台上,是先有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四夷”,尔后才有华夏族。可见,华夏族是由“四夷”融合而成的民族共同体。今天,客家人士以“炎黄子孙”自称而感到自豪荣耀,其实。炎黄部落是更远古的伏羲古羌戎虎氏族部落迁至甘、陕、青等地繁衍的一支,以后的夏禹也是“兴于西羌”,至今云南境内的彝族仍称汉族为夏颇(SHAPO),意即夏人。这些历史考证,反映了羌夏和汉羌之间的血统亲缘关系,也可以看出“西戎”或“羌戎”的遗裔,才是羲炎或炎黄的嫡系子孙。在中华文化中,羌戎的贡献是巨大的,据史书记载,无论从文化上或血统上看,羲、炎、黄、夏及以后的周、秦都是“西戎”,商则是“东夷”,夏商之前已开始融合,及至夏、商、周时,戎、夷、蛮、狄中的一部分融合成为华夏族,实际上是汉族,只是称谓的前后不同而已。当时的汉族只是少数民族,而“四夷”遍布中原及其四境。先秦是戎夷当政,自汉代起,汉族才开始当政。到东汉永和时(公元136?41年间),镇压“五陵蛮”的五陵太守李进才首次提出汉人的名称。经过历史上多少次各民族的大小融合,汉族才由一个占少数人口的民族变成一个占多数人口的民族,在汉族中,究竟包含了多少兄弟民族的血统在内,是可想而知的。

由此可见,汉族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由少数民族混血而成,汉族的先进文化也是由吸收了各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而成。毛泽东同志也曾经说过:“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汉族人口多,也是长时期内,许多民族混血形成的”。(见《毛泽东选集》第五卷278页)

据姓氏族谱考查,客家人的祖先世居地域都是在中原,即使来自齐、鲁或陇、蜀等地的姓氏,其祖先均可追根溯源到黄帝和炎帝,无论从血缘上地缘上都与汉族有着密不可分的族属关系。既然汉族本身是由中国各民族混血形成,那么,源于汉族的客家人,当然也源于上述融合的各族。这种血缘关系是历史地形成,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无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第二、要从客家民系与中国南方各民族融合的关系来考察。自西晋末年开始,由于社会的和自然的原因,客家先民陆续南迁,经过上千年的辗转迁徙,逐步到达闽西、粤东、赣南定居。在定居之前几百年的迁移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各姓氏播迁的年代不同,路线各异,沿途滞留地域也不同,因此,受滞留地各民族的影响也不同,既有吴越文化的影响,也有楚文化以及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在此期间,也必然程度不同地融合了南方各民族的血统。在定居闽粤赣边区之后,因为与定居地各族生存在同一空间,必然与先期生息于此地的民族互相发生关系,在社会和自然的长期斗争中,凭借当时汉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的优势,以汉族的文明影响与自己杂居的当地民族,相互间既有和平交流,也有武力冲突,经过长时间的相互影响,逐渐地融合,从而形成了今天遍布世界各地的客家民系。据查姓氏族谱,先期融于客家民系的有蛮族、瑶族、苗族,还有越族;后期融于客家民系的有壮族、满族等。在今客家姓氏中,就有源于“荆蛮”的吴姓,源于苗族的熊姓,源于越族的欧阳,源于畲族的蓝、雷、钟等姓。

据史书记载,唐朝初期,居住在闽粤赣边区的民族名称有苗、瑶、峒、僚、蛮等族;南宋末年以后,才有畲民的记载。客家先民迁来之初,这些民族仍然处在原始社会末期,无定居,过着狩猎或刀耕火种的农耕生活。由于历代封建王朝推行民族歧视政策,残酷的压迫剥削,畲民屡次发动起义,到清朝嘉庆年间还爆发了一次畲汉人民联合反抗官府的斗争。起义遭到镇压而失败之后,畲民的大多数人归附朝廷,也有少数人逃亡他乡匿居,归附者成为编户齐民。客家先民迁入这一地区后,经过一段混居的时期,到了元明之际,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基本上与南迁汉民融合为客家人,只有为数不多的畲民从明代中叶以后,陆续迁往闽东、浙南等地,留在闽粤赣边区的畲民已屈指可数。如钟用和《粤省民族考源》所云:“土户畲人,则于元至正间,啸聚梅圹,为寇,招讨使陈梅尽灭之,故主户亦无残余”。可见,客家人的血统在定居闽粤赣边区之后,发生了相当的混化,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3、客家精神是源于社会实践还是源于血缘?

客家精神始终贯穿于客家人的一切社会活动和思想意识言行之中,对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它和客家源流一样,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广泛重视,作出了许多很好的概括和论述,这对于弘扬客家精神无疑是有益的。但是,对于形成客家精神的主导因素,却存在明显分歧。特别是以血缘关系为取向的学者,从历史唯心主义出发,片面地夸大客家精神的优秀性,甚至认为客家精神源于客家人祖先遗传下来的特质。《客总会讯》刊登的《客家精神探索》一文中,介绍了刘仪宾先生对客家人在遗传学上所占位置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汉族是属于蒙古种之一的南蒙古种,蒙古人是游牧民族,是强者的血统、遗传的优秀”。客家是汉族的一支,那么,客家精神就是从蒙古种的优秀血统中来。这种观点和许多外国人类学家总是把世界上的各族说成是截然不同的人一样,把人类分为优种和劣种。这一观点是毫无根据的。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现在世界上所有的人种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同一物种,人种只不过是地方变种,现代的各人种是从同一种类的古猿祖先进化来的。同时,现在不同肤色的各人种,也是近几万年内由其祖先进化来的,只是居住地域的不同,造成了种种差别。但是,任何一个人种,在主要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活动方面没有本质的差别。人种特征的差异,是由黑色素的含量和分布状况不一所形成的,而不是由不同人种的不同血素所形成的,这对于人的本质、人的社会实践以及人类的智力(文化),都没有影响。因此,在远古,同时代的不同地区的不同人群或民族完全有可能达到相似的水平,创造出差不多的文化内容。他们在生产技术方面的发明创造,是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经过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生产力提高、新的生产关系形成、语言思维有了发展、智力境界扩大的表现,也标志着人类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人类社会意识和活动跃进到一个新的水平。人类历史上,各种人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祖先经过长期实践而逐步提高的,并不是有这样的血统就一定会有这样的文明。不同人种都是古代文明的创造者,在各居住的不同地域,创造着人类文明。世界上文化后进的部落或民族之所以后进,并不是由于种族特征上的原始、低能或血统不同,而是由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或地理条件的限制。也就是说,各民族或种族物质、文化发展的快慢,取决于历史发展的条件,决定于社会因素,而不是由人种血统不同所决定。如印第安人在二万多年前由亚洲迁往美洲,开发了美洲,对人类的物质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写下了美洲历史的最初篇章。17世纪以后,由于欧洲人的大规模移入,遭受了三百多年的种族歧视和洗劫,陷于灭种灭族的境地,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由此可见,人类的血统并无优劣之分,人类的思想文化意识、智慧、才能,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的结果,而不是从血统中自然生成的。

客家精神是客家人文化思想意识的表现,既有承传和深化华夏文化精神的一面,也有对其他民族异体文化精神吸收、融合、变异的一面,具有与其他民系不同的特点。客家人在近千年的迁移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在继承中原汉族文化传统精神的基础上,吸收南方各民族优秀文化而逐步形成的,而不是由血统决定的,与蒙古种的血统遗传没有必然联系。人种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按照世界三大人种分类,蒙古人种涵盖了整个中国以及亚洲的许多民族,甚至包括印第安人在内。从目前情况看,这些同属于蒙古种的各族,有的先进有的后进,在政治、经济、生活方式、文化意识、语言诸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这说明了同一血统的民族并没有创造出同样的文化,由此可以推论,客家精神同血统没有必然的联系,更不能说存在于强者的血统、遗传的优秀之中,只能说是客家人长期社会实践的必然结果。

4、客家界定是以地缘分还是以血缘分

客家作为一个民系的称谓,在概念内涵上有其规定性,是由其区别于其他民系的特征所决定,最基本的涵义在于文化,而不是血缘。因此,凡是具有客家民系特征的人或群体,不管其血统如何,皆可称为客家人。可是,在此问题上,学术界至今仍未取得一致认识,一些以血缘为导向的研究学者,认为客家是作客他乡之意,是与当地原居土著相对称的,由于内涵的不明确,导致了外延的不确定,以致把所有具有汉族血统的南迁汉民一概视为客家人。也有的学者对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可以不问是否具有客家人的民系特征,只要从族谱上找到其祖籍在今客家人居住地域,与客家人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便一概纳入客家名人录,并借其创造的业绩来体现客家精神的优秀。本来按照马克思的民族理论,民族与部族有严格的区别,民族是地缘组合,部族是血缘组合,民族要按照民族的特征区别,民族融合是以表现为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最后标志。可是,前几年有的地方仍然把几百年前已融为客家的畲民,重新按其血缘给予确认。在客家研究中,由于界定的不明确,也出现把同源异流的广府人、河洛人列为客家人,把异源同流的客家人列为畲民的混乱现象。

大家知道,民系作为民族的某一分支,虽然和民族有一定的差别,但它和民族一样,也是以共同的地域、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心理素质为其基本要素。客家民系的形成,经历了历史上不寻常的曲折发展过程,不仅社会经济因素起了主要作用,文化因素的作用也很重要,地理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笔者认为客家先民南迁,打破地域界限是客家民系形成的先决条件,其民系特征也是在一定的地域内形成的。各个民系由于所居地域的不同,历史经历的不同,其文化意识、语言也必然有所差别,有所变异,具有不同的特征。客家特征的形成也不能例外。如果现在的客家人仍居住在北方,可以肯定仍是北方汉民的特征,反之,解放初,到了南方的大批干部,散居杂处在南方各民系之间,仅仅由于地域的变化,其后裔的特征已发生了很大变异。由此可见,民系特征的变化是由于地缘的关系,而不是由于血缘的关系。那种以血缘来界定民系的观点是反科学的,是对民族学理论的无知,因此,在今后的客家研究中如何以科学的民族学基本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客家民系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对客家民系作出科学的界定,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关于客家血统问题的研究是客家学学科理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能否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论证,直接关系到客家源流、客家精神诸方面的深入研究,关系到客家研究的科学水平,因此,在客家研究中,最可靠、最必需、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历史唯物论和民族理论的基本观点,批判地吸收先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客家血统问题上敢于突破传统观念,把客家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

http://www.interoutstandingpaper.com/2002/shkx/mz/0001.htm

情系莲花山 发表于 2003-7-30 21:29:48

kejia 发表于 2003-7-30 23:01:54

RE:关于客家血统问题的思考[转贴]

绝大多数的汉族属于“南蒙古种”,就是蒙古利亚南方亚种,另一种表达“马来亚种”
其实马来亚种与现代马来人是不同的种族,前者是黄种人南方亚种,纯正的黄种人,后者马来人是中东人与黄种人的混血,属于黄白混血。希望大家把这两种关系分清,不要人云亦云。
少部分汉族属于“北蒙古种”,就是蒙古利亚北方亚种,另一种表达“蒙古亚种”,这一亚种是混血种,与中亚人有着数不清的关系。古代的匈奴鲜卑等不同时期的民族都溶入了北蒙古种。北蒙古种属于黄种人向白人中亚人过渡的阶段。欧洲的突厥民族土耳其人至今称匈奴为祖先,匈奴是一个混血的草原民族。
[ 本帖由 kejia 于 2003-7-30 23:04 最后编辑 ]

河源客家 发表于 2003-7-31 00:47:26

RE:关于客家血统问题的思考[转贴]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用外貌特征来区分是否客家人”是十分不科学的!

南洋客 发表于 2003-7-31 05:28:20

RE:关于客家血统问题的思考[转贴]

马来人是肤色较黑的民族,就像歌手张惠妹和动力火车。阿拉伯血统的只占极少数,都是些回教传教士或商人的后代。
[ 本帖由 南洋客 于 2003-7-31 05:35 最后编辑 ]

kejia 发表于 2003-7-31 12:32:15

RE:关于客家血统问题的思考[转贴]

马来人肤色较黑,是因为亚热带及热带地区阳光充足,长期生活在空调房里的白领人士肤色普遍较劳动人民中的农民浅,难道也是因为种族问题吗?印度由白黄黑三大人种组成,都比中国人黑,什么原因?中东白人肤色与马来人一样,比中国人黑多了,又是什么原因?法国人喜欢日光浴,他们的把青铜色作为健康的表现,因此夏天在法国南部海岸,如果你看到青黑色的法国白种人,千万不要以为到了黑非洲。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3-7-31 12:39:18

RE:关于客家血统问题的思考[转贴]

客家是文化意義上的,種族爭執意義不大了.
特別是今天,全世界都在提倡種族平等,反對種族歧視的時代.
你有甚麼血統,不能證明你的靈魂有甚麼特別.

kejia 发表于 2003-7-31 14:38:55

RE:关于客家血统问题的思考[转贴]

客家人当然是最纯正的汉族。

chinakj 发表于 2003-7-31 18:52:10

RE:关于客家血统问题的思考[转贴]

kejia 于 2003-7-31 14:38 写道:
客家人当然是最纯正的汉族。
自欺欺人,可笑。

kejia 发表于 2003-7-31 18:54:16

RE:关于客家血统问题的思考[转贴]

你认为你自己是什么?

古生 发表于 2003-7-31 22:25:10

RE:关于客家血统问题的思考[转贴]

关于客家血统的问题,似乎一直都还未有定论.

不管以前怎么样情况,既然现在都有认同,
不妨就当作一个民族也不错嘛.

南天一啸 发表于 2003-7-31 22:47:52

打住吧!这么OUT的问题

都什么时代了,还在讲“血统”?我一直以为客家人论坛文化水平较高,但血统一说太令人失望。
好在,没几个人附和!

hagar 发表于 2003-8-1 01:04:03

RE:关于客家血统问题的思考[转贴]

漢人原本就是混血 匈奴後裔在台灣
客家人有少數民族血統有啥好計較 更應自豪才對表示繼承漢族對自己文化及民族溶合的自信 那些只會玩血緣 地理 或者語言優越主義 跟美帝白人或日本皇民優越感有啥兩樣 只有級度的自卑才會
產生極度自大心理 客家人要以更為開放與自信來面對世界與社會否則不用別人同化我們我們自己
就消失掉了古代大帝國哪一個不是多民族複合的國家老是往狹隘的觀念上兜圈子是無法使自己進步的進而耶看不到自己群體的缺點 這是粉危險的阿
每個民族都有優點與缺點人類不是神不可能完美無缺所以要正視自己優點 同時也要注意缺點
在網路上看到正統漢人論點我就覺得可笑 混血有啥不好 以遺傳觀點反而好處多多 一方面改進
本身基因 一方面文化與科技交流再者混血兒可愛聰明有能達到達爾文論述進化的目的不是好處
很多嗎 希望各位鄉親思考一番
[ 本帖由 hagar 于 2003-8-1 01:16 最后编辑 ]

南洋客 发表于 2003-8-1 02:53:53

RE:关于客家血统问题的思考[转贴]

中东血统绝对不是马来人肤色较黑的原因。这里阿拉伯后代肤色是较白的。

和我在同一空调下的马来人同事也不见的会变白。小学时画马来西亚三大种族时,通常马来人用的是“巧克力”色。

印度高阶层的人是白黄(中亚)黑(土著)混血儿。肤色较深的基因是“强式基因”,所以不会偏白。

基本上我觉的马来人和客家没多大关系,所以我想我们"严重离题"了。
[ 本帖由 南洋客 于 2003-8-1 03:01 最后编辑 ]

南洋客 发表于 2003-8-1 03:05:27

RE:关于客家血统问题的思考[转贴]

蒙古人种

http://www.wforum.com/wmf/archives/messages/2137.html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客家血统问题的思考[转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