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ny 发表于 2002-7-10 14:58:19

赣南客家饮食(网摘)

    赣南客家饮食别具特色。客家地区盛产大米、豆类、薯、芋、花生等,以大米为主粮。勤劳的客家人不满足于粗茶淡饭,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将简单的食物制成了五花八门的传统佳肴。仅仅是一把大米,将它磨浆、蒸煮、煎炸之后,便有了米果、 、 、等,还有珍珠粉、云片、水酒、粉蒸笼等众多的客家美食。也仅仅是一把茶叶、一把生姜、一撮大米,加上豆子、芝麻、陈皮之类,放入擂钵擂至细烂如泥,开水一冲,便成了味道鲜美,既可解渴,又可充饥的擂茶。赣南客家人多爱吃辣椒,几乎每餐必备。赣南客家具有代表性的名菜有:三杯鸡、小炒鱼、烩鱼饼、鱼丸、荔枝鱼卷、烩肉皮、粉蒸鱼、氽鱼丝、炒东坡、酿豆腐、红烧狗肉、酸酒鸭等。赣南客家风味小吃最有代表性的有麻糍米果、黄年米果、翻蒸红薯干、雪片糕及烫皮等。至今赣南客家食文化仍在滋养赣南食品工业的发展壮大,多味花生、月亮花生巴、果蔬脆片、酸枣糕……等等,这些带有客家风味的赣南食品,正源源不断正向市场,使赣南的食品工业在全省独占鳌头。赣南客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将继续演绎下去,谱写一曲中华文化的动人乐章。


http://gov.online.jx.cn/ql/qsqq/kjfq.htm

ouny 发表于 2002-7-10 15:04:42

赣南兴国山歌--中国客家山歌之祖

       赣南客家人还创造出了兴国山歌、赣南采茶戏等文化艺术。兴国山歌最早起源于兴国及与之相邻的泰和、万安、宁都、于都、赣县等地。这一地域位于赣江上游,是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抵达赣南的第一站。客家先民在当地从事艰难卓绝的开发劳动之际,运用曾在中原广泛流传的民歌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慨、情怀和苦衷。在漫长的历史中,这种中原文化形式。据有关资料和客家先民南迁的路线以及兴国地区流行罗隐秀才抄歌本的民间传说分析,可以初步推断:兴国客家山歌实为中国客家山歌之祖,早在唐末就已经产生并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迄今在赣南客家人中仍是男女老少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赣南采茶戏源于安远、于都、信丰、石城等县的采茶歌,后与明清之际闽粤客家人回迁赣南带来的采茶灯相结合,辅以茶篮、纸扇,遂发展成具载歌载舞特点,以客家方言道白的民间艺术。盛行于赣南各县,其传统剧目《茶童戏主》曾拍成电影。其他还有东河戏、宁都道情等民间艺术也是赣南客家文化的艺术奇葩之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赣南客家饮食(网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