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展示新一代客家人的新风采?
看了这么多的客家人语,就如同我对这届世客会的感觉一样:民俗,传统,先民......我现工作在赣州,祖籍会昌,生于兴国,长于兴国,应是一个正宗的客家人,可我对客家文化也就是今年才开始真正有一点点了解,才开始会去想想该怎样去将客家文化发扬光大,问问身过的朋友,有几个能了解多少客家文化,都是一些个老一辈人才会有些在意一些先人传下的某些客家仪式.
我在广州呆了三年,也认识几个梅州的朋友,说实话在那边都不好意思坦言自己是客家人,而且在一些文章中也看到有这样的同感者,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老","土","乡", 这就是客家人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印象,包括我们自己,特别是30岁以下的客家年青人,这一点大家可以摸着自己的心口想想再回答.
诚如有位朋友说的,不要拘于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形式问题上纠缠不清,根本在哪里?文化的根本在哪里?造成客家人现状有点尴尬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客家精神"!我们要弘扬的应该是能承载一切包括客家文化,客家传统等等在内的一脉相承的一种精神,一种流动在祖祖辈辈血液中的魂,他应该是不断地随着时间空间地变化而不断地适应和与时俱进的,"只有变化是永恒的".只有这样才得以将客家文化保存到今天,让我们后人还得以回顾,瞻仰,再急火火地去想要如何如何才能发扬光大,如何才能让其能永远成为凝聚天下客家子民的一个永恒的纽带.而不是非得要用客家方言,非得保留老仪式才能证明自己没有忘本,这是二回事.试想一下,如果你的父辈非得让你只能说客家话来证明你的客家血缘,你作何想?
看到这里,有些朋友该明白我的意思了.
是的,我们是客家人,但我们是新一代的客家年青人.
我们身处在这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有很多很多的全新的理想和抱负,我们有最开放最宽容最能兼收并蓄的胸怀,老一辈的感人事迹给出们以精神上的激励,上一代的,同一代的小有成就的实干家们是我们最好学习的榜样.
我们学到了很多的新的技术,新的观念,我们有自己的路!
可是我们怎样才能让客家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提炼出新的符合这个时代特色的崭新内涵,让我们能在说我是客家人的时候,可以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骄傲和自豪!
屡次世客会,说真的,对我们年青人好象没有什么可以激动的,叫新一代的年青人去回味久远的一种民俗传统?去感怀一种遥远的文化?凑凑热闹还行(心里大实话).
我们新一代的客家年青人需要一个平台展示"客家人新风采"!
我前段时间对世客会真是爱理不理的,昨天有了这个想法,才下了点功夫来多了解了一下客家文化,有说和不到位的请大家多指教和谅解!
我现在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方面的工作,正在想这个想法要如何才能付之实践?
请大家也来想一想:如何能开创性地继承客家精神,再造全新的客家文化? 建设新的客家品牌,在全国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客家足球队,若能以客家顽强精神展现于世界,挽救低迷的中国足球,值得考虑。 Posted by xyxsns at 2004-10-5 19:27
如何能开创性地继承客家精神,再造全新的客家文化?
创新的客家山歌(是新潮山歌,不是过多的依依诶诶那种)、客家话流行歌曲,经过改良包装融入山海口味的客家饮食(客家菜有家常菜的说法)。其它。 足球就别提了也罢,我们可以想想先从客家人大学生这个最富有激情和最不甘于落伍的群体来开始我们的"客家新文化运动"(怎么有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味道,也未尝不可呀!)
所有的客属大学生们,所有的在客家地区上大学的青年人,所有的客家劳动者们,所有的在客家地区工作并且愿意在此扎根的人们都可以参与这个全新的诠释的过程中来(客家文化本来就该是包容并蓄的嘛,开放的客家欢迎每一个认同认可客家文化的朋友们)
对,从大学生开始,招募一批客家热血青年志愿者,挥洒每一个人的智慧和才艺,向世人充分展示新一代客家优秀青年的风采.
他们能较好地运用学到的各种最新的知识,而且要能较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客家文化,在此基础上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客家文化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 Posted by yanxiuhong9 at 2004-10-5 21:19
客家足球队,若能以客家顽强精神展现于世界,挽救低迷的中国足球,值得考虑。
这种说法简直有点投机取巧,中国足球都不行,何必再分个什么客家足球队出来?
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提高客家人所办企业的知名度,就比如那些温州商人一样!:P Posted by yau at 2004-10-6 09:08
,"只有变化是永恒的".只有这样才得以将客家文化保存到今天,让我们后人还得以回顾,瞻仰,再急火火地去想要如何如何才能发扬光大,如何才能让其能永远成为凝聚天下客家子民的一个永恒的纽带.而不是非得要用客家方言,非得保留老仪式才能证明自己没有忘本,这是二回事.试想一下,如果你的父辈非得让你只能说客家话来证明你的客家血缘,你作何想:P
打倒这个论调!!!!!!!!!!!!!
我国民俗不是在丢失吗?国人不是在忧虑一些洋俗的冲击吗?年轻人丢了本家的东西,去寻找洋俗的东西,不应沉思吗?古老的就错吗?
你没学客家话是你父之过,你不想学是你的错,客家人不讲客家话是大错特错
现阶段是“教”的方面出问题,特别是旅外(即不在客家本土)的客家人!!!
学一学梅州的做法,梅县有了“客家之都------梅州”的小学生乡土教材,有客家人迁移路线的叙述(罗香林版本)、有五月节客家人挂黄葛藤的风俗描写、有客家人丧事风俗的大体讲解等等。
梅州市江南小学生六年级第一单元考试的头两道题是:
(1)客家人主要是:来自中原的移民和本土的畲族、瑶族人民的融合体。
(2)客家人的最根本特征是:讲客家话
想想,这是小学生都应知得的!你的孙辈不讲客家话了,不懂客家风土人情了,家乡之事与已无关了,他算系客家人吗?客家话要成为远去的呼唤吗!
没有谁愿意活在古老的民俗里
客家话不用教的我们从小就会了,而且我们没有资格去评论父辈的过错,请hihihi尊重我们的长一辈,这一点是每一个客家人最起码的本质.我们现在谈的是新一代客家人的问题,是如何去创造性地继承客家文化,成就新客家人新风采.好的东西不用刻意地教都会自然地流传下来,不能顺应时代的都会被放进历史博物馆里
我们是生活在现实的现代生活中,没有谁愿意活在古老的民俗里,活在一种天天被叫着喊着要保护要发掘的文化中,这应该是民俗专家或历史学者们的工作.如果你能有办法让年青人自然地爱上他,以它为荣,那是皆大欢喜:如果要把它放在一个类民族主义(不知可不可这样说)的高度来教育年青人要大家来呀大家一齐来呀接受它, 我不知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我们能不能不让家乡仅仅成为在老了以后才会想回来归根的地方,而让他成为每一个年青人都乐意在这里发展在这里能有很大的发展的乐土.
如果客家文化能成为一种与时俱进,不断溶入新的时代元素的新文化,客家话就不会成为远去的呼唤!
你知道梅州市江南小学生六年级的学生现在是怎样的想法吗?
我们都知客家有怎样的可以值得大谈特谈的历史,可我们能看到客家会有一个怎样的未来吗?
纳西文化现在就只是一种供游人去满足好奇心的旅游项目,还有世界上的很多古老的文化......
我对客家文化并不是很了解,现在因为工作的原因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抱佛脚,我就是觉得只有不断发展的东西才能长青,我当然也想把自己祖先的传统能够发扬光大. Posted by xyxsns at 2004-10-6 21:23
?
我们都知客家有怎样的可以值得大谈特谈的历史,可我们能看到客家会有一个怎样的未来吗?
纳西文化现在就只是一种供游人去满足好奇心的旅游项目,还有世界上的很多古老的文化.........
你愿意客家风俗只是满足人们好奇的项目吗?
话题又回到:家家文化落后吗?是否要抛弃了才觉得与时俱进?
1、自古以来客家人就是外出打天下的:过番的、求学外出的、经商的、打工的不都是往外跑么?有几个愿在家里困死的。
2、客家人是不吸收外来文化吗?否也!汉剧的活跃、足球的发展,现在学习国语(还包括广府语)的热情高胀,不足以证明是包容学习的吗?
问题的关键是:
1、农业文化向工业、商业过渡时客家本土人受地域和交通的限制而受束缚。改革开放25年了,直通的高速公路还未到梅州,这是悲哀。 城市文化中心地位起决定性作用时,客家本土城市的发展未能跟上步伐,这时经济是决定性的,工商业的滞后的城市,尤如浅底的池塘,不能养畜大鱼,不能容纳各类生命力强的好鱼,客家人才外流严重。
2、交通、地域和本土经济的限制,使客家人只有走读书外出这一条路,这单一的路子十分狭窄,有道是:独木桥,人过得马过得;同样,独木桥,人过跌马过跌。扎堆在书路上显然是无奈。
3、注意语言受城市传媒的影响不可小视,因为这代表了主流传媒。
4、 家乡的发展缓慢,直接影响了人的情绪、客子的情绪,乡、土并不可悲,落后就可悲了。
把落后文化扯到客家人的脸上,合理吗?人带面目,树带皮。 有变化才会有永恒,这话我非常赞同,但客家的语言、风俗、生活习惯、文化都抛弃了,那还算是客家吗?跟他家有什么区别?时代是在发展,社会是在进步,但不等于继承了传统就等于落后保守,也不等于继承发扬传统就等于排斥新鲜事物,吐故纳新要顺其自然,变化遵循规要律,而不是刻意的盲目追随。客家地区目前是比较落后,是需要发展,但落后是我们客家文化的错吗?如果这样认就大错特错,原因是因为我们客家一直处在政治、经济、文化统治中心的边沿,长住山区,交通、信息不畅,这才是我们客家落于某些地方的根本原因,这是历史原因形成的,我们都客家人,应该都知道这个历史,就不用我再费口舌了,而不是客家传统文化的错,如果有那个民系在这样环境下还能有客家这样灿烂历史,就算是非常不错了,不喜欢有的人穷,就怪老祖宗的不是。
否定客家的优良传统就等于背叛一个找不到民系认同,找不到归宿的人群,我不敢说他们还是客家人,不敢说世界上还存在着客家这样一个民系,那时真的只有去博物馆才能看见客家远去的历史背影,如果我们站在历史的面前才知道后悔,恐怕已为时太晚。人穷是要思变,落后是要发展,但不等要砸掉老祖宗的摊子才算是发展,客家需要有志青年来振兴客家地经济、文化,为客家人谋取民生幸福,而不是以“脱客”为荣,自卑媚外,这是缺乏勇气和责任感的表现。说到底,这是一种自我践踏,眼光只看到目前的贫富。
[ Last edited by 赣南人家 on 2004-10-7 at 14:04 ]
大家都有什么好建议呀?
"一个找不到民系认同,找不到归宿的人群,我不敢说他们还是客家人,不敢说世界上还存在着客家这样一个民系,那时真的只有去博物馆才能看见客家远去的历史背影,如果我们站在历史的面前才知道后悔,恐怕已为时太晚。人穷是要思变,落后是要发展,但不等要砸掉老祖宗的摊子才算是发展,客家需要有志青年来振兴客家地经济、文化,为客家人谋取民生幸福,而不是以“脱客”为荣,自卑媚外,这是缺乏勇气和责任感的表现。说到底,这是一种自我践踏,眼光只看到目前的贫富"!!!!对呀,正是因为如此,我想我们应该回到一个有实际意义的话题上来:
我们要怎样才能让客家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和发扬光大?
客观的原因我们先把它放在一边,我们现在就是要主动地想方设法去如何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现在大家就来出主意:如何借此次世客会之机把客家文化更深一步地影响到每一个客家年青人,让每一个客家年青人带着深深的客家烙印去发展自己,去发扬自己的文化,去赶上别的较先进的文化,我们可以向世人证明:客家文化绝不是代表着落后,过时.
我们不用再等到什么时候了,这时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1 / 评选"十大优秀客家青年"
2 / 举办客家大学生"继承客家精神,发扬客家文化"客家知识大奖赛
3 / 举办客家儿童DIY创意大赛.
4 / 客家青年才艺展示大擂台
5 / 全世界客家人动员起来,为客家文化的发扬发展献计献策.
我们可以在世客会的前后举行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广大客家青少年朋友都能积极地投入进来,真切地感觉自己文化的魅力和前景.
要从娃娃抓起! Posted by xyxsns at 2004-10-7 15:39
"一个找不到民系认同,找不到归宿的人群,我不敢说他们还是客家人,不敢说世界上还存在着客家这样一个民系,那时真的只有去博物馆才能看见客家远去的历史背影,如果我们站在历史的面前才知道后悔,恐怕已为时 ...
这建议是好的。
根本的问题是要从小抓起,不灌输客家人的概念、不了解客家民俗、客家历史,谈脉个客家东东。
梅州客家乡土教材的出现,并列入为考试题的做法就值得各省客家人的借鉴。
赣南、闽西等地似乎还停留在客家意识的认同层面,客家意识更应从小学生抓起。 台湾方面,已经成龙配套,传承发扬客家文化,已经程式化,规模化,一年到头,节目精彩纷呈。可以借鉴。
借鉴“夜郎自大” 与民间美术
"当代中国已经真正走向了与其他文明对话的世界性开放之路,这意味着她更加理性地对“他者”文明,同时更清醒地面对自身文明,在质疑文化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中寻求着真正平等对话的文化新秩序。在东西方文化平台上,世界需要重新“发现东方”,发现中国文化的独特的东方生态文化魅力;而中国也需要面对世界,读解自身的文化之谜并获得全新的普世性文化认同事实上,“夜郎自大”的命名,是汉民族中心主义对少数民族的民族歧视造成的,这种文化压抑和文化解释是由于当时的汉文化中心主义使然。
长期以来,“夜郎自大”在汉族中心话语中成为了贬义词,使得其走向了漫长的“夜郎文化自卑”。今天,在中国文化走向理性和平等对话的时代,夜郎文化应走出贬义自卑而走向“夜郎文化自觉”。文化自觉表明对自己劣根性的分析,对自己发展可能性的清理,对自己未来可能性和文化交流对话的前景加以展示,最后走向“夜郎文化自强”。
作为一个全国皆知的文化品牌,夜郎成为了一些省市县争夺的对象。中国文化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只要是能够被尽可能多的人所认可的东西,就被认为具有含金量。“夜郎自大”千百年来成为了尽人所知的文化符码,它具有了名人效应、名地效应、名胜效益等附加值,各地纷纷争抢,很多是从经济账、文化账、知名度、含金量几个角度来“争夺命名权”。我认为这种人为的争夺有害无益,应该建立“大夜郎”意识,品牌共享,共同建设。
应当从文化争论和做秀中走出来,不要争名人秀。我们提倡一种宽泛的泛夜郎文化———“大夜郎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县,一个市,一个省,而应是以贵州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古夜郎文明区域。夜郎应该寻求当代意义,因为夜郎文化意义的发现可以提供一些供汉民族、供全球思考的问题。这里意味着夜郎除了工业、旅游业外,还要思索一些更深的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才可以逐渐把附在夜郎上的不实之辞和文化歧视去掉,使夜郎古国文化成为中国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想今后在经济、文化综合实力上升的时候,就会在富民兴黔的伟业中再铸辉煌,真正地走向“夜郎自强”。
失落的文明应该找到重新传承的文化血脉。当我们走出“夜郎自大”的误区,摆脱历史迷雾制造的以讹传讹,以西南民族文化源流交融的大视角来看待夜郎文化时,就会发现夜郎国虽然于今天相隔两千年,但夜郎文化的密码却在长江文化精神生活中得以保存下来。"
以上摘自<寻找“失落的文明”与重释“夜郎文化”> http://tech.enorth.com.cn/system/2004/09/08/000860488.shtml
最好的保护就是发展它
文化保护不是封闭或固定某些认识与行为,关键而根本的是要造就能够不断发展文化民族化认识和行为的人文生态环境,使民族文化成为主导当代社会生活的与时俱进的活文化.
中国美术馆收藏部主任刘亚平对民间美术的渐渐消失比较客观地指出----原生态的民间美术的消失难以避免,原因有三:一是经济发展,二是新的文化有新的愿望,三是科技的发展和观念的改变.
很有感触,暂无话说. 台湾的活动可能传承是传承了,发扬的,有创新的可能是不够吧? 与现代媒体的结合,台湾有客家电视台,24小时播放---------创新之一
创作客家流行歌曲,涌现一批客家音乐人-------------------------大陆还很少,当然是创新
有行政院客家委员会,专门提升客家------------------------------机构革新,政治支持,大陆没有,也是创新
多个大学成立客家学院------------------------------------------------大陆只有客家研究中心(所)
客家人为了母语文化的延续,走向街头,诉诸政治,有“还我母语”的运动,大陆如何想象?
台湾的客家作品不断,有专门的客家音像,书籍店,这个大陆也不知道何时才有?
............
凡此种种,客家文化的创新,在台湾也是领先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