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学擎旗人----访著名作家程贤章先生
http://mylt.nease.net/zhfcxz.htm天字岌下打基础 客家文学擎旗人
----访著名作家、我校客座教授、杰出校友程贤章先生
陈忠理
初春的一个下午,春雨霏霏,梅江河上缥缈着如练的烟雾。按照约定的时间,我和校友会的秘书长陈亮谦同志一道前往客都新村F幢,拜访著名作家、我校客座教授、杰出校友程贤章先生。
在先生寓所的书房里,刚参加市里的文化梅州座谈会,匆匆赶回来的程老先生,热情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陈秘书长首先转达了学院党委书记、校友会罗传厚会长对程老的亲切问候,接着我将采访提纲给程老先生。征求他的意见是否可行。豪爽、直率的先生不假思索,说:“行,就按你说的谈吧。”
随着先生的娓娓道来,我们与他一起仿佛走进了那久远的年代:1932年10月,程贤章出生于印尼雅加达市,六岁回至原籍广东梅县丙村,少年丧父,是母亲含辛茹苦用挑煤得来的钱供养他们兄弟姐妹。1944年9月,资质聪颖的程贤章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梅州师范学校(校址在梅城东郊天字岌),1947年7月毕业。在梅州师范学习的三年时间,家境贫寒的程贤章勤奋刻苦,努力向上,深得时任校长的叶贤青睐。一次程贤章患疟疾两天没有上课,偶遇叶贤校长,便被他叫住,详细询问未上课的原因,并叮嘱他要治好病,注意锻炼身体。真是“言暧犹如慈母声,数十年后仍记清”。又有一次,程贤章因没钱购置替换的童子服,久穿未洗,衫有异味而被罚站时,恰好被叶校长看见,立即解除尴尬,事后又想方设法替程贤章争得学生公费,添购多一套童子服。
梅师的三年学习生活,虽时过境迁,但在程老先生的脑海中,有些事情却终身难忘。记得刚到梅师,听语文教师杨本存先生讲授作文时提出“宁可胡说,不可无说”,真是又惊讶又新鲜。三年级时,杨先生同样在讲授写作要领时,却又用心良苦,意味深长地说:“写文章宁可无说,不可胡说”。言简意赅、哲理深厚。受其熏陶,年少的程贤章对文学写作发生了深厚的兴趣。在作文比赛中,程贤章获得了学校多次奖励。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回忆起省立梅州师范的学习生活,依然历历在目。程老先生动情地说:如果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我能在文学创作中取得一些成就,那基础无非就是在梅师求学时打下的。另外,对于叶贤校长,本人的确是终身难忘。说到这里,老人陷入了片刻的停顿,慈祥的脸庞上显现出真情的流露。事实也是如此,为人忠厚,奉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程贤章,为了恩师的不公正待遇,大声疾呼,多方奔走,叶贤的待遇终于在八十年代初得到了纠正落实。
师范毕业后,程贤章到一间小学教书。1951年,参加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1952年,被组织保送到广西师范大学读书。次年,回到家乡的梅江中学教书,并兼职任学校团总支书记。工作之余,程贤章刻苦攻读,短短的时间里,便自学完了中文科的课程,从而为日后在文学创作的广阔天地里自由翱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后,他被调到汕头粤东区党委干部文化学校教书,接着又调到《汕头日报》当记者编辑,从此与文笔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0年的一天,《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一篇小说《俏妹子联姻》轰动了全国,而作者就是名不见经传的程贤章。小荷才露尖尖角。热情洋溢的评论,各种报章的转载,极大地激发了程贤章的创作欲望,一颗文学新星从此在南国大地上冉冉上升......
花开花落,物换星移。历经教书--读书--教书,既做过记者、编辑、作家、又当过行政领导的程贤章,1995年,从广东文学院院长任上退下来的他,婉言谢绝了知己好友定居珠三角大都市的邀请,回到了养育自己成长的家乡----梅州,创办了全国第一座作家庄园。厚德载物。退休不退志。谁也没想到被人戏称为文坛“快枪手”的程贤章,沉寂几年后又“一炮惊人”。1998年春,中国有史以来,原汁原味、多层次、全方位、洋洋洒洒四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围龙》,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并立即引起了国内外文坛的巨大关注,各种评论纷至沓来。1998年6月,原嘉应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曾令存《<围龙>的历史意蕴》一文首先掀起了评论热潮。该评论被台湾的《世界论坛报》一连三日连续转载,从而让小说《围龙》在宝岛台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瞩目。1998年8月30日,香港《文汇报》C6的文艺版,整版登载由全国文学创作广东中心和花城出版社合办的程贤章长篇小说《围龙》研讨会的报道文章。在研讨会上,原广东省长卢瑞华作了“拥抱生活,反映时代”的长篇序言;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邓友梅、张炯及来自北京、上海、广西、广东、深圳、香港的作家、评论家、学者共二百余人,济济一堂,对小说《围龙》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研讨会认为:《围龙》是全国文学创作广东中心十八部重点长篇小说之一,也是作者的第八部长篇小说。它立足于民族大义,植根于史实,写了二十世纪的百年沧桑,全景式反映了南迁客家人的人文品格、生活与斗争以及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可貴精神。因此,《围龙》出版后,在内地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好评如潮。
纵观程贤章已出版的八部长篇,二部中短篇、二部报告文学集,约计六百多万字的作品,其中《胭脂河》改编的电视剧获全国松檑杯奖;《青松无悔》获华东六省一市优秀图书二等奖;《神仙 老虎 狗》获第五届鲁讯文学奖,他的创作简历载入英国剑桥辞典、美国传记中心等。长篇小说《神仙 老虎 狗》、《胭脂河》、《围龙》及好些中、短篇小说的基本素材,原型都是客家的人和事。难怪同行们戏称他为“客家专家”。程老感慨老祖先的深厚历史氛围熏陶了他,是厚重的客家文化积淀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和灵魂。面对文友们的戏称,在上个世纪末一次座谈会上,他当仁不让地说:“我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身上流的是客家的血,我的性格是客家的典型,我的作品里写的是客家的生活。说句自大的话,写客家,一百年内没人能写得过我!”
几个小时的访谈不知不觉过去了。望着谈锋甚健,一点也不显老的长者,我不忍心过多占用他的时间。最后,我请程老谈谈母校升本后有哪些期望。老人呷了一口茶,略为沉思后,说:“从中师到师专,现在又成了本科院校,实属可喜可贺!现在,嘉应学院成了文化梅州的一个形象,建议学院设立一个客家人的人才庫,将种类杰人才的有关资料整理出来,为家乡建设服务;另外,建议将客家籍的院士,外地工作的著名专家学者、教授聘请为顾问或客座教授。如浙江大学就聘请金钱庸为文学院院长,增加名人效应。也可以请他们出点子,当今社会点子就是钱。总之,我希望嘉应学院越办越好,真正成为一座客家人的最高学府!”
夜幕降临,梅江河两岸的堤灯如串串珍珠,在濛濛的细雨中闪烁着耀眼的光环。领享了主人的盛情款待辞行时,我们衷心祝愿程老先生健康长寿,并预祝他的下一部长篇《仙人洞》,以及在羊城晚报连载的长篇小说《大迁徙》早日问世,到时再行举杯庆祝,一起分享喜悦。
(全文转摘自嘉应学院《校友会会刊》2003年3月号,插图已略) 嘉应还是学院,这与“文化之乡”的称号格格不入!嘉应学院必须建设成为货真价实的大学,远期目标应是成为国家重点大学甚至名牌大学!!嘉应大学还应该努力建设成为世界客家研究中心。不然,广东客家人的教育品位将会不可避免地受人怀疑。 程贤章先生是值得尊敬的客家人,一次偶然的机会遇见先生上楼梯,我连忙走过去搀扶(那一份对程老的崇敬之情自然流露),我们客家人要多出程老这样的人,要多一份程老这样的拳拳赤子之心。 Posted by 雨后梧桐 at 2004-10-5 12:47
http://mylt.nease.net/zhfcxz.htm
说句自大的话,写客家,一百年内没人能写得过我!”
...
就目前作品不能为证,谁又能预计后百年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