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蕹菜
博白蕹菜又叫空心菜,是久负盛名的绿色食品。博白蕹菜的特点是鲜绿脆嫩,清香爽口。它在水田栽植,茎长叶密,叶尾夹细,把茎蔓折断成段,其断口即裂开卷缩,用锋利的刀也无法将茎口切平。博白蕹菜不管是烫熟或是炒熟,起锅装碟之后仍然保持翠绿色鲜,从早放到晚不变色,且清脆可口,百吃不厌。据中国食品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食品大全》一书记载:博白藉的客家人,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生前曾对博白蕹菜作过考证。他认为,博白蕹菜是世界同类菜的上乘蔬菜。在中国共产党召开“九大”及“十大”时,博白蕹菜曾空运北京,当作美味佳肴,登上了大雅之堂。博白蕹菜曾在美国旧金山唐人街出售过,其价格比鸡肉还贵。在广西玉林地区,曾有过这样的顺口溜:“陆川猪,北流鱼,博白靓蕹菜,容县沙田柚,玉林大蒜头。”可见博白蕹菜历史之悠久,质量之上乘,身价之不凡,声名之远扬,的确名副其实。
蕹菜的生长期很长,一年四季吸三个季度可以吃上新鲜的蕹菜。每年春天春暖花开的时节就整整地插苗,一个月后就有收获。如果一家几口,只要种上分把两分地,就长年天天有吃,从春末吃到秋末。其中要罢田翻新种植一次,其实不翻也可以,就是产量低一些,翻种后第一次摘的菜叫做“新根飙”,又嫩又脆。附城的种菜专业户,一般都种上亩把两亩田的蕹菜,那么天天都有卖了。这边摘了,那边又长出新苗。
博白蕹菜品种有:大叶蕹、小叶蕹、三角叶蕹三种,其中以小叶蕹最佳,叶薄、茎脆、多汁、鲜香,县城附近的南门塘原为正宗博白蕹菜产地,随着城建的变化发展到附近的饮马江、东圩塘、鸡心塘等地,北街口、南园、鹧鸪麓以及新村等地也有大面积种植。
菜农摘菜很讲究,首先是时间,必须在天亮以前,最迟不能迟到太阳出,因此都是点灯摘菜的。而哪条该摘哪条不该摘能乱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天天有菜卖。摘起的菜不能随意乱拿,要按菜生长的弯度反向一条条有规律地轻轻地放在左手的手腕上,摘够一手才小心翼翼地装进菜篮。一手蕹菜就象一把菜梳子,出售时也是一手一手的卖,卖完半篮,“菜梳子”还依稀可鉴。这种“菜梳子”只有在博白菜市才可以看到。
蕹菜的烹调也有一套技术和方法,一个是水烫法,叫做稍;另一种是猛火炒。两种烹调都十分讲究火候,相当铁匠的猝火那么严格,如果火候掌握不准,即使能保持其绿色,但爽脆可口就难以保证。漉蕹菜的水一定要达到沸点,然后加几滴生清油,紧接着迅速将菜放进滚水中泡,并不停地翻动,八九成熟后起锅过冷河,稍凉后轻轻一挤就等待加配料了。漉菜的佐料有两种,一种是酸辣,一种是油香;送稀饭一般用前者,送干饭是后者,这要看人的口味。猛火烹调,要起好油镬,待油镬头起油烟时才能下锅,要不停地翻炒,八成熟时才下佐料。佐料不管是哪种烹调都少不了蒜米(最好捣成蒜泥),佐料搅均匀马上起锅。切记烹调时加锅盖,即使是大镬菜加盖,但也只能加一次,不能复加。加盖的好处是熟得快熟得均,但“倒汗水”会使叶绿素受损,炒出来的菜其色泽变黯淡。色香味就不理想了。
蕹菜汤,人们誉之“青龙过海”。制作工艺,先将鲜嫩的蕹菜清洗干净,清水下锅烧沸,下点猪油,投入蕹菜,再烧沸,下适量的食盐、味精,出锅上盆即成。它的特点是汤清,味甘、菜绿。因菜串沉在清汤之中,恰象青龙在水中漫游,故得“青龙过海”的雅名。诗人、作家古笛亲尝过博白蕹菜和清汤后,诗兴大发,留下了“席间一试青龙味,半觉醒来嘴尚香”的诗句。
http://www.kjwhsky.com/upload/sf_20048191044.jpg 连蕹菜都那么厉害,看来博白挺牛的。
炒蕹菜用旺火蒜茸生炒最好吃。
饭店一般是用沸水稍,然后再下锅炒,贪颜色好。 以前吃过很多蕹菜汤,夏天的时候煮蕹菜,烧滚水,加油盐调好味,把蕹菜放进去,水滚即可食。
辣椒豆鼓做的蕹菜也很好吃。 兴宁也叫蕹菜>
回复 #2 兴宁阿哥哩 的帖子
当然牛,不信你看http://www.wnet.com.cn/bbs/showpost.asp?threadid=34291我们博白人最喜欢吃水蕹菜,先用滚水sap,然后捞上来蘸酱油加盐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