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unku 发表于 2004-9-27 15:09:10

客家根源新解

客族尋根
客家新解
[客家]實為[夏家]
北宋太宗朝廷為消靡北方黨項族的新興勢力
強遷夏州(今陜北神木縣一帶長城內外)漢族人民南移
黃土高原上的原始著民
真正的大禹的後代
華夏民族中最善於夯土建城構屋的一支
不願離開故土
夏州人民強烈抵抗
大宋派百萬雄兵平亂
破赫連城
夏州地方官兵二十萬盡亡
血流成河
赫連城盡毀
流散官兵一股逃往大漠一股逃往東北進入高麗地區(今日朝鮮)
留下之夏州人民百萬被強制南遷
萬里遷移渡大江過嶺南
自稱[夏]家
但南方原漢系土著(即廣府人)聽成[客]家
廣府話[客]與客家話[夏]為同音
故宋朝時客家人才逐漸形成
並融入許多中原流放之漢人及被原漢系土著欺侮的百越族土著
千年演變
經過多少血淚苦難
形成了今日華夏各民族中最優秀的一支
客家人是硬頸的
是文化的堅持道德的硬頸
不是血統的
華夏民族的血統多是一樣的
不論環境如何惡劣
客家永遠是個榮耀
團結客家堅強自我
也要尊重善待其他各民族
更不可歧視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語言
...............................................................
我可沒說客家人不是漢人
我是說客家人不僅是漢人
而且是最古老的漢人
是替漢武帝夯築西北長城的古夏州漢民族
也是替大夏政權夯築統萬城的古夏州漢民族
也是被大宋政權強制內遷的古夏州漢民族
試問全中國各地除了客家人並西藏人和韓國人之外
還有什麼地方的人民仍保留著以築版夯土夾柳建築高牆大屋的技能
以大石固基夯土中摻糯米石灰細砂碎石的華夏古老建築技術
即使在台灣北部丘陵客家在30年前仍然以此種古老技術建屋只是以竹條代替柳條
其他南方民系多用土磚堆砌再編竹夾草梗再敷土
建築技術完全不同
請看明朝築的長城磚石包覆的牆面下跟本不是用夯土而是堆土
這是由建築的角度看客家根源
各位有沒有聽過韓國話
注意他們的漢字發音
絕不是普通話也不是江浙話更不是閩北話閩南話廣府話
就是客家話十足的客家發音
為什麼會如此
這豈是偶然
各位聽聽傳統的客家山歌動聽悅耳的九腔十八調
全中國各地除了西北廣大山地的各式各樣的[花兒]之外
有什麼地方有類似客家山歌的曲調
這豈是碰巧
再注意一下全中國的橫山的地名
是否大部分在客家地區及客家人曾經駐留開發的地區
橫山地名最早出現不就是漢唐古夏州的橫山嗎
這會是剛好嗎
為什麼客家人對故土感情特別眷戀
為什麼客家人對宗族團結聚居於伙房巨樓圍龍屋會甚於其他漢民族
由客家飲食習慣特多醃製乾製可知客家人是由中原的北面來的
客家語言近似北方中原語言只是證明客家來自北方但未必來自中原
不然中原人為什麼聽不懂客語
如果說中原人的語言被燕人同化了那也不通
因為分散中國及世界各地的客家人經過幾百年的隔離仍然可以客語相談
同樣分散各地的閩南人彼此仍然可以閩南語相談
可是客家閩南閩北廣府江西各民系雖聚在一區近千年語言可完全不相通
所以沒有理由說中原人的主流民系曾經放棄或改變他們的古老語言
而廣府人閩南人客家人這些來自北方的民系皆只是路經中原或曾入主中原
未必表示中原地帶廣大地區遠古時曾經普遍使用這些現在南方漢語方言
究竟華夏各族在秦帝國之前連文字都不統一何況語言
當時也沒有所謂漢人漢語
各位細細去發掘可以找到許多現象證明
客家人的主流源頭就是北宋初年萬里南遷的古夏州漢民
中原漢族五次南遷只是客家的分流源頭
更強的證據需要由人類學家
對古夏州及西北古老漢民與對南方客家祖地人民作考古建築語根基因等之比對
不是由幾本家譜及近代學著的圓滿編構的學說
單純的避亂南遷是無法造就舉世公認的堅毅民族
遠征軍式的南侵遷居也不會形成刻苦忍耐勤儉樸實讓而再讓的智慧民族
客家的形成絕非偶然的遷移聚居
必有驚天動地的血淚故事
必與大宋歷史息息相關
就待我等後世子孫揭開歷史真相
.....................................................................................................................................................
以上我個人的言論
更證明客家人是古老的漢族一系
其實在漢族形成以前
華夏各民族以炎帝黃帝為祖先者
豈有分別
天下本一家
周分天下而各國區別
秦統天下而漢族形成
未降於秦漢者豈不再為炎黃子孫哉
大膽推測
歡迎探討
.........................
Alan Gu come from Hua-Lien, Taiwan
email: alangu@itri.org.tw

hjqxlgc 发表于 2004-9-27 21:35:54

上贴说到客家人起源于北宋,这与历史不乎。

赣南是客家最早落脚的地方,在赣南客家人的牒谱里清楚地记载着他们的祖先分别来自北方的哪个朝代,最早的有东晋时期的,更多的是唐朝。

客家人最重祖宗,他们的祖先自哪里来是不会搞错的,他们会很清楚地记在牒谱里的,请不要在这妄加猜测了。

alunku 发表于 2004-9-29 22:58:23

您的問題在明朝時就有學者記載了
見下篇筆記的最後一段文字
在長江以南各省
隨便問個姓謝姓陶姓王的
大多會說祖先是東晉時南渡者
問姓陳姓黃姓李者
又會說祖先是唐朝時南下者
不管他是講江西話吳濃話浙江話福州話閩南話客家話廣州話
這表示家譜只能代表某些姓氏的家族來源的證據
不能代表某個文化族群的來源
不然您看看台灣
李登輝總統的祖先來自福建永定
陳水扁總統的祖先來自福建韶安坡田
呂秀蓮副總統的祖先來自福建永靖
游錫堃院長的祖先也來自福建永靖
可是他們全部是聽不懂客家話的福佬人
那可不能說永定永靖韶安坡田等地是台灣福佬人的祖地
同樣的畬族人講客家話
中國的方言是大方言吞吃小方言強方言合併弱方言
其實全世界多是如此
方言的消失在美國日本等國最是嚴重
所以說家譜只能當參考不能當強力的證據
又依我推測東晉時代的人就是說皖南方言
這還賴多方考證


丰湖杂记       徐旭曾

   博罗、东莞某乡,近因小故,激成土客斗案,经两县会营弹压,由绅耆调解,始息。院内诸生询余何谓土与客?答以客者对土而言,寄居该地之谓也。吾祖宗以来,世居数百年,何以仍称为客?余口述,博罗韩生以笔记之。(嘉庆乙亥五月念日)

   今日之客人,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旧族,忠义之后也。自宋徽 、钦北狩,高宗南渡,故家世胄先后由中州山左,越淮渡江从之。寄居苏、浙各地,迨元兵大举南下,宋帝辗转播迁,南来岭表,不但故家世胄,即百姓亦多举族相随。有由赣而闽、沿海至粤者;有由湘、赣逾岭至粤者。沿途据险与元兵战,或徒手与元兵搏,全家覆灭、全族覆灭者,殆如恒河沙数。天不祚宋,崖门蹈海,国运遂终。其随帝南来,历万死而一生之遗民,固犹到处皆是也。虽痛国亡家破,然不甘田横岛五百人之自杀,犹存生聚教训,复仇雪耻之心。 一因风俗语言之不同,而烟瘴潮湿,又多生疾病,雅不欲与土人混处,欲择距内省稍近之地而居之;一因同属患难余生,不应东离西散,应同居一地,声气既无隔阂,休戚始可相关,其忠义之心,可谓不因地而殊,不因时而异矣。当时元兵残暴,所过成墟。粤之土人,亦争向海滨各县逃避,其粤闽、赣、湘边境,毗连千数里之地,常不数十里无人烟者,于是遂相率迁居该地焉。西起大庚,东至闽汀,纵横蜿蜒,山之南、山之北皆属之。即今之福建汀州各属,江西之南安,赣州、宁都各属,广东之南雄、韶州、连州、惠州、嘉应各属,及潮州之大埔、丰顺,广州之龙门各属是也。

      所居既定,各就其地,各治其事,披荆斩棘,筑室垦田,种之植之,耕之获之,兴利除害,休养生息,曾几何时,随成一种风气矣。粤之土人,称该地之人为客;该地之人,也自称为客人。终元之世,客人未有出而作官者,非忠义之后,其孰能之!?

      客人以耕读为本,家虽贫亦必令其子弟读书,鲜有不识字、不知稼穑者。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即古人“负耒横经”之教也。

      客人多精技击,传自少林真派。每至冬月农暇,相率练习拳脚、刀剑、矛挺之术。即古人“农隙讲武”之意也。

      客人妇女,其先亦缠足者。自经国变,艰苦备尝,始知缠足之害,厥后,生女不论贫富,皆以缠足为戒。自幼至长,教以立身持家之道。其于归夫家,凡耕种、樵牧、井臼、炊衅、纺织、缝纫之事,皆一身而兼之;事翁姑,教儿女,经理家政,井井有条,其聪明才力,真胜于男子矣,夫岂他处之妇女所可及哉!又客人之妇女,未有为娼妓者,虽曰礼教自持,亦由其勤俭足以自立也。

      要之,客人之风俗俭勤朴厚,故其人崇礼让,重廉耻,习劳耐苦,质而有文。余昔在户部供职,奉派视察河工,稽查漕运鹾务,屡至汴、济、淮、徐各地,见其乡村市集间,冠婚丧祭,年节往来之习俗,多有与客人相同者,益信客人之先本自中原之说,为不诬也。客人语言,虽与内地各行省小有不同,而其读书之音则甚正。故初离乡井,行经内地,随处都可相通。惟与土人风俗语言,至今仍未能强而同之。彼土人,以吾之风俗语言未能与同也,故仍称吾为客人;吾客人,亦因彼之风俗语言未能与吾同也,故仍自称为客人。客者对土而言。土与客之风俗语言不能同,则土自土,客自客,土其所土,客吾所客,恐再千数百年,亦犹诸今日也。

   '嘉应宋芷湾检讨,曲江周慎轩学博,尝为余书: 嘉应、汀州、韶州之客人,尚有自东晋后迁来者,但为数不多也。'(9)


AlanGu
come from Hua-Lien ,Taiwan

alunku 发表于 2004-9-29 23:11:43

抱歉
上帖之丰湖雜記是清朝中葉時文獻
非明朝者
一時筆誤

蓝猫 发表于 2004-10-8 22:53:43

佩服佩服,厉害厉鬼。

河源客家 发表于 2004-10-8 23:00:21

一看就是瞎编出来的。“客”与“夏”,广州话里面根本不同音,客家话也不同音!一个入声字,一个非入声字!

hd136302 发表于 2004-10-8 23:41:53

粤方言、客方言:客、吓,夏、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客家根源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