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在线收听:客家天地——惠州的客家民居及其风俗
客家天地——惠州的客家民居及其风俗在线收听http://gb.chinabroadcast.cn/1321/2004/09/17/661@302680_1.htm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听众朋友:又到了每周一期的[客家天地]节目播出的时间,我是熊雪,感谢您对本节目一如既往的的关注。本期节目为您安排了以下内容:首先在[社会广角]栏目里,和您说说位于广东省惠州的客家民居和那里的民风民俗;在接下来的[客家人]栏目中,我要向您介绍一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文盲,自己付出再多也无怨无悔的山村教师,他的名字叫周石金。
听众朋友:以上介绍的是这一期节目的大致内容,要想了解详细情况,请您随我一起进入[客家天地]。
在首先播出的“社会广角”栏目里,我请本台记者张木元先生来向您介绍一下惠州的客家民居及其风俗,欢迎收听。
社会广角:惠州的客家民居及其风俗
听众朋友,这次的《社会广角》栏目,我同你说说惠州的客家围屋。
在居住环境上,客家人大都居住在山区和丘陵地带。为了防止野兽和外敌的侵袭,客家人多数都是聚族而居,所以就形成了自已独特的建筑风格,如围楼、土楼、碉楼、走马楼、五凤楼、四角楼等等,其中留下来的数量最多、最著名的就是围楼。客家围楼可以说是客家人在继承中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又在新的生活环境下进行的一种独特的创造。
客家先祖从秦始皇时期开始,为了躲避战乱,历经千辛万苦从中原南迁,前后经历了两千多年。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客家人已经散居在中国和世界各地。
惠州是中国大陆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至少在三百年前,客家人就开始在惠州建造客家围屋了。所以,在那里,客家围屋随处可见。这些围屋记录着惠州客家人的生存轨迹和他们独特的生活习俗。这些围屋的建筑风格,既体现了客家人的聪明才智,又让后人回味无穷。
从中原到南方,从南方到世界各地,客家人迁徙的历史一直是人们谈论的话题。惠州学院教授汤富华先生在谈到这段历史和由此产生的客家围屋的时候说,
“那是为了避免战乱或破坏,他们不是为了去找更好的生存环境,而是为了生存权利,所以他们到山上,那里是无人之地。而好的地方,平原之地,如珠江三角洲,则已经被当地人占据了。只有在山区,像闽西、广东北部、东北部、江西南部等,也就是现在客家人的中心地带居住,他们居住的习俗就是围屋。
客家围屋的建筑格局从唐宋朝时期就开始形成了。到明清时期,客家人把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的台梁式和冲斗式相互结合的工艺,引入到围屋的建造之中,并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建起了方形和圆形等不同风格的楼宇。在惠州秋长镇,围屋的建造大都是方形的,建筑工艺非常独特,墙上的对联和雕刻在房梁上的书画,大多体现的是客家人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他们的处事准则。从这些字画中,人们多少可以窥见到中原文化的痕迹和三百年前客家人的生活风貌。现在,客家围屋已被人们和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并称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
惠州学院教授汤富华先生说,
(客家人)来到山地这一带以后,主要是种稻和种烟叶,当时的烟叶是奢侈品,非常的昂贵。这个围屋建起来以后,主要是保护自已的收成,因为当时跟当地的居民还没有完全的融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存自已,整个家族住在一起。建围屋的土是非常坚实的,是用糯米粘起来的,十分坚硬。所以,元兵在攻打围屋的时候,可以说是十打九败。”
客家人非常重视家族的团结,在围屋的厅堂里,摆放妈祖像和祖先的牌位,读书耕田勤奋劳动是客家人的生活观念,“同祖同根”,是客家人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传统,所以,围屋里居住的都是同姓的人家。“三兄四弟一条心,门前土地变黄金”。这多少反映出客家人团结向上的精神追求。
惠州学院教授汤富华先生说,
这里的风俗习惯,基本上都是一个大家族与另一个大家族通婚,因为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般同姓之间是不通婚的,另外,有世仇的家族也是不通婚的。
这些保留了几百年的客家风俗,也被今天的惠州客家人完整地继承了下来。虽然在这围屋里居住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然而人们还是喜欢把这古朴的婚礼形式放在围屋里去举行。年轻时期的客家妇女,在人们的眼里,是忠实婚姻,勤劳温顺的。迎亲时,热闹的鼓乐吹起来,舞狮子的老者带着一家老小从围屋里走出来,去迎接新娘子。新娘接回家以后,一拜祖先、二拜长者、夫妻对拜以后,在一阵喜庆锣鼓声中,新娘这才走进围屋。
听众朋友:时代发展到了今天,惠州客家人的婚宴也已经搬进了酒楼饭店,但结婚仪式仍然在老围屋里举行。当地人说,离开了这围屋,古朴的婚礼就没有味道了。其实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古老的围屋和原汁原味的客家婚礼,也许会慢慢变成历史。
惠州学院教授汤富华说,
自南宋末年客家民系的正式形成,到现在都已经一千多年了,现在,围屋的历史使命也在逐渐消失,它已经跟当地文化融合在一起。老围屋的功能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生活的需求,所以,很多人已经在围屋外面盖起了新房子。
三百年前,一户叶姓的客家人最先在秋长镇上盖起了客家围屋。三百年后的今天,仍然是这个叶姓的后代,最先搬出了围屋,盖起了现代的新式洋房。然而,回望围屋,这客家祖先的经典之作,依旧让人依恋不舍。
听众朋友,以上是[社会广角]栏目,向你介绍的是惠州的客家民居及其风俗。
[客家人]:为了深山里的孩子有书读
--介绍河源市和平县芹水小学校长周石金
听众朋友:今天的[客家人]栏目,向您介绍一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文盲,自己付出再多也无怨无悔的山村教师,他的名字叫周石金。
周石金是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芹塘村芹水小学的校长。说是校长,其实除了全校的12个学生,他所能管的也就只有他自己。在这所处在深山里的学校中,周石金是仅有的一位教师。
芹塘村是一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小山村。人们的生活很艰苦。作为这个村唯一一所学校,芹水小学至今用的校舍还是上世纪40年代建的泥砖瓦房。周石金1985年起在芹水小学任教。他回忆说,他刚来那年还有另一个老师做伴,但第二年那个老师就走了。从那时到现在,这里一直只有他一个老师。他既是任课老师又是校长,吃住在学校,每逢周末才回一趟家。
周石金的家在离芹塘村7公里远的贝墩镇,几乎每到周末,他都会沿着崎岖的山路徒步回家,星期天又从家里背着米、菜等赶回学校。这样的来回,现年50多岁的周石金已重复了20年。
村民们说,没有周老师,他们村很多人可能都会成文盲。周石金也早已把这个小山村当成了自己的另一个家。他说,看着山里的孩子们能像山外的孩子那样念书识字,他感到很欣慰,“自己付出再多也无怨无悔”。
芹水小学生源不多,实行复式教学,两个年级的学生在同一个课室上课。除了三年级没开设英语课外,其他的课程都正常开设。周石金是“全能型教师”,语文、数学、品德、自然、音乐、体育等课程他一人全包。他一天上五节课,每节课同时给两个年级的学生上课,一年级和三年级各上半节。他给一个年级的学生讲课时,另一个年级的学生就做作业。
为了真实地检验芹水小学的教学水平,教育部门曾经让该校的学生到山外的小学参加期终统一考试。为此,每到期末,周石金便要带着学生爬山涉水到5公里外的一所小学赶考。连续三年的好成绩证明,周石金的学生并不比山外的学生差。后来教育部门就取消了这一做法,芹水小学学生的期终考试又改回在本校举行了。
除了教学工作,学校里还有很多事要周石金操心。2001年之前,每逢开学他就得到山外把学生的教材、练习册、作业本等用担子挑回学校来,这样一直挑了十几年,直到这里通了车。为了节省开支,学校的课桌、门窗坏了,周老师都是自己动手修理。课余时间他还经常上山捡柴,用来煮开水给学生们喝。学校没有操场,周老师就自己平整了一块空地,给学生做运动场所。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放学后周老师经常送住得较远的学生回家……20多年来,他多次被评为县里的优秀教师。
周石金在教学上的尽心尽责和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换来芹塘村村民的无尽感激和爱戴。对周石金,村民们亲得就像自家亲人一样。
他们说,没有周老师,这个村不知会增加多少文盲。的确,20年来,周石金并不是没有机会离开芹水小学,但他始终舍不得走。因为,一想到这里的孩子在他走后可能无法念书,他就感到心痛,而如果芹塘村不设小学,那么村里的孩子到山外小学念书,即使是最近的学校都要走上四五公里的山路。这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是很困难的。所以他一直下不了决心离开。
眼下,周石金已经50多岁了。他说,自己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芹水小学的学生能在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里
上课。他希望自己的这个愿望能够早日实现。
听众朋友:以上是[客家人]栏目,向您介绍的是一位山村教师周石金。这期的[客家天地]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在接下来的[乡音乡韵]节目时间里,将请您欣赏几首客家山歌,希望您能喜欢。
[ Last edited by Melvin on 2004-9-23 at 17:31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