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閩南與客家的社會階層之比較分析[转贴]
http://mx.nthu.edu.tw/~wachang/Weian/Chang_weian_papers/hakka%20huang%20and%20chang.doc台灣閩南與客家的社會階層之比較分析
黃 毅 志 張 維 安
台東師院教育研究所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一、前言
有關族群階層化的問題,近年來一直是國內外社會學研究所關注的焦點;不僅是美國的少數族群問題,如黑人、印地安人、西班牙裔的社經地位之劣勢,猶太人、亞裔之優勢(Alba et al,1999;Ainsmorth-Darnell and Downey,1998;Petterson,1997;Entwisle and Alexander,1992;Sanders and Nee,1996;Fejgin,1995;張茂桂與徐良熙,1989;Peng et al.,1995),乃至於以色列、澳洲、南非---等國家的族群階層化問題(Shavit,1984;Lewin-Epstein,1994;Clifton et al.,1991;Parkin,1979),都引起社會學研究以及社會大眾的關注。在台灣,本省籍與外省籍的階層化問題,也是社會學研究以及社會大眾的關注焦點(王甫昌,1990,1999;薛承泰,1996),到了最近,人數最少的原住民社經地位之劣勢特別引起了多方的探究(傅仰止,1994;許木柱,1991;周裕欽與廖品蘭,1997;巫有鎰,1998;陳建志,1998;楊肅棟,1998;張善楠與黃毅志,1997)。相對而言,在台灣也是屬於少數族群的客家人,似乎並沒有得到和原住民一樣的關注;雖然在教育階層,職業階層方面,已經有一些社會學家進行研究(蔡淑鈴,1988;蔡淑鈴與瞿海源,1993;林忠正、林鶴玲,1993;薛承泰,1996)。不過,還有許多值得加以探索的議題,或者對同一議題的發現,以不同時期的資料來做些比對。
本研究以地位取得研究的架構,運\用「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於1984年至1996年所蒐集的六份調查資料為主,以相當大的樣本數(合計N=17361),來對閩南與客家這兩個族群的教育、職業階層之差異,及其變遷的趨勢加以討論。
二、文獻檢討
基本上台灣的居民大致可分為外省、本省閩南、本省客家三個同屬於漢人的族群,與原住民共四個族群(當然,原住民中又可另外區分為許多團體,如九族);其中外省、本省的分野,所涉及的族群階層化:省籍情結與政治權力分配之問題,以及漢人、原住民的分野所涉及的社經地位不平等之問題,已受到學界與社會大眾相當的關心;相對而言,漢人之中本省閩南與本省客家之分野,其研究就相對的較少。隨著閩、客間的互動、通婚增加,加上國民政府長年的強力推行國語,限制客家母語的使用,居少數的客家人兼講閩南語和國語的情形變得很普遍,而客語逐漸流失(傅仰止,1995;江運\貴,1996:312-313),客家傳統文化的獨特性,也隨著族群之間的同化與現代化的衝擊而日漸模糊(莊英章,1994:269-272;江運\貴,1996:312-313);雖然大環境相同,但是閩南族群的語言、傳統文化很可能就維持得好多,因為客家不只面對牆是的國語,也要面對次強的閩南語的壓力;在今日台灣社會,客家人與閩南人,客家文化與閩南文化究竟還有多少差異,可作為客家人維持獨立的族群認同之標記,也就成為值得探究的問題!
近年來,有一些相關的全國性大樣本研究發現:在許多方面本省閩南與本省客家並沒有多大的差別,例如對各項音樂之喜好(瞿海源,1997:215),對社會之信任(張苙雲,1997),小孩六歲以後婦女的就業率(陸先恆與胡美針,1997),父母對子女管教所強調的價值觀與管教方式(黃毅志,1997),階級認同(章英華等人,1996:98;黃毅志,1994:9,25),成就歸因(章英華等人,1996:101;關秉寅與黃毅志,1997),以及控制教育後的職業、階級與收入取得之上(蔡淑鈴,1988;孫清山和黃毅志,1994,1996a),都沒有明顯的證據指出本省閩南與本省客家之間的差異性。
不過閩、客還是有一項社會階層的重要差別:客家人的教育成就(平均教育年數)高於閩南人,而這項差別還關連到閩、客在其他重要的社會階層面向,如職業階層(聲望)、階級與收入上的差別。蔡淑鈴(1988)根據1984年的第一期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資料,研究發現客家人不但平均教育年數高於閩南人,而且在控制父、母教育年數,居住地等背景因素後,客家人的教育取得仍高於閩南人(蔡淑鈴,1988:13-16,42);蔡淑鈴與瞿海源(1993)進一步根據於1990年作調查的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資料做分析,並把樣本依出生年次分成五組,以比較四大族群教育取得的變遷趨勢,研究發現並顯示:近年來客家人的教育成就迅速提昇,不但超越原先教育成就最高的外省人,而且與閩南人的差距有擴大的趨勢(蔡淑鈴與瞿海源,1993:194)。至於其原因,蔡淑鈴(1988:11)認為,一般有刻版印象,認為客家人比閩南人重視教育,這很可能是客家人的教育高於閩南人的重要原因。黃毅志(1990)根據同一筆資料作分析,仍發現在控制父親教育、出生地等背景因素後,客家人的升小學、升國初中、升高中職升學率,依然顯著高於閩南人,並指出可能的原因是:客家人比閩南人重視教育。
以上的研究指出,客家人的教育成就高於閩南人,可能的原因是「客家人比閩南人重視教育」;然而這些研究都沒確切的數據進一步說明,是什麼導致「客家人的教育成就高於閩南人」。孫清山和黃毅志(1996b)根據於1992年的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資料,研究發現在控制父、母教育年數,父親職業、階級,出生地……等等眾多背景因素後,客家人的家庭讀書環境(反映在父母對子女教育之激勵以及教育物資之提供上)仍優於閩南人,他們把在控制以上背景因素後,「客家人的家庭讀書環境仍優於閩南人『視為』客家人比閩南人重視教育」的佐證,並以此說明客家人的教育成就高於閩南人。無論如何,孫清山和黃毅志的研究,仍沒對客家人與閩南人重視教育的價值觀作進一步的闡述,他們祇是以「在控制眾多背景因素後,客家人的家庭讀書環境仍優於閩南人」,作為「客家人比閩南人重視教育」的間接佐證。
周裕欽與廖品蘭(1998)同樣根據於1984年的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資料,其研究發現則進一步顯示:在控制本人教育年數等背景因素後,客家人對子女的受教育年數之期望仍高於閩南人,這給「客家人比閩南人重視教育」的論點提供更直接的說明。而根據相關的國內外研究,對子女的教育期望越高,對子女的實際教育成就越有利(Sewell and Hauser,1975;巫有鎰,1998;陳建志,1998),客家人較重視教育、對子女的教育之高期望,進一步說明了客家人的教育成就高於閩南人的理由。
在台灣社會裏,由於深受「唯有讀書高」的傳統文化之影響,教育除了對於其它階層面相,如職業、收入,乃至於階級,往往有著重大影響,可作為提高職業、收入、階級之工具外,其本身也代表著很重要的階層區分的意義,這反映出台灣社會對教育特別重視的傳統文化,而有別於歐美社會(黃毅志,1998;孫清山和黃毅志,1996a)。由於教育本身所代表的重要階層區分,而客家人的教育高於閩南人,教育本身即有利於提昇客家人的階層位置;客家人的教育高於閩南,理論上,這可寧關連到閩、客在其他重要的社會階層面向,如職業階層(聲望)、階級與收入上的差別。
在社會階層方面,相關的研究發現顯示,在控制教育後,閩南與客家的職業、階級與收入取得並沒多大的差別(蔡淑鈴,1988;孫清山和黃毅志,1994,1996a);不過就控制教育前的平均職業聲望、收入而言,客家還是高於閩南(張維安,1994;孫清山和黃毅志,1994),這主要可歸因於客家人的教育較高;就控制教育前的階級分佈而言,客家人為經理階級,此即能管理員工的受雇者之比率高於閩南人,而為小資本階級,此即沒雇用員工的小老闆之比率低於閩南人,仍都可歸因於客家人的教育較高,而提高了為經理階級的比率,並降低了為小資本階級的比率(孫清山和黃毅志,1996a)。此外,客家人在公家部門就業比率高於閩南,也可歸因於教育較高,有利於在公家部門就業(黃毅志,1998b)。
本文以閩南族群最為對照分析的對象,以較諸前述一些研究更大的樣本,對客家族群的社會階層因素,再做分析,希望能針對閩南與客家這兩個族群的社會階層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三、研究方法
A、資料來源
本文分析所使用的資料主要是:「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三期計劃」,於1995年到1996年所蒐集之四份問卷調查資料;我們將這四份全國性的樣本調查加以合併,得到相當充份的樣本數(N=8929),四份問卷調查所調查的對象都是20歲至75歲的台灣地區民眾(瞿海源,1995,1996),本研究從中選取閩南與客家兩個族群的樣本,希望能對閩南與客家兩個族群在「地位取得」之差異及其變遷的趨勢方面,做進一步的分析。
為了對閩南與客家兩族群之「地位取得」差異的變遷趨勢進行分析,本文參考Featherman and Hauser (1978) 的作法,把樣本依出生年次分組,各組之內的樣本約略在相同的時期受教育、任初職;出生年次越早,受教育與任初職的時期越早,反之則越遲。從較遲的高出生年次組到較早的低出生年次組,不同組的教育、初職取得反映出一個時間系列,從各出生年次組教育、初職、初行業之比較來分析變遷的趨勢,乃是可行的方法。若用同一時間點各出生年次組現職或現行業之比較來分析變遷,則不容易區分各組的差異,是由於變遷或是年齡增長所致,這就無法很清楚地推論變遷趨勢(Blau and Duncan,1967;黃毅志,1992a)。
關於本文對樣本分組的標準,主要是參考臺灣的教育及經濟發展過程來分組。依相關的研究(黃毅志,1992a;1992b;1994),臺灣的教育發展(擴充)過程不但影響到教育取得,亦影響到職業取得,如某一時期高教育者太多,會造成高教育謀\職者找不到好工作;而隨著經濟發展所導致的教育擴充,又促成四十多年來的教育機會不平等性大幅下降。
根據台灣的教育及經濟發展過程,本研究把樣本分成四組作分析:(1)1939年次以前出生者;(2)1940-1955年次出生者;(3)1956-1970年次出生者;(4)以及1971年次以後出生者。這四組涵蓋了1920年次到1976年次,先後差距為56年次的樣本,大致可推論五十年來的教育、初職、初行業取得變遷趨勢。各組樣本受教育、謀\職過程的特性陳述如下:(1)1939年次以前出生者,大約在日據時代受教育,並且在1960年代台灣勞力密集的經濟發展之前踏入勞力市場,這時台灣尚為典型的農業社會;(2)1940-1955年次出生者,大約在光復之後受教育,當時尚未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上小學、升中學時必須參加升學考試,其中有許多樣本是在勞力密集的經濟發展時期踏入勞力市場;(3)1956-1970年次出生者,升中學時,台灣已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不須參加中學(初級)的升學考試,其中較年輕的樣本踏入勞力市場時,服務業已見蓬勃發展,工業亦有升級的跡象;(4)1971年次以後出生者,在本研究進行調查時,可能仍有許多樣本尚未完成教育及就業,必須分開來分析,這組樣本踏入勞力市場時,臺灣已成了服務業社會,工業亦逐漸升級,特別是電子資訊業有著蓬勃的發展(黃毅志,1995)。
至於閩南與客家族群現在所從事的職業(現職)與行業(現行業)差異的變遷趨勢,則無法從各年齡組樣本的比較作分析,本文參考 Featherman and Hauser (1978) 的作法,合併「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一期計劃」於1984年所蒐集之兩份問卷調查資料(N=8432),來與上述1995年至1996年的資料(N=8929)作比較,藉著這兩個時期的樣本資料之比較,來分析近十年來閩客現職與現行業差異的變遷趨勢。這兩份1984年調查的資料,所調查的對象同樣是20至75歲的台灣地區民眾(楊國樞與瞿海源,1993)。
B、變項測量
以下針對本文分析所使用到的各個變項(variables)之測量稍做說明。
1.父親職業:1995年至1996年的資料,以分類較細的Treiman (1977)三分位國際聲望量表作測量。據此量表高聲望職業,如大學教授為78分、律師73分;中等聲望職業,如出納員49分、印刷工是41分;低聲望職業,如小販24分、水旱田農工21分、貨物搬運\工20分。然而1984年的資料,並沒包含父親職業。
2.父、母教育:以所接受的學校正式教育年數作測量。
3.性別:在進行迴歸時做虛擬變項,以男性為0,女性為1。
4.籍貫:1984年的調查,請受訪者認定「您的籍貫是那裏」,回答的選項則有本省閩南,本省客家,外省人,山地人等。本研究根據受訪者所回答的籍貫來區分閩南與客家。至於1995至1996年的問卷資料,則分別問受訪者的父、母籍貫,本研究根據父親籍貫來區分受訪者的籍貫。在迴歸分析時做虛擬變項,以閩南為0,客家為1。
5.出生地:根據1983年行政院主計處所編的「中華民國統計地區標準分類」,將出生地都市化程度分成八個等級,都市化最高者給8,如台北市,最低給1,如台東縣東河鄉。
6.出生年次:根據受訪者回答的出生年次(民國)進行測量。
7.本人教育、初職、現職:同父親教育、職業之測量。然而1984年的資料,在作調查時採用二分位,即職業分類的代碼為二位數字的來職業分類過錄本人初、現職,也就以分類較粗的Treiman 二分位聲望作測量。至於在對於1995至1996年的資料與1984年的資料做比較分析時,本文曾將將前者的三分位職業分類併類成二分位職業分類,兩個時期的資料都以Treiman二分位聲望作測量,以利於比較分析,然而所得到的結果,仍與1995至1996年用三分位,1984年用二分位的結果一樣;因而在本文中,也就僅呈顯「1995至1996年用三分位,1984年用二分位」的結果,以簡化圖表與分析。
C、分析方法
除了根據百分比交差表對於閩南與客家兩族群的行業、職業類別作比較分析之外,也對閩南與客家的教育年數、初職聲望、現職聲望作均數比較分析。以上百分比交差表與平均數比較分析基本上為雙變項分析,無法控制其它變項,如父母親的教育、職業的干擾,以分析族群別對於本人教育、職業的淨影響。本文進一步在地位取得的架構下,以多元歸迴控制其它變項的干擾,以分析族群別對於屬於量化資料的本人教育年數,初職聲望,一直到現職聲望的淨影響,此即所謂的路徑分析。並進一步以邏輯迴歸來分析族別對於屬於類別資料的本人初、現職類別的淨影響。
在此路徑分析與邏輯迴歸分析中,族群以外的背景變項,這包括父親職業、父親教育、母親教育、性別、出生地與出生年次,主要當作控制變項之用,如無必要,不會對於它們對教育、職業的影響多做說明;它們的影響已在許多地位取得研究中做過詳細的探討(章英華等人,1996;蔡淑鈴,1988;林南,1997;黃毅志,1994a)。
四、研究發現
(一)基本資料分析
A、閩客行業的分布與變遷
從表一(A)列百分比可看到,就1995年至1996年的樣本而言,雖然在大樣本的情況下(N=6982),閩南與客家族群的初行業分佈不同,達到統計顯著(P<.05),不過這雙變項的關連性並不大(Cramer\'s V=.10),表示閩南與客家兩族群的初行業分佈並無太大不同。無論如何,細究閩、客的初行業分佈不同,仍可得到一些有意義的發現:客家人初行業為農牧獵業、林業、礦業的百分比高於閩南,而閩南在漁業、商業的百分比高於客家。客家人林業百分比偏高,閩南人漁業百分比偏高,可能的原因於閩南人的居住地較為濱海,較有機會從事漁業;客家人較靠山區,較有機會從事林業、礦業。至於客家人農牧獵的百分比偏高,閩南人商業百分比偏高現,這只是暫時性的猜測,下文將將作進一步探討。
從表一(B)可以看到,就1995-1996年的樣本而言,雖然在大樣本的情況下,閩南與客家兩族群的現行業分佈之不同達到顯著,不過雙變項的關連性仍不大 (Cramer\'s V=.11);同樣可看到,客家人現行業為農牧獵業、礦業的百分比高於閩南,而閩南在漁業、商業的百分比高於客家,這與表一的發現顯得很一致。
從表一(C)我們可看到,就1984年的樣本而言,雖然在大樣本的情況下,閩、客現行業分佈不同達顯著,雙變項的關連性還是不大(Cramer\'s V=.08)。同樣可看到,客家人現行業為農牧獵業、林業的百分比高於閩南,而閩南在漁業、商業的百分比高於客家。再就1984年的樣本與民1995-1996年的樣本之比較整體而論,近十年來閩、客現行業分佈維持著一些有意義的不同,而沒有日趨同質或同化的現象。
-表一:閩客樣本行業比較百分比交叉分表
(A):1995-1996年整體閩客樣本初行業比較百分比交叉分析
(p=.00,Cramer\'s V=.10)
列百分比行百分比 農牧獵業 林業 漁業 礦、土石採取業 製造業 水電燃氣業 營造業 商業 運\輸、商儲、通信業 金融、保險、不動產及工商服務業 公共行政、社會服務、個人服務業 列小計
閩南 13 0.2 1.1 0.5 42.8 0.5 6.2 12.1 3.5 3.6 16.6 N=5977
82.2 51.9 98.4 75.6 85 80 89.1 89.8 81.9 89.7 86.3 85.6%
客家 16.7 1.3 0.1 1 44.9 0.7 4.5 8.2 4.6 2.5 15.6 1005
17.8 48.1 1.6 24.4 15 20 10.9 10.2 18.1 10.3 13.7 14.4
行小計 N=944 27 64 41 3008 35 413 804 254 243 1149 6982
13.5% 0.4 0.9 0.6 43.1 0.5 5.9 11.5 3.6 3.5 16.5 100
(B):1995-1996年整體閩客樣本現行業比較百分比交叉分析
(p=.00,Cramer\'s V=.11)
列百分比行百分比 農牧獵業 林業 漁業 礦、土石採取業 製造業 水電燃氣業 營造業 商業 運\輸、商儲、通信業 金融、保險、不動產及工商服務業 公共行政、社會服務、個人服務業 列小計
閩南 10.8 0.1 1.2 0.2 30.2 0.8 10.6 18 5 5.5 17.6 N=5221
77.9 80 96.9 65 85.9 77.4 89.2 88.9 82.7 87.3 83.9 85.4%
客家 17.9 0.1 0.2 0.8 28.8 1.3 7.5 13.1 6 4.7 19.6 89.6
22.1 20 3.1 35 14.1 22.6 10.8 11.1 17.3 12.7 16.1 14.6
行小計 N=725 5 64 20 1834 53 623 1056 313 330 1094 6117
11.9% 0.1 1 0.3 30 0.9 10.2 17.3 5.1 5.4 17.9 100
(C):1984年整體閩客樣本現行業比較百分比交叉分析
(p=.00,Cramer\'s V=.08)
列百分比行百分比 農牧獵業 林業 漁業 礦、土石採取業 製造業 水電燃氣業 營造業 商業 運\輸、商儲、通信業 金融、保險、不動產及工商服務業 公共行政、社會服務、個人服務業 列小計
閩南 16.8 0.2 1.3 1 28.8 0.8 6.9 18.3 5.3 2.9 17.8 N=4194
86.2 76.9 100 89.8 87.1 73.9 90.6 90.9 87.7 88.9 86.7 87.9%
客家 19.5 0.5 0.9 30.7 2.1 5.2 13.3 5.4 2.6 19.9 579
13.8 23.1 10.2 12.9 26.1 9.4 9.1 12.3 11.1 862 12.1
行小計 N=817 13 54 49 1384 46 318 843 252 135 18.1 4773
17.1% 0.3 1.1 1 29 1 6.7 17.7 5.3 2.8 17.9 100
表一續(D): 1995-1996年各出生年次組閩客樣本初行業比較百分比交叉分析
列百分比行百分比 農牧獵業 林業 漁業 礦、土石採取業 製造業 水電燃氣業 營造業 商業 運\輸、商儲、通信業 金融、保險、不動產及工商服務業 公共行政、社會服務、個人服務業 列小計
1939年次以前出生者 閩南 45.5 0.8 2.3 0.7 19.1 0.4 2.7 9.3 2.7 0.8 15.7 N=743
80.9 50 94.4 55.6 85 100 80 90.8 66.7 85.7 84.2 82.2%
客家 49.7 3.7 0.6 2.5 15.5 3.1 4.3 6.2 0.6 13.7 161
19.1 50 5.6 44.4 15 20 9.2 33.3 14.3 15.8 17.8
行小計 N=418 12 18 9 167 3 25 76 30 7 139 904
46.2% 1.3 2 1 18.5 0.3 2.8 8.4 3.3 0.8 15.4 100
1930-1955年次者 閩南 16.1 0.2 1.6 0.7 40 0.7 6.6 11 4 2.7 16.4 N=2253
84.4 50 100 80 85.1 78.9 87.6 90.5 84.9 88.2 85.8 85.9%
客家 18.1 1.4 1.1 42.7 1.1 5.7 7 4.3 2.2 16.5 370
15.6 50 20 14.9 21.1 12.4 9.5 15.1 11.8 14.2 14.1
行小計 N=430 10 35 20 1060 19 170 274 106 68 431 2623
16.4% 0.4 1.3 0.8 40.4 0.7 6.5 10.4 4 2.6 16.4 100
1956-1970年次者 閩南 2.6 0.1 0.4 0.3 52 0.3 6.9 13.2 3.4 4.7 16.2 N=2678
76.7 50 100 80 85.2 75 91.1 89.6 82.6 92 86.8 86.3%
客家 4.9 0.5 0.5 56.9 0.7 4.2 9.6 4.5 2.6 15.5 425
23.3 50 20 14.8 25 8.9 10.4 17.4 8 13.2 13.7
行小計 N=90 4 11 10 1634 12 202 394 1.9 137 500 3103
2.9% 0.1 0.4 0.3 52.7 0.4 6.5 12.7 3.5 4.4 16.1 100
1971年次以後者 閩南 0.7 0.7 40.7 0.3 5.1 17.5 2.7 8.8 23.6 N=297
100 100 82.3 100 93.8 86.7 88.9 83.9 89.7 85.8%
客家 53.1 2 16.3 2 10.2 16.3 49
17.7 6.3 13.3 11.1 16.1 10.3 14.2
行小計 N=2 2 147 1 16 60 9 31 78 346
0.6% 0.6 42.5 0.3 4.6 17.3 2.6 9 22.5 100
從表一(D)各出生年次組閩、客初行業分佈之比較,如同前面,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客家人初行業為農牧獵業、林業、礦業的百分比一直高於閩南,而閩南在漁業、商業的百分比一直高於客家。惟一的例外是1971年次以後的年輕樣本,並沒有客家人初行業為農牧獵業、礦業、林業比率偏高,也沒閩南人為漁業比率偏高的現象,這部份可能是因為這組樣本太小所致;整個來說仍反映出:隨著年齡層下降,閩、客初行業之分佈,一直維持著一些有意義的不同,而且沒有日趨同化的現象。
B、閩客職業的分佈與變遷
在比較過閩、客行業分佈後,接著比較職業分佈。從表二(A)可看到,就1995至1996年(1995-1996)的樣本而言,雖然在大樣本的情況下,閩南與客家族群在初職的分佈不同達顯著(P<.05),然而和前面幾個表相同,這雙變項關連並不大 (Cramer\'s V=.06)(註1)。不過細究閩南與客家的初職業分佈,仍可發現一些有意義的不同:客家人初職為農林漁牧工作的百分比高於閩南,而閩南在買賣工作的百分比高於客家,這與在行業分佈顯得相當一致:「客家在農牧獵業、林業(職業大多為農林漁牧)的百分比較高,閩南在商業(職業大多為買賣工作)的百分比較比高」。從表二(B)同樣可看到,就1984年的樣本而言,閩南與客家現職業分佈並沒多大不同,不過同樣可看到,客家人現職業為農林漁牧工作的百分比高於閩南,而閩南在買賣工作的百分比高於客家,隨後的邏輯迴歸分析將對此閩客職業分佈之不同作進一步探討。
從表二(C)列百分比我們可以看到,就1984年的樣本而言,閩南與客家現職業分佈並沒多大不同。同樣的,客家人現職為農林漁牧工作的百分比高於閩南,而閩南在買賣工作的百分比高於客家。再就1984年的樣本與1995-1996年的樣本之比較而論,近十年來閩、客現職業分佈維持著一些有意義的不同,而沒有日趨同質或同化的現象。
從表二續(D)各出生年次組閩、客初職分佈之比較,仍可看到,客家人初職為農林漁牧工作的百分比一直高於閩南,而閩南在買賣工作的百分比一直高於客家。惟一的例外是1971年次以後出生的年輕樣本,客家人初職為農林漁牧工作的百分比反而低於閩南,為買賣工作的百分比卻又高於閩南,這組的樣本太小當為重要的原因。整個來說仍反映出:隨著年齡層下降,閩、客初職分佈之一直維持著一些有意義的不同,而沒有日趨同化的現象。
表二:閩客樣本職業比較百分比交叉分析
(A):1995-1996年整體閩客樣本初職業比較百分比交叉分析(p=.00, Cramer\'s V=.06)
列百分比行百分比 行政主管人員 專門技術人員 監督佐理人員 買賣工作人員 服務工作人員 農林漁牧工作人員 生產運\輸操作體力工 列小計
閩南 0.3 9.6 17 9.4 5.7 15.4 42.6 N=3919
92.3 84.5 84.8 88.9 87.8 80.5 83.4 84%
客家 0.1 9.3 16 6.2 4.2 19.7 44.6 745
7.7 15.5 15.2 11.1 12.2 19.5 16.6 16
行小計 N=13 445 785 415 254 752 2000 4664
0.3% 9.5 16.8 8.9 5.4 16.1 42.9 100
(B):1995-1996年整體閩客樣本現職業比較百分比交叉分析 (p=.00, Cramer\'s V=.10)
列百分比行百分比 行政主管人員 專門技術人員 監督佐理人員 買賣工作人員 服務工作人員 農林漁牧工作人員 生產運\輸操作體力工 列小計
閩南 2.6 10.9 14.7 15.7 7.5 14.7 33.9 N=3158
83 83.7 81.5 90.5 81.8 77 83.9 83.2%
客家 2.7 10.5 16.5 8.2 8.3 21.7 32.2 637
17 16.3 18.5 9.5 18.2 23 16.1 16.8
行小計 N=100 412 569 548 291 601 1274 3795
2.6% 10.9 15 14.4 7.7 15.8 33.6 100
(C):1984年整體閩客樣本現職業比較百分比交叉分析(p=.04, Cramer\'s V=.05)
列百分比行百分比 行政主管人員 專門技術人員 監督佐理人員 買賣工作人員 服務工作人員 農林漁牧工作人員 生產運\輸操作體力工 列小計
閩南 7.7 2.6 13.3 16.2 8.5 17.9 33.9 N=4178
85.3 89.3 88.4 91.4 87.8 86.9 87 87.8%
客家 9.5 2.2 12.6 11.1 8.5 19.5 36.6 579
14.7 10.7 11.6 8.6 12.2 13.1 13 12.2
行小計 N=375 121 628 742 403 861 1627 4757
7.9% 2.5 13.2 15.6 8.5 18.1 34.2 100
表二(D):1995-1996年各出生年次組閩客樣本初職業比較百分比交叉分析
列百分比行百分比 行政主管人員 專門技術人員 監督佐理人員 買賣工作人員 服務工作人員 農林漁牧工作人員 生產運\輸操作體力工 列小計
1939年次以前出生者 閩南 0.3 5.4 7.5 8.1 4.6 49.5 24.4 N=626
100 79.1 78.3 91.1 85.3 80.3 82.3 81.6%
客家 6.4 9.2 3.5 3.5 53.9 23.4 141
20.9 21.7 8.9 14.7 19.7 17.7 18.4
行小計 N=2 43 60 56 34 386 186 767
0.3% 5.6 7.8 7.3 4.4 50.3 24.3 100
1940-1955年次者 閩南 0.3 9.5 15.2 9.9 4.8 17.1 43.2 N=1372
100 83.9 84.6 88.9 88 81.9 83.9 84.3%
客家 9.8 14.9 6.7 3.5 20.4 44.7 255
16.1 15.4 11.1 12 18.1 16.1 15.7
行小計 N=4 155 246 153 75 287 707 1627
0.2% 9.5 15.1 9.4 4.6 176 43.5 100
1956-1970年次者 閩南 0.3 11 20.6 10 5.4 3.2 49.5 N=1658
83.3 85 85.5 90.2 87.4 73.6 83.5 84.5%
客家 0.3 10.6 19.1 5.9 4.3 6.3 53.5 303
16.7 15 14.5 9.8 126 26.4 16.5 15.5
行小計 N=6 214 400 183 103 72 983 1961
0.3% 10.9 20.4 9.3 5.3 3.7 50.1 100
1971年次以後者 閩南 0.4 11.7 26.8 6.6 14.4 0.8 39.3 N=257
100 90.9 87.3 73.9 90.2 100 81.5 84.8%
客家 6.5 21.7 13 8.7 50 46
9.1 12.7 26.1 9.8 18.5 15.2
行小計 N=1 33 79 23 41 2 124 303
0.3% 10.9 26.1 7.6 13.5 0.7 40.9 100
表三:閩南與客家教育年數、職業聲望均數(M)與標準差(S)比較
1984年 1995年-1996年
族群 全體樣本 全體樣本 民國28年次以前 民國29-44年次 民國45-59年次 民國60年次以後
教育年數 閩南 M=7.37(S=4.59) 9.29(4.36) 4.8(4.2) 8.3(4.2) 10.3(3.2) 12.8(2.2)
客家 8.11(4.17) 9.73(4.10) 5.3(4.2) 9.1(3.9) 11.7(2.4) 13.1(2.3)
初職聲望 閩南 34.3(11.3) 35.9(11.0) 29.2(11.2) 35.6(11.3) 38.6(9.6) 37.6(9.2)
客家 34.9(12.1) 35.2(11.8) 28.1(10.6) 35.3(12.9) 38.1(10.2) 37.9(8.8)
現職聲望 閩南 37.4(12.7) 37.4(12.5) 30.2(12.5) 37.7(13.0) 39.8(11.5) 38.5(9.7)
客家 36.9(12.8) 36.3(13.3) 29.9(13.1) 36.8(13.6) 38.1(12.9) 39.1(8.6)
C、閩客的教育與職業聲望均數比較分析
在根據百分比交差表比較過閩、客行業與職業分佈與變遷之後。以下根據表九比較閩南與客家的平均初、現職聲望,以及對初、現職有重大影響之教育年數平均值。從表三可看到,不論是平均初職或現職聲望,就1995-1996年與民國1984年的全體樣本而論,閩南與客家兩個族群之間的差異都很小;即使在大樣本的情況下,其差異也大都未達顯著。惟一達到顯著的例外是1995至1996年的樣本,閩南平均現職聲望37.4分,比客家36.3高出1.1分(p=.04,在顯著邊緣),然而差距很小,並沒多大實質意義。再就1995至1996年樣本的四個出生年次組作比較,仍可看到四組閩南與客家的平均初、現職聲望,可說都沒甚麼差別。至於平均教育年數之比較,則可看到不論是1984年的樣本或1995至1996年樣本,都是客家高於閩南(p<.05);而根據1995至1996年樣本的四個出生年次組作比較,同樣都是客家高於閩南;1971年次以後一組,閩客差距有縮減的趨勢,不過在這組不到25歲的年輕樣本中,有許多人尚未完成學業,解釋上需要注意。如果閩客對教育的差距維持不變,等他們完成學業後,閩南客家之間的教育年數差距就不一定會縮減;如果縮小,則表示年輕這一代之中,族群間的差異已經逐漸不明顯。
綜合以上閩、客的平均初、現職聲望與教育年數之比較,可看出客家教育年數高於閩南,然而初、現職卻並未因教育年數較高而得到優勢。客家教育年數較高,照理初、現職應該也會佔優勢,這是否是因為在就業市場上雇主以閩南居多,有所謂的族群差別待遇,而不利於客家人,抵消了客家教育年數的優勢所致?這些疑問,將在隨後的迴歸分析與邏輯迴歸分析中做進一步探討。
(二)迴歸分析
圖一在地位取得的架構下,以多元歸迴控制出生地、性別、年齡、父親職業、父親教育、母親教育的干擾,以分析族群別對於本人教育年數,初職聲望,一直到現職聲望的淨影響,這也就是所謂的路徑分析。本研究所作的路徑分析,可用圖一(A)作說明。圖一(A)所說的「已控制出生地、性別、年齡、父親職業、父親教育與母親教育」,是指在客家人與閩南人的「出生地、性別、年齡、父親職業、父親教育與母親教育」都一樣的情況,對客家人與閩南人的教育年數、初職、現職聲望作比較分析。從圖一(A)可看到,在上述情況下,客家人的教育比閩南人高 .60年(即括孤內未標準化迴歸係數),而閩、客族群對教育年數的影響大小為 .05(即括孤外路徑係數)。而教育年數對初職的影響大小為 .56,在控制教育年數及上述變項後,客家人的初職聲望卻比閩南低1.2分(-1.2),閩、客族群對初職的影響大小為 -.04。
從圖一(A)可看到,就1995-1996年樣本而言,客家教育年數比閩南高 .60年(P<.05),然而在控制教育後,客家初職聲望卻比閩南低 1.2 分(P<.05);在控制教育、初職後,客家現職聲望比閩南低1.4分 (P<.05)。這反映出:即使教育一樣,則客家初職較低,即使教育、初職一樣,客家的升遷仍較少;這是否反映出就業市場的族群差別待遇,隨後的邏輯迴歸仍將做進一步分析。從圖一(B)同樣可看到,就1984年樣本而言,客家教育年數比閩南高 .60年(P<.05),然而在控制教育後,客家初職聲望卻比閩南低 .62分(不過P>.05);在控制教育、初職後,客家現職聲望比閩南低 1.2 分 (p<.05)。以上圖一(A) 對1995-1996年樣本所做的分析,比(B)多控制了父親職業;進一步對1995-1996年樣本所做的分析,沒控制父親職業,並與圖一(A)做比較,仍然得到一樣的研究發現。
綜合以上兩個時期的分析可知,客家族群的教育取得一直都佔了一些優勢,然而初、現職取得卻都又略佔下風。在這兩個時期,閩、客族群對地位取的影響雖然在大樣本的情況下,大都達到統計顯著,不過標準化係數(Beta)所顯示的影響卻都不是很大,其中以對教育的影響最大,Beta也不過 .05;然而Beta值不大,重要的原因是客家人所佔的比率很小,降低族群自變項的變異所致,兩個時期的未標準化係數都顯示客家教育比閩南高出0.6年,仍有實質的意義。在這兩個時期族群對地位取得之影響,也可說都不因為時期不同而有所變遷,這顯示在未標準化係數幾乎不變上。客家的教育取得佔了一些優勢,不過如果閩、客教育一樣,客家職業取得略佔下風;客家在教育的優勢,為職業取得的劣勢所抵銷,表九也就可看到,不論是平均初職或現職聲望,閩、客都沒甚麼不同。
從圖一(C) 1、2、3、4不同出生年次組的閩、客初職取得比較,則可分析長時期的閩、客的教育、初職差異之變遷趨勢。這同樣可看到,客家的教育取得一直略佔優勢,初職取得一直略居下風,並沒甚麼變遷。不過,不同出生年次組樣本的閩、客之教育、初職差異有許多未達顯著,這除了可歸因於依出生年次將樣本分組,樣本被打散了之外,1971年次以後一組年輕樣本中,有許多人尚未完成學業,不容易凸顯閩客的差距也可能是原因。
圖一:閩客樣本地位取得過程
(A)1995-1996年整體閩客樣本地位取得過程 (B)1984年整體閩客樣本地位取得過程
R2=.52.56*(1.5) R2=.37
教育 初職
-.04*(-1.2)
.05*(.60)
.30*(.93).43*(.48)
客家 -0.4*(-1.4) 現職
R2=.47
R2=.5256*(1.4)R2=.33
教育.. 初職
-.02*(-.62)
.05*(.60) .56*(.60)
.22*(.63)
客家 -.03*(-1.2) 現職
R2=.52
(C)1995-1996年樣本中不同出生年次者地位取得過程
1、1939年次以前出生者地位取得過程 2、1940至1955年次者地位取得過程
R2=.37.55*(1.5)R2=.38
教育 初職
.06*(.72)
-.03(-.92)
客家
R2=.42 .43*(1.1)R2=.44
教育 初職
.06*(.72)
-.03(-.86)
客家
3、1956至1970年次者地位取得過程 4、1971年次以後者地位取得過程
R2=.31.44*(1.4)R2=.25
教育 初職
.07*(.58)
-.05*(-1.4)
客家
R2=.26.25*(1.2)R2=.31
教育 初職
.02(.09)
-.03*(-.72)
客家
說明:1.1995-1996年的樣本已控制出生地、性別、出生年次、父親職業、父親教育、母親教育;1984年的樣本少控制父親職業。
2.括弧外係數為標準化迴歸(路徑)係數,括弧內係數為未標準化迴歸係數。
3.*表 p<.05。
(三)邏輯迴歸分析
先前的分析顯示與閩南人相較,客家人的教育略佔優勢,然而職業卻沒有顯現出因為教育所帶來的優勢,這是因為閩南雇主居多的就業市場之族群差別待遇不利於客家人,或者是由於閩、客文化價值觀有所不同?也就是說,會不會是即使教育程度一樣,閩南人傾向於選擇地位較高的職業,客家人傾向於選擇地位較低的職業所致?根據先前對表二(A)、表二(B)所作的分析,就1995-1996年整體閩客樣本初、現職百分比分佈之比較,閩南人的初、現職較集中於地位不低的買賣工作,教育較高的客家人初、現職反而較集中於地位較低的農林漁牧,這是因為閩客文化價值觀不一樣,閩南人重商,客家人重農,或是其它因素,如閩南人所分佈的地區都市化程度較高(表略)所致?這也就是這裏的邏輯迴歸分析所要答覆的。
從表四(A)方程式(1),可看到客家人初職為農的機率高於閩南人(b=.2975,P<.05);而式(2)控制父親職業為農、本人教育年數、出生地都市化程度等變項,顯示這些控制變項影響達到顯著(P<.05)的有:教育年數、都市化程度、出生年次越高,初職越不可能為農,父職為農、男性則提高為農的機率;不過在控制這些變項之後,b值反而提高為.3576,這表示即使閩、客在父親職業、本人教育、出生地都市化程度等變項上都一樣,客家人初職為農的機率仍高於閩南;客家人初職為農的機率高,不能用這些控制變項來解釋。從表四(B)方程式(1)可看到客家人現職為農的機率高於閩南人(b=.4761,P<.05);而式(2)控制父親職業為農等變項,控制變項影響達到顯著的仍為:教育年數、都市化程度、出生年次越高,現職越不可能為農,父職為農、男性則提高為農的機率;不過在控制這些變項之後,客家b值反而提高為 .5689,即使閩、客在控制變項上都一樣,客家人現職為農的機率,仍高於閩南;客家人現職為農的機率高,仍不能用這些控制變項來解釋。式(3)又控制了初職為農,顯示初職為農會顯著提高現職為農的機率,不過客家b 值僅略降為 .5551 (P<.05),即使初職閩、客一樣,客家人現職仍較可能為農;客家人現職為農的機率較高,並不能用客家人初職為農機率較高作解釋,而另有原因,隨後再對此作進一步探討。
從表四(C)方程式(1)可看到客家人初職為商(買賣)的機率低於閩南人(b=.-4567,P<.05);而式(2)控制父親職業為商、本人教育、出生地等變項,控制變項影響達到顯著的有:大專以上教育年數越高,初職越不可能為商,父職為商、男性、中小學教育年數越高,則提高為商的機率;不過在控制這些變項之後,b值僅略降為 .-3607 (P<.05),即使閩客在控制變項上都一樣,客家人初職為商的機率仍低於閩南;客家人初職為商的機率低,用這些控制變項所能解釋的成份相當有限。從表四(D)方程式(1)可看到客家人現職為商的機率低於閩南人(b=-.7401,P<.05);而式(2)控制父親職業為商等變項,控制變項影響達到顯著的有:大專以上教育年數越高,初職越不可能為商,父職為商、都市化程度、中小學教育年數越高,則提高為商的機率;不過在控制這些變項之後,客家 b 值略降為 .-6578 (P<.05),即使在控制變項上閩客都一樣,客家人現職為商的機率仍低於閩南;客家人現職為商的機率低,能用這些控制變項解釋的成份仍相當有限。式(3)又控制了初職為商,顯示初職為商會顯著提高現職為商的機率,不過客家b 值僅略降為 -.6362 (P<.05),即使初職閩、客一樣,客家人現職仍較不可能為商;客家人現職為商的機率低於閩南,並不能用初職為商的機率較低作解釋。在表四(C)(D)中,本研究參考 Featherman and Hauser (1978) 的作法,將控制變項「教育年數」分解為大專以上教育年數與中小學教育年數,可看出隨著中小學教育年數增加,會提高現職為商的機率;隨著大專以上教育年數增加,卻反而會降低現職為商的機率,這可歸因於大專以上學歷者另有出路:從事行政主管、專門技術與監督佐理這些白領工作 (熊瑞梅、黃毅志,1992)。
綜合以上分析可知:閩南人的職業較集中於買賣工作,客家人職業較集中於農林漁牧,閩、客在父親職業、本人教育、出生地等背景變項上之不同所能作的解釋相當有限,這很可能反映出閩、客文化價值觀有所不同:閩南人重商,客家人重農;而閩南人因為重商而導致為買賣工作人員的百分比偏高;客家人因重農而導致農林漁牧工作的百分比偏高(註3),這也就不利於客家人之職業取得(可看圖一)。本研究進一步的分析,在初職取得迴歸分析中剔除初職為買賣工作或農林漁牧的樣本,在現職取得分析中也剔除這兩項職業的樣本,就有閩客的差距變得不顯著之發現。並沒充份證據顯示:就業市場有族群的差別待遇而不利於客家人。
表四A:1995-1996年整體閩客樣本職業取得邏輯迴歸分析
依變項:初職為農(農1,非農0)
式(1) 式(2)
自變項 b R b R
教育年數 -.2383* -.2061
父親教育年數 -.0096 .0000
母親教育年數 -.0521 -.0162
父親職業為農 1.9393* .2003
女性 -.9821* -.1242
出生年次 -.0707* -.2076
出生地都市化 -.1834* -.0911
客家 .2975* .0397 .3576* .0329
Constan -1.7007* 3.4768*
N 4664 4062
B: 1995-1996年整體閩客樣本職業取得邏輯迴歸分析
依變項:現職為農
式 (1) 式 (2) 式 (3)
自變項 b R b R B R
初職為農 2.6424* .3195
教育年數 -.1784* -.1731 -.0884* -.0679
父親教育年數 -.0349 -.0140 -0.311 .0000
母親教育年數 -.0012 .0000 .0051 .0000
父親職業為農 1.5099* .1777 .9329* .0961
女性 -.6577* -.0821 -.4230* -.0409
出生年次 -.0600* -.1908 -.0391* -.1053
出生地都市化 -.2926* -.1522 -.2694* -.1241
客家 .4761* .0721 .5689* .0672 .5551* 0.0553
Constant -1.7614* 3.0165* .6826
N 3795 3322 3271
C: 1995-1996年整體閩客樣本職業取得邏輯迴歸分析
依變項:初職為買賣(商)
式(1) 式(2)
自變項 B R b R
大專以上教育年數 -.1271* -.0450
中小學教育年數 .0890* -.0670
父親教育年數 .0257 .0000
母親教育年數 .0181 .0000
父親職業為買賣 1.0848* .1633
女性 -.3158* -.0464
出生年次 -.0101 -.0226
出生地都市化 .0472 .0187
客家 -.4567* -.0462 -.3607* -.0298
Constant -2.2639* -2.7502*
N 4664 4062
D: 1995-1996年整體閩客樣本職業取得邏輯迴歸分析
依變項:現職為買賣(商)
式(1) 式(2) 式(3)
自變項 b R b R b R
初職為買賣 2.1083* .2956
大專以上教育年數 -.2607* -.1025 -.2562* -.0939
中小學教育年數 .0921* .0743 .0782* .0571
父親教育年數 .0251 .0034 .0160 .0000
母親教育年數 .0147 .0000 .0176 .0000
父親職業為買賣 .8854* .1290 .6476* .0836
女性 .0573 .0000 .1797 .0131
出生年次 -.0011 .0000 .0020 .0000
出生地都市化 .0577* .0348 .0438 .0160
客家 -.7401* -.0828 -.6578* -.0715 -.6362* -.0651
Constant -1.6803 -3.0199* -3.3943*
N 3795 3322 3271
五、結論與討論
就整體而言,閩南與客家在行業的分佈在過去多年中一直都沒多大不同;不過細究閩、客的行業分佈之不同,仍有一些有意義的發現:客家人行業為農牧獵業、林業、礦業的百分比高於閩南,而閩南在漁業、商業的百分比高於客家,而且這些不同並沒隨著時間的演變而縮減,沒有日趨同質或同化的現象。閩南與客家在職業的分佈也是一直都沒多大不同;不過細究閩、客的初職業分佈,仍存在一些有意義的不同:客家人職業為農林漁牧工作的百分比高於閩南,而閩南在買賣工作的百分比高於客家;這與在行業分佈上,客家在農牧獵業、林業的百分比較高,閩南在商業的的百分比較比高,顯得相當一致。而且這些職業的不同,也是沒隨著時間的演變而縮減。
既然閩、客在職業的分佈一直都沒多大不同,閩、客的平均職業聲望也就一直都多大差別;不過就對於職業階層有重大影響的教育階層而言,客家人的平均教育年數,卻一直都高於閩南。在控制出生地,父親職業、教育,母親教育等背景變項後,客家人的教育仍一直都高於閩南,不過平均職業聲望卻佔不到優勢,在控制教育後,客家人的職業取得也就低於閩南;這也許是因為閩、客文化價值觀有所不同,閩南人重商,客家人重農,即使教育程度一樣,閩南人傾向於選擇職業聲望較高的買賣工作,客家人傾向於選擇農林漁牧(雖然聲望較低);資料分析並沒充份證據顯示以閩南雇主居多的就業市場,存有不利於客家人之族群差別待遇!
就業市場上並沒有明顯不利於客家人之族群差別待遇,當可歸因於在種族上同屬於漢族的閩南與客家,不但外表沒多大差別,而不容易做區分,在生活方式上也沒多大差別,容易打成一片,降低了族群意識(張維安、黃毅志,1998),以及族群間友誼、通婚與事業合作的界限(張維安、黃毅志,1998;章英華、黃毅志,1999)。不過閩、客對於教育與職業,所持有的文化價值觀仍然有所不同;客家人較為保守,較不願從事高風險的商業買賣工作;而傾向於務農,或者藉者高教育取得,以謀\取安定的公家機關受雇工作(張維安、黃毅志,1998;黃毅志,1998b);也就導致客家人教育、職業分佈與閩南有所不同。
綜觀閩、客的社會階層之差異,客家人的教育高於閩南,也許可歸結於閩、客的文化價值觀不同:閩南重商、客家重農,客家人的教育雖高,然而卻偏好選擇低職業聲望的農,抵消了教育的優勢,客家人的職業也就佔不到優勢。
客家人不但教育高於閩南人,而且這項差距多年一直維持不變,這可反映出閩、客的教育價值觀一直有所不同;不過多年來客家人的職業卻又一直都與閩南人相近,客家人的教育優勢一直無法轉換成職業優勢,這又可反映出閩、客職業價值觀一直有所不同。固然有許多先前研究一再顯示:閩客的文化日趨同質,近年閩客在許多方面已沒多大不同,然而本研究卻顯示閩客的教育、職業價值觀卻可能一直有所不同,這造成了客家人的教育一直佔優勢,而職業卻又一直佔不到優勢。與先前的閩客社會階層比較研究相比,值得深思。
註釋:
(註1) 根據本研究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行、職業都採取分類較細的二分位,仍發現閩客的差異還是沒多大不同,而所不同之處仍與正文中的一分位行、職業大分類分析所顯示的很一致。
(註2) 本研究所作的進一步分析顯示:就大專以上學歷者而言,不論是閩南或客家人,初、現職都集中於行政主管、專門技術或監督佐理這三項白領職業,並沒有明顯的閩南從事買賣工作比率偏高,客家務農比率偏高的現象;不過就中學以下程度者而言,就有明顯的閩南從事買賣工作比率偏高,客家務農比率偏高的現象。
參考書目
王甫昌 1990 \"台灣企業經理人員的省籍組成,1978-1988 \",中國社會學刊第十四期,頁117- 152。
------ 1999 \"族群意識、民族主義與政黨支持\",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台灣社會學研究第二期,頁1-45。
江運\貴(徐漢斌譯) 1996 \"客家與台灣〞,台北市:常民文化事業。
行政院主計處 1983 中華民國統計地區標準分類。
吳乃德 1997 \"台灣階級流動的族群差異及原因\",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台灣社會學研究第一期,頁137-167。
巫有鎰 1999 \"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因果機制:以台北市與台東縣作比較\",台灣師大教育研究集刊第四十三期,頁211-242。
周裕欽和廖品蘭 1998 \"出身背景、教育程度與對子女教育期望關連性之研究\",政大教育與心理研究第二十期,頁313-330。
林南 1997 \"制度資本與文化資本的消長:台灣社會階層化和社會流動的分析\",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90年代的臺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上)。 頁103-146。
孫清山和黃毅志 1994 \"社會資源、文化資本與職業取得\", 東海學報35:127-150。
------ 1996a \"教育、收入與社會資源和階級取得過程之關連\",先於東海大學,國科會專 題研究計劃成果:社會學研討會發表,後通過評審,收錄於林松齡主編,台灣社會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頁151-182。
------ 1996b \"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台灣社會學刊第十九期,頁95-139。
張茂桂與徐良熙 1989 \"華裔美國居民之社會經濟地位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5期,頁31-57。
張苙雲 1997 \"當代台灣社會的信任與不信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90年代的臺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下)。頁295-332。
張善楠與黃毅志 1997 \"原漢族別、社區與學童學業成績關連性之因果機制\",於台東師院,少數族群與原著民教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
張維安 1994 客家婦女地位的轉變:以閩南族群為對照分析的焦點,苗栗文化中心,客家文化研討會。
張維安與黃毅志 1994 \"台灣客家族群的產業特質:與閩南族群的比較分析\",收錄於台灣客家族群史,台灣省文獻會即將出版。本文已先於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發表。
莊英章 1994 家族與婚姻─台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許木柱 1991 \"弱勢族群問題\",楊國樞、葉啟政主編,台灣的社會問題。 頁359-428,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陳至柔 1995 \"族群、生涯發展、和工作流動---經濟部門流動過程的族群差異,\"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變遷中的臺灣社會:第二次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國際研討會。
陳建志 1998 \"族群與家庭背景對學業成績影響模式:以台東縣原漢學童作比較\",政大教育與心理研究第二十一期,頁85-106。
陸先恆和胡美珍 1997 \"工作與幼兒養育互補性對台灣已婚婦女就業與收入之影響\",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90年代的臺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下)。頁41-86。
章英華與黃毅志 1999 \"婚配與朋友核心網絡之變遷:1970與1990年代的比較\",於中研院社會所,台灣社會的個人核心網絡:第三次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討會發表。
章英華,薛承泰和黃毅志 1996 教育分流與社會經濟地位:兼論對技職教育改革的政策意涵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教改叢刊AB09。
傅仰止 1994 \"台灣原住民困境的歸因解釋:比較漢人觀點與原住民觀點\",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7集,頁35-87。
傅仰止 1995 \"台灣族群的意象與位階:比較他群和我群\",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小型專題研討會系列之十五。
黃毅志 1990 〝台灣地區教育機會之不平等性〞,思與言28:1,頁93-125。
------ 1992a \"結構變遷與地位取得之關係:以教育擴充為例\",中國社會學刊第十六期, 頁89-105 。
------ 1992b \"臺灣地區教育對職業地位取得影響之變遷\",中研院民族所集刊七十四期,頁125-162。
------ 1994a 社經背景與地位取得過程之結構機制:教育,社會資源及文化資本, 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 1994b \"台灣地區民眾主觀階級認同\",東吳社會學報第三期,頁265-292。
------ 1997 \"職業、教育階層與子女管教:論Kohn 的理論在台灣之適用性\", 台東師院學報第八期,頁1-26。
------ 1998a \"教育階層、教育擴充與經濟發展\",政大社會學報第二十八期,頁25-55。
------ 1998b 出身背景、勞力市場分割,與事業發展。國科會研究報告。
楊國樞與瞿海源 1993 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調查計畫:第一期調查計畫執行報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楊肅棟 1998 \"原漢族別、智力與國小學業成績關係之研究\",東台灣研究第二期,頁197-216。
熊瑞梅與黃毅志 1992 \"社會資源與小資本階級,\"中國社會學刊第十六期,頁107-138。
蔡淑鈴 1988 社會地位取得:山地、閩客及外省之比較,變遷中的臺灣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1-44。
蔡淑鈴與瞿海源 1993 比較臺灣各族群之教育取得,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 3(2):頁188-202
瞿海源 1995 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調查計畫:第三期第一次調查計畫執行報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 研究所 。
------ 1996 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調查計畫:第三期第二次調查計畫執行報告,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
------ 1997 \"社會階層、文化認同與音樂喜好\",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90年代的臺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上),頁189-228。
關秉寅和黃毅志 1997 \"台灣社會民眾對成就歸因與重分配政策之態度\", 先於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第二次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國際研討會發表,後通過評審,收錄於九零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頁147-187。
薛承泰 1996 〈影響國初中後教育分流的實證分析:性別、省籍、與家庭結構的差異〉,《台灣社會學刊》,20:49-84。
林忠正、林鶴玲 1993 〈台灣各地區族群的經濟差異〉,張茂桂等,《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101-160。台北:業強出版社。
Ainsworth-Dranell, J. W. and D. B. Downey ???? \"Assessing the Oppositional Culture Explanation for Racial/Ethnic Differences in School Performance \",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3: 536-553.
Alba, R. D. et al. ???? \"Immigrant Groups in the Suburbs: A Reecamination of Suburbanization and Spatial Assimilation \"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4: 446-460.
Blau, P. M. and O. D. Duncan 1967 The American Occupation Structure. New York: Wiley.
Clifton , Rodney A. , Williams Trevor, & Clancy Jeff 1991 \"The Academic Attainment of Ethnic Group in Australia : A Social Psychological Mode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4, 111-126.
Entwisle, Doris R. & Alexander Karl L. 1992. \"Summer Setback : Race , Poverty , School Composition, and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in the first two years of school.\"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7: 72-84.
Featherman, David L. and Robert M. Hauser 1978 Opportunity and Chang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Fejgin,N. 1995 \"Factor Contributing to Academic Excellence of American Jewish and Asian Student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8: 18-30.
Lewin-Epstein ,Noah & moshe Semyonov 1994. \"Sheltered Labor Markets, Public Sector Employment , and Socioeconomic Returns to Education of Arabs in Israel.\" American Journal Sociology 100(3) : 622-651.
Parkin,F. 1979 Marxism and Class Theory: A Bourgeois Critique. New York: Columbia.
Peng, Samuel s., Wright, DeeAnn & Hill Susan T. 1995. \"Understanding Racial-Ethnic Differences in Secondary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eport.
Petterson , stephen M. 1997. \"Are Young Black Men Really Less Willing to Work? \"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2: 605-613.
Sanders, Jimy M. and Victor Nee 1996 \"Immigrant Self-Employment : The Family as Social Capital and the Value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1: 231-249.
Sewell, William H. and Robert M. Hauser. 1975 Education, Occupation, and Earnings: Achievement in the Early Career.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havit, Yossi 1984 \"Tracking and Ethnicity in Israeli Secondary Educ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9: 210-220.
Treiman, D.J. 1977 Occupational Prestig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