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xiuhong 发表于 2002-6-18 17:11:15

導論:台灣客家產業經濟[转贴]

導論:台灣客家產業經濟
張 維 安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一、前言
      客家族群產經篇的研究工作,由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張維安教授主持,研究團隊包括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的洪馨蘭小姐、馮建彰先生與陳玉苹小姐,中央研究院的張翰璧博士,政治大學經濟系的黃紹恆教授及台東師院的黃毅志教授等。研究主題容包括台灣北部地區客家與茶葉(張翰璧博士負責)、台灣南部地區客家與菸葉(洪馨蘭小姐負責)、台灣東部地區客家產業(馮建彰先生負責)、台灣客家文化產業(陳玉苹小姐負責)、台灣北部客家與樟腦(黃紹恆教授負責)、台灣客家族群的產經特性之分析(張維安教授負責),和台灣客家與閩南的社會階層分析(黃毅志教授負責)。研究分析運\用的資料包括歷史文獻、統計調查資料與田野訪談。研究成果將包括七篇研究論文和一冊田野訪談記錄。研究論文將收在台灣史文獻會出版的台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訪談記錄在隱去其完整姓名之後,刊登如下。以下僅針對這些訪談作一些讀後摘要,供讀者參考。訪談所獲得之資訊,除了記錄在這裡的文字之外,還有許多現場的觀察,以及文字之外的資訊、心得、體驗,這些均將表現在幾位研究人員的專題論文裡面。在訪談記錄出版之前,一方面感謝台灣省文獻會對研究計劃的支持,四位從事田野訪談的研究人員之辛勞與投入,更感謝接受訪問的全省客家鄉親。


二、台灣北部客家與茶葉


張翰璧博士在台灣北部地區對栽種茶葉的客家人所作的訪談,提供我們了解他們在經營過程中運\用客家族群資源的情形。訪談中發現,在茶葉採收、製茶過程中,24人回答其勞動力多半由家庭成員提供,或者藉助於朋友的協助和鄰居的換工(8人),這些鄰居和朋友,有客家也有閩南,他們說不分閩客,他們互相幫忙。唯一與客家族群有關的是,農忙時規模較大的茶農所僱請的臨時工,一位北埔的受訪者提到,閩南人在語言上比較沒辦法溝通,他們的臨時工多數來自二重埔、湖口、楊梅一帶種田的客家人,農閒時來打零工(No.9)。這些零工的雇用是因地理區位的關係,或是純粹因為族群的考量,則仍有待進一步說明。

      在回答有關資金來源的19人中,提到自己省吃儉用或說自己家庭經濟能力不錯,而自籌資金的有11人,向農會信用部貸款的有8人,而向朋友借錢的只有2人。其中有人指出向宗親借錢,不如向農會借(No. 5)。看起來資金來源靠親友或族群網絡的情形,在這裡並不明顯。有人提到即使有地方性借款,如向資本家借錢,茶農再將生葉賣給他們,也只是一種地方性組織,與是否為客家人沒有一定的關係(No. 8)。

      在專業知識方面,承襲於家傳的在回答問題的23人中佔了7人,最值得重視的是學自茶葉改良場(包括一些政府單位所舉辦的活動,如產銷班)人數最多,共有17人,另外從觀摩學習取得新知的佔12人,比率相當高。以北埔為例,因為比賽時是現場做茶,不是只比成品,大家一起在做,做茶的過程大家在相互觀摩(No. 12)。另外也有一兩戶回答是因為受雇於其他的茶場,而學習到專業知識。也有人親自到文山、凍頂去找師父學,但覺得師父不太肯透露,所以也學得不多(No. 17)。在專業知識的取得方面,沒有發現族群因素所扮演的角色。我們認為與資金來源的情形可能有一個非常類似的現象,那就是有一個制度性的管道,解決了他們在這方面的需要,例如資金來源方面,如果農會、銀行借不到,而又需要資金,那麼親戚朋友或各種社會關係可能都會在調度資金方面發生作用。專業知識的來源,因為有茶葉改良所可以請教、學習,又有許多比賽觀摩的學習機會。因此,其他的關係也就顯得沒有這麼的重要。這些背景,可能也能說明何以族群因素的作用並不明顯。

      從勞動力、資金來源以及專業知識的來源等方面,都沒有清楚的資料可以說明,族群因素在北部客家的茶葉經營中的作用,一方面可能與前面所說得制度性原因有關,另一方面,可能這些受訪的客家人沒有強烈的閩、客意識的分別之心有關。25位受訪的茶農中,有22位回答閩客不分,只說語言有差別,其他沒有差別,相處不錯,互相幫忙。他們還強調,配偶並沒有說一定要客家人,即使有些家庭小孩的配偶全是客家人,他們也特別說明,並不是因為他們有意的主張所造成,而是因為地理區位,造成他們交往的對象都是客家人的現象。雖然也有3位同時強調客家人有勤勞、純樸、比較保守、重教育和比較優越等,但卻不時的強調在他們的生活上,閩客兩個群之間,並沒有太多區別。就連2位,當兵時受到閩南人排斥或和閩南人的隔閡很嚴重(No. 26; No. 27),他們也說在其他方面,或其他時期,並沒有特別的感覺。



三、台灣南部客家與菸業



      美濃菸業和客家,是這次客家族群史產經篇南部訪談的主要對象,這個地方曾經有許多人類學者做過研究,負責此地採訪工作的洪馨蘭小姐也是以這個地方作為她的碩士學位論文寫作田野。詳細的心得和結論可參見其論文。以下僅就訪談材料中的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



1.勞動力

      種菸需要充沛的勞力,在日本時代,家裡沒有勞力,也不能申請種菸,日本政府不會核准給家庭沒有足夠人手的人種菸。種菸的的勞動力主要由家庭提供:「主要是家裡的人員,六個人種九分地,一棟菸樓,一年還要請兩次工」(No. 30)。過去,菸作的工序中所需的勞力相當多,一位受訪者提到:「燻菸時晚上全家都要分成『三班制』:上夜、中夜、下夜,他家裡本來只有一甲到一甲二的地,那時大部分人家的田也都不多,一點點地燻菸就要全家投入了」(No.40)。 平常,在「摘菸的時候就用交工,連托菸都不是用交工的。托菸時主要是請沒有種菸的人來幫忙,親戚、朋友、鄰居,甚至外人有空的都可以」(No. 30)。「沒交工又需要人工時,就找另外沒有種菸的人」來幫忙(No. 32)。

      現在,改成電腦控制,人工可以比較省了:「現在機械化,平常的工作兩個人做事可以的。機械化之後兩個人就可以了」(No. 35),現在工作人口也相對老化。交工、請工其實很難分開,很多其實存在,或乾脆全部請工。以前交工可能有些特定的對象,但是漸漸的交工團體,也就越來越隨機,以商品交換的形式進行。這些都是來自於整個菸作技術改變之後所帶來的影響(No. 34)。

      這些互相幫忙的人之間,多數是有關係的人,有人指出:在「美濃人隨便在什麼家族裡面提出三個人左右,就一定會有關係」(No. 43)。除了這些關係之內的人互相幫忙之外,有多少外來的勞力?這些勞力的網絡,有多少是因為客家族群的關係,是以後需要進一步瞭解的。



2.資金

      相較於種稻,種菸是收入較多的產業。但也要有更多的資本,例如土地和人工,才有辦法經營。現在種菸,所需的本錢,要包括:電腦烘乾機、田、農機、牌子(許可),此外還有足夠的人力,不是一般人想種就可以種的。一個沒有種菸的受訪者指出:「種菸得要向公賣局買執照,那執照是幾分地的錢!更別說還得有經費來蓋菸樓。何況加上夥房內的人丁過少,種菸要要很多人耶,人少也是一個問題。……就是資金、人力不夠就是了。種菸也要技術的,沒有那個技術,種不好的」(No. 41)。因此在美濃種菸(菸樓)也是一種財富的象徵(No. 38)。

      日本時代的情形:「日本人當時是有補助農民做菸樓,但是大部分經費還是要靠自己。而且日本人的補助,等於是我們先向他們借錢,還是要還的」(No. 30)。因此,資金必須自行準備。他們的資金來源與客家族群的網絡是否有關,是一個有趣的議題。



3.技術、專業知識

      前面有受訪者提到,種菸沒有技術是不行的。因此相關的技術從哪裡來,如何交流,客家族群的資源是否發生作用,是我們想知道的議題。從訪問中我們得知,日本時代有日人來教,把菸葉吊著乾。菸樓也是日本人教的,有設計師(No. 39)。還有:「日本人獎勵林恩貴街長在美濃推行種菸」,當時「半強制、也半教導。只要有一點點意思,日本人就會教我們種」(No. 30)。顯然日本人在早期曾經在這裡教導當地人如何進行菸作的各個工序。其他時間,沒有人提到公賣局提供技術協助或什麼機構來推動新的技術,他們多半說自學摸索:

      徐先生說,「種菸的技術,沒有人教,誰會來教呀!自己摸索呀!」,「我外公有種菸,我小時就有跟著學,一直種到現在,所以也沒什麼人在『教』」(No. 32)。另一位種了20多年菸的吳先生也說,「農民自己會改進種菸過程中的技術,同時減少相當程度的人工」(No. 30)。「種菸的方法技術是自小在田裡學的」(No. 36)。

      說是摸索,恐怕是客氣,多少有一些實驗、研究的態度:劉先生提到這個地方的客家人的研究心,也是菸業能夠長久發長的要素:「除了氣候,還要加上『人』的因素,也就是『管理技術』;意即這邊的菸濃有『研究心』,因為這樣的研究心與不錯的管理,使得成績好」(No. 40)。在這個過程,沒有資料足說明客家族群的網絡資源是否發揮過作用?



4.客家與菸業

      客家、菸葉、美濃經常一起出現,使得人們不禁要問,美濃的菸葉與客家族群,到底存在何種關係。針對這個問題,受訪者大多認為並無太大關係。他們認為:「美濃在地質、氣候兩個條件都相當適合種菸。地質、氣候對菸作關係很大。條件適當的地方種的菸葉品質比較好」(No. 44)。對這個問題,受訪者的意見相當一致:

      菸農吳先生指出,「南台灣一開始在里港、內埔那邊有在種,那邊都比我們美濃還要早種菸。但是他們的成績不是很好,也許是那邊的氣候不合適,後來又到美濃來試種」(No. 30)。鐘鐵民先生則指出:「由於土質和氣候適宜於菸葉生長,在日據時期便有許多人種植過」(No.31)。其他諸如:「影響菸葉種植最種要的因素是『地理因素』」。「沒有說客家人比較會種,或是閩南人比較會種。是因為氣候、土質關係」(No. 29)。「同客家人呀?沒關係啦……聽說屏東那邊也有很多福佬人在種呀!」(No. 37)。福佬人也有種菸,美濃種菸是因為氣候、土地都是很適合種菸的地方(No. 35)。「美濃這麼多人種菸,與這裡大部分人都是客家人,並沒有什麼關係」(No. 36)。這些受訪者傾向於認為不是客人選擇菸葉,只是因為自然環境的關係。

      不過,菸作和客家族群的關係,也有些人做了一些相關的詮釋:受訪的蕭先生說,「我看來沒有特別的關係,不過客家人真的比較勤勞,也沒有說一定啦[說不定有關係也不一定啦],我想地理條件相當好比較有關。……種菸說實在地也比較『穩』,所以雖然有很多人雖然人老了,但是還不願意放下菸葉,我想這大概是美濃人相當特別的地方吧」(No. 42)。他說出了一點關係,就是比較穩。相似的觀點也有幾位受訪者提出來:菸農徐先生說,「還是菸仔最穩」(No. 34)。菸和香蕉不一樣,只能賣給公賣局,不可賣給別人,但是比較穩,風險沒有這麼大。菸比較有回收啦,有一定的人來買。價錢也比較有保障(No. 35)。其他相似的說法如,美濃為什麼要種菸?「大家要吃飯呀!美濃能夠種什麼?菸葉比較穩!」(No. 37)「因為我們美濃沒有工廠呀!沒頭沒路的,美濃的小孩讀書很努力,沒種菸沒有收入呀。菸是保障價格的,價格比較穩定又好。也一定是菸的收入不錯,沒收入誰要種呢?美濃土地也比較合適種菸」(No. 39)。這說明保障收購、穩定的考慮,與客家選擇菸葉有一些關連。

      有些人則說,這這兩者的關係和作為社會位置的客家有一些關係:「這個『種菸多』的現象,和作為文化形式的『客家』可能無關;而和作為社會位置的客家可能有關。甚至是在美濃人的心目中(不是在客家人心目中),菸葉已經近乎是呈現『拜物教』的情形」(No. 43)。有些人則說,可能不是客家文化影響美濃的菸業,而是美濃菸業影響美濃客家。





四、台灣東部客家與其產業



1.不同的客家?

      東部客家的受訪者,指出東部的客家和西部有所差別,幾乎所有的受訪者,都是從西部移民過來,但是他們多數也說「東部與西部的客家產業有很大的差異」(No.54)。一位曾任高中老師的蔡先生說:「東部的客家人有沒有把西部的客家文化帶到東部來呢?我覺得非常少。當初東部開始開發的時候,來這裡的第一代,很多都像我父親這樣十幾歲就過來了,所以講老實話,東部的客家人裡真的大部分連怎麼拜拜,什麼神要怎麼拜都不知道,山歌會唱的也不是很多」。「像西部那麼強的宗族或地域的組織在東部是再也見不到了」(No.55)。在產銷班擔任班長的張先生說,西部的那些保守的客家特性,似乎也在東部有了變化:「我覺得東部的客家人不見得比保守,畢竟在東部經過族群融合後,閩、客、原和外省人之間混雜得很厲害,現在在這裡己經很少純的客家人了,或者說很少純的客家特質了」(No.49)。我們感到好奇的是,如果東、部的客家特性已有不同,那麼他們的產經業特色是否也有所不同呢?

  擔任世界客屬協會台東分會理事長的鍾先生說:「就我所知東部客家產業的特色是大多都是種水稻或是山區的作物,像是茶、菸草這些作物。所以剛開始來東部的客家人大多是做開山、佃農、傭雇的苦力或是種植小面積的水稻等工作。一直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其它什麼特別大的資本的產業。閩南人在東部做生意的比較多(開雜貨店比較多),客家人較少經商,大都務農,所以台東的客家人並沒有什麼企業家,都是個人式的產業,談不上具體的企業形式的資本累積」(No. 46)。這一段話,大致說明了台灣東部的客家產經特質。以下我們想從產業經濟所牽涉到的幾個面向來探討一下客家族群資源的位置以及客家特性與其產經的關係。



2.資金

      先看看東部客家產業在資金方面的籌措方式。有些說「負債開始時,我找幾個朋友幫忙,以互助會的方式(每期繳一定量的榖子)開始買豬。互助會裡的會員大多是客家人」(No.51)。這可能是唯一提到從客家網絡之中集資的說明。其他的受訪者,多數都說從銀行、農會中借錢,並未強調客家網絡的重要性:在日本時代,我們的產業經營與其他同樣有農場的家族如高家、黃家、王家等雖然同是客家人,但卻沒有資金上的往來。如果我們需要資本的話,我們會向台灣銀行借錢(No.47)。台東客屬會理事長張先生也說:「這裡有不少的客家人不原加入我們這裡的客屬會,他們對公共活動並不是很熱心,自然在生意上很少相互幫忙,他們覺得找農會貸款就好了,不需要找客家的鄉親幫助」(No. 53)。

      鹿野產銷班班長張先生說,「我們在鹿野和別的產銷班沒有什麼接觸,班員和班員間也少有資金往來,而在瑞穗有一個產銷班是我們的姐妹班,平時有一些交流,但也不涉及資金往來。遇到需要資本時,農民會去找農會,或私下組織互助會來解決這個問題」(No.49)。

      其他類似的說法不少:「種茶的資本沒有著落,這裡的農民都很窮,哪來的錢發展茶業?那時只好先向農會、土銀貸款來解決這個問題」(No.52)。「後來我在看書研究之後又決定購買新的機械來耕作,這種新的機械要二萬塊,當時的米價一包五元,也就是說需要有四千包榖子的收入才買得起,所以只好向台灣銀行借錢」(No.47)。和西部的訪談結果相似,沒有受訪者提及特別仰賴客家族群網絡來籌集資金。雖然,異口同聲向銀行、農會貸款,但是文化的因素,隱約還在發生作用:「過去在創業的過程需要資金週轉,要向銀行借錢。在我父親還在時,他不願意這樣做,他覺得向銀行貸款是很沒面子的事」(No.63)。



3.族群

      關於客家與當地族群的關係,多數的受訪者說,他們沒有刻意的去區分,前關山鎮長曾先生說:「我的佃農和包工都是自動來應徵的,其中水田方面比較多佃農,甘蔗就是用包工的方式來進行。我的佃農裡,閩南人和客家人都有,不會因為他們籍貫的不同來挑工人」(No.47)。茶行負責人溫先生也說,「我們有換工和採茶班來解決這個人力不足的問題。這些換工或是採茶班的組織都是左鄰右舍的鄰居,彼此間倒也不是什麼親戚關係或同是客家、閩南人什麼的,只是因為大家都是茶農,便組織起來相互幫忙而己」(No.48)。有些產銷班的組織,有許多客家人,但他們也說不是有意的結果:「我們的產銷班共有二十三個班員(其中十五個是客家人,比例算是很高,你沒有問起我倒沒有注意到這個現象,不過我想這可能是個巧合,我們沒有特意的去運\作),最近新加入六個。當初組成的時候班員間倒也沒有什麼特別關係(沒有特別去考慮是不是客家人或者在西部是同鄉),只是志同道合而己」(No.49)。

      多數的受訪者說產業活動不受他的族群身份所影響:別人(不管是閩是客)並不會因為我是客家而與我合作或不與我合作。我覺得我的客家身分對我從事產業的沒有什麼影響。我也有很多閩南的朋友。(No.49)。「我並不覺得客家人的身分對我的工作會帶來不方便」(No.51)。蔡先生說,東部的族群關係十分的融洽,因為大家都知道彼此是經濟的共同體,不能有分離意識,一定要共存共榮,否則就與自己過不去。也許是在這裡沒有一個族群是佔絕對優勢的地位吧,所以大家都清楚,對內可以有自己的族群意識,但對外就要和其他的族群好好相處,在各方面都是這樣,我想在產業上、生意上也是如此(No.55)。

      有些則說:我並不覺得我的客家身分對我的事業有不好影響,相反的,我認為有一些幫助,它使得我閩、客兩邊都能溝通,都吃得開」(No.49)。「客家的身分對我從事產業並不會有什麼影響,不但不會有什麼障礙,反而使我覺得驕傲。過去我開始在做生意時真的有族群間的岐視,說不定會有不好的影響,但現在從事產業的不會有族群意識在裡面了,別人不會因為你是某個族群的人就不和你做生意,完全要看你的實力。現在做生意是以世界觀的角度去看,而不是族群的角度來衡量「(No.54)。「客家的身分對我從事產業也許會有些影響,但是我覺得現在做生意還是要看手段和實力(自己東西的品質)(No.60)。

      基本上,多數人認為客家與原住民、閩南人之間,相處融洽,並無族群相處的問題。而且在他們的產業活動的來往,也沒有特別形成一個以族群為基礎的互助網絡。「當然有些客家人會比較喜歡和客家人合作,有些就不會,我想這是純屬各人感情。在關山我們這一行裡,閩南與客家之間不會產生不同的派系」(No.51)。



4.產經自由,政治結盟

    雖然客家在產經活動中,並無特別的網絡組織,但是政治的結盟和分類卻是清楚的。「在東部的環境裡,產業經營上閩客幾乎沒有什麼分別,而在政治,尤其是選舉時就區分得很清楚」(No.64)。「平常我們東部的客家人很少聚在一起,即使是生意人也少有往來,只有在選舉時客家人才會聚集在一起。尤其是在客屬會組織起來後,對客家人(在選舉時)的團結有相當大的幫助。花蓮的客屬會大約在十三年前成立,它的性質比較偏向政治方面,在產業方面,這裡的客家人是大家各做各的,彼此間很少有聯繫」(No.54)。「過去(三、四十年前)這裡閩、客之間分得非常清楚,雖然這種情形沒有發生在產業的經營上,但是在政治上這兩派卻是在力量上剛剛好維持平衡。所以就好像花蓮縣長和議長每一屆閩、客輪替一樣,瑞穗鄉長也是不同屆由客家人、閩南人輪著當」(No.57)。



5.一樣的客家

      相對於閩南族群,客家在台灣東部的特性和西部仍有許多相似性,其中之一就是客家務農的比率仍然比較高,擔任過鄉公所財經課長的余先生指出:「在玉里,閩南人在市區做生意的或開個小店面的多一點;客家人就比較多是種田的」(No.56)。關山農會總幹事劉先生也說,「在關山,在公所工作或是鎮長、議員的人數裡,閩、客各佔一半,有時閩南人會多一點,但是在農會體系裡,卻幾乎都是客家人。而在產業人口裡,農業人口中客家人也佔多數,相對的閩南人開店的多一點」。

      在文化特質方面,多數受訪者仍認為客家人的心態比較保守,擔任企業公司董事長的劉先生指出:「客家人的心態,老實說,是比較保守些,在要大量的運\用資本來從事產業而必需承受風險時,客家人就不會去做;相對的,垮下去的客家人也比較少,客家人做事比較穩紮穩打」(No.54)。擔任大理石公司負責人的邱先生也說,「 客家人的個比較保守不敢投資,賺的錢都是很辛苦,所以也不敢付出,這種個性在商場上比較不能適應。客家特質來從事生意也不是完全沒有幫助,像一些較圓滑的性格耍手段雖然一時可以得到好處,但畢竟不是可以永續的做法。所以客家人踏實的個性對產業的經營並不是沒有好處,總體來講客家文化對我們產業的經營正面的影響比較多。但是對發展的速度的來說,可能較慢,但相對的失敗的也比較少,長久下來比較穩定。閩南人的產業規模通常比較大,但也有可能大起大落。而客家人雖然比較穩定,但同時在規模上比較短法像閩南人一般的突破」(No.64)。一般客家受訪者認為,客家人的特性中也有經商的優點,如勤勞、誠\信不欺(No.60),但是冒險性和開創性不足,這對產業有很大的限制(No.63)。

      「穩定」的考慮也是其中一個特性,在東部他們從事的許多產經活動,多半與政府部門保證收購等有關:「 種白甘蔗(製糖用)和養豬(軍用)。那時我們的產業經營是在日本政策下進行的,當時日本政府在徵得地主們的意願下,以半強制地推行這種制度,日本人與我們簽契約,在一定的價格之下,保證收購我們的農產品」(No. 46)。甘蔗也是日據時,「甘蔗,全由日本人來收購,以一千斤的米價來收價一千斤的甘蔗,甘蔗的價格依每年的米價來調整。整個算起來,我過去所有的土地的生產中,甘蔗的收入還比稻米要來得高。大量的種甘蔗是日本人的政策,當時日本人對甘蔗的種植也有補助,像是採收、堆肥等日本政府都有補助」(No. 47)。這裡「保證」可能其中最基本的考量。樟腦業也是,日據時主要也是由政府控制、收購。

      在職業的選擇上,在西部也相當相似,「那就是做公務員的特別多。除了做老師之外,鐵路局的特別多」(No.52)。客屬會理事長張先生也說:「這裡的客家人依然是從事公務員的人比較多些」(No.53)。這些行業的選擇可能也和文化上選取穩定有關。看起來與西部客家特質,並無明顯的不同。





五、台灣客家與文化產業



      在台灣客家與文化產業方面,最早的興趣是因為生在發現有許多客家人從事文化工作,在訪問進行中,逐漸確定選樣的對樣,目前所包括的範圍,依照玉苹與建彰的構想共包括三種形式,一是客家背景的人士從事文化性質的產業,例如客家籍的老闆,經營書店等與文化相關的產業;其二是客家老闆經營與客家文化相關的產業,例如客家米食中心,客家菜餐廳等,某個角度而言客家文化作為一種消費的對象;第三種形式是以發揚客家文化理念為目的底文化產業,例如客家電台、客家電視台等,有些人出來的創業的理由,就是體會到客家文化、語言流失的危機(No. 73)。雖然前述的第二種形式也有發揚客家文化的功能與意義,而第三種形式的產業,也有以客家文化為消費營收的現象,但仍不失為一種瞭解分類的方式。具體的性質,需要在具體的脈絡中來瞭解。在台灣客家與文化產業方面,以下幾點看法提供參考:



1.客家族群的心態

      關於客家族群的心態,有幾位受訪者都提到客人比較保守,比較封閉的看法。擔任出版公司負責人的黃先生指出,客家人的心態相對的是比較封閉,他說「這是內陸封閉心態,相對的所從事的產業也就有所不同,所以客家人一定要走出來,否則只能在農村待一輩子」(No. 65)。事實上,這已經在過去的客家生活史裡面看到這種情形。在台灣年輕的客家子弟98%的人是客家話、閩南話與國語三聲帶,其原因不外乎是因為要裡開客家莊到外地去打拼。另一位出版公司的老闆也指出相同的看法,他說「台灣客家人比較保守的原因,有其在台灣史發展中的背景,另外客家所處的環境也相當能解釋這些現象」(No.66)。他指出台灣客家人較為保守,主要是因為其所處的歷史過程與環境背景所造成,並非客家人的本質。

      所謂客家人所處的環境背景,有人說是「因為住在丘陵區,不易開發,生活困苦,造成個性保守。造成目前十大企業中沒有客家人」(No. 73)。城鄉的差異與後來從事行業的關係,是一個值得思考的方向。尤其是在除去居住區位影響後,客家因素所發生的影響如何?



2.企業資金

      關於資金來源,在文化產業方面,其創業資金和其他一般產業相同,沒有特別的運\用客家族群網絡的現象。「在創業過程中,會不會尋求客家朋友的協助?其實很少,我想每個人的際遇也不同,像我跟外省人接觸合作的機會比較多,跟河洛人的機會比較少」(No. 75)。經營書店的黃老闆也指出,他的「創業的資金一部份來自自己過去工作的存款11萬,他爸爸向農會借款20萬,向隔壁的歐巴桑借20萬,一個好朋友借30萬,還有其他在台北的朋友(受訪者創業前在台北的出版公司工作)借14萬。他特別提到的是這些資金來源也算不上是與客家有關係的資源」(NO. 65)。雖然他的鄰居和朋友有些也是客家,但是他能借到資金,發生作用的是他個人的連帶關係,在這資金借貸中,客家族群的因素所發生的作用,好像相當的間接。

      相同的,另外一位書店老闆賴先生也有相當類似的說法,他說:「我沒有刻意去運\用客家資源,我想社會上也沒有多少客家資源可以運\用,所以只有自求多福了。我個人在創業過程裡,運\用到客家同鄉或是以前故鄉的人際關係、網絡資源非常少,可以說是沒有。其他一些書店也是,剛起步時有用到一些來自家族的資金,沒有利用多少客家的資源」(No.66)。還有一位也說:「我的創業基金是由家裡的父母親把房地產抵押,才得以解決」(No.67)。在資金的籌措上,似乎只有中原電視臺表示,出資者多為客家朋友的情形。中原電視臺的老闆指出,傳播公司多半是家族企業,電視台因為股份有限公司[所以不限於家族資本]。像中原客家衛視,是一群朋友籌資,董事、經理都是客家人」(No. 73)。相同的,這些「客家朋友」的集資現象,是因為他們是朋友的關係,還是他們是客家的關係,仍有待進一步分析。



3.企業網絡

      客家族群資源在企業網絡中是否發生作用?有些受訪者,提出客家族群在出版業的網絡功能。例如,經營書店的陳老闆指出,「過去有一些大出版業者,都是外省資本,如商務、正中、世界、東華等,他們的員工有不少是客家人,也許是客家人比較刻苦耐勞,這些從苗栗上來的客家人,在做這些工作時比較能作得長久,自然在這個圈裡形成一個客家的網絡。目前我們在出版業裡的一些客家的現象,就在這種大家多多少少幫忙之下,就出現了」(No. 67)。這說明了一個客家人在台灣出版業的背景。他們之間的互相幫忙,兼有同事、和同族群的關係,族群的因素可能並不獨立發生作用,其影響與作用,可能需要以同行、同事等關係為基礎。

      關於族群資源的作用,擔任出版社負責人的魏先生指出,「在出版業中我覺得族群的團結不一定是這麼重要,因為力量弱才[需要]團結,但是現在社會是法治的社會」(No. 70)。似乎有意說明在現代社會中只要自己努力就有希望,沒有體會到動員群資源的必要性。

      社會的開放程度,對於族群資源的動員,可能有相當的關係。在客家與茶葉的部份,我們發現農會在資金提供、農業改良場在技術改進上,扮演的角色減低了運\用族群資源的重要性。在客家米食中心成立與推廣過程中,也有一些相似的例子。該中心為了壓低成本,必須在人工方面去節約成本,因此朝向自動化技術方向努力,技術層面受到政府相關單位,如工研院、食品研究所、生產力中心的協助很多。在推廣過程中,除了親戚幫忙之外,糧食局的推薦也有相當的幫助(No. 69)。

      唯一發現有關係的是:「客家企業在客家雜誌以廣告經費的方式,長期贊助客家雜誌,如資生堂、萬家香醬油、嬰兒與母親雜誌、住商不動產等等」(No. 72)。另外,像新竹企銀也是客家雜誌的長期廣告戶。這可能與企業經營者客家人有一些關連。



4.客家特質與生意

      作為一個客家人,他的特質、他的身份,與他的事業有何關係?擔任書店老闆的黃先生特別提到,「在生活上、文化上當然要維持幾分客家的本色,但是在作生意時,就不能時時想到自己的客家人身份。他認為有些客家文化的因素也未必對從事產業有什麼好處,例如客家人的忠厚老實,忠厚過度反而容易受人操縱(NO. 65)

      有人提到客家人的晴耕雨讀的讀書精神,與客家的文化產業有關,例如有許多客家籍的書店、出版社老闆,不過這「可能只是一種巧合」」(No. 66),而且到底客家人在這個產業所扮演的角色和比率,也仍然還是一個需要進一步分析的議題。倒是有人提出:客家人愛讀書與其行業選擇有關連的話是客家人擔任公務員的現象居高,陳先生指出,「我認為客家的知識份子從事公務員工作的現象比較值得注意,我想這是因為客家人一向不擅於做生意,同時也沒有資本作生意。讀書人的出路似乎就只有往公務員的方向前進了」(No. 67)。經營客家餐廳的莊老闆也指出,「因為客家人比較保守,像我們村莊裡多半從事公職機關,像鐵路局、銀行,像我這樣創業的勢必比較少。我上一輩的從事公職機關比較多,只要穩定就好」(No. 71)。這也反應出前面所謂保守與封閉的心態。



5.族群之間

      關於族群之間的關係,受訪的人之中,都認為族群之間並無緊張或排斥的現象。有些人甚至說「我覺得客家人最大的優點是,他跟其他族群是融合的」(No. 71)。一位受訪者說,我不認為客家人會受到哪一個族群的特別排斥,坦白說我的閩南朋友比客家朋友來得多。我想除了我自己身為客家人之外,我並不覺得有必要去強調自己與閩南人、外省人的不同,我自己的資源老實說,來自閩南人與外省人的也比較多(No.66)。

      就客觀情境來看,客家還是弱勢,族群之內的結合也並不怎麼多。一方面可能因為客家文化,對其他族群採取容納接受的態度,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著力點不足,有一位受訪者提到,「客家人現在是弱勢族群,我們的著力點也不夠……,因為客家人都融到其他族群裡去了,一般說來也不會太差,想找到一個特殊的著力點去爭取,也沒這麼簡單。……我只能說我都們都是客家族群中的一粒砂,沒辦法作很多的事(No. 71)。「我們都是客家族群裡的一粒砂」,可能是說我們是散沙,沒有團結在一起的事實,也可能是說,我們這群客家人,有團結在一起的刻能性,只要加上了水泥等因素,也就是他所說的找到了團結的著力點才能團結,替客家族群作點事。





六、結 語



      整體看來,台灣客家族群在行業的選擇上相較於閩南族群,務農的比例比較高,田野訪問的結論與中研院的大型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所得到的結果相似。另外,受訪者指出,這可能與客家文化重視穩定,個性較保守有關,這與許多客家人選擇擔任老師、公務員,或者從事與政府有契約保證收購的經濟作物也可以看出一些關連。在客家產業研究訪談資料裡,我們發現無論是在人力資源,資金籌措或者是專業知識的取得方面,很少客家受訪者指出他們特別的重視來自於客家族群網絡所提供的資源,有些認為沒有必要,有些則認為客家族群裡也沒有什麼資源可以運\用,他們強調在生意場上,重視的是實力。這可能是因為台灣的客家人裡面,98%都是客語、閩南語、國語三聲帶有關,他們可以暢通的和社會上多數人溝通、合作,並不把自己限制在客家族群的圈子裡。



--------------------------------------------------------------------------------

勞動力來源中,回答家庭成員的有24位,朋友鄰居的有8位,臨時工的有11位。他們之間有可能重複,或沒有回答這方面的問題,所以總數並不等於受訪者的人數。以下皆同。

回答資金來源的19個人中,家庭自籌的有11位,向朋友、鄰居借錢的有2位,向農會貸款的有8位。

在專業知識來源方面,回答家傳的有7位,在茶葉改良場學習的有17位,從觀摩學習中學得知識的有12位。

在族群認同方面,認為閩客族群融合、沒有差別的有22位,認為客家人有特色的有3位,但是他們也未必認為閩客之間有隔閡,認為曾經有隔閡的有2位。

一位園藝負責人彭先生說:我自己在經營時會儘可能找客家人合作,例如,如果在進貨時,閩南人、外省人、客家人開的價錢差不多時,當然會找客家人買(No.60)。

文化產業部份,有一部份訪談由建彰完成。

南天(魏德文)、唐山(陳隆昊)、古今集成(黃德泉)、水牛、桂冠(賴阿勝)、成文(黃成助)、藝術家雜誌(何政廣)、藝術圖書公司(何恭上)、武陵、地球、台灣古籍出版社。
http://mx.nthu.edu.tw/~wachang/Weian/Chang_weian_papers/hakka_interview_introduction.ht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導論:台灣客家產業經濟[转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