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w 发表于 2004-5-12 11:39:31

【客地巡禮】花東專題

附記
台東縣內的池上、關山、鹿野、成功、太麻、碑南以及花蓮縣內的吉安、壽豐、光復、玉里、瑞穗、鳳林、復金等都有客家族群在此發展。    

===============================================
【转帖】台東/客家園區 凸顯鄉親拓荒精神
記者劉金清/台東報導   
2004/05/12
東部有龐大的客家族群,但長期以來中央的態度,客家人有「東不如西」感覺,縣政府有鑑於此,決定編列一億多元預算規畫興建客家文化園區,以田園地景方式,彰顯東部客家族群的拓荒精神。

縣政府城鄉發展局局長盧維屏昨天說,東部有不少客家族群,以台東縣為例,客家人占五分之二近十萬人,但長期以來中央給人「重西(部)輕東(部)」感覺,如屏東縣六堆、高雄縣美濃、台北縣鶯歌等客家文化園區,都獲得中央補助,有機會成為國家級的文化園區,但東部沒有任何客家文化園區。

有鑑於此,縣長徐慶元決定九十二至九十四年度,編列特別預算一億一千五百萬元興建客家文化園區,地點選擇縱谷線上客家人口密度較高的池上鄉,台糖牧野度假村旁一塊六點五公頃土地。

盧維屏表示,徐縣長規畫興建客家文化園區,希望在東部重現客群文化,同時花東地區客群舉辦大型活動或集會,有自己的場所,建構縱谷地方產業、推廣中心。

客家文化園區的定位,縣政府討論後決定,摒棄西部客家文化園區常見的客家文化會館、客家美食館等商業氣息,捨棄水泥叢林的樣板式建築,改以田園地景方式,展現東部客家族群文化及當年拓荒的精神,貼近客家人日常真實生活,如移民登陸區、蠶園、桑樹林、葡萄廊道、東客酒莊、花坊、傳統樂器表演、農耕雕塑、牛車站、文化學苑等。

盧維屏說,東部的客家人當年從西部到東部時,僅帶著客家人胼手胝足的硬頸精神,就地取材方式闢建家園,「這段開拓史彌足珍貴,一直未彰顯出來,縣政府希望客家文化園區,重現客家田園原始風貌。」

客家文化園區預定六月底上網招商,若進行順利今年十月施工,預定明年十月完工。

[ Last edited by andrew on 2005-1-4 at 11:35 ]

andrew 发表于 2004-9-29 13:36:13

【转帖】東部客家印象

http://www.hccc.gov.tw/hakka/3-7.htm
一、台灣東部客家人的聚落形成
......................一七九六年,淡水人吳沙,領漳、泉、粵三籍移民首度大批墾葛瑪蘭平原,跟隨吳沙的客家人約佔墾民的十分之一,主要工作不是開墾,而是擔任義勇守衛工作。當客家人並沒有佔到土地之利,反而大部分的客家人都被閩南人同化成「福佬客」。另一批客家人則因為宜蘭地區已無地可墾,就冒險進奇萊平原,這是最早進入花蓮的客家人。

一八一二年,這批閩、客混合的開墾移民進入奇萊平原之後,就在北起立霧溪、南至壽豐溪之間的原野從事開墾。一八五一年由淡水人黃阿鳳招募入墾的二千多人,雖然建立十六股庄,卻因黃阿鳳身故而散去,其中一批客籍人士,冒險往更南的玉里移動,正好一八五三年有一批客家人從埔里內國姓一帶穿越中央山脈,二對人馬很巧合地在玉里會合,建立一個客家庄--客人城,這是花東縱谷最早的客家聚落。

真正大規模開墾東部,以及移民大量遷入,是在日治時代。日治時代,日本人準備長期經營台灣,使台灣島變成日本永遠的屬地。台灣西部既已文閩、客所佔,只好將經營重心置於東部。首先以企業化的方式,鼓勵資本家在東部開墾。一八九九年,賀田金三郎的「賀田組」在官方的鼓勵之下開墾新城、壽豐、鳳林、從事製糖與樟腦業。從一九○六年到一九一七年,日本的官、民營移民先後展開,建立不少移民村,後來因為天候及民情的影響,移民全都失敗並回到日本。大約此時,漢人紛紛移入花蓮,並接收日本移民村,繼續開墾。這批漢人是日本政府再執行內地移民政策時,從台灣西部招來的勞工,其中大部分是客家人,吉安鄉的永興、稻香二村和壽豐鄉的豐裡、豐田村的客家聚落,就是此一時期留下來的。

一九二一年,日本又開始進行另一項移民計劃,這是一次針對台灣本地人進行的專業農民移墾計劃。在日本人招募台灣本地農民到東部移墾的同時,日方也完全開放並鼓勵西部地區的農民自行前往東部,時間大約在一九二一年左右,這也算是台灣西部移民進入花蓮縣的第一高峰,也是東部歷史上的第一移民高潮。從一九○六年到一九三○年間,進入東部的台灣西部移民中,大部分是從新竹、台北二州移來的,而這二州涵蓋了新竹以北的所有客家聚落。蜂湧而至的客家移民開始成為花東縱谷開荒闢地的主力之一,客家民系的種籽,也開始在花東縱谷內茁壯。從日治末期到戰後初期,更多客家人跟隨前人的腳步,來到東部。


二、東部客家遷徙及農耕

駁仔船

清領時期,台灣沿海的交通工具,大部分使用木板拼成,靠人力划動的駁仔船。最初,因為港口較淺,大船抵達時,需用駁仔船接駁運送貨物,這些接駁的小船,後來成了台灣沿海主要交通工具。客家人移民後山,部分從基隆或蘇澳搭小火輪到花蓮外海,再由駁仔船接駁上岸,接駁時甚為兇險,但為了生活,依舊前仆後繼,踏上移民的艱辛路。

遷徒到東部的漢人,清初,大部分以墾荒為目的;日據末期,台灣西部「鋤頭拿出去都不知道要往那裡鋤」的貧農、失去家園無以為繼的災民、躲避抗日事件、或少數在西部作奸犯科,無處可去的人們,聽說東部大片土地尚未開發,等待他們東來;一九四五年後,東部的土地較西部便宜,為開拓美好的家園,和屬於自已的一片天地,陸續來到東台灣發展、定居,甚至生根。雖然遷徒東部的時間、背景、政權不同,但開創家園的心念,卻完全相同。

農耕

    從台灣西部到東部,有重重山林阻隔,因交通不便,須經長途跋涉、或藉不同交通工具輾轉接駁,才能抵達這片未開發的處女地,而當地的地形、地質及氣候又不適合耕作,況且花東地區本是原住民的居住地,後來者要在此掙出一片屬於自已的天空,必須具備與自然界抗衡的毅力。

客家人到異鄉墾殖,隨身帶三寶,地瓜、玉米、稻米種子,抵達目的時,即就地取材,以樹木、竹子建造棲身的房子,開闢荒地種植攜來的種子,到東部墾植的客家先民,以無比的毅力,對不可知的未來,採求人不如求已,刻苦耐勞的自給自足方式,打拼出一片新天地。 

[ Last edited by andrew on 2004-9-29 at 13:38 ]

台湾客家人阿林 发表于 2004-12-8 19:30:47

花蓮的客家話來說

多半是海陸跟四縣的多

不過近年來兩种客家話有逐漸融合為"惠陽口音"(四海話)的趨勢!

象"食"花蓮的四縣客家話就帶卷舌音

"尾"."杯"."瓦""每"花蓮的四縣客家話跟海陸話相同帶"U"這個介音

其他的下回再補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客地巡禮】花東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