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文化概况[转]
http://gov.online.jx.cn/ql/qsqq/kjfq.htm赣南客家文化的历史源流
一、客家民系的源流
客家,是南宋末年至明朝中叶在我国南方山区出现的新兴民系,是汉民族的一个分支。在汉族各大民系中,唯独客家民系不以所在地域命名,其人口多、分布广, 然而所操方言(称作客语或客家话)和其他文化习俗,却保持相当的一致性,成为一个独特的统一的民系。
客家民系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客家先民及其后裔对长江流域、闽粤赣三角区域的开发,对汉民族大家庭的发展壮大,都曾作出过重要贡献,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客家民系植根于中原大地,较完整的继承了中原汉文化的优秀传统,又在迁徙过程中,不断磨砺形成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使得客家研究在近百年来受到国内外民族学界、社会学界、语言学界、民俗学界、历史学界以及文化学界的普遍关注。
追溯客家的来源要从客家先民的入迁开始考据。据客家研究专家罗香林先生在《客家研究导论》和《客家源流考》中介绍,客家先民由中原迁往南方,以及迁南方之后,又再度播迁扩散,其大规模的迁徙有五次,并在迁徙过程中逐渐形成客家民系。
第一次大迁徙,起因于从东汉后期至西晋的“五胡”乱华和八王之乱;
第二次大迁徙,起因于唐朝初年至唐末的南诏内侵和黄巢起义;
第三次大迁徙,起因于宋衰元兴的战乱;这次大迁徒后,在闽粤赣三省边区,形成一个足够大的具有特殊文化特征的社会区域,成长起来一个特别的汉族新兴民系—客家。
客家民系形成之后,又经过自康熙中叶到乾嘉之际的第四次迁徙和咸丰同治年间(1856—1867年)的第五次迁徙,“广东西路土客大斗案”之后的大批客家人离开闽粤赣山区,分别辗转入川;或从山区向平原都市迁居。
客家人迁居南洋群岛和南北美洲,主要发生在第三、第四、第五次大迁徙的过程中。到到了明末清初,有更多的客家人赴海外经营垦殖业,开辟埠头。当时南洋各地,遍布客家侨民。后因太平天国失败,黑旗军覆灭,粤西土客械斗而走避海外的,也为数甚多。这些客家先民在自北往南的迁徙—侨居—再迁徙—再侨居的过程中,一面竭力保持和发扬中原旧有文化,一面努力适应南方新环境、创造新经验、培育自己的新文化,而形成了一支不同于汉族,又别于当地民族的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新的人文共同体—客家。
二、赣南客家的来源
赣南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它“南抚百越,北望中州”,据五岭之要会,扼赣粤闽湘之要冲,是古中原联结闽粤边境的枢纽。在客家先民南迁的过程中,赣南较早接纳了中原汉族移民,成为客家人最早的主要聚居地之一,也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赣南客家人主要来源于人口迁徙七大潮流,即七个时期的南迁汉人和回迁客家人:
第一大潮流是在秦汉时期。早在公元前223年,秦国南攻楚,曾驻军湘桂赣粤边界;秦灭六国,至少有3次大量派遣“谪徒”、“遣民”南下;汉朝又曾两次派军驻守;这些秦汉时期带着中原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南下并定居在赣南、粤北和粤东的汉人军民,应属客家的开基者,即客家先民。
第二大潮流是在魏晋即“五胡十六国”动乱时期;第三大潮流是在唐中叶及五代十国动荡时期;第四大潮流在宋末,现赣南北的宁都、石城、兴国及于都、瑞金诸县北部之居民大都源于这四次南迁或闽西的回迁;第五大潮流是在元明时期,南康、赣县、于都北部、上犹东部、信丰、安远北部之居民,属这时期从赣中客家先民的迁徙;第六次,是清代江、浙、闽、粤居民的内迁,赣南南部和“三南”(全南、龙南、定南),寻乌诸县属此时期从闽粤回迁的。最近一次,是在民国至抗日战争时期粤东、北的难民涌向赣南谋生,也属“回迁”性质,这多次的迁徙,大多是迁出地发生战乱、灾难,“人满为患”,而赣南凭它的地理、人文等方面的条件,恰好为熙熙攘攘寻家觅舍的“徙人”提供了一个去处,一块生活的土壤,一个可以繁衍生息的空间。
赣南客家源流的特点是:定居早,早期聚居多,中期回转多,后期回迁多;乱世迁进,安定迁出。所以说赣南是客家先民迈进第一步的地方,是客家的摇篮,是闽粤赣客家大本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赣南现辖2市16县,总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10多万,而客家人就有680余万,占总人口的95%以上。据统计,原籍赣南客家的港澳同胞及海外侨胞有20多万,其中华侨分布在东南亚及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赣南这片红土孕育了不少客家英才。如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盛唐诗人綦母潜、北宋名医陈恕、宋代诗人曾几、散文家魏禧、书画家徐思庄和罗牧、孙中山先生的先祖孙俐以及近代经济学家郭大力等。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赣南客家人民为争取翻身解放,献出了几十万人的生命,也产生出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将军,如古柏、萧华等等,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产生了54名将军的兴国县,素有“将军之乡”的称谓。如今“京九”铁路正从赣南客家腹地贯穿而过,与“京九”分叉平衡的105等几条国道也以日渐一新的面貌坦露在客家地域。赣南客家,正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
三、赣南客家文化特征
由于赣南在客家民系发生、发展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其族群中既有先客,又有后客,既有向外播迁者,又有自外回迁者,故其语言习俗、风土人情等文化特征分外多姿多彩。
1、赣南客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语言—客家方言。这一特点,明显打上了客家先民历次南迁和闽粤客家人回迁的烙印。从整体上说,赣南的客家方言区主要分为两大块:即中心片和环形片。中心片主要指赣县、南康、信丰和大余北部,兴国和于都南部,上犹和崇义东部等地区。这一地域的客家人其祖先曾在赣中诸县居住过,故该地域的客家方言明显地与赣中方言在语音上有相似之处,而与赣南边地各县的客家方言有一定差异。环形片又分为宁石小片、交叉小片和散形小片。其中宁石小片的居民多从北方南迁定居该地,故客家方言明显带有唐宋古语的基本特点。而散形小片和交叉小片的居民多为闽粤两省回迁赣南的客家人,故该地域的客家方言明显带有闽粤客家话的基本特点。总的说来,赣南各县客家方言因居民的成分来源不同而各具特色,但是在主干词用语上是基本一致的。
2、赣南客家人还创造出了兴国山歌、赣南采茶戏等文化艺术。兴国山歌最早起源于兴国及与之相邻的泰和、万安、宁都、于都、赣县等地。这一地域位于赣江上游,是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抵达赣南的第一站。客家先民在当地从事艰难卓绝的开发劳动之际,运用曾在中原广泛流传的民歌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慨、情怀和苦衷。在漫长的历史中,这种中原文化形式。据有关资料和客家先民南迁的路线以及兴国地区流行罗隐秀才抄歌本的民间传说分析,可以初步推断:兴国客家山歌实为中国客家山歌之祖,早在唐末就已经产生并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迄今在赣南客家人中仍是男女老少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赣南采茶戏源于安远、于都、信丰、石城等县的采茶歌,后与明清之际闽粤客家人回迁赣南带来的采茶灯相结合,辅以茶篮、纸扇,遂发展成具载歌载舞特点,以客家方言道白的民间艺术。盛行于赣南各县,其传统剧目《茶童戏主》曾拍成电影。其他还有东河戏、宁都道情等民间艺术也是赣南客家文化的艺术奇葩之一。
3、赣南客家围屋是赣南客家的另一大特色。它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杆栏式”、云南“一颗印”,合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五大建筑。特别是龙南“方屋围”客家建筑群,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风格之全、保存之好,属全国之最。著名的有杨村燕翼围、关西新围、桃江龙江围等。大多占地十余亩,四角耸立坚固的碉堡,墙体由青砖或花岗石砌成,分布着一排排“猫眼”似的枪孔炮洞。四堡之内是围屋,一般为两至三层,也有的四层。大的围屋有九栋十八厅,内有粮仓、水井、排污道、戏台等,生活功能齐全,具有防匪、防盗、防灾,体现了客家人高超的建筑艺术。据统计,龙南现存围屋约300余座,其他分布在定南、全南及安远和信丰县的南部,总计约500座以上。
4、赣南客家饮食也别具特色。客家地区盛产大米、豆类、薯、芋、花生等,以大米为主粮。勤劳的客家人不满足于粗茶淡饭,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将简单的食物制成了五花八门的传统佳肴。仅仅是一把大米,将它磨浆、蒸煮、煎炸之后,便有了米果、 、 、等,还有珍珠粉、云片、水酒、粉蒸笼等众多的客家美食。也仅仅是一把茶叶、一把生姜、一撮大米,加上豆子、芝麻、陈皮之类,放入擂钵擂至细烂如泥,开水一冲,便成了味道鲜美,既可解渴,又可充饥的擂茶。赣南客家人多爱吃辣椒,几乎每餐必备。赣南客家具有代表性的名菜有:三杯鸡、小炒鱼、烩鱼饼、鱼丸、荔枝鱼卷、烩肉皮、粉蒸鱼、氽鱼丝、炒东坡、酿豆腐、红烧狗肉、酸酒鸭等。赣南客家风味小吃最有代表性的有麻糍米果、黄年米果、翻蒸红薯干、雪片糕及烫皮等。至今赣南客家食文化仍在滋养赣南食品工业的发展壮大,多味花生、月亮花生巴、果蔬脆片、酸枣糕……等等,这些带有客家风味的赣南食品,正源源不断正向市场,使赣南的食品工业在全省独占鳌头。赣南客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将继续演绎下去,谱写一曲中华文化的动人乐章。
四、赣南客家人的分布
一千多年来,客家民系不断发展壮大,它的子孙后代播布于全国各地和世界五大洲,总人口已达5千多万。关于客家人分布的地域,据罗香林先生的粗略调查结果为九省184县。九省指粤、赣、桂、湘、川、黔、海南和台湾。
在九省中,以粤、赣、闽三省为三大客家聚居区,其中“纯客住县”:广东15个、江西10个、福建8个;“非纯客住县”:广东50个、江西17个、福建7个;其余六省均无“纯客住县”,“非纯客住县”与闽、粤、赣三省的总数相当。
由于客家的地域分布情况未完全掌握,历来人口统计又不单列客家,所以对于客家人口众说不一。根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所作的一次估算,中国客家人口约4000万,约占当时全国汉族总人口的4.31%。在4000万客家人口中,广东为1600万,江西为1000万,福建为600万,台湾为300万,另外,现在香港约有200万客家人。海外各地客家人数,据新加坡《客家总会讯》1986年公布,约为300万。其中东南亚各国约占250万,美、加、澳、牙买加、日、印、巴拿马等国的客家人数,少则数千,多则两万。
赣南地区的客家人分布明显地打上历史上客家先民历次南迁的烙印,在南北部的宁都、石城、兴国以及于都、赣、瑞金诸县北部,其居民基本上是晋末至宋末这一漫长历史时期从中原南迁和闽西回迁的客家后裔。仅石城一县的不完全统计,唐至五代,迁入该县的北方移民就至少有赖、胡、温、许、杜、廖、花、洪、汤、金、蓝、罗、朱、王、熊等22个姓氏,宋代又有陈、邱、黄、吴、魏、邓、曾、姚、蔡、苏、钟、黎等27个姓氏继续迁入该县。而赣南中部的南康和赣县、于都南部、上犹东部、会昌西北部、信丰、安远、大余诸县北部,其居民主要是在元明之际从江西中部诸县迁来的客家先民后裔,其分布数量之多,约占赣南现有客家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赣南南部和龙南、定南、全南、寻乌诸县(和安远、信丰、两县南部),西南的崇义和大余县南部,上犹县西部,东南的会昌、瑞金诸县南部,这些地区的居民均是在明清之际由闽粤两省回迁入赣南的客家人及其后裔。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客家先民及其后裔对长江流域和闽粤赣三角地带的开发,以及对促进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都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客家儿女中先后涌现出以洪秀全、孙中山廖仲恺、叶挺、朱禧、叶剑英、黄遵宪、郭沫若、陈寅恪等为代表的一批又一批杰出人物。在当今世界的发展浪潮中,客家人亦身手不凡,颇有建树,如罗芳伯、叶阿来、姚德胜、张弼士、胡文虎、李光耀、曾启东、曾宪梓、姚美良等都是其杰出代表,他们以客家爱国爱家的情怀,心系桑梓,关注祖国的兴衰,国家的强盛,热心支持故乡建设,表现出客家儿女的高尚美德。
五、客家研究
学术界对客家问题的研究,始于明末清初。那时各纠纷时起,械斗不断,因此当地一些有见识的学者,开始对客家问题进行研究。自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的一百年间,经中外人士几经几十代人的艰辛探索的研究,但所取得的成果,主要还是集中在客家源流及其语言习俗上。罗香林的《客家研究导论》及《客家源流考》和罗肇锦的《客语语法》是这些研究成果的代表作。
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由于种种原因,大陆的客家研究处于一种沉寂状态。有关客家问题的文章少得可怜,有分量的更为鲜见。80年代初以来,中国大陆地域文化研究呈勃兴之势,这种历史的沉寂才被冲破,对客家历史、文化的研究才随之活跃起来。
中国大陆客家研究勃兴的主要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一些省、市如广东、福建、广西、河南、上海、北京等地和一些高等学校相继成立了客家研究学术机构,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客家研究工作广东、福建两省的客家聚居地区,各地(市)、县都有客家研究团体,并有专门研究人员。此外,广东、福建和广西等省(区)还成立了客家海外联谊会。
2、有关客家研究的书刊陆续出版,刊物如华东师范大学的《客家学研究》、广东梅州嘉应大学的《客家研究辑刊》、闽西的《客家纵横》等。至于客家研究的图书出版就更多。
3、各种形式和规模的客家学研讨会也经常召开,广东、福建两省的客家地区则每年都举办这类研讨会。从90年代开始,中国大陆学者还积极参加境内外举行的国际客家研讨会。如1991年“上海市首届客家学研讨会”、1992年香港“首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1994年梅州“第二届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和1996年新加坡“第三届客家学国际研讨会”等。以上客家学研讨会均与客家联谊会或恳亲会同时举行。自50年代以来的半个世纪,台湾、香港和海外的学者一直在做客家研究的工作经常发表有关客家历史与文化的文章,努力弘扬客家精神与文化。台湾民间与学术界一直比较重视客家问题,不仅对岛内客家现状和历史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而且编纂了许多客家资料,出版了一些客家研究专著。香港的学者和客属团体多年一直和上学者合作从事客家研究。新加坡的客籍人士和学者也努力著述,谢佐芝先生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编纂出版了千余页的巨著《世界客属人物大全》。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客属团体都很活跃,为联络海外客家人和繁荣客家文化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影响较大的客属团体有:世界客属总会(台北)、南洋客属总会(新加坡)、崇正总会(香港)、旅港嘉应客属总会(香港)等。
江西客家研究近年也有所发展。我省有组织的客家研究开始于1991年,当年5月,上海市首届客家学研讨会在华东师大召开,我省的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简称社科院)、江西师范大学(简称师大)、江西大学、赣西师范学院(简称师院)和赣南地区行政公署作为协办单位参加研讨会。此次会后,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大学和省社科院、赣南师院和赣南地区分别成立了客家研究机构,开展了客家研究工作。1992年,江西师大客家研究所的汪祖德先生、江西大学新闻系的刘纶鑫先生应邀参加了香港“首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1996年,江西师大汪祖德先生、江西大学刘纶鑫先生、万芳珍女士和赣南师院的罗勇先生应邀出席了新加坡“第三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近年来我省学者还经常应邀参加福建、广东等兄弟省市的客家问题学术会议,提交的论文及大会上的发言,均有较大反响。此外,江西师大和赣南师院两校的客家研究所一直坚持进行客家研究,江西师大出版《中华客家研究论丛》,赣南师院也出版《客家源》,在海内外客家学术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1992年元月赣南中华客家研究会在赣州成立,1999年元月换届并更名为赣南客家联谊会。1995年宁都县也成立了“宁都县客家研究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