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移民与北臺灣的山區開墾[转]
晚到的客家移民-北臺灣的山區開墾台灣本島地形狹長,很像一個紡錘,山地面積廣大,幾乎佔土地面積的三分之二,地勢多山、多丘陵;在兩、三百年前,這裡是移民者的天堂。桃園、新竹、苗栗是台灣北部的三個縣,它們由北而南,依次鄰接,因此也被稱做「桃竹苗地區」。在漢人尚未進入開墾之前,這塊連綿的丘陵台地上,原本居住著凱達格蘭、道卡斯的平埔族人,一直到明鄭時期,漢人入墾後,與當地平埔族人進行通商與通婚,平埔族於是漸漸漢化了。
大陸閩南及廣東地區,因為地形山多田少,再加上土地貧瘠、耕地面積有限,所以漳泉諸府就經常會出現「出米不敷民食」的窘境,但相對地,這裡卻是人口相當稠密的地區, 因此在清代,「過鹹水」到台灣尋找生機,建立一片新天地,成為一種歷史的必然。台灣納入清廷版圖之後,初期對漢人移民台灣曾有許多限制,一直到同治十三年(西元1875年)時,清廷解除所有「限制移民攜眷同居」的禁令,閩粵移民開始大量進入台灣。當時一群又一群的漢人,從河港登陸台灣,打狗、安平、鹿港、竹塹、淡水及基隆各個河港口,可以說遍布著拓荒者的身影,而行政區域的制訂,自然也是由南而北逐一建立。
桃竹苗地區是台灣典型的丘陵台地,也是北台灣客家聚落的大本營;在丘陵地開墾家園,比在平原及盆地的難度高,這又與客家人的「硬頸精神」有密切的關係。客家人來台之後,為什麼會選擇在桃、竹、苗這些丘陵地區安家落戶,學界說法不一,但基本上可以歸納出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在移民的腳步中,閩南,也就是泉、漳兩府的先民來得比較早,所以在拓墾土地的分配上,漳、泉人大部分在海岸邊及河口附近,而客家人因為移民到台灣比較晚,所以居住在丘陵地上;除了先民的先來後到所產生居住地的差異之外,也有學者提出第二種說法,他們指出,客家人選擇丘陵地居住,其實和他們心中所隱藏著的一種「原鄉」情懷有關。有人認為台灣的丘陵地,與他們中國大陸地區的原鄉廣東地形相似,才有這樣的選擇。
開拓,是人類與自然搏鬥,與環境周旋的經驗,先民們從一個人、兩個人,到一個家庭、一個聚落,進而形成一個生活圈,產生一種信仰,這就是時間所累積的成果。我們看到先民活動的足跡,從卓蘭、公館、苗栗、竹塹、北門大街,以及桃仔園到大嵙崁,不論是平埔族人留下的語彙,還是漢番交易彼此合作的原始場地,在在都將歷史寫在土地上,而這片土地正是我們所珍愛的台灣。
歷史是人與土地、環境結合的前世今生,回顧只是期待我們能夠走得更加穩健。
★桃園的開發路程-由港口進入內地
桃園地區的蘆竹是第一站開發之地,因為當地距海最近。追溯桃園的開發,早在明鄭時期就已開始;明永曆十五年(西元1661年),鄭經派兵鎮壓北部亂事,當時部隊在蘆竹的南崁港登陸,並於此地屯田拓墾,開闢所謂的「營盤田」,直到現在,還留有「營盤坑」的小地名。而在鄭經平定亂事後,開始有更多的漢人進駐於此進行開墾,桃園也從此留下漢人的足跡。
據說,在鄭氏軍隊駐軍蘆竹的時候,曾經與當地的平埔族人發生衝突,平埔族人於「五福宮」附近,被驅逐離開;後來屯田兵和當地南崁社族人合作,展開通婚和開墾,五福宮廟中奉祀的玄壇元帥,為鄭軍、墾民及平埔族共同膜拜的神祇,而「五福宮」就成為早期移民的信仰中心。除明鄭時期的開發,在清康熙末年,相傳也有嘉應州人在蘆竹鄉借「番社」的土地進行開墾,一直到乾隆二年(西元1737年),當時粵籍移墾首領「薛啟隆」率閩、粵移民到此,進行大規模的拓墾,並且建立了「虎茅庄」。當時貿易興盛,所以將這裡發展成為街市,又因此地遍植桃樹,在開花季節,桃花如同紅雲搖曳,所以又稱為「桃仔園街」。傳說在薛啟隆開墾虎茅庄時,當地瘟疫流行,聞得大溪栗仔園「仁和宮」開漳聖王頗為靈驗,於是紛紛前往進香,並於乾隆十年分靈供奉,因而建立了桃園人心目中的大廟-「景福宮。」
◎廟宇是人民的精神寄託
在早期移民社會裡,廟宇始終會成為當地人民精神上的中心,所以每一座廟宇的落成,都可能說明著一段淵源頗深的歷史故事。不管是「五福宮」、「景福宮」或是「仁和宮」,都說明著這樣的道理。景福宮既然是從桃園大溪的仁和宮分靈供奉,由此可知,大溪「仁和宮」的開發,勢必比桃園早。關於桃園大溪「仁和宮」成立的緣由,有一種相當富有傳奇性的說法。相傳在明末清初的時候,漳州人陳氏兄弟想要來台經商,於是請來漳州人的保護神-「開漳聖王」庇佑;某天,兄弟被託夢,表示必須他遷,於是他們溯水而上,並且在各個津渡口停舟問卜,一行人一直前進到大溪栗仔園,就很難再前進了,於是請神下舟,休息片刻,當再恭請起駕的時候,卻怎麼也請不動,陳氏兄弟再卜卦,連得聖杯,決定在這個地方立廟奉祀,於是仁和宮,也可以說是大溪最早奉祀「開漳聖王」的廟宇。從「仁和宮」興建的年代早在「景福宮」之前也可推論,漢人開墾桃園地區,除從西海岸的南崁溪向內地開發之外,應該也同時利用淡水河向上游的大嵙崁溪逐漸推進,進而開發埔頂、八德、及大湳等地區。
桃園南崁五福宮
桃園市景福宮
◎桃園地區古老的城鎮-大溪
大溪可說是漢人開發較晚,但卻最有成就的一個地方。大溪原名大姑陷,後來改為大姑崁,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李騰芳舉人將姑改為嵙,因此得大嵙崁之名,在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以後,改為大溪。
光緒年間,臺灣巡撫劉銘傳極力推行的開山撫番政策,大溪便為主要的據點之一。乾隆五十三年(西元1788年),漳州人謝秀川和賴基郎合夥開墾田心仔及月眉一帶的荒地,後續有閩、粵移民入墾,到了乾隆末期,更越過「民番界線」進入大嵙崁地區,最遲在嘉慶中葉,大溪已經完成初步的拓墾,並建立大嵙崁街;大嵙崁街成為山城的木材、藥材、藤、樟腦等貨物的集散中心,往來大漢溪的舟船絡繹不絕,現在大溪老街的古牌坊,就是當年商業活動的繁榮足跡。
大溪最早發展起因為河運\的關係,愈近碼頭之地,人群愈密集。清朝時期,大漢溪接淡水河,是北臺灣最長的內河航運\線,大溪為整個桃竹苗地區的貨物集散地,最遠至竹東及苗栗縣的三灣、南庄;較近的為新竹縣的關西,及桃園縣的龍潭跟復興鄉;甚至在開發公路跟鐵路以前,桃園、中壢貨物集散都還是從大溪進出。在最繁榮的時候,大漢溪每天的進出船量,大概有兩百多艘。直到大正五年(西元1916年),桃園大圳完工,航運\斷絕,商港的黃金歲月因而漸趨沒落。
◎由大溪向周圍逐漸發展出的客家地區
在桃園地區,另外一個靠海的城市是新屋。新屋開發的路線,是從西邊沿海逐漸向內陸移動,據說在康熙末年,已經陸續有漢人移入,咸豐五年,范姜家族從東勢遷到這裡之後,帶動整個地區的繁榮。由於范姜家族人多勢廣,墾地遍及新屋大半的土地,而「新屋」也因為范姜家族的新宅,當地人稱為「新起屋」。昔日的新屋范姜古厝,現在已經被國家列為三級古蹟,根據估計,從清朝康熙年間到嘉慶末年,這將近一百多年的時間內,大陸的移民陸續到台灣,台灣的人口,也在這個時間內,從十萬多人激增到兩百萬人左右。
桃園縣的客家,以來自海豐縣居多,最重要的都市為中壢市,其原名澗仔壢,由於位於艋舺與竹塹的正當中,是清代中期以後來往兩地的旅客的過夜之處,所以改名為中壢,所謂「壢」在臺灣便是「驛站」之意。當時的中壢是一處農產品集散地,其家禽家畜市場規模最大,也正由於此故,中壢的牛特別有名。另外鄰近中壢的平鎮、楊梅、觀音等地,也由於中壢迅速發展的結果,和中壢幾乎連成一體,客家聚落遍佈,為桃園的客家風情,增添更多的故事。
★曾輝煌一時的竹塹城
台灣土地開發的故事,在清朝時期,在各地陸續上演,新竹地區也不能避免。明鄭時期,新竹還是平埔族人的福地洞天,但是一到康熙末年,清廷在這裡設塘添兵,移民漸多。新竹古稱「竹塹」,而「竹塹」地名的由來是在雍正十一年(西元1733年)時,漢人建城,種莿竹來作城垣,並挖水塹來當作護城河,當時設了東西南北四門,合稱為竹塹城;為了防禦工事,嘉慶十一年(西元1806年),加築土垣,到了道光六年則改成磚石城。在清代時,臺灣的兩個行政區-臺灣廳與淡水廳,其淡水廳的廳治就設於此。康熙三十年(西元1691年),福建泉州王世傑,率子姪及同安人180多人來竹塹墾殖,在竹塹社得到平埔族人的土地之後,與平埔族人和平共存,開拓東門街至暗街仔地區,也就是今天東門里一帶;康熙五十四年(西元年1715),以王世傑為首的拓墾集團,已經將大部分的竹塹社在新竹市區的活動範圍開發,現在新竹南區的竹蓮寺,是新竹現存最古老的廟宇之一,也是由王世傑提供土地所建。
◎新竹的開發-由平埔族和閩、客移民共同協力
漢人的積極拓墾,的確帶給台灣的土地開發很大的變化,其中包括改變當時原住民,尤其是平埔族人的生活區域,紛紛向內山或後山遷移,文化上也逐漸漢化。而談到土地開發,自然也會跟土地問題扯上關係,清朝政府基本上承認原住民的地權,所以有種種防止漢人侵墾「番地」的措施,但因漢人的強勢開墾,故日後多為漢人的領域。漢人尚未入墾新竹地區之前,新竹地區主要是平埔族道卡斯族人生活的範圍,道卡斯族人的竹塹社等十多個部落,生活在頭前溪以南至大安溪以北的沿海平原裡,後被迫往今竹北「新社」公館的「采田福地」;另一線是朝竹東前進,而第三線則是自鳳山溪順流而下,經竹北、新埔到今義民廟的枋寮。康熙年間,新竹縣各河川下游地區大致開拓完成。雍正以降,客家人加入開拓的行列,閩、粵、漢人並肩沿新竹、竹北、新豐及香山一帶拓墾;乾隆以後,拓墾地權,終於落歸客家人;道光年間,粵人姜秀鑾、閩人周邦正得到清廷的鼓勵,合組「金廣福」墾號,進行武裝移民,開拓北埔、寶山及峨嵋一帶之後,新竹地區的拓殖,已大致完成。
新竹市北門大街現況
新竹市護城河
新竹市坊寮義民廟大門的牌坊
◎新竹市的地標
乾隆年間,竹塹戶口日增,變成市街;暗街仔,北鼓樓街及太爺街聚成人家,並興建城隍廟、長和宮。城隍廟跟長和宮修建之後,泉州人開設店舖越來越多,大街的頂街,也就是城隍廟附近的米市街,及長和宮附近的下街等等,商家逐漸設立,城內街里在那個時候已經大致定型。大街的發展,主要以城隍廟跟長和宮為中心,漸次向外圍建構街屋,例如頂街的林泉興號跟怡順號等等,在乾隆初年就已經在此定居;林泉興號在米市街間,購置了極龐大的產業,並且在米市街建有街屋,從事郊行生意,同時跟竹北林先坤家族合作開墾。林泉興號對頂街的發展貢獻很大,經濟的活絡帶來地方的繁榮,到了道光年間,頂街的草埔地,幾乎全被街屋所取代,下街,則是以湳雅吳家較早,他們在長和宮、北大路、大同路、世界街及長安街之間掌有大量的產業,並且參與廳城關帝廟的建設。
新竹市東門(迎曦門)
新竹市城隍廟東轅門及廟旁小吃
★「山城」-苗栗的開發由沿海進入
早於清康熙五十年(西元1711年),先民便拓殖中港溪流域的橋頭堡,即今苗栗縣山海線交通輻輳點的竹南。竹南舊稱中港,因其位於鹿港與基隆的中央位置,是北臺灣貨物集散地之一,亦為北部重鎮;當時的碼頭即位於今中港溪的溪口,後因地形變遷,現已找不到往日的港口痕跡。現在的苗栗縣,全境山多平原少,漢人未入墾前,沿海地帶屬道卡斯族生活圈,山區則為泰雅族棲居之地。由於苗栗的特殊地形,在開拓上呈現多路線、多族群的開墾方式。苗栗過去曾經是平埔族原住民,道卡斯族「巴麗社」和嘉志閣社居住之地,據說「巴麗」是平埔族語「平原」的意思,客家人開墾時稱為「貓裡」,便是由「巴麗」轉譯而來的;也有人說,因為開墾者越來越多,形成聚落,於是商人在人口集中地點開設商店,店舖逐漸增加,形成了馬路,叫做「馬街」,意思是馬路商店街;長久以來,一條長長的「馬街」、「貓貍街」自然形成。到了光緒年間設縣改為「苗栗」,苗栗一詞就一直沿用到現在。
◎居住於苗栗的各族群
苗栗本來就是一個多元族群的地方,由於受到狹長山谷的隔離,自然形成「海線」的閩南文化和「山線」的客家文化。最早期海邊上有道卡斯、及巴宰海,在苑裡、後龍一帶,而最早開闢的漢人,是由竹南、後龍進入,陸續有房裡、貓孟、通霄及苑裡等街的開拓。後來閩、粵人爭地,人數較少的粵人翻過山,找到了苗栗平原,重新建立家園,所以住在海岸平原的竹南、後龍、苑裡、通宵四鄉鎮是為閩人的地盤外,其餘鄉鎮幾乎全為客家人的世界。而在山區裡頭生存的,是為泰雅族跟賽夏族;當初由於客家人的爭地,迫使賽夏族往山區移動,於是讓賽夏族和原山區住民泰雅族成了世仇,又才由兩族頭目出面,化解仇恨,並由雙方族人以姻親方式締結聯盟。
◎全境發展的歷史背景
苗栗地區最早的開墾紀錄,是在康熙三十年(西元1691年),當時由金門人陳、謝、鄭三姓的人,經澎湖來台,入墾後龍;雍正、乾隆年間,由六姓泉州墾民入墾貓孟(今中正里),後因受到漳、泉械鬥移居房裡,重建新街,在咸豐五年(西元1855年)的時候,築城堡,卻不幸在光緒年間,遭大火全部燒毀,現在僅剩下樸拙的古厝街屋,在斜陽冷照中訴說著這段歷史。
在乾隆年間,廣東梅縣謝昌仁等四兄弟,攜手拓墾苗栗河谷平原,粵東墾民接踵而來形成貓貍莊,到了乾隆末年發展成街市。客家人於嘉慶初年,陸續開墾銅鑼、三義以及卓蘭,道光年間擴及三灣、公館等地方,咸豐年間則拓墾至大湖地帶;至於南庄地區,雖然早從嘉慶年間就已經有移民入墾,但是直到光緒時,才開始興建村莊,而獅潭地帶也於光緒年間墾拓完成。
◎獅潭的開發傳奇
獅潭由於地形崎嶇,四周高山峻嶺環繞,加上原住民的抵制,直到清光緒初年,漢人才開始大規模地入墾。談到獅潭的開發,黃南球的事蹟是不能遺漏的,黃南球是開發獅潭的首要人物,也是清末著名的拓墾家。光緒二年(西元1876年),黃南球由三灣大河底率壯丁入山,對原住民用軟硬兼施的手段,至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剷除拓墾阻力後,招集佃農墾闢農田、興築道路、建設腦寮,伐林製材,築糖廠,鄉人稱為「黃滿頭家」,對獅潭的開發貢獻很深。光緒十七年(西元1891年),清廷以開墾地方有功授五品銜。晚清,苗栗地區內山的開發,自南庄、三灣、獅潭、大湖以及卓蘭,黃南球將荒埔變成田園,使苗栗內山土地肥沃,於是「黃滿頭家」成為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
黃南球紀念塑像
http://www.ttv.com.tw/Air_Art/PROGRAM90/200104/IMG/ka-23-1.gif
http://www.ttv.com.tw/Air_Art/PROGRAM90/200104/IMG/ka-23-4.gif
http://www.ttv.com.tw/Air_Art/PROGRAM90/200104/IMG/ka-23-3.gifhttp://www.ttv.com.tw/Air_Art/PROGRAM90/200104/H20010408024.htm
[ 本贴由 yanxiuhong9 于 2002-6-2 21:13 最后编辑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