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多一滴:吹过-----悲凄可怜
吹 过吹过,悲凄可怜之意。“吹过”原是客家地区丧事风俗中吊唁活动的一部分。
去世,客家人称为过身或过世,逝者灵堂设于围屋祠堂上厅,为凭吊逝者而设的吊唁活动(俗称探青)有鸣锣、吹过与哭丧等部分。族人或亲朋好友前来吊唁,当其从远处走近时,立于祠堂门口的持锣者必须鸣响锣,鸣锣次数视来者男女而有别,男双女单,即告知厅内亲人:吊唁者将至;随后吊唁者步入大门,与此同时,厅内铜鼓师傅吹起哀乐,为逝者“吹过”, “吹过”之音悲凄,催人泪下,伴随着的是哭丧者呼天撞地的哭声;凭吊者鞠躬、上香后礼毕。整个丧葬之俗则较为复杂,“吹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逝者完葬之后尚有打锣钹花压煞等繁琐佛事之俗。
“吹过”所用的乐器俗称为“死笛”,“吹过”只是为痛别逝者而营造悲凄气氛之行为,旧时有一俗说:铜鼓师傅――吹过。述出了铜鼓师傅卑微的职业,亦道出其专为丧事而吹哀乐之可怜状,后来,悲凄可怜者的景况便往往与“吹过”者一样相提并论。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吹过”之俗几乎荡然无存,但与当前兴起的丧葬管乐队的表演是有很大的差别。 吹过,同义词有:冤枉、罪过。
1、今年小李高考成绩唔好,落榜后更是成日无精打采,十分吹过。
2、渠车速过快,出了车祸,摔断了手脚,头部亦受重伤,真系十分吹过。
:jump::jump:
[ Last edited by hihihi on 2004-12-3 at 09:46 ] 我们讨论了这么久,原来吹过是这样来的。许多人还说是罪过的讹音 吹过,是俗解,不是正解。
俗解的结果,在梅县可以通过,但是在其他亲属方言就通不过。
比如 长汀 声母有 前后舌尖之分别,结果是 舌尖,证明不可能是 吹。
比如上海,声调是阳调,不符合 吹 的阴平。
正确的解释 还是 罪过,具体可以打开这个: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899 吹过之解不是我凭空杜撰,除了我的印象之外,我也作了调查。
我向主持丧事礼俗的长者说明我要了解“吹过”的意思时,其便脱口而出:铜管师傅---吹过。6月份,涯外婆仙逝(95岁),就有吹过之俗。
我所述的这些丧事之俗相信客家地区大同小异。
吹的发音是:COI 阴平。
其他地方念:才,是否吹的音变?有无吹的动作之意?
[ Last edited by hihihi on 2004-8-10 at 08:36 ] 我们也是念coi 阴平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