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客家先民的广东渊源史
本帖最后由 风轻79 于 2024-12-20 09:05 编辑作为广东三大民系之一的客家人,其名最早可追溯至宋朝。当时宋朝士大夫治国,文化繁荣昌盛,全国开始户籍入册。广东地区根据汉人入粤的先后顺序编为主籍(主要是广府人及潮汕人),客家民系入粤在后,编为客籍。宋后接元,蒙古统治期间,全国经济文化凋敝,文字记载甚少。在明朝初年,由于多次战乱,《兴宁县志》记载“兴宁炊汲殆尽,仅存户二十余”。后随着明朝经济的逐步恢复,特别在明中后期,西方殖民南美洲后,带来新旧大陆生态上的变革,史称“哥伦布大交换”。为明朝带来美洲的玉米、红薯、大豆、西红柿等,粮食的充足大大促进了明后期的人口增长。南迁在赣南、汀州地区的客家汉族先民开始涌入粤东地区,形成广府、潮汕、客家三足分立的初步态势。这也许是今日兴宁各姓氏大多为二十五世上下的原因。入清后,清承明制,社会文化、农工商业有较大发展,粤东客家人口也进一步增加,开始向西往广府人居住的地区渗透,大体形成“广府人住平原,客家人住山区”的形态。 随着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其主要领导人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都是客家人,一场横扫中华半壁河山、持续十多年的农民起义爆发。在此期间,几乎同时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就是“广东土客大械斗”。这场爆发在广府人和客家人之间的大打斗,持续了13年之久,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死伤人数之多,在整个中国古代民间冲突都十分罕见。冲突导致大量客家人移居海外,如今分布在东南亚、夏威夷、及美国西部的华人,大多都是当年客家人的后代。在当时也造成了广府人对客家人的负面看法,“辱客”言论开始出现,认为客家人不是原住居民,属于外来人,且是蛮族,既野蛮又没文化,客家的称谓在当时是负面的,当然也不被我们自己接受。 后来,随着清末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朝被迫打开国门,西方传教士开始打着发展“教育和医疗”的传教方法进入广东地区。起初广府及潮汕地区的传教大多受阻,却在客家地区打开了局面。很大原因是当时在客家地区的传教活动,主要是今瑞士巴色会(后改名为崇真会)的传教士,如韩山明、欧德里、毕安、黎力基、肯贝尔等人的不断努力。根据对客家方言及历史族谱等资料的详尽研究,认为客家人不仅不是蛮族,而且是纯正的北方中原汉族后裔,是中华文化的真正继承者。正本清源,有根有据的澄清了客家人的历史及源头。所以他们在客家地区广受好评,也为客家地区的早期传教打开了局面。后来还在兴宁坪塘设立培养神职高级人员的“乐育神学院”长达22年之久。可以说,巴色会是个对客家地区怀有深厚感情,也对我们产生了深远影响的组织。他们不仅在客家地区最早开创新式学校,而今梅州市人民医院(黄塘医院)就是当年由巴色教会创办的(起初叫德济医院)。
民国期间,梅州“八贤之一”的罗香林(宁新人),也受到巴色会的影响(为巴色会长老),进一步对客家地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整理史料,撰写了《客家研究导论》、《客家源流考》、《客家迁移及分布地图》,进一步探讨客家的源流、转徙、分布等诸多问题,系统地论述了客家先民由北方中原经五次大迁徙,从而形成今日分布的状况,被学术界誉为客家问题权威专家。正是通过罗香林的系统研究,使大家认识到客家背后是“尊祖敬宗、耕读传家、开拓进取、崇文重教”的客家精神,从此,“客家人”这个称谓也被我们自己广泛接受。
随着现代基因DNA检测技术的逐渐成熟,我们客家人的迁徙是有根据的。研究表明客家人父系基因80.2%都是来自汉族,母系中汉族基因也接近一半,其中也有畲族、侗族人的基因成分存在。如今,我们现代客家人的基因主体仍然是汉族基因。作为中原地区南迁汉人的后裔,我们有根深蒂固的河洛文化情结,我们仍然保留着“敬祖睦宗、崇文重教、自强不息、相互融合”的优秀精神品质,这也正是中华文化的体现,这种精神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2024.12.1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