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盐铺街的故事——兴宁、赣南、潮汕三地交往史
本帖最后由 风轻79 于 2024-2-19 20:34 编辑兴宁有好几条老街道,如万盛街、朱紫街、新丰街、石光街、金带街、西门街等等,但我觉得最能代表兴宁精神的,就属盐铺街了。这条老街道改变了兴宁,也塑造了兴宁。他代表着我们兴宁人的开拓精神,这种精神带着我们客家人的坚韧与拼搏,进取与包容。它一直都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之中,至今影响着我们。
我们兴宁建城于东晋331年,至宋代之前因处南蛮之地,未有详细文献记载,据民国客家史学大师罗香林(宁新人,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师从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等)考证,在中原五次大迁徙中,我们最早期兴宁先民属于第三次南宋宋高宗时期,大部分都是从福建、江西沿汀江或陆路迁移而来的。
由于地处粤、赣、闽三省交界处,周围群山环绕,中部有—粤东最大盆地,盆地中有条我们的母亲河-宁江。幸得这条不大不小的宁江,为相对封闭的兴宁盆地开了一道连接外部的水路。宁江向南流至水口镇,连接了五华过来的琴江,合汇成梅江。梅江一路蜿蜒北上,在大埔三河坝接纳了福建的汀江与大埔梅潭河,共同汇合成了韩江源,韩江一路往南在潮州澄海汇入南海。这片韩江流域,是仅次于珠江流域的第二大流域。这片流域人口众多,流经了五华、兴宁、梅县、大埔、长汀、武平、上杭、永定等县。干流总长达470千米。正是这条河流沟通了我们潮客地区,两地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至今客家地区如建筑、饮食、风俗习惯上有许多潮文化的痕迹,潮州也有许多习俗受客家元素的影响。两地相融相生共同形成了潮客文化圈。
正是宁江处于韩江流域的上游末端,而兴宁又刚好是粤赣闽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因为在旧时,山路非常难走,又常有野兽及盗贼出没,水路平稳安全,又能运送大件货物,水运发达,城市才繁荣。大城市都是发源于大江大河旁边。我们现在习惯上说的“上江西,下汕头”就是坐船时看到河流的流向而定的。正是由于这条宁江河道,我们兴宁成为了韩江流域最末端的节点。在明清期,兴宁县城就成为潮州食盐的中转地。年转销量达750多万斤,现在的盐铺街就是当年潮盐的集散地。每年的丰水期大量食盐从潮州广济桥一路北上,商船如鲫,运送至盐铺街各商铺。其中大部分为潮州人,揭阳河婆人为主,他们在盐铺街经营着许多大型商盐。其中到来兴宁的食盐除少量本地销售外,大部分以肩挑人运模式转销至粤北的曲江、南雄、乐昌及江西赣南的全南、定南、寻乌等13个县,其中又以赣南地区为主。这就是我们俗语讲的“揩担哩,上江西”。在明清初期,兴宁农村设有17个圩场,主要有大龙田、泥陂、罗岗、罗浮等,这些圩场为当地及来往商贩提供休息补给,物品交换,是往来陆路上重要的交通节点,其中最大的是大龙田和泥陂圩,人们常说“头龙田,二泥陂”。
在几百年川流不息的经盐铺街运送至粤北赣南地区的盐路中,许多经营有善兴宁人也会在当地经营商铺,以此安居乐业。因兴宁人多地少,一家几兄弟的,孩子大了,做父母的都会鼓励孩子外出拼搏,自谋生路。在这条盐路上,许多兴宁先民用顽强坚韧走出了一条路。从刚开始的肩挑,到后来的经营商铺,一路的艰辛换来较为安定的回报。赣南13县因地处山区,相对封闭,水路落差大,无法通航。当地人们的食盐都依靠兴宁地区提供,又因当地跟兴宁同文同语,本来兴宁先民大部分就是早年从赣南沿山路南迁过来,所以早就沾亲带故的,天然具有亲切感,两地又因食盐紧密相连,这条由盐铺街为起点的盐路为之后几百年两地交流提供了新的契机,也为安居在赣南地区的兴宁先民提供了情感的纽带。至今,我们仍亲切地称呼赣南人们为“老表”,意为两地为“表兄表妹”,两地同属一家。时至今日,许多兴宁人中仍有赣南地区的亲人,至今感情深厚,这都是一代又一代兴宁先民用沉甸甸的扁担挑出来的情感。
在这条盐路上,明清早期往来的物品主要是盐铺街起程的潮盐,回程的是赣南地区的大米、大豆、板鸭等土特产。清中期起,兴宁手工业兴起,本县的土布业,纸扇,毛笔、墨等大大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又尤为兴宁的布业和棉纱业为大宗。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潮汕开埠。开放后的汕头港,由于地处韩江流域,人口众多,成为西方舶来品的主要倾销地,大量的欧美工业产品运送至潮汕地区,再由韩江、梅江转运至兴宁西河桥。盐铺街从此改变了面貌,迎来了属于她的全新时代。当时的盐铺街有大量的洋油洋灯、洋钉洋铁、西药、海味、搪瓷金属、胶靛颜料。高端的单车、缝纫机也开始出现。商品种类繁多,一时热闹无比。在今宝华园位置扩建仓库,这些大型仓库一直使用至90年代才拆除为宝华园小区。兴宁县城也开始扩建街道,新丰街就是那时开发的。兴宁面貌也焕然一新。在街道两旁客栈、茶楼、饭馆、日杂店亦应运而兴。兴宁本地传统的土布业及棉纱业受到欧美洋布的冲击,也改变了传统木质手摇纺纱的生产模式,开始出现了机械化生产,提高了产量及质量,特别是印染业的发展。以前客先民传统衣服是“男灰女黑”,“洋靛”进入兴宁后,各式颜料开始出现了,从此“洋靛”代替了“土靛”。丰富了人们的穿着外观,同时,兴宁的新式棉布业也更加得到其他地区的认同。兴宁的手工业产品如针织品、藤器业、新式棉布、加上各式西方舶来品,种类繁多。当时盐铺街到处可见随地摆卖的各种物品,热闹非凡。这些产品也由以前的盐道进入到赣南、粤北、粤东龙川等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兴宁本土的商号也开始增多,街道上充斥着大量的潮汕人、梅县人、也有德英等商人在盐铺街等设庄推销洋货,出现了许多经济实力雄厚的商号,这些商号在广州、上海、汕头、香港等地都设有联号。一时兴宁商贸兴隆,热闹无比。我们县城曾有“小南京”之称,外地亦有“无兴不成市”之说,可见当时兴城盐铺街及周边商业之旺盛。
随着兴城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汕头的开埠,带来的不仅仅是商品的繁荣,更多的是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在这条客家出洋史上,也出现了不少著名人物。比如梅县的黄遵宪、蕉岭的丘逢甲,我们兴宁的何天炯(同盟会四大元老之一),肖惠长(兴民中学创办人), 何子渊(中国教育家)等。当然,前期出洋为生活所迫的普通人为主。当时东南亚地区,马来西亚、新加坡是英国殖民地,印尼是荷兰殖民地,菲律宾是西班牙殖民地,越南、柬埔寨是法国殖民地。这些西方国家在殖民地进行经济掠夺的同时,也在发展当地经济,特别是种植业和锡矿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工。我们客家人吃苦耐劳,团结且任劳任怨,自然成为殖民地开荒的首选。他们开始通过在兴商人或者传教士招募劳工,开发东南亚。由于我们兴宁地区人口众多,田地有限,且加上清朝政治腐朽落后,人们生活困难,“出洋”成了当时人们的“不二”选择。他们背井离乡,冒着生命危险,远渡重洋,外出谋生,艰苦创业。可以说,东南亚的开发历史就是我们客家先民的奋斗史。据考查,我们梅州地区出洋人数众多,平均每三家就有一家有人外出南洋,特别是生活在宁江河两岸的乡镇人数比例更大。这也是梅州成为“华侨之乡”的由来。当时的出洋盛况犹如今日之人外出到“珠三角”就业是一样的。哪里经济条件好,只要条件允许,人们就到哪里去,“哪里有面包,哪里就是故乡”。这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选择。几百年过去了,人性的东西是一样的。
这些出洋人士大都是经宁江西河桥码头坐船到潮州地区出洋的。1860年汕头港开埠后短短几十年就发展成为广东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港口,全国第七大港口,潮梅地区的门户城市。外商对汕头港也相当重视,有13国在汕头设立领事机构,总数仅次于广州的17国。英资四大洋行如怡和、太古、和记、会德丰等都在汕头成立总部,经营商业贸易。据考证,当时各大洋行在汕头设立南洋航线,大家相互竞争,最便宜时出洋船票才1.5美元一张,最远的印尼也一周就可到达。这极大的方便了客家人的外出谋生。今以汕头“小公园”为核心的开埠区汇集了大量旧时商行,金融机构,酒楼旅馆,其旧址保存至今被认为是全国开埠34个城市里唯一至今保存完好的开埠区。繁荣程度至今可辩,成为潮州人精神文化家园。特别是在其最典型建筑"中山亭"边上有栋非常漂亮的“南生百货大楼”,它是梅县华侨李柏桓营建,成为潮客文化相融的代表。作为客家人,我每次看到南生百货大楼都有种莫名的亲切感。这正是我们客家先人敢于拼搏,开拓进取,不畏艰难,才成就了我们的客家精神。正是这样开放进取之心,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去开创更美好的生活。
今站在盐铺街口,旧时面貌好像又涌入心头,几百年来西门一带是兴城最繁华的地方,盐铺街西面就是宁江河道,沿河店铺采用吊脚楼的形式伸入河面,西河桥码头高大宽敞,高高的阶梯从码头直上马路,仿佛河道上密密麻麻一字排开的船只仍然还在。人们在码头匆忙搬运着货物,盐铺街道热闹无比,其中有客家人、潮汕人、江西人,甚至还有外国人,他们操着半生熟的客家话,谈论着各地的见闻,谈论着货物的去向,谈论着外出南洋,谈论着怎样改变自己的生活。正是盐铺街这种开拓的精神,从小地方走向大世界。至今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兴宁人,我们不会忘记先人的开拓奋进之心,我们今人看古人,也如后人看今人。我们能为后人留下什么,答案在他们那一代。但我想其中少不了“交流”二字。封闭则落后,开放则繁荣,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只有不同种族,不同文明间的交流碰撞,唯有包容并蓄之心才能使文化常新,让自己有所突破。(2024.2.16)
本帖最后由 kingwei 于 2024-3-4 01:19 编辑
楼主说的这段历史是很有价值。另外抗战时期数十万潮汕人涌入客家地区,客家人也帮助了很多潮汕人,抗战结束后留下来融入客家的群体也有贡献。在潮州,客家人同样对潮汕有很深的影响,例如客家人丘逢甲,创办粤东第一所新式学校——岭东同文学堂,开创了潮汕近代教育史上的新学先声。客家人和潮汕人是有密切互帮互助的。
本帖最后由 kingwei 于 2024-3-4 01:23 编辑
客家人是比较包容的,相信潮汕人也是。现今对于潮汕和客家,我认为大部分人在现实中双方都能很好相处。
那么说到网络上,却出现了另外一种现象,这其中的原因分析下,
实际上绝大部分都是支持潮客一家亲的客家和潮汕人群,平时很少很少会专门在网上发出支持的声音。
而总有那么一小部分比较极端的,在网络上声音却是最大最吵的,但是来源没办法明确,发起的人很多是靠以为的想象力,所以导致网上只有一些噪声,这种噪声还会不断发酵。
所以,我认为大家应该共同发力,让网上的噪声音量调到最低,
特别对于那些跟其自身无关、却泛化主动发起的噪声,双方要首先重点打击这种目标
同时注意一些外来不明来源从中挑事
那么把这种噪声,局限在一事一文上
但是这个不是一蹴而就,网络如同大海
这其中需要建立一些缓冲带
如果要做到这样,这个声音双方都要多在各自群体范围内传播这样的价值,单方传播是很难有效果的。
希望未来这些现象有所改变吧
您说的很对,两地都有很久的历史渊源。我们兴宁有两海会馆,汕头有同文馆,据我初步了解当时叫岭东日文馆,因当时日本学习西方走在我们前面。非常可惜也没机会去,定当好好了解一下这段交往历史。 先辈们的历史值得铭记在心
zg516516 发表于 2024-3-28 17:05
先辈们的历史值得铭记在心
对的,以史为鉴,方能知兴替。 多了解一些历史,才能让自己更有归属感 zg516516 发表于 2024-12-23 17:05
多了解一些历史,才能让自己更有归属感
确实如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