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法做“候鸟”的客家人会带上族谱和祖宗画像
本帖最后由 一路繁花相送 于 2022-11-16 00:00 编辑没法做“候鸟”的客家人会带上族谱和祖宗画像
http://y0.ifengimg.com/ffa2ab525f4343e9/2015/0416/rdn_552f59d2cfd17.jpg3月30日,桂东县清泉镇中坑村,49岁的村民蓝新余来到村中的一丘水田上方。这里是蓝氏的祖坟,曾在上世纪大跃进时期被毁。据一些老人回忆,蓝氏先祖为广东梅州人,其后人迁至桂东时,将骨骸一路带来,安葬于此。图/潇湘晨报记者陶炜程
2015年的清明节,对于汝城县土桥乡金山村的卢氏族人来说,要比往年忙碌一些。经过几番寻访,卢在生等人在30公里外的马桥乡,据族谱记载的地址、方位、朝向,以及当地老人的记忆,找到了卢氏金甫婆的祖坟。族人议定,集资修缮金甫婆祖坟。
像汝城一样,湘东地区拥有数量庞大的祠堂。它们中的很大部分都是由客家人修建的。通常,聚族而居,是客家人生存的需要。要在一个地方扎下根来,在新的土地上开辟出生存的田地,族居比单独的一家一户客居要有许多优势。祠堂的意义在于,以共同先祖的精神纽带作用维系着家族的根源。
而祠堂之外,客家人对待先祖的尊重,有着独特的表达。在炎陵,客家人虽然来自各地,但他们共认一个源祖——炎帝。在春节、清明节等重要节令期间,客家人会到位于县西鹿原陂的炎帝陵祭祀炎帝神农氏。
古代客家人远迁,往往带上祖先骨骸、牌位、族谱
2015年3月30日下午,临近清明,在桂东县清泉镇中坑村的一处山头,一座建于清朝咸丰年间的坟墓刚被祭扫,坟上安放了一些纸钱。该县县委宣传部罗正康介绍,当地称清明节扫墓为挂纸。与其他地方的堆土式坟墓不同,这里的多数坟墓都显得尤为简陋,如果不是坟前一块6厘米宽、20厘米长的小石碑提示,外人很难想像它是一座坟墓。清泉镇人大主席张智峰告诉同行的人,这种坟墓里面很小,没有棺材,只是埋葬了死者的骨骸,骨骸是用一种高约30厘米的陶坛装起来。“埋葬的时候,是偷偷进行的,相中一块风水宝地,一夜之间就把坟做好了。”
随后,49岁的村民蓝新余带着一行人来到村中的一丘水田上方。那里是蓝氏的祖坟,曾在上世纪大跃进时期被毁。当时,很多人都看到了骨头,装骨头的陶坛被打碎。据一些老人回忆,蓝氏先祖为广东梅州人,其后人迁至桂东时,将骨骸一路带来,安葬于此。
同样的情形出现在炎陵。我们抵达炎陵,已是在清明后的4月9日,可以看到沿途山上的坟头都新添了祭品,一些挂条随风飘动,在春绿中甚是显眼。炎陵客家文化专家张观怀在数十年的田野调查中,发现客家人在迁徙中,无论走到哪,都不忘先祖。“客家人的迁徙,不像候鸟那样可能归来,人一上路,很可能终生与他们的父母亲人以及祖先诀别”,因此,他们在收拾行装时,会带一些相关的特殊物品。
族谱是少不了的。它相当于一个家族的历史文献,是考证祖先宗支绪统、辨别家族世系的依据。它可以使远在千里之外的客家人,保持与故乡宗族之间的血缘联系。而如果丢失了族谱,就等于割断了与故乡宗族之间的联系。此外,有的客家人还将自己祖宗的画像、神主牌位以及香炉一路携带而来,“如果有很多兄弟的家庭,各自迁徙时,祖辈物品就按辈分排行次序分带,有的甚至众多兄弟就到香炉钵中用红纸包上一点香灰,到了新的地方后,再放进新添置的香炉钵中”。
相比之下,祖先的骨骸在客家人眼里意义更为重要。祖宗遗骸是祖先血肉精气之所在。对那些父母已逝,而家乡又没有亲属留守祖宗坟茔的客家人来说,来到湘东以后就意味着与自己祖宗的永远舍割。因此,凡是有条件的,都会想尽办法,随身背负祖宗遗骸一同上路。桂东县清泉镇中坑村的蓝氏先祖,就是这样被后人安葬到当地的。
在炎陵县沔渡镇,陈氏族人曾经为了迁葬祖先的骨骸,上演了一出斗智斗勇的纷争。事发于清朝晚期,由江西遂宁迁至沔渡的陈氏已经人丁兴旺,家业发达。不过,先祖婆的坟墓一直留在遂宁,留守在遂宁的陈氏不同意迁至沔渡。为此,沔渡陈氏派出数十人,先是与遂宁陈氏族人饮酒,将对方灌醉,另一伙人才趁机挖出先祖婆的骨骸,火速撤回沔渡,却遭遂宁陈氏发觉。双方一度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
定居后三年内,客家人会再葬祖先骸骨,俗称探金
迁葬先祖骨骸的方式,客家人称之为二次葬,或是捡金。大约3个月前,桂东县清泉镇中坑村的一户人家以捡金的形式安葬了逝去几年的长者。据一位蓝姓风水先生说,当地人认为,人死后,第一次安葬是将遗体安放在木制的棺材里,“躺”着埋在土里,表示“人还睡着,并没有死”,也表示人的灵魂“还没有到阴府,没有投胎转世”。
第二次安葬是在三五年后,尸肉化烂之后,将骨骸捡出,安放在陶罐,也叫金坛,选址重葬。通常二次葬只限于年过花甲之年的老人。夭折之人一般不作二次葬。第二次需在3年之后,另一个原因是,“按以前的老规矩,‘五服’之内的亲人要‘斩哀三年’”。捡骨也要选好时辰,“五服”内的直系亲人都到场,先烧香祭拜,然后掘土、开棺,开棺时用篷布或雨伞遮阳,见骨时亲属痛哭流涕,之后才围成一圈,逐一将遗骨取出,揩净,如果遗骨潮湿,还要用炭火烘干。最后按从脚到头的顺序安放到金坛中,取“坐”着的姿势,表示逝者自然从容地坐着,面对人间和他的子孙,祭拜时就像与后人“见面”一样,盖好罐盖。
到二次葬下葬时,又另选时辰,在墓地事先挖好一个容得金坛的圆筒形井穴,到时辰才将金坛放进去,井穴上严盖一块圆形石板,再堆土成墓。后人随后行祭拜仪式,二次葬礼仪结束。
在这之后的一至三年之间,亲人还要探金一至两次。所谓探金,就是掘开坟土,打开石板,探看金坛里的遗骨好不好。“干爽的、金黄色的为好,泡水的、灰黑色的就不好,好的,就放心定葬了;不好的,要取出金坛寄葬,再找‘风水地’重行二次葬;不好不坏的,“遗骨虽不泡水但很潮湿,颜色灰白”,可暂时复土留坟,第二年再探金一次,看看转好或转坏以决定该墓地的取舍。定葬后,此墓就是祖墓了,一般不再迁动了。醴陵市文史专家姚武飞多年走访湘东各地,发现捡金的墓葬方式广泛出现在湘东的客家人聚居地,他认为,捡金其实是将先祖骨骸寄葬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适于客家人四处迁徙的生活。不过,当客家人最终在某个地方安定下来,就会对先祖骨骸进行一次最终的安葬,相当于给先祖一个安定的归宿。在漫长的迁徙中,捡金也逐渐成为客家人的丧葬习俗。
没法做“候鸟”的客家人会带上族谱和祖宗画像
http://hunan.ifeng.com/rw/cfxy/detail_2015_04/16/3793248_0.s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