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讨论平均代距
再次讨论平均代距
声明:议论族谱往往会很敏感,但议谱要讲学术,首先心态要学术,没有学术心态的“朋友”请别看本文。
从世系的角度看,有的族谱从宋朝元朝往下记,有的从唐、隋、晋、汉往下记,也有从黄帝炎帝往下记----妣姓与子嗣,甚至生卒年份,一代不漏代代清晰;从族谱看,中华各姓毫无例外都是炎黄的血缘后代----个个都是“炎黄子孙”,皆大欢喜。深入思考一下,全国各姓真的全是炎黄的血缘子孙吗? 炎黄手下的千军万马都绝后了? 我一直有怀疑;如果我的怀疑合理,炎黄子孙就只能是“合族”的结果,就如族谱中的“合谱”。
族谱,是记录一个姓氏家族父系血缘传承的文字载体。但是,现代研究表明,许多地方的族谱中充满了对元朝之前之名人的世系追溯(这里涉及世系造假),也存在着明清两朝(重点在清朝)为强化宗族势力而合编的宗谱(这里涉及血缘造假),世系造假(追溯)和血缘造假(合谱)在旧谱中普遍存在。族谱的造假问题现在已经有基因测Y技术可以慢慢破解,但本文不讨论旧谱的造假问题,只讨论几百上千年的姓氏世系里最合理的平均代距应该是多少。
一、合理的平均代距
平均代距是否合理是我们探讨族谱时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或者说,探讨族谱问题虽然不能完全依赖平均代距,但平均代距的合理性却是探讨族谱世系的重要考量。例如,“锺氏九十五世祖名歌”将生于公元前223年的一世祖锺接公,到象洞十四祖之一的生于公元1062年的九十五世锺理公,记录为95代的世系吊线,平均代距不足14年,可以证明其中存在严重的世系造假。(见拙文《清代的<祖名歌>及其历史教训》)
大家知道,中国各姓的族谱都是父系谱,主要记录男人的血缘世代繁衍。在1949年之前几千年的旧社会,“男人有一妻多妾”是富裕人家的社会常态,而且在和平环境风调雨顺的条件下(不考虑战争和瘟疫),限于医疗水平,生下来的儿子中能活到成年人并结婚生子的大概只有一半,所以,我们不应该用今天的视角去看旧社会。通常男人十六岁就有了生育能力,直到七八十岁;父子之间的年龄差(代距),有的只相差十七八岁,有的却相差七八十岁,显然只看父子二代人的年龄差不能说明问题,只有将许多代人的代距进行平均,得到的“平均代距”才有参考价值。那么,谁能证明平均代距应该多少才合理?为了说明自己家的族谱正确,计算时有的人选用20岁作代距,有的选用25岁、30岁、35岁作代距,公说公的对婆说婆的对,各取所需互不认同,只见争论难有结果。
但是,世世代代的父子传承,总会有一个总体合理的平均代距范围,靠拍脑袋是不行的,一定要有科学依据才有说服力。那么,这个合理的平均代距范围应该是多少呢?
统计学告诉我们,这类问题必然会有规律可寻且一定服从“正态分布”,统计的代数越多、姓氏族系越多,正态分布就越精确,关键是要有人去调查和收集这些数据。“正态分布曲线”会证明,平均代距分布最集中的年龄,不会是低端的十七八岁,也不会是高端的七八十岁,而会是在两者之间的某个年龄段内。
钟氏宗亲网2011-11-24发表了“利川钟氏”转发锺达文章《研究我钟氏家族历史要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实际》,在其文末列出了“资料来源 3”说:“福建武平锺志良宗亲来信,他们调查了10多姓1000多传承世辈,平均代龄在27至34岁之间。”
这是我在2013年看到的第一篇介绍有人调查出来的统计数据“平均代龄在27至34岁之间”。既然这是调查统计数据,我当然要相信它,而且在此后一直用“平均代距大约30年”去讨论族谱的代距问题。当然,我对“10多姓1000多传承世辈”是有保留看法的,因为这“10多姓”里有许多靠追溯出来的造假世系,他可能没有排除(准确地说,是他没有能力排除)。
然而,几年来,即使是最近,人们还在为“平均代距应该多少年才合理”争论不休,对“各姓平均代距大约30年”表示怀疑,其中不乏研谱多年的老者。为此,我在微信群收集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姓氏家族的平均代距,应该会有些说服力的,列于后,供大家参考。这是继“资料来源 3”之后,对平均代距的再次讨论。
(1)唐朝李氏
前几天,中华家谱馆转发了一篇“家谱印刷基地>>浏览文章”为《江西农民称祖先是开国皇帝,祖传4本族谱》(作于2021-8-19),说江西德兴市香屯村的李氏家族,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第22个儿子李元婴的后人;该谱最后修订时间是1938年,谱中记载该村村民李长水的祖父是李渊的48世孙。 据史,李渊生于公元566年。假定李长水的祖父生于1938年,平均代距为(1938-566)/47 = 29.2年。
(2)宋朝赵氏
在微信群中有朋友介绍,在湖南和广东都有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后人。其中,湖南长沙持谱人赵*喜是赵匡胤36世孙,广东香山持谱人赵*美是赵匡胤31世孙,假定他们今年都是50岁,生于1971年;据史,赵匡胤生于公元927年。那么,他们的平均代距分别是 (1971-927)/35 = 29.8年, (1971-927)/30 = 34.8年。 [ 均分两人的平均代距为(29.8+34.8)/2 = 32.3年。]
(3)明朝朱氏
同样来自微信群,我国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生于1928年,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19世孙。据史,朱元璋生于公元1328年。平均代距(1928-1328)/18 = 33.3年。
(4)清朝皇室
清朝末代皇帝“宣统帝”生于1906年,是清朝灭明后的第一代皇帝“顺治帝”的10世孙。据史,顺治帝生于1638年,平均代距(1906-1638)/9 = 29.8年。
(5)孔氏家族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儒学为历代统治者所尊崇,孔姓成为天下第一贵姓。网上介绍,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据孔谱,他的77世孙孔令贻生于1872年,平均代距(1872+551)/76 = 31.8年。
(6)苏氏家族
苏东坡是家喻户晓的宋代人物,生于公元1037年。据苏谱,他的29世孙苏局仙生于1882年,平均代距(1882-1037)/28 = 30.2年。
上面六个家族是中国历史上的显赫家族,除了孔氏家族年代久远追溯太多不一定准确外,其他都是距今1000年多年内的皇室后裔和名人后裔,应该比较可信。他们的平均代距在29.2--34.8之间,六个家族合7596年共243代人的平均代距为:
7596/243 = 31.25年 (即在31--32年之间为曲线分布的高峰)。
如果能提供更多的姓氏家族的代距数据,加入这个统计中来,就能让这些数据的正态分布更准确。网上有人说各姓的平均代距最集中的范围在30--33年,我觉得很有道理,因为上面六个显赫家族的平均代距(29.2,29.8,34.8,33.3,29.8,31.8,30.2)正好符合这个范围,并以31--32年为最高密度分布。
二、平均代距的应用
平均代距31--32年虽然合理,但这是有前提的:正态分布曲线本身就说明,应用的代数越多误差会越小,就会越靠近它,应用的代数越少误差会越大,就有可能会偏离它;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下面就以上述数据对兴宁钟氏提龄公的出生年份进行探讨。
“五龄公”后代众多,几乎占据了广东钟谱的半壁江山,提龄是五龄之一,他生于何年,一直是人们争论焦点。在《对族谱问题的探索与期待》后面的附注中,我做了一个不完全的统计,前后相差竟然接近300年:
【 锺提龄出生年份统计(来自不同的资料)
1078《2006赣南锺氏族谱》;
1089“2006-12广东河源‘五龄公世系研讨会’的意见之一”(见锺光伦《刍议》介绍);
1099《2008四川内江钟氏族谱》;
1229 香港锺煜晟《紫金锺谱》、《2007平远县锺谱》;
1297“近几年有几部新编谱”(见锺光伦《刍议》介绍);
1305 台湾锺银昌《用数据看五龄公世系》;
1368 成都锺光伦《从宋代史籍和明清古碑刍议钟提龄生父》。】
上述数据前后相差290年,到底谁说的最合理?
需说明的是,旧谱都没有记载历代祖先的生卒年份(名人除外),那些代代先祖生卒年份都有记录的现代族谱几乎全是现代人的造假之作,不足为信。
据锺泽民编《1997兴宁锺谱》,锺提龄次子锺文亮生于1316年,文亮之孙锺应通生于1380年,提龄生于何年,谱中没说。考虑到香港锺煜晟《紫金锺谱》说提龄长子锺文振生于1309年,故我认为提龄应该生于1280--1290之间,取生于1285年比较合适,所以在我的文章中,都说“按兴宁谱,提龄公生于1285年左右”。
对各地开基祖的出生年份,我提出了“逆向考证”的方法。“逆向考证”的要点是:①在开基祖的“原生地”找到他的血缘后代,②用这些现代人的出生年份、按族谱记载的世代数、以“合理的平均代距”,去逆向计算出开基祖的出生年份。我认为计算结果即使与开基祖的实际出生年份有出入,但其误差应不会太大。
提龄公是兴宁锺氏开基祖,其墓葬在兴宁县城东边马荠塘。2018-8我在提龄群发动调查,请群内提龄系宗亲将自己的姓名、出生年份、出生地址和与提龄的世代数等相关信息在群内公开,由我收集整理和分析(见《逆向考证的“基石”和提龄公世系说评》)。但是很遗憾,作为提龄“原生地”的兴宁,只有锺声望先生一人响应。
锺声望,生于1970年,是提龄长子文振的后代,提龄23世孙,兴宁永和人;2020年他在私聊中告诉我,他的村子,年龄和辈分最高的是提龄20世,2020年出生的辈分最低的是提龄26世。显然,锺声望先生在村中的辈分是居中的。
我按前面“六个中国历史上的显赫家族”的平均代距31.25年,以锺声望先生来逆向推算提龄公的出生年份,可以得到:
提龄公的出生年份为 1970-31.25*22 = 1283 年(左右)。
这说明锺泽民编《1997兴宁锺谱》文亮生于1316年(我据此估算提龄生于1285年左右),与上面计算的提龄生于1283年,最为接近。无疑,作为锺文亮后代的兴宁已故锺泽民先生研究锺谱几十年,即使其《钟氏渊源校正本》有许多问题和疑点,但在“文亮生于1316年”这一点上,他的考证我觉得是应该认可的。这也说明,合理的平均代距,可以证明提龄公不是生于最早的1078年,也不是生于最晚的1368年,而是生于合理的1283年左右。(当然,需要说明的是,锺声望先生一个人的数据不能代表全体兴宁钟氏,所以今后引用提龄公的出生年份时,仍然要按兴宁谱为参考,提龄公生于1285年左右比较合适。 今年是2021年,提龄公出生至今是736年。)
族谱,本应该是血缘谱;但不同血缘的家族为壮大势力而“抱团取暖”就合编出了“合谱”。显然,将更多的同姓异血家族加入到这个合谱的某些世系节点上去,这个合谱就会变成一棵参天大树!
公元1536年明朝嘉靖皇帝恩准民间百姓可以建祠修谱,民谱如雨后春笋般破土发芽了。于是,由4个“提龄九世孙”编纂后,在万历四十五年(1617)“重刻”的《大平湖锺氏源流传》出版面世了,这是大平湖(兴宁岗背)或粤东最早的锺姓族谱。请注意,这年(1617)距离提龄出生的1283年已远达334年,那么,由生于(1283+31.25*8=)1533年左右的“提龄九世孙”们,在1617年追溯了334年前出生的提龄公,其世系上有没有误差? 血缘上有没有向上误接祖源(福建谱)和向下“收编”各地同姓异血的族群(合谱)? 那就有待大家去考证了。
可以肯定的是,在公元1617年出版《大平湖锺氏源流传》之后,基于抱团取暖的需要(注:在清代的广东,抱团取暖是社会“刚需”! 就如春秋战国时期,各路诸侯都要合族于炎黄一样,也是“刚需”!),粤东有许多不同血缘的钟氏,都先后合谱到了兴宁提龄谱系中来了,锺光伦先生的《从宋代史籍和明清古碑刍议钟提龄生父》介绍的就是这个事实。我觉得,在“先合谱”的下面几代里还可能存在后来加进去几支“新鲜血液”形成新的“后合谱”,让后合谱的人口量比其先合谱更旺更强;这样的合谱“谱系”就如“世系”那样,可以出现若干层的“树状结构”;而且支谱与主谱的“接点”都是支谱的一二百年后的“孝子贤孙”给接上去的。目前五龄系谱庞大的人口数(据说有过百万人)和超多的世系数(据说最高达到提龄40多世),很可能就是这种树状结构的“多谱系的合谱”结果。
但是,五龄系谱中到底有多少支系谱是合谱呢? 现在还无法分辨,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最好是取得各地“提龄系”男性Y染色体基因数据去判定,加上合理的平均代距可以粗略地计算祖先的大致出生年份,由此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技术数据会为我们给出科学而公正的答案。
本文采用了锺氏群广西贺州锺耀祖先生提供的好些资料和数据,谨谢。为了探讨,文中公开了微信朋友锺声望先生的部分个人隐私,实为不得已,亦当致歉复致谢!
广东龙川 锺胜 2021-8-29
再次讨论平均代距(修改)
钟氏宗亲网2011-11-24发表了“利川钟氏”转发锺达文章《研究我钟氏家族历史要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实际》,在其文末列出了“资料来源 3”说:“福建武平锺志良宗亲来信,他们调查了10多姓1000多传承世辈,平均代龄在27至34岁之间。”
十年来,我相信这个数据,常以平均每代30年去进行估算。
从世系的角度看,有的族谱从元朝宋朝往下记,有的从唐、隋、晋、汉往下记,也有从黄帝炎帝往下记----妣姓与子嗣,甚至生卒年份,一代不漏代代清晰;从族谱看,中华各姓毫无例外都是炎黄的血缘后代----个个都是“炎黄子孙”,皆大欢喜。深入思考一下,全国各姓真的全是炎黄的血缘子孙吗? 炎黄手下的千军万马都绝后了? 我一直有怀疑!如果我的怀疑合理,炎黄子孙就只能是同文不同种的“合族”的结果,就如族谱中同姓不同血的“合谱”。
族谱,是记录一个姓氏家族父系血缘传承的文字载体。但是,现代研究表明,许多地方的族谱(明清族谱)中充满了对元朝之前的名人的世系追溯(这里涉及世系造假),也存在着明清两朝(重点在清朝)为强化宗族势力而合编的宗谱(这里涉及血缘造假),世系造假(追溯)和血缘造假(合谱)在旧谱中普遍存在。族谱的造假问题现在已经有基因测Y技术可以慢慢破解,但本文不讨论旧谱的造假问题,只讨论几百上千年的姓氏世系里最合理的平均代距应该是多少。
一、合理的平均代距
平均代距是否合理是我们探讨族谱时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或者说,探讨族谱问题虽然不能完全依赖平均代距,但平均代距的合理性却是探讨族谱世系的重要考量。例如,“锺氏九十五世祖名歌”将生于公元前223年的一世祖锺接公,到象洞十四祖之一的生于公元1062年的九十五世锺理公,记录为95代的世系吊线,平均代距不足14年,可以证明其中存在严重的世系造假。(见拙文《清代的<祖名歌>及其历史教训》)
大家知道,中国各姓的族谱都是父系谱,主要记录男人的血缘世代繁衍。在1949年之前几千年的旧社会,“男人有一妻多妾”是富裕人家的社会常态,而且在和平环境风调雨顺的条件下(不考虑战争和瘟疫),限于医疗水平,生下来的儿子中能活到成年人并结婚生子的大概只有一半,所以,我们不应该用今天的视角去看旧社会。通常男人十六岁就有了生育能力,直到七八十岁;父子之间的年龄差(代距),有的只相差十七八岁,有的却相差七八十岁,显然只看父子二代人的年龄差不能说明问题,只有将许多代人的代距进行平均,得到的“平均代距”才有参考价值。那么,谁能证明平均代距应该多少才合理?为了说明自己家的族谱正确,计算时有的人选用20岁、25岁作代距,有的选用30岁、35岁作代距,公说公的对婆说婆的对,各取所需互不认同,只见争论难有结果。
但是,世世代代的父子传承,总会有一个总体合理的平均代距范围,靠拍脑袋是不行的,一定要有科学依据才有说服力。那么,这个合理的平均代距范围应该是多少呢?
统计学告诉我们,这类问题必然会有规律可寻且一定服从“正态分布”,统计的世代数越多、姓氏族系越多,正态分布就越精确,关键是要有人去调查和收集这些数据。“正态分布曲线”会证明,平均代距分布最集中的年龄,不会是低端的十七八岁,也不会是高端的七八十岁,而会是在两者之间的某个年龄段内。
文章第一句我就引用了钟氏宗亲网《研究我钟氏家族历史要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实际》文末所列之“资料来源 3”,其中说到“ ……他们调查了10多姓1000多传承世辈,平均代龄在27至34岁之间。”
自2013年之后,我一直用“平均代距大约30年”去讨论族谱的代距问题。当然,我对“10多姓1000多传承世辈”是有保留看法的,因为这“10多姓”里有许多靠追溯出来的造假世系,他没能排除这些世系造假(准确地说,是他没有能力排除)。
然而,几年来,即使是最近,人们还在为“平均代距应该多少年才合理”争论不休,对“各姓平均代距大约30年”表示怀疑,其中不乏研谱多年的老者。为此,我在微信群收集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姓氏家族,用他们的平均代距应该会有些说服力的,列于后,供大家参考。于我来说,这是继“资料来源 3”之后,对平均代距的再次讨论。
(1)唐朝李氏
前几天,中华家谱馆转发了一篇“家谱印刷基地>>浏览文章”为《江西农民称祖先是开国皇帝,祖传4本族谱》(作于2021-8-19),说江西德兴市香屯村的李氏家族,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第22个儿子李元婴的后人;该谱最后修订时间是1938年,谱中记载该村村民李长水的祖父是李渊的48世孙。 据史,李渊生于公元566年。假定李长水的祖父生于1938年,平均代距为(1938-566)/47 = 29.2年。
(2)宋朝赵氏
在微信群中有朋友介绍,在湖南和广东都有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后人。其中,湖南长沙持谱人赵*喜是赵匡胤36世孙,广东香山持谱人赵*美是赵匡胤31世孙,假定他们今年都是50岁,生于1971年;据史,赵匡胤生于公元927年。那么,他们的平均代距分别是 (1971-927)/35 = 29.8年, (1971-927)/30 = 34.8年。 [ 均分两人的平均代距为(29.8+34.8)/2 = 32.3年。]
(3)明朝朱氏
同样来自微信群,我国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生于1928年,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19世孙。据史,朱元璋生于公元1328年。平均代距(1928-1328)/18 = 33.3年。
(4)清朝皇室
清朝末代皇帝“宣统帝”生于1906年,是清朝灭明后的第一代皇帝“顺治帝”的10世孙。据史,顺治帝生于1638年,平均代距(1906-1638)/9 = 29.8年。
(5)孔氏家族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儒学为历代统治者所尊崇,孔姓成为天下第一贵姓。网上介绍,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据孔谱,他的77世孙孔令贻生于1872年,平均代距(1872+551)/76 = 31.8年。
(6)苏氏家族
苏东坡是家喻户晓的宋代人物,生于公元1037年。据苏谱,他的29世孙苏局仙生于1882年,平均代距(1882-1037)/28 = 30.2年。
上面六个家族是中国历史上的显赫家族,除了孔氏家族年代久远追溯太多不一定准确外,其他都是距今1000年左右的皇室后裔和名人后裔,应该比较可信。他们的平均代距在29.2--34.8之间,六个家族合7596年共243代人的平均代距为:
7596/243 = 31.25 (年/代),而且在30--33年之间为曲线分布的高峰。
31.25 !
31.25 !
各姓的平均代距最集中的范围在29--34年,31.25是其平均值,应该是合理的。所以,用平均代距31\32年去估算先祖的出生年份,误差不会很大。
二、平均代距在钟谱的应用
(一)兴宁钟谱的提龄公
找出平均代距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下面就以31.25年的平均代距对兴宁钟氏提龄公的出生年份进行探讨。
“五龄公”(提龄、遐龄、祯龄、祥龄、瑞龄)后代众多,几乎占据了广东钟谱的半壁江山,提龄是五龄之一,居长(老大),他生于何年,一直是人们争论焦点。在《对族谱问题的探索与期待》后面的附注中,我做了一个不完全的统计,前后相差竟然接近300年:
【 锺提龄出生年份统计(来自不同的资料)
1078《2006赣南锺氏族谱》;
1089“2006-12广东河源‘五龄公世系研讨会’的意见之一”(见锺光伦《从宋代史籍和明清古碑刍议钟提龄生父》--简称《刍议》介绍);
1099《2008四川内江钟氏族谱》;
1229 香港锺煜晟《2006紫金文振系锺谱》、《2007平远县锺谱》;
1297“近几年有几部新编谱”(见锺光伦《刍议》介绍);
1305 台湾锺银昌《用数据看五龄公世系》;
1368 成都锺光伦《从宋代史籍和明清古碑刍议钟提龄生父》。】
上述数据前后相差290年,到底谁说的最合理?
需说明的是,旧谱都没有记载历代祖先的生卒年份(名人除外),对于那些代代先祖生卒年份都有记录的现代族谱(有的甚至被精确到年-月-日-时辰),几乎全是现代人的造假之作,不足为信。
据锺泽民编《1997兴宁锺谱》,锺提龄次子锺文亮生于1316年,文亮之孙锺应通生于1380年,提龄生于何年,谱中没说。考虑到香港锺煜晟《紫金锺谱》说提龄长子锺文振生于1309年,故我认为提龄应该生于1280--1290之间,取生于1285年比较合适,所以在我的文章中,都说“按兴宁谱,提龄公生于1285年左右”。
对各地开基祖的出生年份,我提出了“逆向考证”的方法。“逆向考证”的要点是:①在开基祖的“原生地”找到他的血缘后代,②用这些现代人的出生年份、按族谱记载的世代数、以“合理的平均代距”,去逆向计算出开基祖的出生年份。我认为计算结果即使与开基祖的实际出生年份有出入,但其误差应不会太大。无疑,“合理的平均代距”是“逆向考证”的基础。
提龄公是兴宁锺氏开基祖,其墓葬在兴宁县城东边马荠塘,这是他的“原生地”。2018-8我在提龄群发动调查,请群内提龄系宗亲将自己的姓名、出生年份、出生地址和与提龄的世代数等相关信息在群内公开,由我收集整理和分析(见《逆向考证的“基石”和提龄公世系说评》)。但是很遗憾,作为提龄“原生地”的兴宁,只有锺声望先生一人响应。
锺声望,生于1970年,是提龄长子文振的后代,提龄23世孙,兴宁永和人;2020年他在私聊中告诉我,他的村子,年龄和辈分最高的是提龄20世,2020年出生的辈分最低的是提龄26世。显然,锺声望先生在村中的辈分是居中的。
我按前面“六个中国历史上的显赫家族”的平均代距31.25年,以锺声望先生来逆向推算提龄公的出生年份,可以得到:
提龄公的出生年份为 1970-31.25*22 = 1283 年(左右)。
这说明锺泽民编《1997兴宁锺谱》文亮生于1316年(我据此估算提龄生于1285年左右),与上面计算的提龄生于1283年,最为接近。无疑,作为兴宁锺文亮后代的锺泽民先生(已故)研究锺谱几十年,即使其《钟氏渊源校正本》有许多问题和错误,但在“文亮生于1316年”这一点上,他的考证我觉得是应该认可的。这也说明,合理的平均代距,可以证明提龄公不是生于最早的1078年,也不是生于最晚的1368年,而是生于合理的1283年左右。(当然,需要说明的是,锺声望先生一个人的数据不能代表全体兴宁钟氏,所以今后引用提龄公的出生年份时,仍然要按兴宁钟谱为参考,以兴宁提龄公生于1285年左右比较合适。 今年是2021年,提龄公出生至今是736年。)
族谱,本应该是血缘谱;但不同血缘的家族为壮大势力而“抱团取暖”就合编出了“合谱”。显然,将许多的同姓异血家族加入到这个合谱中去,这个经过“嫁接”合并而成立的合谱就会变成一棵参天大树!
公元1536年明朝嘉靖皇帝恩准民间百姓可以建祠修谱,民谱如雨后春笋般破土发芽了。于是,由4个“提龄九世孙”编纂、在万历四十五年(1617)“重刻”的兴宁《大平湖锺氏源流传》出版面世了,这是大平湖(兴宁岗背)或粤东最早的锺姓族谱。请注意,这年(1617)距离提龄出生的1283年已远达334年,那么,由生于(1283+31.25*8=)1533年左右的“提龄九世孙”们,在1617年追溯了334年前出生的提龄公,其世系上有没有误差? 血缘上有没有向上误接祖源(福建谱)和向下“收编”各地同姓异血的族群(合谱)? 那就有待大家去考证了。
可以肯定的是,在公元1617年出版《大平湖锺氏源流传》之后,基于抱团取暖的需要(注:在清代的广东,抱团取暖是社会“刚需”! 就如春秋战国时期,各路诸侯都要合族于炎黄一样,也是“刚需”!),粤东有许多不同血缘的钟氏,都先后合谱到了兴宁提龄谱系中来了,锺光伦先生2019《从宋代史籍和明清古碑刍议钟提龄生父》介绍的就是这个事实。我觉得,在“先合谱”的下面几代里还可能存在后来加进去几支“新鲜血液”形成新的“后合谱”,让后合谱的人口量比先合谱的更旺更强;这样的合谱“谱系”依然保持了“树状结构”;而且支谱与主谱的“接点”都是支谱的二三百年后的“孝子贤孙”给接上去的。目前五龄系谱庞大的人口数(据说有过百万人)和超多的世系数(据说最高达到提龄40多世),很可能就是这种树状结构的“多谱系的合谱”结果。
但是,五龄系谱中到底有多少支系谱是合谱呢? 现在还无法分辨,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最好是取得各地“提龄系”男性Y染色体基因数据去判定,加上合理的平均代距可以粗略地计算祖先的大致出生年份,由此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技术数据会为我们给出科学而公正的答案。
(二)武平钟谱的“三友公”
据《2005福建武平钟谱》,“象洞十四祖”之父是“四友公”(友文、友武、友勇、友盛),他们生于北宋1040年前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遭受迫害。下面用平均代距进行反推算可以验证他们的出生年份是否合理。
我找到了几个“三友公”(友文、友武、友勇)的后代,用31.25的平均代距进行反推算,看看结果如何。(见拙文《学习钟谱的汇报》)
例一:《2005武平谱》的主编钟春林先生生于1954年,是谱记生于1037友文公的24世孙。逆向推算1954-31.25*23=1235年(生友文);相差1235-1037=198年!
例二:武平钟氏文化研究会会长钟茂富先生生于1969年,是谱记生于1043友勇公的25世孙。逆向推算1969-31.25*24=1219年(生友勇);相差1219-1043=176年!
例三:兴宁钟氏文化研究会的钟声望先生生于1970年,据兴宁旧谱(1友武 --2理 --3提龄 --4文振 …… 25声望),他是生于1040友武公的25世孙。逆向推算1970-31.25*24=1220年(生友武);相差1220-1040=180年!
就是说,武平谱记载“三友公”是生于1040年左右(北宋时期),而用现代人逆向推算的结果是“三友公”生于1220年左右(南宋时期),推算的出生年份与族谱记录竟相差了180年!
这个结果说明,武平谱的记载经不起逆向考证的推敲。
那么,武平谱为什么要把“象洞十四祖”父子两代人从南宋年代往上推了将近200年去到北宋年代? 很大可能是在“1536嘉靖恩准”之后武平钟氏在编修族谱时要让他们以“十七进士”和保守派的身份“光荣地卷入”始于1069年的王安石变法事件,成为“元祐党人”(注:各姓的后世人都以成为保守派的元祐党人为荣);而查核宋史,无法找到他们的名字。用平均代距去逆向考证,暴露了明清族谱的身份造假和年代造假。
本文采用了锺氏群广西贺州锺耀祖先生提供的好些资料和数据,谨谢。为了探讨文中公开了微信朋友锺声望先生的部分个人隐私,实为不得已,亦当致歉和致谢!
广东龙川 锺胜 2021-8-29初稿,2022-8-22修改
再次讨论平均代距(修改)
钟氏宗亲网2011-11-24发表了“利川钟氏”转发锺达文章《研究我钟氏家族历史要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实际》,在其文末列出了“资料来源 3”说:“福建武平锺志良宗亲来信,他们调查了10多姓1000多传承世辈,平均代龄在27至34岁之间。”
十年来,我相信这个数据,常以平均每代30年去进行估算。
从世系的角度看,有的族谱从元朝宋朝往下记,有的从唐、隋、晋、汉往下记,也有从黄帝炎帝往下记----妣姓与子嗣,甚至生卒年份,一代不漏代代清晰;从族谱看,中华各姓毫无例外都是炎黄的血缘后代----个个都是“炎黄子孙”,皆大欢喜。深入思考一下,全国各姓真的全是炎黄的血缘子孙吗? 炎黄手下的千军万马都绝后了? 我一直有怀疑!如果我的怀疑合理,炎黄子孙就只能是同文不同种的“合族”的结果,就如族谱中同姓不同血的“合谱”。
族谱,是记录一个姓氏家族父系血缘传承的文字载体。但是,现代研究表明,许多地方的族谱(明清族谱)中充满了对元朝之前的名人的世系追溯(这里涉及世系造假),也存在着明清两朝(重点在清朝)为强化宗族势力而合编的宗谱(这里涉及血缘造假),世系造假(追溯)和血缘造假(合谱)在旧谱中普遍存在。族谱的造假问题现在已经有基因测Y技术可以慢慢破解,但本文不讨论旧谱的造假问题,只讨论几百上千年的姓氏世系里最合理的平均代距应该是多少。
一、合理的平均代距
平均代距是否合理是我们探讨族谱时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或者说,探讨族谱问题虽然不能完全依赖平均代距,但平均代距的合理性却是探讨族谱世系的重要考量。例如,“锺氏九十五世祖名歌”将生于公元前223年的一世祖锺接公,到象洞十四祖之一的生于公元1062年的九十五世锺理公,记录为95代的世系吊线,平均代距不足14年,可以证明其中存在严重的世系造假。(见拙文《清代的<祖名歌>及其历史教训》)
大家知道,中国各姓的族谱都是父系谱,主要记录男人的血缘世代繁衍。在1949年之前几千年的旧社会,“男人有一妻多妾”是富裕人家的社会常态,而且在和平环境风调雨顺的条件下(不考虑战争和瘟疫),限于医疗水平,生下来的儿子中能活到成年人并结婚生子的大概只有一半,所以,我们不应该用今天的视角去看旧社会。通常男人十六岁就有了生育能力,直到七八十岁;父子之间的年龄差(代距),有的只相差十七八岁,有的却相差七八十岁,显然只看父子二代人的年龄差不能说明问题,只有将许多代人的代距进行平均,得到的“平均代距”才有参考价值。那么,谁能证明平均代距应该多少才合理?为了说明自己家的族谱正确,计算时有的人选用20岁、25岁作代距,有的选用30岁、35岁作代距,公说公的对婆说婆的对,各取所需互不认同,只见争论难有结果。
但是,世世代代的父子传承,总会有一个总体合理的平均代距范围,靠拍脑袋是不行的,一定要有科学依据才有说服力。那么,这个合理的平均代距范围应该是多少呢?
统计学告诉我们,这类问题必然会有规律可寻且一定服从“正态分布”,统计的世代数越多、姓氏族系越多,正态分布就越精确,关键是要有人去调查和收集这些数据。“正态分布曲线”会证明,平均代距分布最集中的年龄,不会是低端的十七八岁,也不会是高端的七八十岁,而会是在两者之间的某个年龄段内。
文章第一句我就引用了钟氏宗亲网《研究我钟氏家族历史要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实际》文末所列之“资料来源 3”,其中说到“ ……他们调查了10多姓1000多传承世辈,平均代龄在27至34岁之间。”
自2013年之后,我一直用“平均代距大约30年”去讨论族谱的代距问题。当然,我对“10多姓1000多传承世辈”是有保留看法的,因为这“10多姓”里有许多靠追溯出来的造假世系,他没能排除这些世系造假(准确地说,是他没有能力排除)。
然而,几年来,即使是最近,人们还在为“平均代距应该多少年才合理”争论不休,对“各姓平均代距大约30年”表示怀疑,其中不乏研谱多年的老者。为此,我在微信群收集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姓氏家族,用他们的平均代距应该会有些说服力的,列于后,供大家参考。于我来说,这是继“资料来源 3”之后,对平均代距的再次讨论。
(1)唐朝李氏
前几天,中华家谱馆转发了一篇“家谱印刷基地>>浏览文章”为《江西农民称祖先是开国皇帝,祖传4本族谱》(作于2021-8-19),说江西德兴市香屯村的李氏家族,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第22个儿子李元婴的后人;该谱最后修订时间是1938年,谱中记载该村村民李长水的祖父是李渊的48世孙。 据史,李渊生于公元566年。假定李长水的祖父生于1938年,平均代距为(1938-566)/47 = 29.2年。
(2)宋朝赵氏
在微信群中有朋友介绍,在湖南和广东都有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后人。其中,湖南长沙持谱人赵*喜是赵匡胤36世孙,广东香山持谱人赵*美是赵匡胤31世孙,假定他们今年都是50岁,生于1971年;据史,赵匡胤生于公元927年。那么,他们的平均代距分别是 (1971-927)/35 = 29.8年, (1971-927)/30 = 34.8年。 [ 均分两人的平均代距为(29.8+34.8)/2 = 32.3年。]
(3)明朝朱氏
同样来自微信群,我国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生于1928年,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19世孙。据史,朱元璋生于公元1328年。平均代距(1928-1328)/18 = 33.3年。
(4)清朝皇室
清朝末代皇帝“宣统帝”生于1906年,是清朝灭明后的第一代皇帝“顺治帝”的10世孙。据史,顺治帝生于1638年,平均代距(1906-1638)/9 = 29.8年。
(5)孔氏家族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儒学为历代统治者所尊崇,孔姓成为天下第一贵姓。网上介绍,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据孔谱,他的77世孙孔令贻生于1872年,平均代距(1872+551)/76 = 31.8年。
(6)苏氏家族
苏东坡是家喻户晓的宋代人物,生于公元1037年。据苏谱,他的29世孙苏局仙生于1882年,平均代距(1882-1037)/28 = 30.2年。
上面六个家族是中国历史上的显赫家族,除了孔氏家族年代久远追溯太多不一定准确外,其他都是距今1000年左右的皇室后裔和名人后裔,应该比较可信。他们的平均代距在29.2--34.8之间,六个家族合7596年共243代人的平均代距为:
7596/243 = 31.25 (年/代),而且在30--33年之间为曲线分布的高峰。
31.25 !
31.25 !
各姓的平均代距最集中的范围在29--34年,31.25是其平均值,应该是合理的。所以,用平均代距31\32年去估算先祖的出生年份,误差不会很大。
二、平均代距在钟谱的应用
(一)兴宁钟谱的提龄公
找出平均代距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下面就以31.25年的平均代距对兴宁钟氏提龄公的出生年份进行探讨。
“五龄公”(提龄、遐龄、祯龄、祥龄、瑞龄)后代众多,几乎占据了广东钟谱的半壁江山,提龄是五龄之一,居长(老大),他生于何年,一直是人们争论焦点。在《对族谱问题的探索与期待》后面的附注中,我做了一个不完全的统计,前后相差竟然接近300年:
【 锺提龄出生年份统计(来自不同的资料)
1078《2006赣南锺氏族谱》;
1089“2006-12广东河源‘五龄公世系研讨会’的意见之一”(见锺光伦《从宋代史籍和明清古碑刍议钟提龄生父》--简称《刍议》介绍);
1099《2008四川内江钟氏族谱》;
1229 香港锺煜晟《2006紫金文振系锺谱》、《2007平远县锺谱》;
1297“近几年有几部新编谱”(见锺光伦《刍议》介绍);
1305 台湾锺银昌《用数据看五龄公世系》;
1368 成都锺光伦《从宋代史籍和明清古碑刍议钟提龄生父》。】
上述数据前后相差290年,到底谁说的最合理?
需说明的是,旧谱都没有记载历代祖先的生卒年份(名人除外),对于那些代代先祖生卒年份都有记录的现代族谱(有的甚至被精确到年-月-日-时辰),几乎全是现代人的造假之作,不足为信。
据锺泽民编《1997兴宁锺谱》,锺提龄次子锺文亮生于1316年,文亮之孙锺应通生于1380年,提龄生于何年,谱中没说。考虑到香港锺煜晟《紫金锺谱》说提龄长子锺文振生于1309年,故我认为提龄应该生于1280--1290之间,取生于1285年比较合适,所以在我的文章中,都说“按兴宁谱,提龄公生于1285年左右”。
对各地开基祖的出生年份,我提出了“逆向考证”的方法。“逆向考证”的要点是:①在开基祖的“原生地”找到他的血缘后代,②用这些现代人的出生年份、按族谱记载的世代数、以“合理的平均代距”,去逆向计算出开基祖的出生年份。我认为计算结果即使与开基祖的实际出生年份有出入,但其误差应不会太大。无疑,“合理的平均代距”是“逆向考证”的基础。
提龄公是兴宁锺氏开基祖,其墓葬在兴宁县城东边马荠塘,这是他的“原生地”。2018-8我在提龄群发动调查,请群内提龄系宗亲将自己的姓名、出生年份、出生地址和与提龄的世代数等相关信息在群内公开,由我收集整理和分析(见《逆向考证的“基石”和提龄公世系说评》)。但是很遗憾,作为提龄“原生地”的兴宁,只有锺声望先生一人响应。
锺声望,生于1970年,是提龄长子文振的后代,提龄23世孙,兴宁永和人;2020年他在私聊中告诉我,他的村子,年龄和辈分最高的是提龄20世,2020年出生的辈分最低的是提龄26世。显然,锺声望先生在村中的辈分是居中的。
我按前面“六个中国历史上的显赫家族”的平均代距31.25年,以锺声望先生来逆向推算提龄公的出生年份,可以得到:
提龄公的出生年份为 1970-31.25*22 = 1283 年(左右)。
这说明锺泽民编《1997兴宁锺谱》文亮生于1316年(我据此估算提龄生于1285年左右),与上面计算的提龄生于1283年,最为接近。无疑,作为兴宁锺文亮后代的锺泽民先生(已故)研究锺谱几十年,即使其《钟氏渊源校正本》有许多问题和错误,但在“文亮生于1316年”这一点上,他的考证我觉得是应该认可的。这也说明,合理的平均代距,可以证明提龄公不是生于最早的1078年,也不是生于最晚的1368年,而是生于合理的1283年左右。(当然,需要说明的是,锺声望先生一个人的数据不能代表全体兴宁钟氏,所以今后引用提龄公的出生年份时,仍然要按兴宁钟谱为参考,以兴宁提龄公生于1285年左右比较合适。 今年是2021年,提龄公出生至今是736年。)
族谱,本应该是血缘谱;但不同血缘的家族为壮大势力而“抱团取暖”就合编出了“合谱”。显然,将许多的同姓异血家族加入到这个合谱中去,这个经过“嫁接”合并而成立的合谱就会变成一棵参天大树!
公元1536年明朝嘉靖皇帝恩准民间百姓可以建祠修谱,民谱如雨后春笋般破土发芽了。于是,由4个“提龄九世孙”编纂、在万历四十五年(1617)“重刻”的兴宁《大平湖锺氏源流传》出版面世了,这是大平湖(兴宁岗背)或粤东最早的锺姓族谱。请注意,这年(1617)距离提龄出生的1283年已远达334年,那么,由生于(1283+31.25*8=)1533年左右的“提龄九世孙”们,在1617年追溯了334年前出生的提龄公,其世系上有没有误差? 血缘上有没有向上误接祖源(福建谱)和向下“收编”各地同姓异血的族群(合谱)? 那就有待大家去考证了。
可以肯定的是,在公元1617年出版《大平湖锺氏源流传》之后,基于抱团取暖的需要(注:在清代的广东,抱团取暖是社会“刚需”! 就如春秋战国时期,各路诸侯都要合族于炎黄一样,也是“刚需”!),粤东有许多不同血缘的钟氏,都先后合谱到了兴宁提龄谱系中来了,锺光伦先生2019《从宋代史籍和明清古碑刍议钟提龄生父》介绍的就是这个事实。我觉得,在“先合谱”的下面几代里还可能存在后来加进去几支“新鲜血液”形成新的“后合谱”,让后合谱的人口量比先合谱的更旺更强;这样的合谱“谱系”依然保持了“树状结构”;而且支谱与主谱的“接点”都是支谱的二三百年后的“孝子贤孙”给接上去的。目前五龄系谱庞大的人口数(据说有过百万人)和超多的世系数(据说最高达到提龄40多世),很可能就是这种树状结构的“多谱系的合谱”结果。
但是,五龄系谱中到底有多少支系谱是合谱呢? 现在还无法分辨,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最好是取得各地“提龄系”男性Y染色体基因数据去判定,加上合理的平均代距可以粗略地计算祖先的大致出生年份,由此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技术数据会为我们给出科学而公正的答案。
(二)武平钟谱的“三友公”
据《2005福建武平钟谱》,“象洞十四祖”之父是“四友公”(友文、友武、友勇、友盛),他们生于北宋1040年前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遭受迫害。下面用平均代距进行反推算可以验证他们的出生年份是否合理。
我找到了几个“三友公”(友文、友武、友勇)的后代,用31.25的平均代距进行反推算,看看结果如何。(见拙文《学习钟谱的汇报》)
例一:《2005武平谱》的主编钟春林先生生于1954年,是谱记生于1037友文公的24世孙。逆向推算1954-31.25*23=1235年(生友文);相差1235-1037=198年!
例二:武平钟氏文化研究会会长钟茂富先生生于1969年,是谱记生于1043友勇公的25世孙。逆向推算1969-31.25*24=1219年(生友勇);相差1219-1043=176年!
例三:兴宁钟氏文化研究会的钟声望先生生于1970年,据兴宁旧谱(1友武 --2理 --3提龄 --4文振 …… 25声望),他是生于1040友武公的25世孙。逆向推算1970-31.25*24=1220年(生友武);相差1220-1040=180年!
就是说,武平谱记载“三友公”是生于1040年左右(北宋时期),而用现代人逆向推算的结果是“三友公”生于1220年左右(南宋时期),推算的出生年份与族谱记录竟相差了180年!
这个结果说明,武平谱的记载经不起逆向考证的推敲。
那么,武平谱为什么要把“象洞十四祖”父子两代人从南宋年代往上推了将近200年去到北宋年代? 很大可能是在“1536嘉靖恩准”之后武平钟氏在编修族谱时要让他们以“十七进士”和保守派的身份“光荣地卷入”始于1069年的王安石变法事件,成为“元祐党人”(注:各姓的后世人都以成为保守派的元祐党人为荣);而查核宋史,无法找到他们的名字。用平均代距去逆向考证,暴露了明清族谱的身份造假和年代造假。
本文采用了锺氏群广西贺州锺耀祖先生提供的好些资料和数据,谨谢。为了探讨文中公开了微信朋友锺声望先生的部分个人隐私,实为不得已,亦当致歉和致谢!
广东龙川 锺胜 2021-8-29初稿,2022-8-22修改
有微信朋友告诉我,上面举例的清朝皇室世系:【清朝末代皇帝“宣统帝”生于1906年,是清朝灭明后的第一代皇帝“顺治帝”的10世孙。据史,顺治帝生于1638年,平均代距(1906-1638)/9 = 29.8年。】,其中有误,应该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醇亲王→载沣→溥仪”。谢谢更正。
即:生于1906年的宣统帝是生于1638年的顺治帝的9世孙。则平均代距应该为(1906-1638)/8 = 33.5年。
那么,六个家族合7596年共242代人的平均代距为: 7596/242 = 31.4(年/代) 一般说法是 25年一代 平均代距是个统计值,它是一个范围,不是一个不变的恒定值。
文中六个家族的平均代距在29.2--34.8之间,而且六个家族合7596年共242代人的平均代距为31.4年。
具体应用时,平均代距往往与族谱涉及的世代数有关:世代数越少误差越大,世代数越多误差越小。
网上各姓朋友在交流时普遍觉得,平均代距的范围应该在30--33年,即使有偏差,偏差也不会太大。
我认为,在探讨族谱世系问题时,平均代距取在30--33年作为参考,确实有意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