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客家文学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客家文化是中国文学中极富特色的重要分支,它是有客家人特色的文学,它反映客家人的社会生活,描绘客家人所处的生活环境,表现客家人的思想感情。现广东韶关、湖南郴州、江西赣州组成"红三角经济区",旅游合作项目已经启动,挖掘其中的客家文学旅游资源,发展红三角旅游大有可为。客家文学的历史和客家民系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形成,发展而发展的。红三角地区历史悠久,山河秀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景观多姿多彩;而且红三角地区正是客家民系发展演化。并逐渐形成一个具有比较独特的客家方言、风俗习惯及文化心态的稳定的客家民系的重要地区。客家人六次迁移路线图都经过了韶关、郴州、赣州。为弘扬客家精神、光大中华文化,发展"红三角"旅游,现主要就韶关客家文学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作初步探讨,以期可抛砖引玉。首先,我们看唐代的开元贤相张九龄,是杰出的客家先民,《唐诗三百首》的开篇,便是其五言古诗《感遇》两首。虽然,他的大部分诗文还没有明显的客家文学特色,但是在他的作品中,例如《感遇》:"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就真实地表现了客家人在复杂的斗争中谦和而刚毅的心理,蕴含着客家人群体性格的特点。现韶关市区已开发的风度路步行街北口,就矗立了这首《感遇》诗作为旅游吸引物。张九龄诗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则以整块汉白玉雕刻,立在武江桥头公园,作为了一个标志性景观。韶关市区还有祯江桥头的曲江园、九龄公园、风度楼遗址、丞相山张九龄家族墓园等与张九龄有关的旅游吸引物。长期以来,岭外的客家人,通过个人奋斗,能达到张九龄那样高的地位者,乃是凤毛麟角,不可多见。客家人是南迁移民,虽可向中原地区追溯祖籍,但在现实社会中却难以得到支持,没有什么靠山。张九龄在政治中感到势单力薄,在一次又一次复杂的政治斗争后,产生了洁身自好、明哲保身,不愿亦不屑与小人计较的想法,这反映在他的《咏燕》诗中:"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华莫相猜"。这种个人的品格又因为张九龄的地位和影响,而成为后来许多客家人的群体性格∶不忘贫贱、不怕艰苦、终日乾乾、善良天真、洁身自好,而面对处于强势地位的"鹰华"又只是徒唤奈何。张九龄的诗作对客家人及研究客家文化者或对客家有兴趣的人,都有极大吸引力和开发利用价值,有着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后世所录唐诗以传者,独谒与曲江公(张九龄)追然并存"的翁源县人邵谒,《全唐诗》录有邵谒诗一卷,共32首。他的诗句反映现实、关注人民的疾苦︰如《岁丰》中的呐喊"贫士无良畴,安能得稼稿?""天地莫施恩,施恩强者得"。面对唐末的京师,他《自叹》"白日九衢中,幽独暗如漆"。在《瞽者叹》中怒吼"我心岂不平,我目自不明。徒云备双足,天下何由行!"邵谒诗作感情强烈、思想深刻、风格沉雄,是"唐诗之路"等旅行社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极好资源。"马上将军、马下诗人"余靖,其风采是韶关人的楷模,韶关市标志风采楼就是他的纪念物,另有风采路、余靖墓、熏风路等纪念他的旅游吸引物。他的《暮春》诗,特别能吸引充满信心、奋发向上的年轻人:"草带全铺翠,花房半坠红。农家榆荚雨,江国鲤鱼风。堤柳绵争扑,山樱火共烘。长安少年客,不信有衰翁!"余靖破依智高、平交趾之乱,以尚书左承知广州、兼管内劝农市舶使、提点铜银场公事,清廉而深受百姓爱戴:"为帅十年,不载南海一物","两袖清风",被请进了广州的"八贤堂"。余靖的散文中有《从政六箴》,很值得品味。箴作为一种文体,以规戒为主题,余靖的六箴为︰《清箴》、《公箴》、《勤箴》、《明箴》、《和箴》、《慎箴》,用于自勉、勉人。《清箴》可用为廉政教育参观团旅行社产品的一部分:"政为民纲,清本士节。立于寡过,先乎自洁。根不坚固,枝必颠折。勿谓何伤,多其藏者厚其亡;勿谓终吉,悖而入者悖而出!金满堂而莫守,玉无胫而能走。君子临财,贵乎无苟。计日受禄,孰忧不足?饮马投钱,敦日非贤?不义如云,前圣所陈∶不贪为宝,先儒之道。所以甑虽生尘,德及吾民;珠能还浦,道光信史。去感畏知,千古仰之,鸣呼!幽有鬼神,明有斧钺。何如砥砺,清名不灭。""明清八大家"之一的韶关人廖燕,其作品《二十七松堂集》在生前就多次出版,并远播海外。早在1862年,就有了日文久版。1995年台湾仍在出版新的补编校勘本;可见,廖燕作品在海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是韶关又一重要的客家文学旅游资源。对家乡风物的讴歌,是廖燕诗文的重要部分,《曲江名胜二十二首》中的《笔峰写云》(现帽子峰九龄公园):"孤峰如削势森然,倒绘虚空水墨鲜。数重云霞观处幻,几重烟雨画中玄。化工妙岂同凡事,巨颖奇应谱碧天。可怪秋来江上雁,亦从霄汉试长笺"。《登风度楼》则表达了对乡贤的景仰:"独此危楼在,遗风想象中。功标庾岭胜,诗起盛唐雄。高置身千尺,遥看眼一空。由来经济士,旷世许相同"。"无限登高意,悠悠向此楼。时平容若辈,事去忆忠谋。树色连云见,江声入海流。所怀终莫尽,吟破一天秋。"21世纪,兴起了生态旅游、露营穴居、农家乐等,居然在廖燕的诗中亦可找到对应的《山居》诗32首、《种菜》诗8首,如《山居》(其一):"踏遍烟岚兴更奇,新诗写就手长披。全身有意藏岩穴,与物忘机狎鹿麋。寺送疏钟人定后,渔归远浦月明时。山情近夜犹堪赏,独上高楼听籁吹。"《种菜》(其一)︰"荒园三四亩,日夕事浇锄。每至盛衰际,常思天地初。百芳随候变,一秀见春余。肉食能多鄙,须知惜细蔬"。还有《游丹霞山记》、《重修风度楼记》、《金圣叹先生传》、《孟浩然论》、《高宗杀武穆论》等诗文,真是一个可开发的文化旅游宝库。当然,最有客家特色的,是廖燕的《曲江竹枝洞》13首:(其一):"遇仙桥下水澄鲜,遇仙桥上路通天。谁信神仙容易遇,遇郎难似遇神仙!"以遇仙桥(现西河大桥)为题材,用夸张的手法,真切地唱出姑娘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其六):"门外长江深不深,阿郎肠肚更千寻。谁言笔峰改得帽,奴又改得阿郎心!""笔峰"可改称"帽子峰”,姑娘可改变情郎的心吗?"未晓鸡声已屡催,送郎常起五更时,鸡冠罚作山头石,省得人间早别离!"以市区最高峰鸡公山为意象,很有客家特色。"妾住武溪溪水边,万竿烟雨覆村庄。郎来取竹休伤笋,留待他时宿凤凰。"一句"郎来取竹休伤笋"的双关语,并如诗如画的春景,使纯洁忠贞的妇女变得更加美丽。"河西万室绕溪斜,男得闲游女作家。汲水溪边都跣足,樵妇插得满头花"。好一幅北江风情!好一曲客家妇女赞歌!许多客家才子流连韶关,题有诗文,亦是一个应开发的资源,例如宋湘的梅岭凉亭长联等。韶关五月诗社的许多作品,也可归于客家文学的范畴。另外,采茶戏、客家山歌、客家谣谚、客地说唱、客家民间故事等,都是客家文学的瑰宝;为配合韶关市政府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开展高强度的对外宣传促销,应充分开发利用这些人文珍品。京珠高速公路通车,为红三角旅游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除挖掘客家文学旅游资源外,要进行政府级的红三角旅游线路打造及协作;并由铭源基金会设立红三角旅游中心、与韶关市旅游局等共同策划红三角旅游开发,把红三角旅游开发列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并要联合打造景区,把景点连成一片、串联包装线路,总体宣传、推介。那么,红三角旅游应怎样起步、拓展呢?首先,要立足韶关,用三至五年扩展湘赣市场,使红三角成为一体。韶关旅游开发较早、基础较好,对外宣传联络活跃;粤北与珠三角、港澳地区可促销互动,设立网络等促销平台,推动"广东人游红三角",向港澳等海外市场推出红三角旅游整体形象。而从珠江文化的角度,三市同属珠江文化区域。郴州发源的武江、赣州发源的演江,在韶关汇合成北江;北江是珠江的第二大水系,韶关是北江流域最大的城市,历史上三市的人流、物流,多以韶关为集散点南下北上的。广东省旅游局长郑通扬指出︰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作为广东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战场,要形成若干个区域旅游中心,"力争将丹霞山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旅游区","要培育韶关成为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第二,要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应大力引进外资旅行社,做大做强当地旅游企业;解决景区路不通问题,使景点易被各种旅游车型到达,修好郴州与赣州之间通道,使红三角联游成为坦途;建设车型齐备的旅游车队;建设高星级酒店,推出红三角美食、名菜、名酒等特色旅游产品,吸引休闲渡假客源;加强红三角地区旅游企业合作,相同的旅游产品,其收费、毛利可相同。红三角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等资源可挖掘整理,冀望红三角旅游早出精品、上台阶、成规模,红三角旅游品牌一炮而红,并由此促进红三角经济区全面发展。
感謝分享。{:1_1:}{:1_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