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zys 发表于 2020-10-26 13:00:16

对“五龄公世系”的再质疑



    对“五龄公世系”的再质疑


    族谱有新旧之分,民国之前算旧,民国之后算新。必须说明,新旧族谱都有造假的成分,而且造假的程度难分高低。所谓“旧谱比新谱可靠”,这是没有根据的臆想,因为他只是看到了新谱的新造假而没有看到旧谱的旧造假。
    用提龄系旧谱分析,粤东锺氏来自福建,所以福建武平谱是上游谱,广东兴宁谱是下游谱。
    旧谱都没有记录普通祖先的生卒年份(名人祖先除外),是近代人(民国之后)给他们“补”上了生卒年份!这就是造假。尤其是1980年之后的新编族谱更疯狂,祖先的生卒年份可以精确到“年-月-日-时辰”,而且谱中没有任何说明和注释!这应该是算命先生和编者一起合作编的谱。
    但是,我被这类算命先生牵着鼻子走了几年,才发现上当了。于是我采用“逆向考证”寻找基石,这个方法是对的。而所谓“下游谱服从上游谱的原则”,以前我觉得对,还信了,现在(2020)认为是错的——事实证明,上游谱的造假不比下游谱逊色!我以前相信“上游谱应该是正确的”并设定为探讨世系的天花板——这是我认识上的错误,被误导了。下面我一边剖析自己,一边评论“九代说”。所谓“九代说”就是粤东提龄系《2006广东紫金县文振系族谱》中的“理公至文亮公共为九代”的世系吊线。
    “五龄公”就是粤东锺谱记载的生于南宋时期的五个兄弟,他们是:提龄(字壁)、遐龄(字坛)、祯龄(字坦)、祥龄(字基)、瑞龄(字堂)。后世谱称他们为“五龄公”(提龄、遐龄、祯龄、祥龄、瑞龄),也有谱称他们为“五公”(壁、坛、坦、基、堂)。但是,有旧谱说“五龄公”和“五公”是两拨人,即“五龄公”不等于是“五公”;更有谱说“五龄公”不全是亲兄弟,“五公”也不全是亲兄弟,即“五龄公”和“五公”是几拨人。总之,旧谱对“五龄公”和“五公”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上下(纵向)还是左右(横向),记载都很混乱。下面的重点是以提龄公世系为主线质疑粤东锺谱为什么会这样乱。


    一、“九代说”的合理性被质疑


    基于福建武平谱“理公生于1062年”,我称此为“天花板”。天花板以上属于北宋之前范围,在此不讨论。(注:我没有对古谱考证,就采信它为天花板,盲目相信武平谱,这是方法错了。请注意,我检讨的是自己的方法,不是要否定武平谱,因为我还没有能力否定它,但我错在应该怀疑它而没有怀疑它。)
    基于广东兴宁《提龄公谱系全》“应通公生于1380年”和锺泽民编《1997广东兴宁谱》“文亮公生于1316年”,我称此为“基石”。基石需以“原生地”为原则条件用现代人“逆向考证”证实而设立。(注:这个方法是对的。)
    天花板到基石的时间距离(1316-1062=254),即在理公和文亮公之间的时间差是254年,各地族谱记载了多少代呢?典型的记载是共有三代、五代、七代、九代,没有超过九代的。(注:粤东锺谱之乱,已见一斑。)
    A、三代说:“1理1062——2提龄——3文亮1316” (见《广东兴宁文亮系旧族谱》和粤东各地的旧族谱)
    B、五代说:“1理1062——2大相——3天柱——4提龄——5文亮1316” (见粤东各地族谱)
    C、七代说:“1理1062——2大相——3天柱——4朝政——5响——6提龄——7文亮1316” (见《1997广东兴宁锺谱》和粤东各地族谱)
    D、九代说:“1理1062——2大相——3天柱——4朝政——5响——6提龄——7有始——8升达——9文振1309、(文亮1316)” (见《2006广东紫金文振系族谱》和粤东各地族谱)
    据网上有心人对好几个姓氏的统计,各姓的平均代距是30-33年,这是一个可供我们参考的数据。
    从理公到文亮公相隔了254年,他们的平均代距是多少呢?
    经计算,“三代说”是127年,“五代说”是63.5年,“七代说”是42.3年,“九代说”是31.8年。我的家谱是“三代说”,根据平均代距的合理性,我否定了家谱。在2019年之前,我认为只有香港锺煜晟先生《2006广东紫金文振系族谱》的“九代说”的平均代距才是合理的。
    “九代说”合理的前提,就是:天花板(福建武平谱“理公生于1062年”)和基石(《1997广东兴宁锺谱》“文亮公生于1316年”)必须正确。
    但是,“天花板”和“基石”正确吗?(注:我正在反思。)
    在2013-2019年,我都相信“天花板”和“基石”是正确的,但是今天(2020),我只认为“基石”正确,“天花板”未必正确。这个认识的转变,源于成都锺光伦先生在2019-9发表的文章《从宋代史籍和明清古碑刍议钟提龄生父》和上海锺小明先生正在进行的现代科技“Y染色体父系血缘基因证谱”。


    (一)“基石”(兴宁谱 文亮公生于1316年)是正确的
    1、据广东兴宁《提龄公谱系全》:“文亮公之孙应通公生于1380年”。平均代距是(1380-1316)/ 2 = 32 年,文亮和应通都是岗背的古人,证明“文亮公生于1316年”合理。
    2、据台湾锺银昌先生介绍,有地方志记载:“应通的四代孙廷宇公,是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巴陵县训导”。如果廷宇公当年是50岁,则大约生于1491年,廷宇与应通的隔了3代,平均代距是(1491-1380)/ 3 = 37 年,由于代数少,代距虽然偏大,还算合理。这是史志证明了“文亮公生于1316年”合理。
    还有,“据某谱,提龄公在元顺帝乙亥元统三年(1335)从福建迁徙到广东长乐铁炉坝。”假设提龄当年50岁,则提龄约生于1285年,也可证明兴宁谱“文亮生于1316年”是合理的。但是,提龄公来自福建哪里?该谱没有说!
    3、据介绍,《1997年兴宁锺谱》主编锺泽民是兴宁岗背应通公的第17代孙,生于公元1915年,平均代距是(1915-1380)/ 16 = 33.5 年,合理。兴宁永和的生于1970年的锺声望先生是(文振22世)提龄23世孙,平均代距是(1970-1285)/ 22 = 31.1 年,合理。这是用兴宁现代人证明“文亮公生于1316年”合理。
    4、据四川成都锺光伦先生2019-9年在文章《从宋代史籍和明清古碑刍议钟提龄生父》介绍:他在2011年去兴宁拜祖,调查得到“岗背镇和大坪镇尚有四位健在的八十多岁的提龄18代后裔。” 推算这四位老人大约生于1925年左右,他们是当时岗背钟姓辈分最高的老人。光伦的族谱是提龄生文亮,兴宁谱为文亮生于1316年,则提龄约生于1285年。四位老人与提龄的平均代距为(1925-1285)/ 17 = 37.6 年,说明四位老人的祖上大多数是幺子或生育迟后,造成了辈分高、代距大,是可以理解的。这是用现代兴宁辈分最高的老人证明“文亮公生于1316年”合理。
    上面这些人都是提龄公文亮公的“原生地”居民,符合我对“逆向考证”的条件要求,证明了锺泽民先生编的《1997兴宁锺谱:文亮公生于1316年》可信,基本上基石是正确的。其他各外地族谱(例如某江西谱、某四川谱、某福建谱)所说的提龄生于1079年和文亮生于1101年的出生年份记载,都经不起“原生地”兴宁岗背现代人的“逆向考证”。


    (二)“天花板”(武平谱 理公生于1062年)是不可靠的
    我一再声明,对理公之前的世系我没有研究,我只是相信了锺敬和先生的《锺史文选》和中华锺氏宗亲总会认可的《2006年福建武平谱》:“理公生于1062年”,把它当作“天花板”。我依据天花板和基石之间存在着254年的时间差,证明只有广东紫金文振系谱的“九代说”平均代距为32年,比“三代说、五代说、七代说”的平均代距更符合人类的生育规律,觉得合理。但是,“九代说”合理的前提必须是“天花板”正确,在2018年之前,我没有办法证明它正确,也没有其他人重视它的对错——各地论谱都以武平谱为基础,好像武平谱天生正确。
    问题来了,“理公生于1062年”真的正确吗?
    自2019年开始,开始有人对福建武平谱“理公生于1062年”提出了质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就是锺光伦先生2019-9的《从宋代史籍和明清古碑刍议钟提龄生父》(下简称《刍议》)。
    《刍议》的作者依据他家的明清古碑和族谱,证明:
    (1)他的家族“廷弁系”是公元1782年才与兴宁岗背“合谱”而加入了提龄系的,将锺廷弁说成是锺提龄的7世孙是由于1782年“合谱”的结果。 《刍议》认为,锺廷弁的年纪比锺提龄要大,证明他的“廷弁系”和兴宁提龄系不是血缘直系(我认为这也质疑了其他提龄应乾公“七廷系”谱的可信度,他们中有不少的房系参与了“合谱”,我的家谱也应该进行曾否“合谱”的质疑性探讨)。
    (2)元朝之前粤东地区无锺谱,元朝之前的锺姓世系都是明清时期“谱师”造假的杰作,事实是: ①“十三进士榜上无名”其中包括理公; ②“无端附会元祐党人”,所谓“四友”叔侄遭蔡京迫害而避奔逃难,纯属天方夜谭; ③“宋代广州从无刺史”,其中没有锺姓人,更没有锺理公;宋朝没有“镇蛮大将军”的官设,也就不会有南宋“镇蛮大将军”锺天柱; ④即使是粤东最早的、明朝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兴宁岗背的《太平湖钟氏源流传》,记载的也是“理生提龄”,理公之前的世系和现代武平谱完全不同;现代的粤东谱在“理与提龄”之间加插了四代人“大相、天柱、朝政、响”,当然是明清时人的世系造假; ⑤上面这些事实,宋史、方志、典籍都无迹可寻,无一可考,这么多的造假行为,说明宋前谱的世系(包括宋国偃王三弟“钟烈为启姓始祖”到宋代的世系)都不可信。
    《刍议》的结论是:谱中宋前的世系是明清“谱师”追溯造假(武平谱的宋前世系当然有假);锺提龄是元朝人不是宋朝人;他的家族是在清朝1782年时,族人为了抱团取暖而将族谱“合谱”到了兴宁提龄谱系的。
    我认为《刍议》是近二三年来研究五龄谱最有深度的学术文章,为锺姓谱所有问题的研究探讨开了一个好头,必须重视。我完全认可作者锺光伦先生的学术态度,也认可《刍议》的大部分结论,但不是认可全部。
    那么,现在,我是怎样看待提龄谱的世系的?
    《刍议》说,依据公元1617年兴宁岗背的《太平湖钟氏源流传》,应该是“理生提龄”。广东东莞凤岗镇锺子良先生的文章《谱载析解五龄公父,理公,天柱公,响公》(下简称《析解》)说,只能是“理生提龄”。兴宁岗背的族谱,新旧不同,旧谱是“理生提龄”,新谱却是“响生提龄”;但对提龄之子,不管是旧谱新谱,都是“提龄生文亮”。综合上面三方面的意见,好像应该相信兴宁旧谱的“三代说”,即“ 理 -- 提龄 -- 文亮 ”(见前面介绍的“一、A”),不应该相信兴宁新谱的“七代说”(见前面介绍的“一、C”)。
    我的看法是:既不认可“三代说”,也不认可“七代说”,必须重新再认识。
    第一,“壁公”是否真的就是“提龄公”?①兴宁旧谱的“三代说”(文亮生于1316年)根本无法对接福建武平谱的“理公生于1062年”,于是锺泽民先生便用其他地方族谱的“提龄生于1229年”,按“七代说”(1理1062——2大相——3天柱——4朝政——5响——6提龄1229——7文亮1316)来编《1997兴宁锺谱》,但是,他还没有解决“生于1229年的寿长85岁卒于1314年的提龄公,怎么可能在卒后二年的1316年生出文亮公”这个问题,便不幸辞世了。②锺泽民先生为什么要采信其他地方族谱的“提龄生于1229年”?他没有说。我的猜测是,他将“壁公”和“提龄公”看作是一个人。例如,龙川芝野应铭系旧谱,其世系是“壁1229——有甲——升迎——文旺——应铭1356”,平均代距为32年,是很合理的;但芝野旧谱是壁公,芝野现代谱说是提龄公,这就有可能误导了锺泽民,让他列出了上面连他自己都说不通的“七代说”。
    将“壁公”=“提龄公”,很可能就是一个坑!锺泽民踩进去了,我也踩进去了,我们掉进了同一个坑里。让我相信了他的“1理1062——2大相——3天柱——4朝政——5响——6提龄1229”(见2007年《平远县钟氏族谱》,锺泽民先生是该谱的特聘顾问)。
    第二,提龄与文亮之间是多少代?锺泽民先生没能解决好上述“七代说”中“提龄1229-1314——文亮1316”的生育问题,我提出了质疑。在2019年之前,我认为《2006广东紫金文振系族谱》的“九代说”(见前面介绍的“一、D”)能理顺它,这就是来自五华、紫金等地提龄文亮四代说的“6提龄1229——7有始——8升达——9文振1309、文亮1316 ”,再加上前面理公至提龄共六代,合并后就是共九代。就是说《紫金县文振系族谱》的“九代说”好像能让锺泽民先生没解决好问题,终于找到“谱证”解决了。(注:我又掉坑里了。)综合就是,武平谱(理生于1062)、芝野谱(壁=提龄)、紫金谱(提龄—有始—升达—文亮)让我完全相信了“九代说”。
    第三,《刍议》推翻了“天花板”!现在(2019-9),《刍议》破了武平谱的“理公生于1062年”,《2006广东紫金文振系族谱》的“九代说”就失去了“天花板”的支持,再加上人们对“壁公=提龄公”的质疑,我认为有必要回到兴宁旧谱的“提龄生文亮”,但不能回到兴宁旧谱的“理生提龄”。理由很简单: ①提龄和文亮的墓葬地在兴宁,有始和升达的墓葬地不在兴宁,“提龄生文亮”有地理物证;②“壁公不是提龄公”观点的提出,值得考虑,假如按“壁1229、提龄1285”去理解,似乎应该是“壁公生有始公,提龄公生文亮公”,才符合旧谱事实;(注:“壁公”真的不是“提龄公”吗? 我没有结论,我希望人们能找到证据。)③武平谱“理公生于1062”有可能为真,兴宁谱“提龄生于1285”已考证为真,那么“理生提龄”必定是假(1285-1062=223,父子不可能相差223岁)。加上人们还没有找到“理生提龄”的可信依据,例如理公的墓葬地在哪里,福建谱和广东谱都没说清楚,有的记为福建武平,有的记为福建穽秋坑,有的不记录,一句话,至今找不到,这怎么敢肯定是“理生提龄”?
    所以我觉得,我的探讨过程所走的,和锺泽民先生走的是同一条路子:就是希望寻找出一本存世的锺谱,在世系上能让广东兴宁谱“生于1316年的文亮公”对接上福建武平谱“生于1062年的理公”。采用“下游谱服从上游谱”这个所谓的原则,让我采信了“九代说”,实在是太坑爹了。说明我和锺泽民先生走的是一条弯路,而且是被“天花板”和“壁即提龄”所蒙蔽走的弯路。
    显然,兴宁谱“文亮公生于1316年”完全可以用逆向考证来解决,证明它是可信的;但是对于武平谱的“理公生于1062年”,至今还没有看到有充分说服力的证明,这就是“九代说”硬伤之所在——即使基石正确,天花板不一定正确!锺光伦先生2019-9的文章《刍议》,用“元朝之前粤东地区无锺谱,元朝之前的锺姓世系都是明清时期‘谱师’的造假”事实,击中的正是这个硬伤——天花板不可靠!于是,《刍议》否定了“九代说”。
    我接受《刍议》的否定。我不会再坚持“九代说”了,除非有人能否定《刍议》,证明“理公生于1062年”是正确的!
    下面,是我对福建武平谱“理公生于1062年”为什么起怀疑,做些简述。
    1、《钟姓史话》说“象洞十四祖”是“兄弟十四个,进士十三人”,加上他们的父亲“四友公”也是进士,父子两代就是进士十七人。网上人们查找了宋朝史料,“十七进士”未能找到一个,证明《刍议》的考证可信:“十三进士榜上无名”其中包括理公。
    2、江西南康锺谱录有《毅刚裕发四公同修谱序》(见《中华锺氏总谱》第2458页),说“象洞十四祖”在南宋高宗十年(1136)在福建武平象洞修了锺氏族谱,还写了这个谱序。该谱序有太多的世系错误和文笔错误自不必说,我最大的怀疑是:毅刚裕发四公是“四友公”的长子,他们代表了“象洞十四祖”,但他们真的在1136年纂修了族谱吗?我是有怀疑的。怀疑的理由是:按照《2006武平谱》毅刚裕发四公均生于1060年之前,1136年他们都是七八十岁子孙满堂的老人了,但是他们修的族谱里居然没有将他们的儿子和孙子修进谱里去,这是说不过去的。例如,理公生于1062年,1136年他已74岁了,但是他的儿子是谁,《1136武平谱》竟然没有记载!他的后代后来修谱时,连他的儿子是谁都无法在《武平谱》找到,造成有的说是五龄,有的说是大相,还有的说是其他。这能说毅刚裕发四公在1136年真的修谱了吗? 我觉得,如果真有1136年的武平谱,各地的五龄谱就不可能会出现五龄公有三个不同父亲的尴尬!
    这又说明,我以上游谱作“天花板”,依据确实不可靠。
    3、在嘉靖皇帝公元1536年恩准民间建祠修谱之后,公元1617年(明朝万历四十五年)兴宁岗背出版了最早的兴宁谱《太平湖钟氏源流传》,是由四个“提龄九世孙”(天奇、逢龙、世珍、天佑,他们应该比提龄小200多岁!)牵头共同完成的。虽然记为“理生提龄”,但其中理公之前的世系根本无法对接福建武平谱,这是证明“1136年毅刚裕发四公没有修武平谱”的又一证据!
    4、理公的坟墓在哪里?无人清楚,福建找不到,广东也找不到。但提龄公的坟墓在兴宁县城东厢马齐塘(现兴宁机场),是有硬证据的。由于武平谱的理公和兴宁谱的提龄公存在223年的年龄差,要实锤“理生提龄”的难度实在太大!
    综上,我不得不对“理公生于1062年”的福建武平谱产生怀疑。或者更准确地说,我更相信《刍议》关于“粤东锺氏宋前无谱”的考证是可信的。


    二、旧谱五龄公的世系确实很乱


    “五龄公”的世系,不但上下纵向关系很乱(上面所说只是部分内容),而且左右横向关系也很乱(见下述)。这类讨论太多,我不可能全都保存下来,下面我只介绍几篇相关文章的梗概,推荐给大家,供大家参考,不作评论。
    (一)湖南宁冈提龄公裔三十一世孙 锺应瑞先生1998年撰文《钟氏源流若干问题考辨纪略》之五:关于“五龄”与“五公”问题(简称《考辨》)。认为“五龄”非“五公”。《考辨》支持了“壁公非提龄公”的质疑。
    (二)广东东莞锺子良先生2019年撰文《谱载析解五龄公父,理公,天柱公,响公》(简称《析解》)。认为五龄之父只能是理公。天柱公和响公皆为后人的杜撰。
    (注:《析解》相信武平谱是对的,即提龄公是北宋时人;兴宁旧谱记载,提龄公是南宋时人;兴宁新谱记载,提龄公是元朝时人;《刍议》推测,提龄公是元末明初时人;有兴宁宗亲在微信中说“提龄公应该生于1300年左右”。)
    (三)微信群中还有宗亲发旧谱图片记载:五龄公是齐公(理公的弟弟)的后裔。
    (四)台湾锺银昌先生2019年撰文《用数据看五龄公世系》、《锺姓族谱演变过程与影响》,介绍了各地五龄谱世系上的千差万别。我注意到,其中没有一本旧谱是“公元1536年”之前修撰的(连国家图书馆也找不到明朝的锺谱),这可能意味着,在1536年嘉靖皇帝“恩准”之前,民间确实是无谱的。这似乎在证实《刍议》的考证——现在民间族谱看到的宋前世系是后人(清朝谱师)通过追溯造假才“完善”的。
    人们怎么知道这是谱师造假?
    这个问题很有趣。除了历史证实清朝确有谱师之外,人们还证明谱师们为了谋生还备有几乎相同的编谱故事样板,将各姓族谱编得“绘声绘色”。在前段时间的微信群里各姓都曾经有过这方面的讨论,试举三个族谱中大家都熟知的例子:一是许多姓氏都有一个故事相同爱民如子的“马氏祖婆”;二是许多姓氏祖先都参与了“元祐党事件”,但史志中查不到相应的祖先姓名;三是许多姓氏都有一个挖坟建衙、坟有油灯、府官叫“许由”、他加油难满、本姓子孙加油即满的相同故事。外姓谱有这几个故事,锺姓谱也有这几个故事。以前族谱由族长秘藏不轻易示人,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各姓族谱大多被公示,清朝谱师将通用故事编入各姓族谱终于为广大百姓所知晓。
    (五)上海锺小明先生正在进行的现代科技“Y染色体父系血缘基因证谱”,为证谱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持。虽然目前人们提供的数据量还是不多,不利于数据的精确比对分析,但是这些数据已经表明:锺姓是多源的,“支分烈、接”可能是错的,旧谱五龄系下可能存在着多支血统(可能是“合谱”造成的)。
    说到“合谱”,有网友笑称,为了抱团取暖,锺姓族谱几乎全都接到“四友公、四绍公、全慕公”等几个人的系下去了;这虽是调侃之言,但也符合谱记实际。毫无疑问,单靠以谱怼谱无法解决这些世系错乱问题,只有用科技的“测Y证谱”,才能揭开这层面纱。


    三、关于“合谱”


    (一)提龄谱是“合谱”吗?
    所谓“合谱”,就是将不同血缘的同姓宗亲、或者相同血缘找不到同祖房系的宗亲,合并到附近人口最多实力最大的主房族之下,将周围不同血缘的同姓宗亲合并成“同血同宗”的宗亲,共同建祠堂和修宗谱,这个宗谱就叫“合谱”。
    在明清时代,帝王的权力可以下到州县但下不到乡村,作为乡村的基层社会,主要是靠宗族族长和乡绅来治理,因为那时候人口不多,生产力低,官员很少,百姓听话,没有“维稳”一说。如果地方上出现资源争夺,比如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纠纷,只能由宗族族长来出面处理。宗族内的矛盾,族长处理不难,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但是宗族外的纠纷,就要看族长的实力,以强压弱是普遍现象。所以小的家族就会“抱团取暖”,同姓不同血的支系,就会抱在一起合建宗祠和合修族谱。有的小姓被周围的大姓欺负,也往往会攀附稍远一些的同姓大族主动去合谱,以求改善自己的生存实力。总之,当时的社会治理靠的不是官员而是宗族实力,抱团取暖搞“合谱”对增强宗族实力最有效,各姓都有“合谱”的需要,尤其是小姓。
    提龄谱是“合谱”吗?我不肯定,但有很大的可能。不然的话,粤东地区怎么会广泛流传“天上雷公,地上岗背锺”这样的俚语?
    例如1,《刍议》经考证,他的祖先廷弁公的年龄比提龄公大,廷弁不可能是提龄的七世孙,他的家谱所以会并入提龄系,就是因为1782年“合谱”的结果。但他的同系宗亲只认可文章《刍议》很牛,好些人并不想正视他的探讨结果,所以,我建议作者锺光伦先生能进行“测Y”,用现代科技去证明《刍议》结论的正确性。
    例如2,群里有一位很有 声望的宗亲在微信私聊中告诉我:“兴宁有一个人口不少的锺姓村子,目前辈分最大的是提龄20世,最小的提龄26世好像已经出生了。”如前述,兴宁人坚持提龄生文振文亮文康,锺泽民编的兴宁谱提龄大约生于1285年。假如辈分最大的今年60岁,则平均代距为(2020-60-1285)/19 = 35.5年;辈分最小的今年1岁,则平均代距为(2020-1285)/25 = 29.4年;则全村人的平均代距大概均分为32.5年。本例说明,各地提龄系族谱中超过30多代的提龄后代,基本上值得怀疑其真假……我在这里打住,不再多说,以免那些没有学术心态的“硬颈”人看了不舒服又要开骂。我认为这些宗亲更需要“测Y”,你的Y数据会让你心服口服。
    例如3,我在前面引用《刍议》时,说过:“……我认为这也质疑了其他提龄应乾公“七廷系”谱的可信度,他们中有不少的房系参与了‘合谱’,我的家谱也应该进行曾否‘合谱’的质疑性探讨”。我说这句话的理由是,我检测了自己基因Y染色体,我的Y数据是O-M188,我的Y数据能够和兴宁岗背宗亲的Y数据一致吗?我没有信心。所以,我希望岗背宗亲能够有人出来“测Y”,看看我的家谱是否也是“合谱”。
    注:O-M188是我的Y数据之一,它代表着我的某个古代血缘祖先之Y值。因为一个人的Y数据是由几十个数据链串起来的,O-M188只是我在某QQ群里讨论最多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所以不要错认为它是我唯一的Y数据。(附带问一声,那些相信“基因技术是帝国主义用来谋杀华人工具”的阴谋论者,在看到我公开自己的Y数据后,还想坚持认为我主动去测了自己的Y数据是在配合帝国主义的阴谋吗?)
    总之,通过测Y可以血缘认祖证谱。凡是迁出了兴宁岗背的提龄文亮系“外迁裔孙”,无须互怼争吵,只要测Y,通过比对兴宁宗亲的Y数据,自己就能证明是否与提龄公“同血”、是否曾经与兴宁谱发生过“合谱”。


    (二)锺氏谱史
    结合《刍议》的介绍,捋一捋上面锺氏谱史,可以归纳如下:
    1、宋前无民谱(帝王家族除外),元朝(蒙古人)禁谱毁谱;
    2、公元1536年,明朝嘉靖皇帝解禁了民间建祠修谱,民谱出现了;
    3、公元1617年,出版了兴宁岗背最早的兴宁谱《太平湖钟氏源流传》;
    4、公元1667年,出版了福建《汀州谱》,有了“锺氏九十五世祖”,影响很大;后来《1667汀州谱》流行到粤东,成为主流谱;
    5、公元1782年,《刍议》说,他们家族与兴宁岗背家族这年进行了“合谱”;
    6、公元1796年,出版了锺丕谟编《内江锺谱》,其中有“锺氏九十五世祖名歌”,《1796内江锺谱》成为许多地方的编谱指南,影响更大;
    7、公元1667-1949年,民谱爆发期;各写各的,朝廷不监管,乱套了!
    8、公元1950-1980年,民谱静默期(不包括港澳台);
    9、公元1999年,粤东出版了《锺氏渊源校正本》,对“锺氏九十五世祖”进行了校正;公元2000年,出版了“烈+接”的《钟姓史话》;公元2012年,出版了“气+接”的《锺史文选》;以上都是个人著作。
    10、公元2017年,因为“一源”和“多源”之争,中华锺氏宗亲总会分裂,一分为二,并各自编写全国锺氏大谱:公元2018年,出版了“锺氏多源”的《中华锺氏总谱》;公元2019年,出版了“锺氏一源”的《中华锺氏宗谱》。
    11、公元2003年“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宣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全部完成,并在2005年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从此,人们(只指男人)通过检测“Y染色体数据”这个技术手段,就能比对出自己不同年代父系血缘祖先的Y数据,进行认祖证谱。


    (三)应该怎样编家谱?
    《中华锺氏总谱》和《中华锺氏宗谱》以大红金字封面已经在去年(2019)发行全世界。两谱只是将全国各地族谱的不同表述,用各自的立场有选择地做了一次集中转录,对上至黄帝(大约公元前2600年),下至各地开基祖(大约公元后1600年),大约4000多年的世系,用大宗之法编成。虽然不一定符合历史事实,但也不是编者们的伪造,是对是错只能由读者自己去判定。我认为这两谱缺陷明显,不应捧为经典,但应该是我们编家谱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家谱主要是供本家族的亲人们看的,把本家族的世系搞清楚就行了,没有必要将《总谱》和《宗谱》的内容进行“全文复制”或重抄一遍,或者说,修家谱没有必要采用大宗之法。如果(请注意这是“如果”,不要误会)由我来编家谱,我将会怎样编?下面是我的想法,算是抛砖引玉吧。
    我会特别重视公元1536年(明朝嘉靖皇帝恩准民间建祠修谱之年)这个相当重要的历史时间节点,作如下的考虑:
    1、简述姓前世系,参考《总谱》和《宗谱》,做相应的表达,不说对错。
    2、简述“烈公至理公”的姓后世系,不要忘了对《锺氏九十五世祖名歌》的介绍,重点是要说明其平均代距太离谱,不符合人类的生育规律;也要介绍《锺氏渊源校正本》,它的平均代距虽然合理,但没有说出删裁的理据,很有可能是“校而不正”;这同样要综合参考《总谱》和《宗谱》。
    3、介绍“理公至文亮公之间”的世系争论,观点要鲜明,但世系不可固化,既要介绍家谱原来的面貌,又要介绍各地不同的世系梗概(本文章前面的观点就是我观点的基本轮廓)。
    4、“文亮公至本家族开基祖之间”的世系,照抄旧谱,比照其他地方的不同描述,提点看法;对3、4这两部分,不要忘了介绍《刍议》的学术成就。
    以上都是公元1536年之前的世系,都不必详细的介绍。下面第5点基本上是1536年之后的世系,是家谱的重点。
    5、本家族开基祖是有坟墓为证的,基本不用怀疑,绝大部分可以照抄旧谱,只需作文字上的勘误校对即可。
    当然,开基祖之后的各房系,如果有测了Y的,必须将他的Y数据记入谱中,为我们的“千年后代”考证族谱准备必要的数据。毕竟,测Y证谱,将是大势所趋。
    我相信,一千年之后,即使人类由于科技的进步飞到了另一个星球上生活,我的后代也会感恩我为他们留下了最有用的传家宝——基因Y数据。
    可能有人会说:你这样编的谱,不是更像“参考书”了吗?
    我的回答是:对。编出这样的“参考书”式的家谱,可能比编成绝对正确的“死书”家谱会更有价值。“以疑存疑”的参考书能让后代看出问题的由来,“以讹传讹”的死书会让后代过分“硬颈”自信而失去理性——就像我们的祖先留下了他们的许多造假了的族谱后,我们中的好些人明知其中毛病百出仍然坚持“这是祖先留下来的瑰宝不可能会是假的”一样,这就是“硬颈”失态。
    我觉得,大约出生于公元1706年的四川内江清朝政府官员锺丕谟先生,在他90岁高龄的1796年出版的《内江锺谱》,就是用的这个方法——要“以疑存疑”不要“以讹传讹”,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应该成为我们的学习榜样。前辈创造了好方法,我们可以有样学样,我上面的方法就是从这个老前辈那儿学的;而且,丘姓人近期公开的“丘氏谱法”,其精髓大概也是这个样子(见河南姓氏文化研究会魏怀习会长2020--7-20的推荐文章《文化认祖与血缘认祖分列并存的修谱方法》,文章的内容就是丘氏谱法)。不过我认为编家谱的重点应该是血缘认祖,编姓氏大谱才需要将血缘认祖和文化认祖分列并存。


    广东龙川 锺胜 2020-10-2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五龄公世系”的再质疑